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寒假马上就要开始了,作为一名中学生,在享受假期的快乐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完成假期作业哦。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精选初一上学期政治寒假作业练习题,欢迎大家参考!
材料分析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8分,本题50分)
26.晋朝时,有一位叫周处的强壮青年在乡里横行霸道。一天,他见一位老人在充实的粮仓边唉声叹气,便问何故。老人说:“乡里三害,南山猛虎,长桥蛟龙,再加上你,祸害乡里,搅扰民生。”周处决心除掉三害,他杀猛虎,屠蛟龙,自己则外出求学,注意品德修养,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
(1)周处通过什么途径进行自我评价?(3分)
(2)自我认识的途径还有哪些?(6分)
(3)周处最终成为国家栋梁的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示?(5分)
27.材料一:小李是集邮爱好者。一天,在班级信箱中,他看见寄给同学小王的信上有一张自己寻觅已久的精美邮票。他犹豫一下,还是把邮票撕了下来,珍藏到自己的集邮册内。
材料二:寒假里,陈东一家在哈尔滨拍了好多冰灯照片。回家后,陈东把照片分类整理成册,并称之为“冰城之旅”。陈冬把这 本相册带到学校,课外活动时间与同学一起欣赏。
材料三:王兵是一个电脑爱好者,但他只玩游戏。他每天回家先不写作业,而是打开电脑玩个痛快,第二天到学校抄别人的作业。
材料四:一天下午放了学,一向好奇心重的冉冉看到路边围着一群人,他连忙走过去看看,原来是有人在兜售“口袋书”。他拿起一本一看,不禁面红耳赤,里面净是一些不健康的内容……
(1)材料一、二、三的哪些行为表现出高雅的情趣, 哪些行为表现出庸俗的情趣?为什么?(6分)
(2)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8分)
(3)请你为材料四设计两 个不同的结局。(4分)
28.成都商报讯:省高院在自贡中院二审公开审理了一起故意杀人案。被告人田良在家中残忍杀害了亲生父亲及儿子,并声称之所以杀人,是因为自己吸毒后产生幻觉,在一种“人体芯片”的操纵下,犯下罪行。
(1)青少年应怎样对待毒品?(2分)
(2)除毒品外,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不良诱惑?(6分)
(3)我们应怎样对待这些不良诱惑?(10分)
答案
26(1)周处是从他人对自己的态 度和评价中认识自己的。(3分)
(2)自我认识途径还有: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通过集体了解自己。(6分)
(3)我们要善于从他人那里了解自己,并且以虚心和诚恳的态度征求他人对自己的批评和意见,落实在行动上。(5分)
27(1)材料一、三两种行为表现出庸俗的生活情趣。因为,集邮虽然是高雅的生活情趣,但如果不经过他人的同意擅自撕取他人信封上的邮票,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喜欢电脑是高雅的生活情趣,但是只迷恋于玩游戏,就是庸俗的生活情趣。材料二中陈冬的行为是一种健康、向上、文明的行为,表现了高雅的生活情趣。(6分)(2)中学生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条件;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和强烈的好奇心,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基础;丰富的文化生活,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径;最后就是提升情趣,陶冶情操。( 8分)
(3)结局一:冉冉没有把握好自己的好奇心,染上了不良嗜好,甚至沉迷于庸俗的情趣中,影响了他的健康成长。结局二:冉冉抵制了庸俗情趣的诱惑,正确把握了自己的好奇心。(4分)
28(1)远离毒品、拒绝毒品。(2分)
(2)黄色网站、暴力游戏、赌博、酗酒、吸烟等。(6分)
(3)我们应敢于战胜不良诱惑,聪明的人总能想出各种办法抗拒不良诱惑。我们可以采取转移视线,避开诱因法;婉言谢绝朋友,提高自制力;专时专用,改正不良习惯;提高认识,端正动机等方法抵抗不良诱惑。(10分)
以上就是查字典政治网为大家整理的精选初一上学期政治寒假作业练习题,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时政热点:找到“金钥匙”才能破解“铁饭碗”
时政热点:“以房养老”不能淡化政府职责
时政热点:政府职能转变 难在“化学过程”
时政热点:惩治腐败要打到痛处
时政热点:锻造更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时政热点:破除阻力唤醒“装睡”的公积金
时政热点:对“匪气”来一次大扫除
时政热点:充分发挥“五老”在农村信访稳定工作中的作用
时政热点:审计报告新鲜出炉 都是老问题
时政热点:公务员工资改革不应单纯“涨工资”
时政热点:“事业编人员7月起缴养老保险”属误读
时政热点:“保外就医” 十年逍遥需要正本清源
时政热点:上海自贸区新版负面清单“瘦身”
时政热点:规范用人限权 注重源头防腐
时政热点:改革法院比法院改革更具挑战
时政热点:建信用档案要避免两极格局
时政热点:向为官不为者开刀
时政热点:审计不能陷入“拉锯战”必须拿出“撒手锏”
时政热点:铲除腐败决不手软
时政热点:以严厉问责破解“屡审屡犯”
时政热点:以权力“减法”换市场活力
时政热点:公务员薪酬改革,如何“限高”是难点
时政热点:把政治生态整治得更加清洁
时政热点:政府“换班”别让诚信“断档”
时政热点:工资是公务员改革的矛盾交织点
时政热点:“创卫成扰民”更应问根“暗访组”
时政热点:事业单位明起实行合同制 3000余万职工告别铁饭碗
时政热点:用机制保证城市规划的严肃性
时政热点:把根深深扎在群众中
时政热点:中纪委上半年“反腐答卷”的三点启示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