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必背考点:独立自主 和平发展-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学习园地> 知识总结> 高考政治必背考点:独立自主 和平发展

高考政治必背考点:独立自主 和平发展

查字典政治网 2016-05-04

第一节 纷繁复杂的国际社会

一、当代国际社会的构成(A)

两大类:主权国家国际组织

1.主权国家是当代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

1)主权国家与地区的区别(构成主权国家的要素)

主权国家与地区的区别在于主权国家必须具有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四个基本要素,而地区则不具有国际社会承认的主权。

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四个基本要素。构成主权国家的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拥有主权。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2)主权国家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

①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的权利

A.独立权

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B.管辖权

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C.平等权

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D.自卫权

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②主权国家应履行的基本国际义务

A.不侵犯别国

B.不干涉他国内政

C.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2.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

1)国际组织的含义:

国际组织是指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的目的和任务,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的一种常设性议事机构。

2)国际组织的类型

①按照国际组织的主体构成划分:政府间国际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红十字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学生联合会)

②按照国际组织的性质划分:政治性国际组织(美洲国家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非洲统一组织)、经济性国际组织(西非经济共同体)和军事性国际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③按照国际组织的活动区域划分:世界性国际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上海合作组织)

④按照国际组织的目的和任务划分:综合性的国际组织和专门性的国际组织

联合国是综合性、政府间的、世界性的国际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组织。

3)国际组织的作用

A.发展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交往合作的纽带。

B.协调国际经济、政治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的主要力量。

C.争取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

二、当代国际关系(B)

1.当代国际关系的含义

当今世界的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最重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每个国家都从本国的国情出发,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来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2.处理国家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从本质上看,国家利益是处理国家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原因: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和归宿。每个国家的对外政策,首要的是维护本国的独立与安全,其中包括谋求和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

②各国间存在共同的利益,也存在不同的利益。

③共同利益是国际间合作的基础,而不同利益则是国家间摩擦或冲突的根源。

3.当代国际社会关系的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

1)当代国际社会关系中的竞争:军事安全因素的作用仍然比较突出,但是,经济因素占据着主导地位,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

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②原因:在当今世界,不论各国的社会制度和发展程度如何,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上,都把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力图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③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增强综合国力,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力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2)当代国际社会中的合作

①方式:通过国际组织

②加强国际合作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在竞争中合作,既竞争又合作,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

③意义(作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合作与竞争,有利于促进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有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3)中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意义

①有助于增强自身的经济活力和综合国力;

②有助于实现与周边国家的共同繁荣;

③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三、联合国(B)

1.性质: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重要的国际组织。

2.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1)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2)原则

①各会员国主权平等;

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应危及和平、安全和正义;

③在国际关系中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威胁或使用武力;

④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3.联合国的机构

1)联合国的六个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

2)联合国大会

①联合国大会,简称联大。

②组成:全体会员国

③性质:联合国的审议机构

④大会对于重要问题的决议,须由2/3多数通过;对于一般问题的决议,半数以上通过即可。大会通过的决议,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足以对会员国产生广泛的政治影响。

3)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①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

②组成:有中、法、俄、美、英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10个非常任理事国由联合国大会选出,任期两年。

③表决原则:安理会对国际问题的调停和裁决,实行5个常任理事国大国一致原则,即每项决议只要有一个常任理事国投否决票,便不能通过。

④权限:经安理会通过的决议,对会员国具有约束力。安理会是联合国中唯一有权对国际和平与安全采取行动的机构。它有权对国际争端进行调查和调停,可以采取武器禁运、经济制裁等强制性措施,还可以派遣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以协助缓和某一地区的紧张局势。

4)联合国秘书处

①性质:联合国秘书处,是联合国各机构的行政秘书事务机构。

②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担负重大的国际政治责任。秘书长由联合国大会根据安理会的推荐任命,任期5年。

③权限:秘书长在国际事务中以联合国代表的资格出现,可以代表联合国与会员国及其他国际组织进行联系,可以代表联合国到出现国际冲突和争端的地区进行了解和调节。

④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是韩国的潘基文。

4.联合国的作用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最重要的国际组织。

联合过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5.中国对联合国事业的重要贡献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对联合国的筹建和成立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我国在对外关系中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根据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在反恐、军控、维和、发展、人权、和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联合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1年10月25日,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第二节 当今世界的主题和格局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一、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主题(A)

1)和平问题的含义: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影响和平问题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①有利因素:在当代国际社会中,和平力量的增长总体上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维护世界和平有了现实的可能性,和平成了时代的主题。

②不利因素:传统安全威胁(民族、宗教、领土、资源等问题引起的争端与冲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恐怖主义、贫困、环境恶化、毒品、艾滋病、非法移民等)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

2.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又一主题(A)

1)发展问题的含义: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指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2)现实的可能性

在当今世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是因为发展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世界经济出现了空前的大发展。

②现在各国都面临着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以便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③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要求更加迫切。

3)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两个突出问题

①外债数额急剧膨胀。

②对外贸易条件恶化。

3.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关系(B)

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带全球性的两大问题,直接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是密切联系、互为条件的。

1)一方面,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一个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发展中国家以至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就难以实现。

2)另一方面,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障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扩大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增加了国际社会动荡和不稳定的因素,威胁着和平

3)小结:发展需要和平,发展也必将促进和平。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

4.建立新的国际秩序(经济秩序、政治秩序)(B)

1)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在当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也是当前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处于困难境地的最主要原因。

2)解决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新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3)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我国的主张

①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②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

③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④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

⑤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

二、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1.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B)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两极格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世界格局开始出现多极化的趋向。90年代初,苏联解体,使世界原有的两极格局被彻底打破,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1)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2)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了唯一的超级大国。目前,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综合国力,居世界第一。美国倚仗其经济、科技和军事视力,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肆意干涉别国内政。

3)欧盟、日本作为独立的政治经济力量迅速兴起和发展,在经济上已经同美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本经过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发展,现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它通过增加军费开支,开展独立多边外交,正在积极谋求与经济大国相适应的政治大国的地位。欧盟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对值已超过美国。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欧盟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4)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物质技术基础,又横跨欧亚大陆,地缘优势明显。从它的实力和潜力来看,它的面积居世界第一,它的人口居世界第四,而且资源极为丰富。俄罗斯拥有堪与美国匹敌的核武器和军事力量,正致力于重整大国的地位。

5)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有一定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能不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

2.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1)基本态势

在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同时,单边主义的倾向也在增长。单边与多边、单极与多极、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反复的,世界格局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将是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内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2)世界格局多极化的积极意义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

①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②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

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

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是不可阻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第三节 我国的对外政策

一、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是我国制定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1.我国独立自主地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1)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我国对外政策的核心和基本立场)

①独立自主,表现在我国同其他国家的交往中,就是坚持我国政府处理一切对内对外事务的自主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绝不允许其他国家以任何借口干涉我国内政。我国始终坚持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绝不容许我国的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受到侵犯,绝不拿原则做交易。

②独立自主,表现在国际事务中,就是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折,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我国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不屈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的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①基本内容: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

E.和平共处。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的必要条件和基本前提。我国政府一贯信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始终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当代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④我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A.我国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政策,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不断深化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

B.我国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作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本着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发展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和科学技术合作。

C.我国重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互相尊重,扩大互利合作。对彼此之间的分歧,应在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坚持进行对话,不搞对抗,妥善加以解决。

3)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

①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②我国主张维护世界的多样性,各种文明和各种发展道路应和谐共处,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进步。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二、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C)

1.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的主要内涵:

1)利用世界和平的有利时机实现自身发展,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

2)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同时,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

3)坚持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

4)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长期维护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5)永远不称霸,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2.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客观必然性

1)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唯一正确的选择

我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①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②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我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③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已成为中国的国家意志。

小结: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做出的战略抉择。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三、公民在对外交往中的社会责任(C)

1.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

全面观察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发展的大势,正确对待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勇敢地参与各个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借鉴各国人民在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创造的有益成果和经验,同时注意警惕和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

2.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1)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维护祖国的安全和利益,是我国公民的神圣职责,也是爱国主义和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2)在对外交往和接触中,尊重对方的国格与人格,尊重对方的传统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不因肤色的不同、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的不同而歧视对方;尊重自己的国格与人格,自觉履行我国宪法规定的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3)胸怀祖国,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关心国家安全、严守国家秘密;把国家的尊严置于崇高地位,有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时刻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高考政治视频

高考政治常见计算题类型及其解题方法(三)

第8讲内部高考预测试题精讲(经济学、政治

高考政治辅导:政治生活主观题2012北京高考文综真题38(3)

高考政治全套视频24 西方现代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概述(中)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评比活动

高考政治3

高考辅导课堂-政治 第2节课 高考辅导

高考优秀名师课堂:高考政治 第一季 第4集 多彩的消费(二)

高考政治辅导:货币试题训练

高考政治全国3卷第12题

与"高考政治必背考点:独立自主 和平发展"相关的文章

热门学习园地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