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4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学习园地> 知识总结> 新课标2014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

新课标2014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

查字典政治网 2016-05-04

查字典政治网整理了新课标2014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广大备考生有所帮助!

1.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和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是商 品的自然属性。

2.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的等价物。

3.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纸币有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两个职能。

4.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5.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外汇汇率升高,可换更多的人民币)。

6.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7. 商品的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也叫使用价值)

8. 商品的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9. 居民消费主要受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影响(其中△指当前和预期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10.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的。

11.人们的消费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1.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3. 在社会再生产中,直接生产起决定作用,分配和消费起桥梁作用,而消费是物质资料生 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4.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的根本任务。

5.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6.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7. 通过改革:①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②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8.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9.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0.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他掌握着国家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11.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法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际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12.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13.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控制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14. 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

15. 个体经营、外资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6. 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17.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18.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其中国有企业在我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19.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0. 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法人自然人)

21. 公司的经营是指公司为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取利益而进行的所有活动的总和。

22. 公司经营的所有目的是利润。

23. 劳动是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24.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25. 社会化大生产是以分工为基础。光荣属于劳动者。

26. 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7. 保障劳动者的各项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为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保证。

28. 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的义务为前提的。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29. 我国是性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30. 利息是要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31. 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是商业银行▲(▲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的,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组成部分)。

32. 商业银行三大主要业务: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结算业务(收取一定的服务费)

33. 债券风险: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

34. 购买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35.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

36. 发行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1.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

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 按劳分配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

3.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4.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5. 公有制有我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导地位。

6.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

7. 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8.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9. 影响财政收入最主要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分配政策;

10.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11. 税收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特征是税收区别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12.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第四单元 面对市场经济

1.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2. 坚持公有制的主导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3.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4.

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5.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6.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发展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主旨:更好地发展。

7.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8.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9.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模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10. 解决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做为

11. 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12.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对广大发展中的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

13.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1. 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3.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4.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5.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6.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7. 我们的全部政治生命,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

8.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9. 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10. 国家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11.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一直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12.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13. 依据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光荣义务。

14.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15.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参与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是我们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

16. 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17. 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18. 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19.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20.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21.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也是区别与西方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22.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最重要的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23. 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24. 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不同方式直接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25. 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自己的的事情,是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26. 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27.

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28. 人民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能够使公民行使监督权,参与监督得以真正落实,得到切实的保障。

29. 依法有序地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30. 能否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这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

31. 有序与无序政治参与的准绳是法律和法规。

32. 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能否具有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33. 区别有无权威的政府的根本标志,是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的认可和服从。

34. 政府树立自己的权威,最根本的是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1.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利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政府职能:a.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b.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与管理(基本)

3.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4.依法行政的含义:政府及公职人员的权利由法律授权,行使行政权利,必须依据宪法和

法律规定。

5.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对人民负

责的原则。

6.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有权必责,用权受监督,侵权受赔偿。

7.实行民主决策的一些重要原则:依照法律程序的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尊重少数的

原则。

8.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

制,二者缺一不可。

9.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10.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监察部门、审计部门、法制部门、上级政府

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

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11.政度的权威的含义:政府在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影响力

12.一个政府能否具有这种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13.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根本标志: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14.国家机关活动原则a.依法治国的原则b.民主集中的原则c.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15.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2.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4.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关。

5. 人大代表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质询权和提案权。

6. 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叫做政体

7. 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就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

9. 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1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11.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13.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6.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依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

17. 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使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18.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0.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21.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2.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3.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23. 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5.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26.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27. 执政的实质是:代表广大人民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28. 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9.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30.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31. 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32.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33.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4. 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5.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36. 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

37. 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8. 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

39. 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40.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41.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42. 民族区域自治坚定的社会基础是大杂居、小聚居的民主分布;政治基础是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43. 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的和基础的,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44.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5. 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46. 宗教信仰自由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

47.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

48.

实现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大力加强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上来。

49. 坚持不懈地对广大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无神论的宗教宣传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

50.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51.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推进政治文明的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52.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核心,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高考政治视频

高考政治4

高考政治第三讲如何做好选择题上

高考政治全套视频22 古典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常识(上)

高考政治全套视频22 古典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常识(下)

高考政治第二讲选择题为何拿不到高分(修订版)

[天天象上]2014年高考真题_北京卷_政治第35题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评比活动

许昌行之教育高考政治30分钟玩转经济类大题

高考政治全国3卷第12题

【第1课】文化与社会【高考政治】【马宇轩】

与"新课标2014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相关的文章

热门学习园地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