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复习方法归纳(六点)-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学习园地> 学习方法> 中考政治复习方法归纳(六点)

中考政治复习方法归纳(六点)

查字典政治网 2016-03-23

中考政治复习方法归纳(六点)

一、正确看待开卷考试

有的同学认为,政治既然是开卷考试,考试前翻翻书,抄抄重点不就万事大吉了!张老师指出,千万不要存在这种侥幸心理。正因为是开卷,同学们才更应该重视。因为这样对政治的考查就不仅仅是简单的将书本知识照搬到试卷上了,它对同学们的综合运用和分析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当然可以在书本上抄写一些自己认为的或是老师强调的重点题目,但这样做只能是让同学们心里更有底,也可以说是一种自我安慰,碰到中考原题的几率几乎为零,因此切记不要将其视为救命稻草。

二、把握课堂时间

考虑到同学们课下由于要对初中语文诸学科进行同时复习,时间相当紧这一因素,老师提倡要充分利用课上时间。在每一个45分钟内都要做到:对老师反复强调的问题要特别给予重视;学习老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认真做好笔记,但要把握听为主、记为辅的原则,为了节约时间,老师提到的,书本上有的要勾画,没有的再记笔记;最后尽量达到当堂内容当堂消化的效果。如此行之,只要在每周末或月末进行政治的总复习即可,这样同学们在课下便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去学习其他科目。

三、关注热点时事政治

根据以往的经验总结,中考政治题中的前3-4道单项选择题一般是对纯时事政治的考查,热点时事也将作为背景材料在其他的题目中出现。这些必须引起同学们对时事的足够重视。从2007年的中考政治题中,不难发现有关未成年人的时事问题频频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告诉同学们要时时关心身边事,尤其是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时事。中考语文考试说明提出,2008年中考时事的考查范围是从2007年的3、4月份到2008年的3、4月份,因此必须对此之间的时事予以关注。

四、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系统掌握

政治复习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扎实基础是搞好复习的前提。当然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兴趣如:可以运用框架学习法,将书本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构建适合自己理解和记忆的知识框架。框架建立起来了,考生对书本的内容自然也会更加熟悉,这样做起题来就更省时间且更得心应手。例如,对初三的知识,可以用”数字”来概括,把初三的主要知识点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一条基本路线,一部宪法,一个指导思想,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两个基本点,两大发展战略;三大文明一起抓,三步走战略,三个基本国策;四项基本原则,”四有”新人;五项基本义务,等等。当然,我们必须要求同学在书上适当地做些笔记,并划下他们所要求重点理解、记忆的东西。这些重点,正是书中的精华,也是中考时答题的关键。随着老师的讲解,这些内容会生动地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与掌握,即使课后很久也不容易忘记。学生会逐渐发现发现,政治原来也是那么地充满趣味,随之而来的是对于学习政治的兴趣提高,上课听讲会更加仔细,不再为学习政治而苦恼,政治学习的良性循环就这样开始了。

五、联系实际、关注时政、勤于思索

中考政治题型愈来愈灵活,其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而题目的类型也更加多样。不再是单一的时事问答题,所需要的答题更加全面。为了在中考中能够适应并较好地完成这类题目,平时的锻炼必不可少。要阅读报纸或收看新闻,每天我都鼓励学生收听或收看新闻联播,多看、多听是基础,多想、多练则是关键。学生能发现生活中的政治现象,如:奥运会成功举办说明了什么问题?“金融危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就把时政材料与知识点结合起来,自设问题,师生一起交流,通过自问自答,相互讨论,这样,学生就愿学、愿想、愿说。其实社会生活就是政治的大课堂,这既是内容的开放,也是形式的开放。通过不断积累,将会很有效地拓宽我们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答题水平和表达能力。

此外,我们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多样体验,震撼并净化其心灵,激发无限创造潜能,更新学习观念。例如:开展“我的家乡,我拿什么去爱你”;“街上的垃圾桶为什么哭泣”“对藏独势力打砸抢的看法”“在海峡两岸的关系的问题中,我们中学生应怎么做”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感受竞争,接受挑战。

六、精做练习、讲方法、看效果

题海战术固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会让学生烦躁和无所适从。而练习又是必要的,但政治更应强调学习上的融会贯通。由于政治答案基本上都围绕几个大点,理解题目才是我们所真正需要做的。关于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学生来做题,形式可以说是灵活多样的。我就试着用智力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做题,收到良好的效果。竞赛规则:让一名挑战者回答若干问题(选择题或非选题),与台下(其他50多名同学)同步答题,5道题回答正确过关,可以拿奖品走人,也可以继续答题,正确率越高奖品越多,答错就退出比赛,得不到任何奖品。(奖品都是学习用品,学生更在乎面子,更愿意表现自己)当时出的第一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给了世界一个惊喜,也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良好契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我们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②我们应弘扬中华文化,杜绝一切外来文化③中外文化相辅相成,可互相代替④我们应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

第一位挑战的同学选择了B,而台下有19名同学选择了错误答案。这时,我进行适当点拨,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做题的技巧,用排除法去掉②③,说明我们可以弘扬中华文化,但不能杜绝一切外来文化,中外文化可以交流但不可以互相替代。……挑战者信心大增,越战越勇,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涨,所涉及的知识点学生印象深刻,老师也达到了讲解试题方法的目的,同学们对此形式乐此不疲。

以此类推,实例式的非选择题同样如此。当然,这种做法特别需要老师课下多下功夫,优选”结合点”。可以运用教材内容来分析说明的实际问题就是结合点。结合点是复杂多样的,就需要优选,即选择国内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的热点、人们思想的疑点、思想教育的重点。如:有关奥运的问题、西藏问题、台湾问题、三农问题等热点精挑细选,用同样的形式达到同样的目的,这样的结合点既新又热,学生很感兴趣。教无定法,但我们可以采用各种办法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提高课堂效率。

除上述注意事项以外,作为中考科目的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但若出现思维角度偏离题意或语言表达口语化等现象,仍会失分严重,因此,不论是在知识复习还是习题练习时,随时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是必不可少的。如:认真读题、善于找关键词、排除法、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语言规范精练……等。当然,思想政治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试,更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结】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担负着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多重任务,而复习课能很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不到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相信只要我们大家认真探索,勤于总结,就能达到优化复习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让学生在紧张的复习中来愉悦的学习知识,喜欢我们,喜欢我们的课,让教与学的过程和结果都充满魅力、收获喜悦吧!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中考政治视频

中考政治如何轻松记忆政治考点

中考政治

中考政治总复习第一第二轮课程 2016年中考新题赏析(二)

中考政治总复习 热点专题五 新的约定 新的出发课件

2016中考政治总复习 第一讲 笑迎新生活 认识新自我课件 新人教版

小布什传 小布什传 预告片2

中考政治、如何进行时政播报

中考政治2、如何进行中考二轮复习支慧 (2)

主观题解题思路与方法(上) 田莉

9、中考政治如何整合国情部分的知识

与"中考政治复习方法归纳(六点)"相关的文章

热门学习园地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