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向世界的中国风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鲁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四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第四课《我们的骄傲:先人.国宝.国粹》最后一课时:《吹向世界的中国风》。
本单元的四个主题分别是“吃穿住话古今”“火焰中的文化:陶瓷•青铜”“汉字和书的故事”和“我们的骄傲:先人•国宝•国粹”,这四部分是从不同的侧面展现我们祖先创造出的灿烂文化,让学生从多角度感受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和创造力。四部分内容紧密相连、一脉相承、主旨一致。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外国朋友对中国文化的喜爱,感受中国文化的美和魅力,认识到只有中国民族强大繁荣的时候,中国文化才会走向世界。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表达的内涵,使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得以弘扬和传承。
一、设计理念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在感受过程中把握教学目标,提高课堂实效。为此,本节课我力争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且在教学中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放性特征,突出拓展整合的教学策略,重视沟通课堂内外的联系,注重设计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欣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来呈现,营造宽松、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展示自己,同时获得体验,认识到中国只有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才能在世界上展示出自己的风采,对世界有更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被世界所接受。进而启示学生珍视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三、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设置教学目标:
我设置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从古至今中国文化的传播历程,以及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
2、通过课上学习,课下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和课上欣赏、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等活动,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传播中国文化的意识,及形成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这样的目标设定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从过于关注知识的传授转化到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为依据来设置本节课教学目标。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还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三、依据教材特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中国文化收到了世界人民的青睐,让学生对中国的文化传播历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清楚中国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代表的意义。
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白传播中国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职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
在本节课教学前我布置学生课前搜集和整理古代中国文化传播的相关资料。我自己也收集了一些经典的古今中国文化传播的相关视频片段和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展示。
五、教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作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应该灵活多样的的选用教学组织形式,根据这一理念本节课我采用激趣、感受、体验、升华的方法,课堂上以学生的自我展示为主体,再用大量的图片、视频片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
六、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感受体验中学、学后相互交流}等方法。
七、教学过程
合理的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我把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
1、梳理单元内容,感知中国文化。
2、了解中国文化已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3、回顾文化的传播历程,感受中国文化受欢迎的原因。
4、活动总结,升华主题
(一)梳理单元内容,感知中国文化。
为了能让学生轻松的进入课堂,我通过创设轻松的谈话氛围,在师生谈话交流过程中,回顾、整理了第四单元学习过的中国文化,继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中“中国风”这一概念。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对“中国风”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又使学生回顾了本单元了解的中国文化,为后面教学内容打下了基础。
(二)了解中国文化早已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在这一环节,首先欣赏了《汉语桥》美国赛区的新闻视频,再播放多媒体图片,了解中国文化传播机构孔子学院分布之广,然后播放孔子学院中世界各国的人们感受中国文化的镜头,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之风已经吹到了世界人民心中,提出问题:中国文化以什么魅力征服了世界人民?
(三)回顾文化的传播历程,感受中国文化受欢迎的原因。
这一环节的教学,结合对中国文化的“魅力”的体验进行——中国文化在不同时期分别代表着先进的技术、和平、和交流,因此被世界人民所喜爱。通过资料收集、交流,观看图片视频等,将更多地知识量融入到这个环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
(四) 活动总结,升华主题
这一环节,设计了“我是中国文化传播使者”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本单元的学习形成联系,通过向外国朋友推荐、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让学生明白中国文化其实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是我们中国人所特有的。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中华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最后总结,希望我们每个小使者都能够传承中国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把中国风,吹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中国文化”这颗神奇的种子在学生们心里已经生根发芽,为整节课划上了一个开放式的省略号,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唤醒”、“解放”和“引领”的功能,促进了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情绪--奇妙的窗口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一册延伸生命的价值
第三课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教学设计
国内重大时事(5)
封建社会的兴盛与衰亡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如何散发政治课的魅力
《意志坚强的表现》
第三册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谈谈中学政治教学中的事例讨论
初中思想政治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祝福青春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诚信为本
第五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拒绝诱惑
追求高雅生活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我知我家
浅析课任教师的情感投入对教学效果的作用
第一课时 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
青少年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第三课
认识自己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正确认识社会现象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法律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及其主要内容作了明确规定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依法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变废为宝 —— 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
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