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小编准备了高二寒假历史上学期检测卷,希望你喜欢。
2016学年高二寒假历史上学期检测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6页.全卷共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报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第Ⅱ卷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百家争鸣时代的某思想家认为,社会的自然秩序只需要每个人恪守属于其本来的位置就能够自然的得以保持。他的伦理建立在两个思想之上:一个是(自身)臻于完善,另外一个就是关怀他人,该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韩非子D.墨子
2.《大清律例》明确规定,儿子殴打父母,不论有伤无伤,处斩刑。如果是父母殴打儿子,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殴打儿子致死,最重也只处杖六十、徒一年的刑罚。上述规定反映出清代法律的特点是
A.注重法治,强调依法治国 B.注重人治,强调因人而异
C.注重以礼入法,强调人伦 D.注重等级,强调法分贵贱
3.传统民间谚语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宜、三月八,去种瓜、过了惊蛰节,整地不能歇。反映了我国传统科学
A.只为农业服务B.建立在经验和总结基础上
C.精准的预测性 D.在当今社会不可替代
4.有人在评论李贽时说:他的悲剧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文艺复兴或宗教改革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材料中的环境特指
A.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加强B.经济上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外交上实行闭关锁国D.军事上被动挨打
5.右图是一幅纸质的书法作品,内容是以词的形式,描述作者的心情,判断合理的是
A.这是甲骨文,但商代以后不用,因此可能是商代作品
B.这是汉代的隶书,但汉代没有发展出词的文学形式,这有可能是宋代的作品
C.这是秦代小篆,但秦代没有纸张,因此可能是汉代的作品
D.这是甲骨文,但宋代对甲骨文并没有认识,因此可能是民国初年的作品
6.1870年清朝大臣崇厚出访法国。他受邀参观巴黎下水道工程后,觉得曾被无数法国人踩在脚下,这是法国政府的蓄意羞辱。事实上,法方为了展示城市建设成果,只安排贵宾参观此工程。同一天,还有两位来自巴西的王子也应邀参观。对此,今人解读最接近史实本身的是
A.崇厚看不起法国的水道工程 B.崇厚希望师夷长技
C.崇厚对外情茫然无知 D.崇厚认为丢了大清脸面
7.有人认为,康有为在文化方面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书,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来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维新变法有助于革命思潮的萌发
B.清王朝的合法性受到维新派的怀疑
C.维新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D.维新变法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
8.从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类别18601899年1902年1904年
数量比重数量比重
哲学、社会科学123种22%327种61%
自然科学162种29%112种21%
应用科学225种41%56种11%
A.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B.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C.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D.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9.某学者说:孔家店倒了,孔子往何处去?是回到王朝中国,为他重建圣人碑位,还是回到民间社会,确立其文化个体性?该学者旨在
A.支持打倒孔家店的说法
B.反思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主张
C.否定尊孔复古逆流
D.主张重建中国的儒学思想体系
10.先秦思想有非儒即墨之说。但秦以后,墨学几成绝学,鲜有学者问津。20世纪初,墨学再热。学术界和社会上人人争言墨家传户诵,几如往日之读经。20世纪初墨学再受重视的主要原因是
A.墨学民主平等等主张迎合时代需要
B.知识分子通过振兴墨学应对民族危机
C.西学已渐入末路知识分子反求于中学
D.知识分子借墨学提倡社会公平公正
11.新三民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相同之处有
①实行耕者有其田 ②反帝反封建 ③中国革命两个阶段说 ④统战理论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12.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 ②对社会主义阶段主要矛盾和总任务的论断 ③对社会主义建设速度问题的分析 ④社会主义阶级斗争问题的论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
13.中国共产党走过90多年的历程,期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两次飞跃,第一次是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第二次是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这两次飞跃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民族、民权B.民权、民生 C.民族、民生D.富国、强国
14.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的客观要求。这里的客观要求是指
A.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B.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C.避免学术问题的政治化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5.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①②③处的初衷应该是
批次留学时间留学初衷
第一次晚晴的留学热潮①
第二次民国初期的留学热潮实业救国
第三次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热潮科技救国
第四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热潮②
第五次改革开放以后的留学热潮③
A.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创业立业B.富国强兵、建设国家、创业立业
C.建设国家、实业救国、富国强兵D.实业救国、创业立业、建设国家
16.下面漫画《进步与退步》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书写工具的进步导致了书写质量的退步
B.计算机的使用淡化了文字的作用
C.回归毛笔字时代是历史的进步
D.计算机的应用给传统文化带来严重冲击
17.战国时期中国的纵横家善于游说,使国君采纳建议;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却善于演讲和辩论,使大众接受自己的主张。这种差异
A.由地理环境决定 B.由经济形态决定
C.与政治制度差异有关 D.与文明程度的高低有关
18.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曾以发达的民主政治和繁荣的思想文化闻名于世。下列有关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辩论术的发达民主政治的确立智者学派的兴起
B.辩论术的发达智者学派的兴起民主政治的确立
C.智者学派的兴起辩论术的发达民主政治的确立
D.民主政治的确立辩论术的发达智者学派的兴起
19.右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13341342年)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对此,后来马丁路德的回答是
A.因行称义B.自由平等C.与上帝直接对话D.教随国定
20.战国李悝制定了《法经》,法国孟德斯鸠撰写了《论法的精神》,这两个法对君权的影响
A.基本一致B.相辅相成 C.继承发展D.正好相反
21.1649年1月,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审判中自我辩护道:我是你们的国王,你们法定的国王!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任,这是出自古老的合法血缘,我绝不会背叛我的出身,绝不回答一个非法的新权威的提问!下列观点能最有力反驳查理一世的是
A.三权分立说B.君权神授说 C.法治说 D.人民主权说
22.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清朝社会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
A.是对封建社会的无情揭露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以理性主义为指导思想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
23.四川某中学举行了一场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会,一学习小组的代表作了精彩的演讲,其演讲提纲如右图所示。该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应是
A.科学理论推动科技革命
B.科技革命造就科学家
C.杰出人物推动历史进程
D.欧洲是世界科技中心
24.20世纪初,某亚洲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获奖评语写道: 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 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该作品
①是亚洲第一部获得该奖项的作品 ②作者是日本人 ③体现了民族特色与欧美文学的融合 ④说明亚洲文学已经获得世界的承认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5.据费行简《慈禧太后传信录》载,早在变法之初,太后即对光绪帝说: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以图富强也。,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这表明
A.慈禧太后与光绪帝志同道合B.慈禧太后同意有限变法
C.光绪帝欲借助改革夺回政权D.慈禧太后支持全面变法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二、综合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6分;第28题20分;共50分。)
26.(14分)历史对比研究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 )东西方古代思想源头的对比
材料一
战国稷下争鸣图 雅典学园
(二)近代西学东渐与西学原著的对比
中国近代思想家严复将赫胥黎的作品译成中文发表。以下两栏材料,分别选自赫胥黎原著直译本与严复译本大致对应的段落。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两幅图片描绘的场景反映了什么相同的社会氛围?(2分)假设他们此时都在关注人与社会关系问题,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西方思想家会有怎样不同的思考?(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严复译本(包括按语)与赫胥黎原著的内容差异,(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严复译本出现的主要原因。(4分)
27.(16分)文学和艺术以独特的方式记录历史、反映现实。
材料一 试看往古来今,一部十六史中,多少英雄豪杰,该富的不得富,该贵的不得贵。能文的倚马千言,用不着时,几张纸盖不完酱瓿(b)。能武的穿杨百步,用不着时,几竿箭煮不熟饭锅。极至那痴呆懵懂生来的有福分的,随他文学低浅,也会发科发甲,随他武艺庸常,也会大请大受。真所谓时也,运也,命也。
明末冯梦龙《初刻拍案惊奇》
三言两拍艺术形象及人数统计
艺术形象财主及子女商人、店主及子女官宦之
子女农家、船家猎
户及子女嫔妃皇族匠人雇工官吏狱卒侠士
出现人数211575251825282546
据赵兴华《三言两拍的市民文学特色》整理
材料二 右图是英国画家约瑟夫赖特创作于1768年的油画《空气泵实验》。画面整体呈现暗色,画面正中亮色部分描绘了一场实验。抽空了空气的玻璃杯中,小鸟已经奄奄一息。实验者正在仔细观察实验的结果。他的家人和朋友围绕周围,其中一位朋友平静地向一位妇女及其女儿解释眼前的情况。妇女用手遮掩着眼睛,不忍观看,女儿紧紧靠拢母亲眼睛望向空中。坐着的男士有的若有所思,有的正在观看实验者的操作。站着的年轻人面带喜色,似乎理解了实验中的道理。
(1)根据材料一,请从文学的形式和内容概括明清时期白话小说的特点,(4分)并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2)美国学者丹尼斯舍曼等在《世界文明史》中说:没有哪幅作品比英国艺术家约瑟夫赖特所创作的《空气泵实验》更好地展现启蒙运动了。 根据材料二,请结合所学知识,从创作时代、画面内容和明暗喻意三个方面论证此观点。(8分)
28.(20分)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宋朝的理学、科技、商业、改革都是学者关注的问题。
材料一 城市与生活 材料二 生活与观念
材料三 李约瑟认为: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费正清认为:朱熹殁后,他的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一种僵化的正统思想宋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滞缓,使得中国在19世纪时积弱不振。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四 然其(指王安石)为人,质虽清介而器本偏狭,志虽高远而学实凡近。今谓安石之学,独有得于刑名度数,而道德性命则为有所不足夫以佛老之言为妙道,而谓礼法事变为粗迹,此正王氏之深蔽。
(宋)朱熹《读两陈谏议遗墨》
(1)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的联系。(4分)
(2)列举宋代对西方社会转型产生影响的科技成就。(3分)根据材料三提炼关于理学和古代科学技术关系的两种不同看法,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一简要说明。(5分)
(3)据材料四,朱熹为何批评王安石变法?其目的何在?你认为王安石变法符合理学精神吗?简述其理由。(8分)
高二寒假历史上学期检测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225=50分)
15 BCBAD 610 CACBD 1115 CDCAB 1620 DCDCD 2125 DBCAB
二、综合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6分;第28题20分。共50分。)
26.(14分)(1)共同之处:思想自由、学术自由(2分)
不同: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从维护君主统治出发,更关注社会秩序的稳定;(2分)
西方思想家更关注人的主体作用和价值。(2分)
(2)严复并未忠实翻译赫胥黎的作品,在译文中加上了斯宾塞的观点以及按语,以阐述自己的观点;赫胥黎将进化论的使用限定于自然界,严复则将其扩展至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4分)
原因:政治上,19世纪末列强加紧侵略,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壮大,维新运动兴起;思想上,西方思想的传播;严复用西方进化论思想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4分)
27.(16分)(1)特点:形式上,通俗易懂,较为平民化。(2分)内容上,注重反映社会生活,下层民众特别是商人形象居多。(2分)
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壮大;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政治黑暗;理学受到质疑,批判思想出现。(两点即可,4分)
(2)该作品创作于欧洲启蒙运动的高潮阶段。画面中人们对实验的解释、关注和思考,体现了人运用自己的理智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人们正在做科学实验,是为了探索自然规律,而启蒙思想家则进一步探索人类社会的规律。这充分体现了启蒙运动的核心精神,即理性。画面的明暗对比,体现出光明驱散黑暗的喻意,这也与启蒙相吻合。(8分)
28.(20分)(1)联系: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2分)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2分)
(2)成就: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广泛用于军事。(3分)
看法一:理学对宋代科技具有促进作用。(1分)
说明:认为理比气更根本,升华抽象思辨;仁者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张格物致知,理性分析自然。(4分,任意两点)
看法二:理学后来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1分)
说明:理学成为维护专制主义政治的工具;压抑人的自然欲求;知识分子埋首经书,脱离社会实际。(4分,任意两点)(提炼看法,1分,说明,4分)
(3)批评原因:认为王安石人品和学问有问题,导致变法重法轻儒、重利轻义。目的:弘扬理学。(4分)
符合理学精神:王安石面对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现实,为富国强兵,不顾个人得失和旧官僚群起反对,推行有利于国家和百姓的新法,这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正是理学倡导的德和仁、重义轻利精神的体现。(4分)
违背理学精神:王安石变法经济上与民争利,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均输法等,是与民争利,与理学家强调的重义轻利相违背。(或王安石变法用人不当,争权夺利危害百姓,被人视为奸臣乱政,与理学强调的忠、仁者境界相违背。或王安石变法行事风格武断,王安石被人攻击为独断专行,有违朝纲,与理学家强调的仁相违背。)(4分)
(以上各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给分,但不超过各题总分)
高二寒假历史上学期检测卷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独领风骚的中国科技文化
“三个代表”的基本含义
八年级思想品德简明教案第二单元(1--3课时)
第二册新的学校 新的向往
第三册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第一单元 笑迎新生活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一册认识你
第一册做个快乐守信人
欢快的青春节拍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男生女生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初三政治第四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开启心灵之窗
别样的生活
第二册唱响自信之歌
第五册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感受青春
第五课 第三框 依法保护我们的家园
聪明来自勤奋
自我新形象
小学思品第十册《团结合作》课堂实录
第五册文化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自尊自信—积极的心理品质
第六册建设中国特色经济
第五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犯罪与刑罚 —— 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
第四册公民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我和父母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