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干知识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1)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消费对生产的调节和升级起导向作用(消费调节生产)。
(3)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包括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要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5、国有经济是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6、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于发展生产、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税收,都有重要作用。
7、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8、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还有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也是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
9、公司的类型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区别:是否划分等额股份和是否上市公开发行股票;股东都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组织形式有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公司都设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包括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及董事会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助手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督机构(监事会监督董事会和经理),有利于权责明确,互相制衡,效率提高和管理科学。
10、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11、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同时劳动者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和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12、个人投资理财选择有:储蓄存款(便捷的投资)、购买股票(高收益、高风险同在)、购买债券(稳健的投资)、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等;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有:向银行借贷、发行股票和债券等。
13、商业银行是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主要业务有: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
14、购买股票获得的收入来源:一部分是股息或红利收入,另一部分是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15、投资者在投资理财选择时应注意:投资的回报率、风险性、多元化、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经济实力而量力而行、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不得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
重点问题
1、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关系是什么?
(1)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居主体地位,非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市场竞争中地位是平等的。
(2)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企业如何取得经营成功?
企业大方向——
(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4)通过资产重组,扩大公司规模,特别是通过“强强联合”,形成大企业集团,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5)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拓国际市场。
党和政府——
(1)从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2)解放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
(3)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道德素质。
企业小方向(细节)——
(1)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应承担相应社会责任。
(2)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劳动者培训机制和发展机制。
劳动者——
(1)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2)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
(3)自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