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列入党的指导思想,这就从政治上充分表明了这一思想的重要性。而自觉地坚持这一指导思想,还必须从理论上充分认识它的重要价值。
一、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系性
理论的一个特点是具有体系性。零星的思想火花不能称为理论,只有丰富的有内在联系的思想,才能构成一个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内在的联系,可以说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 首先,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三句话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他提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句话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它们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从社会的三个领域来看,经济、政治、文化都涉及到了。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的是社会的经济方面,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的是社会的文化方面,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的是社会的政治方面。这最后一个方面似乎有点费解,其实不然。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是人们经济利益的集中代表,政党宗旨就是人们根本利益的体现。从党的社会性质的两个方面来说,先进性和广泛性两个方面都讲到了。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讲的是党的先进性;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指的是党的广泛性。从党的一切活动的角度来说,目的和手段两个方面也都谈到了。前两个代表主要是讲手段,后一个代表是讲目的。党领导人民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由此可见,三个论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是一个有机整体。
其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而且这些内容构成有机的整体。江泽民同志的三个论断无疑是这一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但并不等同于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事实上,三个代表是一个理论符号,它不仅可以在狭义上特指江泽民的三句话,而且可以在广义上特指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十三年来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论述,及其所包含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如果说最初我们对三个代表的认识是限于狭义,那么现在的理解应该进一步延伸到广义。这也是理论发展的一个必然现象。从这方面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无疑是具有丰富内容的思想体系。这些内容围绕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前不久出版的《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书篇幅浩大,内容极为丰富,已经初步构成了一个体系。 当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终理论表述形态的出现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说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论述,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并不意味着这个体系的理论建构和教学体系已经最终完成。现在,广大理论工作者正以极大的热情深入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努力掌握它的科学体系,特别是努力探究三个代表在高校三进的教学体系。这些研究将进一步推动我们对于这一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认识。
二、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性
一个理论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能自圆其说,更在于它能对认识对象作出新的解说。也就是说,理论的价值在于思想的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个理论成果,具有创新的理论价值。 首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具有一种非常鲜明突出的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品格。江泽民同志说过,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这一论断同样适用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且表现得十分明显。凡是读过江泽民同志若干论述的人,无不感受到一种致力创新的激进精神。他关于世界经济政治形势迅速变化的描述,关于国内形势发展和改革进程深入的论述,都无不给人一种形势的紧迫感;他关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一系列论述,无不使人感到一种理论创新的自觉性;他阐述的一些新的思想,特别是他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无不洋溢着一种理论创新的精神,并给人以思想解放的愉悦。 其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集中全党智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表面看来,他关于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论断,似乎并不都是全新的话,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和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着作和思想中,都可以找到相近的表述。但这并不能否定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创新性。事实上,理论本身的创新并不仅仅在于语言表述的不同。面对新的时期新条件,根据和针对现实的新需要,以新的方式重申已有的基本思想,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包含有新的思想内涵。江泽民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关于这三个方面的论断结合起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突出强调这三个方面本身具有新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方位发生变化基础上提出来的。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三个代表思想正是我们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着眼,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科学制定并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研究和解决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加强党的建设问题而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再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含着许多新的创造,是对十三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实践的新概括。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已有十三年的历史。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迅速进展和巨大成就的时期,在这期间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中都出现过许多新的重大课题,迫切需要解决。党中央正是在解决这些重大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经验,并在此经验上有的新的理论认识和概括。在如何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方面,在先进文化建设的若干问题上,特别是在党的建设的问题方面等等,都具有独创性的经验。
三、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权威性或经典性
对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不仅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是经典作家,他们的思想具有权威性,而且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思想也具有权威性,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经典作家。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它有自己的经典作家。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这一理论的创始人,是当然的经典作家。后来,列宁和斯大林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们不仅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俄国的特定条件,开创了现实中的社会主义事业,而且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上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列宁,他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以及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都向前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因此,列宁(以及斯大林)也列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列。 在列宁和斯大林之后,在实践和理论上向前推进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是毛泽东同志,他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他不仅领导中国人民在东方大国实现了社会主义的飞跃,而且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毛泽东思想。那么毛泽东算不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呢?在毛泽东生前,他不同意这样做。他不同意把中国同志与马恩列斯相并列,认为马恩列斯是总店,而我们自己是分店,是学生。这种做法一方面表现了毛泽东同志谦逊的品格,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历史的事实。即中国同志主要是结合中国的实际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与创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有所不同。而且,在当时中国的历史条件下,不把毛泽东同志作为经典作家,也是便于毛泽东思想本身的不断发展。这此无疑是合理的。但从问题的另一个方面看,中国同志,不论是毛泽东还是邓小平,都在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创造了新的思想体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当代世界上,并没有任何国家的任何共产党人,在理论上的贡献能与他们相比。正是他们所创立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延续了马克思主义的血脉,也延续了马恩列斯后的思想家链条。如果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这个链条上抹去后面两位,抹去他们的理论贡献,那么,对我们今天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来说,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怎样的呢?从这个意义上说,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无疑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当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引用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的论述,正如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论述一样,具有同样的权威性。 邓小平同志的文选中,大部分都是一些谈话,用自己的特有的简短明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由于特定的原因,他的谈话大都比较短,没有留下长篇的东西。由于这个原因,在我们党提出邓小平理论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时,就有一些同志想不通,觉得邓小平着作少,不像理论家,似乎邓小平理论价值不大。其实,真正的理论的价值,并不在于长篇理论的东西多少,而在于它的实际创新的内涵,以及在现实社会中的指导意义。实践证明,邓小平理论在当代中国解决了在中国这样的大国如何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的大问题,真正发挥了巨大的理论作用。离开这个理论,离开邓小平同志的理论创造,就不可能有今天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今天的局面。所以,只要用这个大的现实来衡量,谁也就不能否认这个理论的巨大的价值和效益。
这是同样适用于江泽民同志的情况。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集中全党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一个新的理论形态。他的论述也具有同样的权威性。 江泽民同志的许多讲话吸收了党内外理论工作者研究成果,可以说是集体的作品,但这并不能减少这些讲话的经典价值。须知,无产阶级政党作为最重视理论建设的党,它的理论运用和理论操作的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无产阶级政党还未成为执政党,未形成自己能够运用集体力量进行理论建设的意识形态体制的时候,只有靠无产阶级领袖的个人天才,靠他们本人的理论工作,来推进党的理论建设。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笔耕不辍,留下数量惊人的文稿。这是他们的天才和勤奋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不得已。后来的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都留下大量着作,也是如此。一个大的政党,领导着一个像中国这样大国的党,它的领袖日理万机,每天从事大量的党务国务活动,他们不可能以更多的时间从事理论着述,写出长篇理论着作。从长远来看,一个党的领袖不仅代表着他个人,而且是一个党及其领导集体的代表,他的理论着述也不能仅反映他个人的观点,而应能代表这个政党整体的理论水平,代表着党的集体智慧。从权威性上说,到底是领袖个人的言论和着述具有更大的权威性和经典性呢,还是在领袖的主持指导下经过党的理论工作者的集体研究而形成的言论和着述有更大的权威性呢?在我看来,应该是后者。限于当时的环境,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每句话,每个论断,在发表之前,不可能有那么多训练有素的理论工作者集体讨论。相比之下,现在有了这样的条件,使我们党的领袖的思想和观点,在公开发表之前,有条件经过充分的讨论和推敲,这是一件好事。像党的十六大报告这样重要的文献,是经由数千人讨论和若干理论家认真讨论过的,每一句话都经仔细推敲,使之达到了几近于完美的程度。从而才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杰出文献。像这样的工作量,是仅靠党的领袖个人的精力所难以完成的。在这里,重要的不是个人着作权的问题,而是一个党的理论建设的问题,是一个党的意识形态建构的问题。评价这样的思想体系和作品,是与评价学术界学者个人的理论着述和观点不同的。就学者个人学术研究来说,他的着述中不应该有别人的语言和观点,他的语言表述也不应经过别人的修改加工,不论观点对错,都是作者本人的观点和言论。这里个人的着作权问题是重要的,作者仅代表他个人。而对一个政党的理论建设来讲就不一样了。党的理论工作者们在推进党的理论建设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的有些观点是以个人名义发表的,但也有的理论贡献被纳入党的文献中,并以党的领袖的名义向党和社会公布。这对党的理论工作者来说,是一种光荣的贡献。而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性发展和重大理论突破,往往是普通的理论工作者个人难以实现的,而往往离不开党的重大政治决策,离不开党的领袖的理论开拓的勇气。
总之,江泽民同志吸取全党智慧代表党中央发表的讲话,每一句话都经过认真讨论和推敲的。这样的文献,我们能说它没有权威性吗?
《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训练题
2015年思想品德中考考点解析(七年级上)
2015年思想品德中考考点解析(七年级下)
七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试题
七年级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思想品德试题
201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试卷
第二单元 做自尊自强的人 单元测试
七年级思想品德期中学业评价试题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评价思想品德试卷
七年级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学期段考试卷
201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思想品德试卷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思想品德试卷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阶段性测试
2015年秋季七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思想品德试卷
初一年级政治期中试题
自己的事自己干测试题
做自尊自信的人单元测试题
2015七年级下思想品德抽测卷
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学习目标检测七年级思想品德试题
2015学年度七年级(上)思想品德期末质量抽测试题
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测试
消除心理烦恼快乐成长同小测试
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测试题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终结性评价七年级思想品德试题
2015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年级政治期末试卷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七年级思想品德试题
《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同步测试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