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 政治第六课素质测试题。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政治第六课素质测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随着个人住房、汽车、助学、耐用消费品贷款等消费信贷项目的开办,越来越多的个人与银行建立了信贷关系。这说明 ( )
A.信用是商品的暂时转让 B.信用是货币的暂时转让
C.货币已成为消费的中介 D.银行充当信用的中介
2、当你迈进大学校门时,商业银行可以提供助学贷款服务,帮助你完成学业,我国商业银行的职能是 ( )
A.吸收存款、办理结算、经营国库 B.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经营国库
C.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经营国库 D.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经营国库
3、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再次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存款年利率平均下调0.16个百分点,贷款年利率平均下调0.6个百分点,这一措施的作用在于 ( )
(1)从宏观上调节社会经济活动 (2)激发单位和个人储蓄的积极性
(3)鼓励生活消费,促进商品销售 (4).减轻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
A.(1)(3)(4) B.(2)(3)(4) C.(1)(2)(3) D. (1)(2)(3)(4)
4、王某有1000元金额的二年定期储蓄,存款时,二年期的年利率为11.7%,到期时可得利息 ( )
A.234元 B. 117元 C.23.4元 D.1117元
5、2002年2月21日,我国再次降低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这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直接原因是 ( )
A.物价指数连续下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
B.居民储蓄过多
C.面临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竞争的挑战
D.国企改革面临困境
6、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根据这一精神,受国家保护的个人收入有 ( )
(1)存款利息 (2)股票收益 (3)工资收入 (4)传销收入
A.(2)(3)(4) B.(1)(2)(4) C.(1)(2)(3) D. (1)(3)(4)
7、资本市场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企业在资本市场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为居民提供了新的投资工具和手段,股票与企业债券的本质区别之一是( )
A.风险程度的差异 B.受益权的差异 C. 期限长短的差异 D.收益水平的差异
8、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调查,目前购买国债已经成为居民家庭持有金融资产的首选,下列关于国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国债利息收入属于劳动所得 B.国债可以提前支取
C. 国债可以无限发行 D.国债是一种最安全的债券
9、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通过《关于修订所得税法》决定,自1999年11月1日起恢复对居民储蓄存款利息征税,这有利于 ( )
(1)增加国民收入 (2)增加财政收入 (3)启动消费,拉动内需 (4)调节个人收入
A.(1)(2)(3) B. (2)(3)(4) C. (1)(3)(4) D.(1)(2)(3)(4)
二、问答题
1、 请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部某城市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的总体情况:人均年收入(万亿)
材料二:该城市居民收入的结构变化情况:
材料三:我国股票、国债市场今年来的规模增长情况:
1993年以来股票市值占当年GDP 的比重
年份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
市值总价10.207.985.9414.523.4424.4626.17
1993年以来我国国债发行累计规模(单位:亿元人民币)
年份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
国债累计金额1542.382288.043301.934363.805511.067838.6510606.85
(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一、二,解释居民收入结构变化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三,说明中国人民银行调低存款利率后,该市居民可能会有什么反映,并说明理由?
2、 材料一: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正式向世界打开金融业大门,外资银行纷纷在中国排兵布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进入我国的外资银行共有400家,其中200家已经开始营业,30多家开始了人民币经营的业务试点,有学者认为,虽然外资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份额仅占2%,但5年后外资银行的业务将获得巨大的发展。
材料二:业界人士称,中国银行业60%的收入来自10%的客户,而国际银行业中80%的收入来自20%的客户,中资银行10%的优质客户资源将成为外资银行竞相争夺的焦点,这些客户信用好、盈利有保障、经营管理水平高,如果国有银行的高端客户流失,就会造成较高的不良资产比率。
(1) 材料一、二共同说明了什么?
(2)面对(1)中说明的问题,中资银行应如何应对?
2013年中考时事政治:3月8日新闻时事报道(国内外新闻联播)
2013中考政治热点:伦敦奥运 彰显国威
2013年中考时事政治每日导读:2月13日新闻时事报道(国内外新闻联播)
2013年中考时事政治每日导读:2月6日国内外时事新闻
2013年中考时事政治每日到导读:2月3日国内外时事新闻
2013年中考时事政治:2月23日新闻时事报道(国内外新闻联播)
2013年中考时事政治热点:3月6日新闻时事报道(国内外新闻联播)
中考2013政治热点:关注民生 多措并举
2013年中考时事政治热点:2月5日国内外时事新闻
2013年中考时事政治:3月1日新闻时事报道(国内外新闻联播)
2013年中考时事政治:2月9日新闻时事报道(国内外新闻联播)
2013年中考时事政治每日热点:2月11日新闻时事报道(国内外新闻联播)
中考政治2013时政热点:关注校园安全
2013中考政治热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2013年中考政治热点:3月7日新闻时事报道(国内外新闻联播)
2013年中考时事政治热点:2月17日新闻时事报道(国内外新闻联播)
2013中考政治热点:惩贪腐 倡廉洁 树清风
2013年中考时事热点:3月5日新闻时事报道(国内外新闻联播)
2013年中考时事政治:2月27日新闻时事报道(国内外新闻联播)
2013年中考时事政治导读:2月10日新闻时事报道(国内外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