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1. 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题是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中第三课的第二框。因为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所以第三课是第二单元的知识基础和权利前提,而本节是第三课的落脚点,主要说明应积极行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权,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所以本课题在全书知识结构和逻辑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2.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表现,不得损害他人生命健康权,学会自我保护,远离暴力。
(2)能力目标:
积极正确地行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权;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权,如果受到伤害能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尊重、珍爱生命和健康,不仅是一项权利,也是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和人生观;自觉尊重他人的生命与健康,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增强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积极地行使生命健康权
难点:关爱他人生命和健康
【学情分析】
1.在现实生活中,初中生由于缺乏一定的法律知识,只认识到关注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是个人的权利,却没有意识到这也是一种责任,部分同学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漠视自己的健康,提高这一责任意识非常有必要。
2.由于暴力文化泛滥,加之青少年学生做事容易冲动,常使法制观念淡薄的学生,在与他人发生矛盾后,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因此,加强关爱他人生命与健康的教育,有助于避免或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教学方法】
依据新课程提出的“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课本回归现实生活学习、掌握知识,从而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本课主要采用讨论法、体验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新课程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结合本课内容及学生情况,采用主体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合作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维权,学会做人。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健康歌》,并带动全体学生共同随着音乐做运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味生命健康的快乐,初步感受到锻炼身体也是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表现,为新课的展开巧妙引路。通过活动,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并引出课题:同样的权利 同样的爱护。
具体操作上我将本课分为三个篇章:
生命感言:热点链接,吸引学生;新闻分析,突破重点。
生命诺言:生活考场,反思自身;情感渗透,突破难点。
生命赠言:情感升华,感悟生命;以思导行,以行感悟。
下面我将具体阐述:
第一篇章:生命感言
1.出示一组信息:
1999年,福建省福州市一名初二女生因家庭贫困,产生自卑心理而割腕自杀;
2001年11月,新疆石河子市4名九年级女生,因考试排名靠后,相约服鼠药自杀,其中两名因抢救无效死亡,一名重度昏迷成植物人,另一名经抢救脱险后休学在家;
2009年6月,江苏丰县某中学一学生因被老师批评,跳楼自杀……
教师设问:
(1)一朵朵青春的生命之花就这样在风中接连飘逝了,人们扼腕痛惜之余不禁深思:是谁夺走了这些年轻的生命?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中学生自杀的原因,得出:中学生自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学校、社会是不容忽视的因素。然而,我们中学生自身对生命本质的异常漠视,不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则是其根本原因。
(2)不珍爱自己的生命,对我们自身,对家庭,对朋友,对社会都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呢?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分析自杀事件发生的原因、危害,知道我们要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进而明确每个人应珍爱自己的生命,而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更需要得到特殊保护。
学生活动一:
列举不珍爱生命健康权的表现。
学生列举:①不吃早餐②长时间玩游戏 ③吸烟、喝酒、吸毒④不积极锻炼身体 ⑤闯红灯、跨道路栏栅……
通过新闻链接与学生活动,帮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不珍爱生命的行为有更深的理解,明确不珍爱生命健康权所带来的恶果。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对待生命的正确态度是什么?学生不难得出结论:珍爱自己的生命,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
教师顺势提出疑问:那怎样才是珍爱生命,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表现呢?最终引导学生得出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表现。
设计意图:此环节安排主要目的是加深对生命健康权的理解,让学生更加懂得生命的可贵,生命一旦诞生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这一环节的设置,打破了课本编排顺序,由放弃生命,不珍爱自身生命健康权的材料切入,首先使学生明确这样做的危害,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进而懂得要珍爱生命,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
第二篇章:生命诺言
1.出示图片:“汶川大地震对生命的挽救”,帮助学生树立生命至上的理念,加深对生命健康权重要性的认识──我们不仅要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与健康,还应懂得关爱他人生命与健康,这既是法定义务,也是道德要求。
2.学生活动二:案例分析:(以分组讨论形式引导学生分析小哲伤害案)
教师设问:
(1)分析此事件给双方带来的严重后果。
(2)讨论此事件给我们的教训。
(3)审视自己是否有类似的行为倾向,充分认识此类行为的危害。
教师活动:及时引导、点拨,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伤害他人就是伤害自己,应该充分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案例与前面的图片形成对比,一正一反,推己及人,让学生更加懂得尊重和关爱他人生命与健康的重大意义。
汶川地震中人们对生命的尊重与承诺至今使我们感动,那么,尊重与关爱他人你做到了吗?我们在尊重别人生命与健康的同时,是否也感受到了来自他人对我们的关爱呢?
3、学生活动三:
请学生列举
(1)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的事例。
(2)回忆、交流自己受人关爱的体验与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体验受人关爱的感受,使学生认识到应该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从自己做起,落实到行动上。
第三篇章:生命赠言
1.学生活动四:
通过教学和活动,我们懂得了每个人的生命都需要尊重和关爱。在此基础上,我设置了一个热点链接:
湖北荆州大学生救助落水儿童的事例,以课堂演练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做答。
教师设问:
(1)陈及时等同学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什么传统美德?
(2)请从道德和法律等方面评价“10·24”英雄集体及渔船老板的行为。
(3)假如你遇到了危险困境,你应该保持怎样的信念?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落水之后不同做法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危难时刻既要学会保护自我,珍爱自己的生命与健康,也要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尽一切可能去救助他人。
通过分析归纳,体现本课落脚点地位。
2.学生活动五:发给每一名学生一张小书签,让学生对本课主题进行总结,反思,写上对生命健康的理解或是祝福,设计自己的生命箴言。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生命和健康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达到“以思导行,以行感悟”。
【收获平台】
通过学生自己反思、归纳本课所学,所想,所思,所悟,能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其间,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与引导,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不仅了解知识,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命是可贵的,是应该珍惜,并努力使之更美好的。只有珍爱生命,远离暴力,我们的生命之花才会更绚烂!社会才能更和谐!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教学质量监测思想品德
《撑起法律保护伞》同步练习题
在公共生活中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思想政治质量监测试卷
自己的事自己干测试题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调研测试思想品德试卷
七年级下《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目标检测题
初一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期末试题
2015学年上七年级期末思想品德试卷
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思品
把握青春,珍惜友情复习题
做自尊自信的人单元测试题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政治期末试卷
2015年思想品德中考考点解析(七年级下)
2015年思想品德中考考点解析(七年级上)
2015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阶段性质量检测
思想品德第六单元《自强不息》单元测试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阶段性学习检测
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节试题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思想品德试题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测试题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七年级思想试卷
2015学年上期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自我保护同步练习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七年级政治上册期末测试试题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节试题
《抵制不良诱惑 预防违法犯罪》同步练习题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四单元同步测试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