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小编准备了高考政治专项训练题,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曲阜恢复了已中断半个多世纪的春季祭孔,引起海内外关注。2015年又将春季祭孔地点选在了尼山,与孔诞辰在阙里孔庙举行的秋季祭孔大典,形成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有序呼应,社会各界反响良好。据此回答1~2题。
1.中国古代中的“天人合一”观念,指导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今天科学发展观提出“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这一思想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可见( )
A.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源于人类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C.真正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哲学是现实的智慧
解析:A、B、D三项观点正确但均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C
2.儒家学说强调亲情仁爱,提出“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比如中国人重团圆,以享受天伦之乐为人生之大喜。这说明哲学是( )
A.智慧之学
B.科学的发展观
C.复杂多变,难以把握的学说
D.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解析:A项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哲学未必是科学的世界观,也许是错误的世界观,如唯心主义哲学;C项观点明显错误,哲学是可以掌握和运用的;D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D
3.从世界观角度来看,下面漫画中学生的做法属于( )
A.辩证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解析:漫画中学生的做法,把高考的希望放在烧香拜佛上,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做法。
答案:D
4.成语“信口雌黄”、“指鹿为马”共同体现了(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解析:成语“信口雌黄”、“指鹿为马”都是指无中生有,无视客观事实,故选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认为绝对精神、上帝、神灵为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答案:A
5.基督教“上帝目击者”派曾在他们的网站上宣布:上帝示谕,2016年是世界末日。这一预言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 D.不可知论
解析:认为上帝示谕的一定就灵是一种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这个预言现在仍挂在其网站上说明信奉唯心主义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仍存在。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人的主观精神看作是世界本源。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不可知论是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
答案:B
6.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表明( )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解析:“重大变化”与“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体现了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项正确。A、B、D三项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答案:C
7.“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这首古诗所蕴含的哲理主要有( )
A.物质和运动是辩证统一的
B.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统一的
解析:古诗写出了动、静之美,蕴含的主要哲理是运动和静止的关系,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干无关。
答案:B
8.“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物质与运动关系的认识。“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强调的是运动的重要性,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答案:B
9.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知道有三十多个婴儿是各种兽类哺育长大的,其中狼孩最多。它们虽为人所生,但是,由于它们生活在动物群体中,长期脱离社会实践,不可能参加任何社会活动,虽然客观存在作用于他们的大脑,但是并没有形成人的意识。这表明( )
A.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B.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只有正常的大脑才能产生意识
解析:即使拥有正常的大脑,如果脱离社会实践,也不能形成人的意识,可见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符合题意。
答案:C
10.近年来,“中国创造”“中国经验”“中国现象”“中国模式”等成了国际流行词。流行词的变化发展记录了时代前进的脚步,这表明人的意识( )
①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②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
③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④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这一知识点。从材料“流行词的变化发展记录了时代前进的脚步”来看,题干强调的是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流行词则是意识的表达形式。故①②③都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认识世界,而不是改造世界,故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A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15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据此回答11~12题。
11.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这说明( )
①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致富经验和规律
③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
④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规律是客观的,意味着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故②说法错误。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而不是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的,故④说法错误。①③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12.小岗村农户做出分田到户和重新走上合作经济道路的两次重大决策都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这说明正确的决策( )
①有利于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发展
②符合客观条件发展变化的要求
③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④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决策的正确与否,关键要看其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故③说法错误。规律是客观的,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规律的说法错误,故不选④。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A
13.2015年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指出,各地要结合本地区房地产市场情况,认真落实差别化的土地、金融、税收等政策,抓紧清理和纠正地方出台的越权减免税以及其他与中央调控要求不相符合的规定。这体现了辩证法唯物论的( )
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③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本题的题干限制为唯物论道理,②④与题干意思相符合,但不属于题干的规定性要求,故不选。
答案:A
14.2015年上半年北京市GDP增长8%,低于全国平均增速,居各省区市之尾。倒数第一,是北京精心备考、主动站位的结果。制定“十二五”规划,北京把五年年均增速审慎地确定为8%,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最低。这是北京贯彻科学发展观、把握发展阶段的主动选择。GDP虽然减速了,但人民的幸福感却增强了。这表明( )
①意识活动的计划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决定条件
②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和规律的客观性等相关知识。北京市政府遵循客观规律,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体现了②③,选C。
答案:C
15.哈佛商学院的教授曾经将一张图片分给两组学生(图片中的女性既似少女又像老妇)。告诉其中一组,画上是位妙龄少女;告诉另一组,画上是位老妇,20秒后收回图片,接着再用幻灯片展示给所有学生,让学生描述这一图片。结果,事先看过少女像的,几乎一致认定就是那位少女,而事先看过老妇像的,也都认定这是那位老妇。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C.事物的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
D.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解析:两组学生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认定,是因为事先听了教授的讲述,已经形成了对图片的印记,说明意识具有能动性,故选D。A、B、C没有体现这一点。
答案:D
16.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下列对实践的认识中正确的有( )
①实践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②实践是主观符合客观的活动
③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④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纯主观的思维活动不是实践活动,①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②说法错误,③说法正确,故选D。
答案:D
17.“世界无车日”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转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时,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
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故①③符合题意。②强调主观决定客观,属于唯心主义。④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答案:B
18.《菜根谭》里面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B.意识可以决定一切
C.物质世界的运动是遵循规律的
D.事物是不可认识的
解析:题干中的句子主要说明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C与题干无关,B、D表述错误。
答案:A
19.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全社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学习、崇尚、关爱、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这表明( )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
D.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对社会存在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解析:题干旨在表明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到积权的推动作用,B正确。A项与题意不符,C项错误,D项不属于唯物论内容。
答案:B
20.以下选项中最能体现主观能动性的是( )
①天意从来高难问,人生由命非由他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①体现的是唯心主义观点;④体现的是没有尊重客观规律;②③即D项正确。
答案:D
21.在平面内,若直线a⊥c,直线b⊥c,则a∥b;在空间中,若直线a⊥c,直线b⊥c,则直线a与直线b不一定平行。这说明( )
A.人们难以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C.真理具有客观性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解析:题意旨在表明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D项正确,A项表述不科学,B、C与题意无关。
答案:D
22.近十年来,中央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货币政策的关键词也相应地发生了由“稳健的”到“适度从紧的”,到“适度宽松的”,再到现在“稳健的”变化。从哲学上看这种变化体现了( )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联系是可以创造的
③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④尊重客观规律是改造世界的前提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②表述错误,排除含②的B、C、D三项。
答案:A
23.“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解析:材料中的“法”是指规律,“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说明了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D符合题意。A说的是规律的含义,与题意无关。B表述错误,C与题意无关。
答案:D
24.漫画《事出有因》启示我们办事情要( )
《事出有因》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实事求是
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树立全局观念
解析:漫画显示汇报的工作有水分,启示我们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B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B
25.中国人对太空有着独特的情怀。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飞船对太空的探索,太空正渐渐被我们所熟悉。这说明( )
①认识是发展的,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能力和水平的发展而发展
②每一个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无限的
③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相对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故排除②;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可见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故①正确;人类是世代延续的,可见认识能力是无限的,故③正确;材料凸显了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可见认识的无限性,故④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材料一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是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材料二 位于丹麦中部的萨姆索岛(Samso)是丹麦应对气候变化的“示范岛”。岛上居民生活简单朴素,仍以农业为生。岛上耸立的风力发电机全面实现了供电的自给自足;秸秆供热工厂,满足了岛上200多户家庭的供热需要。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针对萨姆索岛气候变化,该地居民是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答案:(1)自然界具有物质性,其产生和发展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萨姆索岛居民的生活尊重了自然界固有的规律。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气候变化对该岛的影响表明人类的活动必须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3)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萨姆索岛居民在生活中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4)该地居民坚持了联系、发展的观点,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7.区域发展离不开本地的优势和特色。福建地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的连结地带,面对台湾,80%的台湾同胞祖籍地在福建。福建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潮流,于2004年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新思路。中央决定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于是,海西由地方发展思路,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结合材料,说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思路蕴涵哪些唯物论道理。
解析:唯物论主要有两个原理,一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二是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该题可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加以解答。
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思路,立足于海西本地的优势和特色,发挥海西的对台优势,推动地方发展思路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这体现了福建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2)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它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福建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潮流,提出发展区域经济是遵循市场规律的必然要求。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把握规律,造福人类。福建省委、省政府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新思路,有利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协调发展和全面繁荣。
28.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大会于2010年12月6日上午在深圳隆重举行。在深圳成立30周年之际,某班同学就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成就,进行了一次探究性学习,请你一同参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人们对民营经济的认识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最初有限制的允许,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有益补充,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1)请你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人们对民营企业地位和作用认识的变化历程。
【关注社会评论】《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把理论创新看作永葆自己生机活力的根本,而理论创新是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实现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在世纪之交,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党的伟大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纲领和理论指南。历史经验表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一条基本规律。
(2)请从辩证唯物论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中国共产党不断坚持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的原因。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认识论的理解。对民营企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逐步深化和发展的,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对民营企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不是一次就形成的,而是多次反复的结果,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第(2)问解答关键在于明确核心点“理论创新”,所以此题我们应该立足意识的作用、意识与物质、认识与实践、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来分析。
答案:(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改革实践的发展,人们对民营企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人们对民营企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的。
(2)①物质与意识存在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理论只有与不断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相符合,才能真正发挥其巨大的指导作用。②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不仅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更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必须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不断创新。
高考政治专项训练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