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沪科版高一政治上册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障教学计划,供参考,除了教学以外,生产劳动、科技活动、发展体力和增进健康的活动、艺术活动和社会活动等也应列入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劳动合同制度,了解《劳动法》中关于“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了解《劳动法》关于“劳动争议”和“法律责任”的规定,了解当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运用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解决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教学和情景表演等活动,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维权的方法,培养维权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情景模拟,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意识,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能勇敢的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二.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课件
2.学生编排小品
3.学生活动:查阅劳动法,了解父母单位实施劳动法的情况
三.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那么当劳动者的权利受到了侵犯,应该如何维护呢?我们来探讨一下。
【组织学生阅读书本“经济观察”并讨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支持小王的请求有哪些法律依据?
讨论略。
【板书】二.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师问:为什么国家要出台《劳动法》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呢?
生答后归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虽然法律地位平等,可是事实上往往并不平等,用人单位在经济上处于优势,而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劳动关系中常常会出现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
【学生活动】【情景表演】:人才招聘会上,一名应届大学毕业生与某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场景,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和合同的内容中都设置一些不合法的地方,(如:见习期不缴纳三金,不得怀孕,每三个月支付一次工资等等)
【多媒体出示这份劳动者合同】
请同学自主阅读课文后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是劳动合同制度?
为什么要签订劳动合同?
指出小品中的错误所在?
学生答略。
教师点评后【板书】:(一)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合同
1.劳动合同制度是我国的一种法定的用工制度
2.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提问]:签订劳动合同的目的?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回答(略)
请学生阅读教材“
【学生活动】
【情景表演】请一个同学扮演一名打算跳槽的员工,因单位让他支付五年前的出国培训费用3万元,而他不同意。因而发生争议。现寻求解决方法。分别请同学扮演单位领导,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成员,仲裁委员会成员,法官。
情景一,和单位领导协商,仍然都各持己见。未果。
情景二,请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成员调解,未果。(介绍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以及调解的特点)
情景三,请仲裁委员会仲裁,不服。(介绍什么是仲裁以及这种解决方式的特点)
情景四,向法院起诉,服从判决。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演,结合小品,师生共同归纳课本内容。
【板书】(二)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
协商—是劳动争议处理的一种选择程序,而不是必经程序 请学生阅读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一种法定程序,不是必经程序 和理解教材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有关劳动争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必经的法定程序,最重要的环节 议处理四种一裁仲裁,不服向法院起诉 方式的不同诉讼—人民法院(解决劳动争议的最终程序) 内涵。
分清:依法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定程序是指调解,仲裁和诉讼。
必经的法定程序,是仲裁和诉讼。
【课堂小结】《劳动法》规定的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定程序是劳动者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基本操作程序。只有认真学习《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不断增强劳动者意识,劳动者才能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课后探究作业】了解父母的劳动合同情况以及现实工作中不符合劳动合同的地方,并帮助父母维权。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情景模拟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解决实际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劳动纠纷,学会维权。对学生编排小品表演的态度和能力作出评价。
五.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的关键是要学以致用,能联系课本知识分析实际案例,因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掌握书本知识。因而在教学设计中突出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课前学习劳动法,了解劳动法实施情况;
2、采用情景模拟的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会解决问题;
3、在归纳处理劳动争议途径时,注意区别不同途径的差别。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沪科版高一政治上册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障教学计划就分享到这里了,供借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