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知识点:生活与消费-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学习园地> 知识总结> 高考政治知识点:生活与消费

高考政治知识点:生活与消费

查字典政治网 2016-05-04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1、通货膨胀(结合物价的上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进行分析)

(1)含义:物价全面持续的上涨的经济现象,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原因:根本原因: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不平衡;直接原因:货币供应过多。

(3)对策:①大力发展生产,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②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控制社会总需求。③其他政策:限价、减税、减发国债、减少财政赤字等其他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

2、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3)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3、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分析我国粮、油、猪肉等物价上涨;南方雪灾引起物价上涨的原因等)

原因:①价值决定价格(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价格)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相关经济现象

(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做法:自觉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结合我国当前物价上涨的现状,说明价格变动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②互为替代品价格的涨落,与对其自身的需求量成反比,与替代品需求成正比;互补商品价格的涨落与其需求量成反比。

a、互为替代品是指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

b、互补商品是指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者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6、影响消费的因素(结合我国居民的消费偏低、用该知识说明如何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

(1)居民的收入影响

①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提高人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③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下降,反之,缩小差距,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差距过大,影响消费需求)

(2)商品价格高低也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①价格高低的变化与人们消费水平的关系:在人们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物价下跌,购买力则提高,消费水平也提高。

②提高人们消费水平,除了最根本的要发展经济,增加人们的收入之外,还要稳定物价,控制物价上涨,这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3)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影响比奢侈品低。

(4)各种商品比价的变动也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替代品和互补品价格变化会影响人们的消费数量。此外,商品、性能、外观、质量、包装、广告等甚至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等都能影响人们的消费活动。

7、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结合节能减排、限制使用塑料袋)(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2014年高考如何复习一直都是考生们关注的话题,下面是查字典政治网的编辑为大家准备的高考政治知识点:生活与消费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高考政治视频

名师讲高考政治: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1)

高考优秀名师课堂:高考政治 第一季 第11集 财政与税收(三)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精讲:消费和价格

高考政治3

高考政治4个主观题考点,文化生活不丢分

[天天象上]2014年高考真题_北京卷_政治第35题

【第1课】文化与社会【高考政治】【马宇轩】

成人高考政治

第7讲高考考点分析之经济学、政治学交叉分

高考政治全套视频22 古典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常识(中)

与"高考政治知识点:生活与消费"相关的文章

热门学习园地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