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生产的三大产业(A)
按照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和各行各业的性质,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1.第一产业
1)第一产业的内涵
第一产业是指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通常被称为广义农业。
2)农业的地位和主要作用
①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的地位,起着基础的作用。
②这种基础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A.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农业生茶 、特别是其中的粮食生产,直接关系着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和国家的粮食安全。
B.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农业
农业为工业提供大量的农产品原料,为工业品提供重要的市场,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富余的劳动力,为国家建设提供了相当多的资金积累。
C.小结:人民生活的改善,国民经济的增长,最终都取决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
2.第二产业
1)第二产业的内涵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2)工业的地位和作用
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现代化的水平。
②工业的主导作用表现在
A.工业为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技术装备、能源动力、大量的原材料
B.工业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消费品
C.工业是国家积累的重要来源,也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3.第三产业
1)第三产业的内涵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它是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活动的各种行业的总称。
2)第三产业的特点
第三产业一般不生产有形的物质产品,而是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第三产业又被称为广义的服务业。
3)第三产业的地位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当代世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4)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
①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②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
③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现代产业发展趋势(A)
1.产业结构的涵义
产业结构一般指在产业总体中各产业的比重和这些产业间的相互关系。
2.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1)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
20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一大批高新技术崛起,并在各个产业部门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引起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产业结构变化的表现(趋势)
①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单位面积产量和粮食、畜食品的总产量迅速增加,但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趋于下降。
②新兴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显著提高,传统工业在新技术的基础上更新改造,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
在现代工业中,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在成为一个新的主导产业群。高新技术产业所涵盖的信息、生物、新材料、能源、宇航、海洋开发等六大技术产业部门的兴起,推动着一系列新兴工业的发展。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多下降到30%一下。
③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有些国家已达到70%以上,第三产业已成为最庞大的产业部门。
三、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对劳动就业的影响(B)
1.劳动就业的重要性
劳动就业是人们进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手段和方式,也是人们获得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途径。
2.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方向)
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正在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谋求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推进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道路,这是完成我国有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
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积极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
改造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信息、金融、会计、咨询和法律服务等行业,积极发展国际服务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3.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要巩固第一产业,做大第三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4.产业结构和劳动就业结构的关系
(产业结构对劳动就业结构的影响)
社会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是密切联系的。随着现代产业的发展和生产结构的优化升级,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批富余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随着先到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大批富余劳动力从第二产业进入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吸纳就业人口主导力量。
四、现阶段劳动就业的良好机遇(A)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劳动者创造了广阔的就业机会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劳动者提供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
3.政府的就业政策,更有利于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
五、劳动者的就业、择业和创业(B)
1.就业的含义
就业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的劳动年龄之内(男16周岁~60周岁;女16周岁~55周岁)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的社会职业。
2.正确解决择业问题,应考虑一下几个方面
1)既要考虑个人的职业志向,又要考虑社会的需要
2)既要考虑经济待遇,更要有精神的追求
3)既要了解职业岗位的要求,又要考虑自身的主观条件
3.就业与创业的关系
就业与创业是密不可分的。人们可以在就业过程中创业,也可以在创业过程中就业。
4.劳动者和创业者必备的基本素质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素质,是新型劳动者和创业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六、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B)
1.劳动者的权利
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
劳动者就业权平等。劳动就业权在各项劳动权利中居于首要地位,是劳动者赖以生存的权利。劳动者也有择业自主权。
2)取得劳动报酬
劳动者有权根据自己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依法取得相应的劳动报酬。
3)休息休假
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之外依法享有休息的权利。
4)获得劳动保护
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安全卫生的劳动条件。
5)接受职业培训
劳动者为了提高职业水平所需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有权获得教育和培训。
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
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时,有依法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因劳动方面的权利、义务发生纠纷时,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节,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8)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如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参加民主管理的权利等。
2.劳动者的义务
1)完成劳动任务
这是劳动者最基本的义务。
2)提高职业技能
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4)遵守劳动纪律
5)遵守职业道德
其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七、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C)
1.劳动合同制度的含义与签订劳动合同的目的
1)劳动合同制度的含义
劳动合同制度是我国的一种法定的用工制度。《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2)签订劳动合同的目的
签订劳动合同,目的在于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法律关系,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通过书面合同形式确定下来。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及具有法律约束力。
2.劳动争议的含义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因劳动权利、义务问题产生矛盾而引起争议,即劳动争议。
3.处理劳动争议的主要形式
1)协商
①含义
协商是争议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自行协商解决争议。
②特点
协商只是劳动争议处理的一种选择程序,而不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
2)调解
①含义
调解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在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支持下,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用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争议。
②特点
调节方式不具有法律强制力。因为它虽是法定程序,但不是必经程序。
3)仲裁
①含义
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实行公断与裁决。
②特点
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最重要的环节,是法定的必经程序。
4)诉讼
①含义
诉讼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后,依法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的活动。
②特点
劳动争议的诉讼,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最终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