一、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当前,要着重纠正一些学校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业轻品德、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克服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思想上存在的教学是硬任务,德育是软任务;分数是硬指标,表现是软指标、德育要为智育服务、升学率上去了,一切工作都上去了等不正确的认识,使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发展的思想真正在头脑里扎根。同时,必须充分认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要依靠科技和教育,光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是不行的。学校必须理直气壮地抓智育,抓教学质量。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学校要从四个方面着手,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要理顺关系。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建立德育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形成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齐抓共管德育工作的良好局面。二是要健全制度。要建立健全德育工作例会、学生管理、表彰奖励等制度。三是要抓好队伍。要选派那些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担任党团队干部、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工作能力,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安心德育工作,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多作贡献。
四是增加投入。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在安排经费时,应明确划出德育的专项经费,保证德育教学、教研、师资培训、社会实践等所需经费,努力改善和优化德育工作手段。
二、目标与任务的关系。
学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应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培养目标来确定,应遵循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小学、中学、大学学生的不同特点,科学地规划各个教育阶段的工作目标、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小学以培养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情感、五自(自学、自理、自强、自护、自律)能力和良好的品德行为及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为重点;初中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为重点;高中以培养道德评价能力、法制观念和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科学的思想方法为重点;大学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上的自律能力为重点。工作目标决定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各教育阶段的任务,就会为实现教育总体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做好学校德育工作,教师是关键,学生是主体,必须充分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从教师方面说,当前要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落实每位教师教书育人的任务,克服某些专业课教师教书不育人的现象,让每位教师真正负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责任;二是要大力加强师德建设,让每位教师爱岗敬业,关心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为达到这一要求,既要组织教师学政治、学理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又要制定相关的师德规范,使教师的言行有所依循。从学生方面说,一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等学生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这些组织去团结、引导学生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二是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用自身之长克服自身之短。三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中的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树立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典型。
四、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德育工作的内容十分广泛,从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到美化环境、清洁卫生、文明行为的养成,都与德育有关。学校德育工作要突出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和基础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主旋律,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刻苦学习、努力奋斗。爱国主义要同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的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立志成材,为家乡的富裕兴旺贡献力量。基础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文化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要使学生学会怎样做人,就必须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通过行为训练、严格管理等各种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等素质,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习惯。
德育工作的形式和方法,要在继续以往行之有效的做法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特点和学生实际不断创新。政治学习、团队活动、表彰先进、个别谈心、社会实践等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做法,今后仍要坚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学校德育工作也必须逐步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总的原则是小学要具体、直观、生动,中学可开展一些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参观访问等活动,大学可进行一些专题教育、专题辩论、专题调查等等,做到因人、因事、因地施教。
五、教育与管理的关系。
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学校是教育人的场所,坚持说理疏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是天经地义的事。同时,必须依法治校,加强管理。不教而诛是错误的,光教不管便会使教育显得苍白无力。管理也是一种教育。学校要根据培养目标要求,遵照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条例。学校管理要有专人负责,同时必须依靠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积极配合、踊跃参与、互相监督。管理要体现严字当头,爱在其中。要求一定要严格,执行一定要铁面无私。同时,必须融入学校对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关心、爱护。
六、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思想品德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课、时事政治课是集中对大、中、小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各类学科和课程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渠道,德育工作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这一点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在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多渠道、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正确处理课内与课外关系的重要原则。
七、大环境与小环境的关系。
一些学校的领导和教职工感叹:社会大环境太差,学校教育无能为力!学校五天教育,学生在社会上混两大,其教育效果等于零!这种认识是不全面、不正确的。其一,当前社会大环境中确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总体来说,正义的、健康的、进步的力量是主流,是对学校教育有利的。其二,既使大环境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各学校只要通过自身努力,也完全可以治理好自己的小环境,因为外因仅仅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本依据。其三,学生在学校接受五天正面教育,到社会上两天便被某些消极因素抵销了,这正说明德育工作的不成功,说明许多正确的东西还没有在学生中入耳入脑入心,说明德育工作者还没有对学生和社会尽职尽责。
每一个从事德育工作的同志,都应当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好自己所担负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好自己所教的每一位学生,带好自己所带的班级,治理好自己所在的学校。治理好小环境,就是对整个社会主义大环境的促进,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贡献。
八、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做好学校德育工作,没有一定的经济投入和硬件设施是不行的。但是,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学校领导班子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决策水平和示范作用,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工作责任心,是做好德育工作最根本的保证。从事德育工作的同志,应当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的精神,把毕生的心血和智慧,献给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事业,做一名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第一册增强自尊自信
同群众实践相结合
第二课 第二框 历史的选择
第一课 第七框 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
培养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 教案(一)
第七课 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第七课 第二框题 “法不可违”
意识的本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册正确认识自尊自信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受到非法侵害要用法律武器(1)
第二课第三节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第一册朋友友谊
南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题
第二课第三框题 唱响自信之歌
情绪、奇妙的窗口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第一课 第二框 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
第六册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生活需要友谊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教学设计(一)
第一册把握学习新节奏
第六框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第八课 拒绝诱惑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六册关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课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
情绪需要调节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善于认识自己》备课参考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