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二哲学第三课第二节,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课高二上学期讲述。 【理论基础】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架设一个合适的平台,由学生搜集、整理、加工各种资料,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扩大自身认知空间,增大其信息量,以支持学生进行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从而确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顺利实现角色转变,成为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高二思想政治上册第三课的内容。矛盾在唯物辩证法中居于实质和核心的地位。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又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它既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科学的工作方法,也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理论依据。
【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
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对学情的具体分析,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辨证思维的能力。特别是理解、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有深刻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依据:这是因为学生理解能力较差,思维能力不强,大部分学生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因此上升到理性认识还存在一定困难,所以把它作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法和学法】
学情依据:教授对象是高二美术班(12、13、15、16),这四个班级学生的共同特点是思维活跃,善于观察形象直观的事物,同学之间有较好的沟通、合作能力。为此,确立如下教法、学法
教法:
•设疑激趣导学法—— 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在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设疑,制造悬念,引导学生思考。
• 讲解法—— 指导学生提炼观点,升华知识,形成体系。
• 研究法——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学生对所持观点进行讨论、辨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使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培养他们的概括、分析和探究创新的能力。
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教学准备】
一周前布置预习本框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框题知识,并思考相关现实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
导入新课:展示“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与顺利返航的图片,指出我国对太空的探索与美俄对太空的探索的方向是不同的。
引导学生思考:材料体现了哲学什么原理?
得出结论: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提出新课认知任务:二者关系如何?
时政热点:敢于试错是一种改革智慧
2017年高考政治复习及答题方法
2017年高考政治关于个人分配与国家收入分配的考点
“断头路”数据更新应及时进入导航仪
2017高考政治考点集合
“电子公民”背后的互联网之道
2017年高考政治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答题模版
2017年高考政治民生问题的答题模板
2017年高考政治关于我国企业与劳动者关系的知识点
2017年高考政治关于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答题模版
促进农产品物流行业健康发展
2017年高考政治知识点之多彩的消费
2017年高考政治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答题模版
2017年高考政治知识点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严格依法保护产权
2017年高考政治关于食品安全及诚信危机的答题模版
2017年高考政治哲学篇知识点整理
别让年轻人“昏昏欲睡”
2017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政治考试大纲
2017年高考政治万能公式
2017年高考政治选择题答题技巧
2017年高考政治的审题及解题技巧
2017年高考政治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的答题模板
2017年高考政治之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2017年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模板
2017年高考政治的第二轮复习总结
解决“入园难”关键在师资和管理
2017中考政治知识点:“集中体现”类
2016年11月28日时事政治(国际)
2017年高考政治关于价值规律内容和作用的考点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