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本框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起点,哲学应当从整体上研究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那就需要对人自身予以说明,而本课正是对人的特点予以说明,通过这一说明,为认识论提供理论基础,所以本课是认识论的基础尤其重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对于学生而言,应深入理解“主观能动性”这一概念。
2、能力方面:初步理解为什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着重培养分析与原理相结合的能力。
3、觉悟方面:提高学生重视自身能力的自觉性,增强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信心。
三、重难点分析:
1、重点:主观能动性的三个表现。首先:主观能动性的概念比较抽象,中学生理解上有难度,其次,这三个表现为后面的理论学习奠定基础。
2、难点:主观能动性的第二个表现,因为这里涉及一个到底是先想后做,还是先做后想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采用:
本课的理论在第二课中有部分涉及,所以在方法采用上,可以启发诱引式主为,辅之以讨论、阅读,特别是在重难点突破上,要运用以前的知识加以启发诱导,可做到事半而功倍。
五、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活动的动画的播放引出一个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导出本课第一个问题:[
一、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板书)] 是什么?由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人与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又叫自觉能动性。那么,什么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呢,它又包含哪些内容呢?引导学生复习第二课的相关内容:(发挥能动性,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指导实践,按规律办事),从而引出第二个问题。[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板书)],它包含着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的内容。
1、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及活动,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 [
1、想问题(板书)] 。它包含的两个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阅读回答,找出关键词“表现在”和“还表现在”概括出想的两点,一是通过抽象思维活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二是人的认识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目的性和计划性。在此,还可用美国在对台湾问题、反恐问题的双重标准这一现象分析美国全球战略利益这一本质,可用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进行分析人类认识的预见性与创造性。那么“想”的目的是什么呢,过渡出第二点。[
2、做事情(板书)]
2、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及结合第一课主观能动性与第二课规律的相关内容加以分析引导。着重讲清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正确地处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这里,可以运用“三峡工程”修建这一事件加以分析说明。再通过过渡引出第三个问题。[(板书)人具有的精神状态]。
3、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板书)。此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加以分析,强调决心、意志、干劲的重要作用,以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提高觉悟,最后总结。教师可以以“‘自信心’在学习中的作用”为题组织学生讨论,结束全课。
1、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是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1、
2、人区别于物的特点的内容
2、
必修四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课件
10.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课件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综合探究: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课件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
意识的作用课件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课件
2.1感受文化影响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习题讲解课件
9.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课件
1.2文化与经济、政治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件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
第五课 文化创新课件
一切从实际出发课件
1.1体味文化课件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课件
必修四5.1意识的本质课件
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课件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课件
高二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
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
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课件
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课件
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3单元复习课件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