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生活在河里的小鱼听说陆地上有一种动物叫奶牛,于是向青蛙询问奶牛的长相。青蛙说:奶牛体形很大,四条腿站立,头顶上长着一对尖尖的犄角,身上布满黑色斑点,喜欢吃青草。于是,小鱼脑海里生成了奶牛的形象。小鱼脑海中的奶牛形象及其生成过程说明( )
A、没有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获得真知
B、感性认识是丰富、生动和正确的
C、认识的形成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D、感性认识有必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2、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5000只冰川豹蛛进行测量后发现,1996-2005年间,这种蜘蛛的体形平均增大了8%-10%,同期当地每年的解冻期提前了20-25天,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蜘蛛的生长产生了影响。该研究小组负责人表示这种影响的后果很复杂,一下子无法估计出来,这一说法体现了( )
①事物间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②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③世界总有一些秘密不能为人所理解;④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这说明( )
①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财富经验和规律;③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④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4、2006年12月,科学家通过比较火星探测飞船在过去7年中对火星表面相同地点拍摄的照片,提出一个大胆的推断火星上现在就可能存在生命所必需的液态水。这一科学探索活动表明( )
A、人类能够在实践中认识自然B、自然界的变化不可能受人类的影响
C、人类能够在实践中改造自然D、自然界随人类意识变化而变化
5、荒漠化治理是世界性难题。有专家根据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对于人力治理效果不佳的地区,可采用人退的方法,创造条件让自然界自我修复,实现沙退的目的。这种治理荒漠化的新思路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和认识客观规律为前提;②适当放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体现对客观规律的尊重;③人类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着不可解决的矛盾;④人的活动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07年10月,陕西村民周正龙拍到的野生华面虎照片被发布到了网上,一时间网民们议论纷纷,有欢呼者,有怀疑者。回答6-7题。
6、在虚拟现实和计算机模拟的时代,眼见未必为实,因为所有的媒介图像文化内容都是经过精心组合、设计、编排的。这体现了( )
A、文化作品是不依赖原型的主观创造B、文化作品体现了对原型的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C、认识是主体创造客体的过程D、文化作品应不断追求更逼真地反映原型
7、质疑者认为照片极有可能是合成的,不能以照片作为凭证,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为( )
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假象B、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
C、经验有直接的和间接的D、本质是眼晴看不见的东西
8、六年前,一位记者根据原常德市委常委、纪委书面彭晋镛轻车从简,直接深入山区农村调查研究,而且不住宾馆、夜宿农家的事实,写了一篇《夜宿农家》的新闻特写发表在《常德日报》上。后来彭晋镛东窗事发,涉嫌贪污受贿犯罪,被湖南省人民检察院逮捕。随之,《夜宿农家》成为笑料。这说明( )
①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占有十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②对感性材料必须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③认识事物本质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④真象与假象难以区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9、死海含盐分极高,水中鱼虾及岸边草木都不能生长,所以被称为死海。但近年来,通过科学家考察,在死海中发现有耐盐的细菌和藻类,原来死海不死。这体现的哲理是( )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B、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C、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D、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10、一场金融危机之下,连往日的祝福语也成了忌讳语。2009年春节期间,广州市民中流传诸多过年禁忌语,如财源滚滚,因为它谐音裁员滚滚,财源广进谐音裁员广进,心想事成则错解成薪饷四成,就连招财进宝也被戏谑成遭裁禁饱。有人认为没有必要字字计较,因为新年快乐、心想事成这些短语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已经流传多年,想改口也不容易。不过也有一些人认为,既然不吉利就尽量避开,省得让那些真的受裁员降薪风潮影响了人感到痛苦。这体现了(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③意识有时也能决定物质;④人们需要和利益的不同导致人们的价值观也不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11、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1978年,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在当时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把中国推上了改革开放之路。一个哲学命题使中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这体现了( )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社会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C、哲学不仅是世界观还是方法论D、哲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2、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最高上涨到6124.04点,居民投资股票和基金的收益大幅增加。这引起了居民投资观念的变化,居民纷纷取存款,买股票、买基金。这表明( )
A、人的思想观念决定社会的发展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3、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7年11月,五年中,非公有制企业向光彩事业和社会捐赠财物达981亿元,但是,我国也有不少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社会捐赠。其实从长远角度来看,企业担负社会责任和追求利润之间并不矛盾,相反二者还会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这说明( )
A、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是一致的
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D、要善于把握重点与主流
14、漫画《议论》体现了( )
①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促进作用;②只有站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③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④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回答15-16题。
15、从哲学上看,生态文明观念的提出( )
①表明了认识的深化;②是尊重自然规律的表现;③坚持了正确的生态价值观;④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6、由上题材料可知,党所倡导的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念( )
①符合事物发展规律;②符合经济发展的一时之需;③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④使经济建设不走弯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007年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征集10000个科学难题,涉及各学科尚未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优先发展问题,前沿热点问题和学术争论问题等,征集科学难题有利于加强对科学研究的导向作用,提升我国科学研究的水平。回答17-18题。
17、科学研究是面向未知世界的认识活动,追踪科学发展现状以提炼问题依赖于研究者的学术素养与理论兴趣。在科学认识活动中( )
①科学问题的形成遵循客观世界的固有规律;②科学问题的提出与科学发展水平高度相关;③科学问题的选择反映出研究者的兴趣爱好;④科学问题来源于实践并决定着实践的水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8、科学难题征集活动有利于激发青少年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引导他们( )
①超越已有书本知识,否定科学理论权威;②拓展自由想象空间,摆脱已有思想观念;③关注当代科学现状,探寻科学发展的新思路;④培育科学问题意识,发现科学发展的突破点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9、2009年1月9日,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忠诚,是我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之一,他已完成了上万例手术,攻克了许多世界难题。他常说,他的许多研究成果都是从病人身上获得的,同时也离不开国家的支持,要感谢病人,感谢国家。这一观点体现的哲理是(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认识是实践的最终目的;③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④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008年7月,山东农业大学组织了以勇担强国使命,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大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 )
①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②把科学理论知识直接转变为物质财富;③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打下基础;④代替人民群众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21、萱草俗名黄花菜。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萱花一无可取,植此同于种菜,为口腹计则可耳。至云对此可以忘忧,佩此可以宜男,则千万人试之,无一验者。书之不可尽信,类如此矣。这表明书本上的观点( )
①有待于实践检验其真理性;②也是从实践中获得的;③是不可盲目相信的;④是获得认识的重要来源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2、2008年7月31日,美国宣布,凤凰号在加热火星土壤样本时鉴别出有水蒸气产生,从而确认火星上有水存在。这将为证明火星是否适宜生命生存提供依据。这表明(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②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认识的发展;③参与实践就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④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推移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3、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这句话告诉我们( )
A、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B、认识具有目的性和预见性
C、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4、当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许多国家传播时,世界各国能力合作,严加防范以抗击这一流感的蔓延和肆虐。说明实践活动是一种( )
①客观的物质活动;②纯粹主观的活动;③自觉能动的活动;④社会历史的活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5、美国科学家的一项实验研究发现,现代土豆是由两种野生土豆杂交演变而成的,而不像传统理论认为的那样只有一个祖先。这说明( )
A、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有重大指导意义
B、理论必须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
C、原来正确的理论随着时间的发展会逐渐丧失合理性
D、通过实践,总会发现认识的错误
二、非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常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是我们党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过程,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过程(如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运用有关哲学常识,说明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过程。(18分)
2、关爱生命,关注公共安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据统计,近10年来,我国每年仅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000亿元以上,受灾人口达2亿人次之多。我国每年因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GDP损失高达6%,公共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其实,很多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都和狭隘的地方利益有关。例如,个别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地方财政的增加,对中央的三令五申置若罔闻,放任了对非法小煤窑、严重污染企业的管理,酿成了严重的后果 。
1)结合材料,谈谈上述个别地方政府的行为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8分)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知识对上述地方政府的行为进行评析。(12分)
3、四川成都某地政府在实施本地经济开发时,首先集中干部认真学习中共中央有关西部开发的精神,认识到搞经济开发不能只重经济效益,也应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然后针对本地坡地多、农民种植玉米产量低且经济效益低、水土流失严重、山体滑坡经常出现等实际情况,该地政府决定,动员农民不种玉米,由政府出资对农民进行补偿,同时由政府无偿提供板粟树苗,动员农民在坡地上种板粟树。结果农民积极响应,本地农业结构得到调整。现在该地山清水秀,农民收入预期将有大的提高,经济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怎样才能做到认识与实践相结合。(12分)
高二期中考试政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 D B A C6-10 B B A B D11-15 B B B B D16-20 D B C A B
21-25 D A D C B
二、非选择题:
1、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是立足国情、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的过程。(4分)
②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是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过程。(5分)
③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的过程。需要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4分)
④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过程,是我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过程。(5分)
2、
1)①违背了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2分)②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其中整体处于统率地位,起主导和决定作用。所以,想问题、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6分)
2)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错误的结合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4分)②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的建立,以及矛盾的解决,需要集体主义事调节,从而使国家整体利益得以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维护,我们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反对形形色色的小团体主义、个人主义。(4分)③上述地方政府只顾局部利益,不顾整体利益,实质是小团体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在实践中有巨大的危害性,必须坚决抵制。(4分)
3、①正确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人类的实践只有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才可能成功。该地政府组织干部认真学习中央文件精神就体现了这一点。(4分)②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该地政府认真分析市场变化情况,调整了农业结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4分)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该地政府调动农民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