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解题方法
1、答题基本要求四审五排法
四审:
①审题干:把握关键词(时间、方位、主要、核心、根本等)明确题目主旨意思
②审设问(正向或逆向选择)
③审题肢(正确或错误)
④审题干与题肢的关系
五排:
①排谬法(排错法)
②排异法: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③排重法:与题干意思相同,重复的题肢
④排倒法:因果关系颠倒的题肢
⑤排乱法:题肢的共性或个性,与题干共性或个性不符的题肢
2、例: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是因为(DGH)
A、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已经消灭(排谬)
B、国际竞争的重点已经转向综合国力的竞争(排异)
C、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排重)
D、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已经消灭
E、我国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排倒)
F、地主阶级已经被消灭(排乱)
G、我国的阶级结构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H、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3、注意几种特殊的选择题
I、组合选择题
此类题目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可以确定候选项中有些应该选或应该不选。在四个选项中,包含有不该选的内容可以排除,不包含有该选的内容的也可排除。(即排误与选对相结合)。
例:(2004年湘鄂川渝卷)28、手机短信方便了人们交流沟通,也被少数人用来进行诈骗或骚扰。对此,正确的认识是:B
①对待任何事物都应该一分为二的态度
②手机短信弊大于利
③评价手机短信的利弊要看其主流
④取消手机短信,发展替代性服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结合哲学知识,联系社会实际,不难判断出第①项是正确的,第④项是错误的,据此,可以立即排除含有第④项的C、D。第②既不符合实际,在题干中也没有反映,故选B项。
II、反向选择题
此类题目的题干设问常为下列理解错误的有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例:(2004年福建浙江卷)32、21世纪初,我国和非洲国家之间建立了发展关系和深化合作的中非合作论坛,中国与论坛参与国确定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三年来,中非贸易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下列关于中非贸易增长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C
A、中非经济的互补性,促进了双方贸易的增长
B、中非贸易增长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C、中非贸易发展中,我国要最大限度地追求顺差
D、发展中非贸易符合中非双方利益
解析:此类试题为反向选择,在整个试卷中间或会出现一、两题,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稍不留神,就会选反。所以,审题必须要细心。
III、辨析型选择题
此类题目一般以引文、漫画等作为材料。引文的内容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漫画往往带有讽刺性。该类题型注重考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考生要能够理解引文或漫画中的人物出现的错误是什么?原因又是什么?要特别注意:
①如果题目的设问考查对引文或漫画的理解,那么判断一个选项选与不选并不是以这个选项正确与否为依据,而是以该选项的观点是否蕴涵在材料中为依据。即使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也可能选;
②如果题目的设问考查分析引文的作者或漫画中的人物错误及其原因,请注意是站在我们的角度,还是站在材料作者或漫画中的人物的角度,这是有区别的。
例如:2001年全国卷的第15、16题(题目略)。这一组两题中,前一题是从寄希望于大脑灵的考生的角度,后一题是从漫画中广告的角度。两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完全相同。其中,15题C项是正确的,在16题中作为D项则是错误项,原因在于视角不同。
IV、不定项选择题
此类题目判断选项是否入选的标准是:在正向选择的情况下,该选项说法错误的不选;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的不选;与题意有关,但不符合题目设问具体要求的不选。注意,在不定选中即使仅与题干中某层意思吻合,也可能入选。特别要题干最后的设问性表述。通过上述思考仍不能排除的,应该入选。
例:(2004年江苏卷)30、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经济政治的变化发展,人们的人才观念、就业观念、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表明(B)
A、人的思想观念决定社会的发展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解析:A项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D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C项说法正确,且也是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表述,但依据题干设问,与材料的意思不吻合,也不能选。只有B项完全符合题干要求。
总之,单项选择题是政治试卷上比较容易得分的题型,但也必须要慎重考虑,马虎不得。不定项选择题是容易失分的题型,一定要反复斟酌、再三推敲,既不能抱投机思想,也不能为了保证的一分而放弃三分的机会。
2015-2016高考政治选择题解题技巧解读分享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高考政治答题技巧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