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箸的力量──传承与对话》教学设计-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政治教学> 教学设计> 《中国箸的力量──传承与对话》教学设计

《中国箸的力量──传承与对话》教学设计

查字典政治网 2015-07-09

一、课题及教学内容的分析

1.课标依据

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基础的基本理念,生成教学设计,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

2.课题分析

中华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有很多种,而中国箸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物质载体之一,本课的课题以中国箸为依托,力争实现课标的要求。课题中“中国箸的力量──传承中华文化传统”的部分体现的是课标“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传统”;课题中“中国箸的力量──对话世界文明”的部分则体现的是课标“加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和对话的意识”。

3.教学内容分析

筷子是我们生活中最熟悉的用餐工具,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本课内容以中国箸文化为背景和线索,贯穿始终。

4.教学设计分为三个环节

环节1:中国箸的力量──传承中华文化传统。

设计目的:学习和了解中国箸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产生文化认同感,生成应该传承中华文化传统的意识,继而引导学生懂得传承中华文化传统离自己并不遥远,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环节2:中国箸的力量──对话世界文明。

设计目的:通过中日韩三国筷子的渊源和对比,中华食文化圈的形成,让学生体验中国箸与世界文明的对话,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如何与世界文明对话,即拥有中国情怀、包容心态和国际视野。让学生理解,对话是双向的,即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也在靠近中国。

环节3:中国箸的力量──凝聚传承与对话的力量。

设计目的:对前两个环节进行总结,让学生理解传承和对话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传承中有对话,对话中有传承。

二、学情分析

1.认知水平

初中的学生思想活跃,喜欢新奇的事物。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学生是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但是,这份认同感被对外国文化的好奇所掩盖。学生的兴趣爱好倾向于外国文化元素,比如NBA、动漫、格莱美和好莱坞等等;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很低,提到传统文化就会反射到晦涩难懂的古文和背诵。

对于中华文化传统,学生感觉非常抽象,晦涩。提到中华文化传统,很多学生会反射到“保守”“落后”这样的感受。比较而言,学生更向往外国文化。而且,学生认为传承文化传统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情。

对于对话世界文明,学生很感兴趣,但没有深入思考过,简单地认为对话是“中国走近世界”的单向交流,意识不到双向对话的思维。针对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调整认知。

2.能力水平

初二的学生独立性逐步增强,对问题有了自己的观点,感性思维活跃,初步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依据情境材料提取信息,进行分析整合的能力。经过一学年的培养,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思辨能力。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传统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和自觉意识;树立传承中华文化传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包容的心态和与世界文明对话的意识。

2.能力目标:感悟中国文化传统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形成对信息的整合能力;理解传承和对话是辩证统一的,形成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学会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学会合作与分享。

3.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箸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懂得传承中华文化传统从小事做起;体验中国箸与世界文明的对话,理解如何与世界文明对话。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传承中华文化传统,对话世界文明。

2.教学难点:对话世界文明。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情境体验法、讨论法

2.学法:探究式学习、自主性学习

六、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展示图片:《舌尖上的中国2》宣传画

问题:《舌尖2》的宣传画上有哪些中华文化的符号?

归纳:画中有丰富的中华文化符号:青花瓷、书法、泼墨山水画、筷子和中国红。让我们把焦点锁定在筷子上。

筷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进餐工具,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是中华文化传统的载体。小筷子大智慧,一双小小的筷子在文化传播、继承、交流和对话中拥有独特的魅力与力量。因此,我们的这节课,就从这一双筷子开始。

【新课教学】

环节一:中国箸的力量──传承中华文化传统

1.中国“箸”的文化传统

问题:说一说,“箸”和“筯”的读音是什么?

归纳:“箸”和“筯”是“筷”的古汉语,都读[zhù]。是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筷子。据考证,第一把筷子大概出现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用筷子作为进餐工具,在我国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可见,中华文化传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问题:明明是两根筷子,为什么要说“一双”筷子?

教师点拨提升:问题的答案源于筷子背后的文化内涵,这里面包含太极和阴阳的理念。太极是一,阴阳是二;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中含二,合二为一。这是中国人的哲学。筷本两根,同起同落,相始相终,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平稳”“和谐”和“中庸”;中国人深沉的性格、思维方式与筷子是高度契合的。这些都显现出中华文化的厚度。

学生活动──知识比拼:用筷礼节知多少

教师点拨提升:我们要知道正确拿筷子的姿势和用筷子的礼节,懂得用筷子的时候有哪些禁忌,这是我们作为“礼仪之邦”的一分子,必备的明礼和修养。

教师小结:小筷子大智慧,透过这看似平淡无奇的筷子,我们感受到的中华文化的厚重,具有深刻的内涵。可见,中华文化传统的博大精深。

沿用千年的中国箸是中华文化传统的载体,借助它的力量,我们感受的是中华文化传统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内心充满着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和使命!那么,让我们握箸在手,传承中华文化传统!

2.传承中华文化传统 从“握箸在手”开始

观看视频:央视公益广告《筷子》

问题1:视频中出现几个关键词?

归纳:视频中出现了“启蒙、传承、思念、感恩、中国味道”

问题2:《筷子》在启迪我们什么?

归纳:中国箸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无论是身处故土的国人,还是旅居他乡的游子,都对筷子寄予了一种特殊的感情。《筷子》在启迪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不能忘本,应该传承中华文化传统。

教学过渡: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传承中华文化传统呢?

学生活动──体验与分享:你拿筷子的姿势对吗?交流正确拿筷子的姿势。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有人说:“拿筷子的姿势正确与否真的无所谓!能夹到吃的就行嘛!”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你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总结:首先,正确的拿筷子的姿势,有助于我们借助杠杆原理,更容易而灵活的使用筷子;更为重要的是,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规矩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学会正确拿好筷子,就是我们传承中华文化传统的具体行动!

教师小结与升华:中国箸象征着古老而悠远的中国文明,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精华。透过小小的中国箸,我们感受到的却是中华文化传统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坐到餐桌前,拿起一双精美的筷子,我们端详的是中华文化悠远绵长,握紧它就是对中华文化传统的传承!用筷子送进口中的不仅仅是美食,还有对中华文化浓得化不开的眷恋;充盈的不仅仅是味觉,更是中国人的自豪和自信。

环节二:中国箸的力量──对话世界文明

教学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箸的力量,它激励我们,让我们懂得,传承中华文化传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那么,在世界文明的大花园中,我们应该如何借助中国箸的力量,与世界文明对话呢?让我们从这里开始探究。

1.对话世界 不忘传承──中国情怀

展示图片:小筷子大创意──外国朋友喜欢的中国创意筷子

问题:这些创意筷子的亮点是什么?

教师引导与提升:设计者们在筷子身上融入了旗袍、青花瓷和微雕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和精湛技艺,用现代的视角注解中国传统文化,正因如此,才收到外国朋友的喜欢!可见,在与世界文明对话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忘传承中华文化传统。这是深植于我们心中的中国情怀。

2.尊重差异 理解不同──包容心态

考考你:这些筷子分别是哪国的?

学生活动──展示风采:日本的筷子和韩国的筷子

中国箸VS日本箸VS韩国箸

 

材质

长度

形状

中国

多竹制

稍长

圆头方尾

日本

多木制

稍短

尖头粗尾

韩国

多金属

中等

形状扁

想一想:哪个国家的筷子更好呢?

总结: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因为,这些筷子的差异源于各国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逐渐本土化,最终形成各自的筷子文化。文化有差异,但文化没有优劣之分。面对差异,我们应该如何做?应该做到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拥有了包容的心态。

情境: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独特的饮食习惯

加拿大:因纽特人地区,饭后打个饱嗝会让主人很开心 俄罗斯:不能拒绝的伏特加酒

日本:吃汤面发出响亮的吸溜声 埃塞俄比亚:有用手相互喂饭的习惯

问题:那时那地,你会选择如何做?

总结:文化没有优劣之分,面对差异,不要排斥,做到入乡随俗,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如果不胜酒力,要量力而行,但一定要向主人表达感谢之情。

教师小结:总而言之,当我们与外国友人交往的时候,实质上就是两国文明的对话,我们要学会尊重差异理解不同,这是一种包容的心态。请用包容的心态开启与世界文明的对话。

3.学习借鉴 共同发展──国际视野

问题: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使用筷子?

教师点拨与提升:当今世界至少有18亿人在使用筷子,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和蒙古国等国家的人们都有使用筷子的习惯。以中国为核心,形成了中华食文化圈。筷子起源于中国,各国学习和借鉴了中国的筷子,具有一定的共性化特征;筷子传播到各国以后,又与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相磨合,实现了各自的本土化过程,具有各自的特性。可以确定的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各有特色的“箸文化”是各国之间学习借鉴和共同发展的过程。

可见,各国“箸文化”的诞生得益于各国文明在对话中,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发展而来!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打开了国际视野。

展示图片:小小筷子创意无限

问题:这些创意的亮点又是什么?

教师引导与提升:创造者们在筷子身上创造性地将刀叉和筷子“合体”,既做到了中西合璧,又注重实用功能。这是一个借鉴的过程,是中国学习世界,中国走向世界。

情境:外国友人钟爱中国箸

法国的“金筷奖”:旅游协会制定 “金筷奖”,表彰出色的中餐行业。

德国有“筷子博物馆”:收藏了上千双不同历史时期的筷子。

印度设计师钟爱筷子头饰:彰显创意。

总结: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走向世界,世界也在靠近我们。世界文明交相辉映,彼此积极的交流,对话和融合!

今天的中国箸,一头连着悠远灿烂的中华文明,承载着中华文化传统;一头连着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大花园。中国箸既是世界文明大花园中的一朵瑰丽之花,又是对话世界文明的重要桥梁。让我们借助中国箸的力量,以包容的心态看待世界文明的多样,抱有中国情怀,打开国际视野,对话世界!

环节三:中国箸的力量──凝聚中国力量传承与对话的力量

展示图片:

 

 

问题1:请给这组图片加上标题 添加图片背景

一个德国人图解的中西文化差异,蓝色(左)代表德国,红色(右)代表中国。

问题2:猜一猜作者设计的标题

给出标题:“时尚”

问题3:你如何理解“时尚”?

引导与过渡:从图片中看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这正是世界文明多样性的表达。更深层次看到的是全球化时代下,不同文明在交流、对话。能够品尝到异国的美味,而且爱上异国的文化,这是世界文明的对话给我们带来的乐趣。请同学们深入思考一个问题:当我们在享受“别样”的异国时尚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总结提升: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与世界文明对话,两者并不矛盾。传承和对话是辩证统一的,传承中有对话,对话中有传承。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传承与对话的关系:可以接受新鲜而特别的异国时尚,但不要忘记和否定本民族的优秀文化。

在世界文明的花园中,可谓百花齐放,各有特色!希望同学们,徜徉在美丽花园的时候,既不要厚此薄彼,也不要顾此失彼!

总结升华:中国箸对中国而言是历史、是文化、是修养;对世界而言,它是世界文明之瑰宝!今天的中国正自信而坚定地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用好手中的筷子,因为这就是重要的历史传承。我们更有责任和使命,将中国箸传播到世界各地,因为这就是在对话世界文明。同学们,做一个有着包容的心态、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的现代中国人,做一个拥有对话性思维的地球人吧。

【课后拓展】请同学们设计一款送给外国朋友的“个性化”中国箸,我们将在学校进行展示。

【板书设计】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初三政治视频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香港01》名师微型课 北京闫温梅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名师微型课 北京闫温梅

第五届电子白板大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人教版政治九年级,大庆市第四是中学:曲丹)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湖南刘文章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党的基本路线》名师微型课 北京闫温梅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名师微型课 北京闫温梅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_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_参与民主生活(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_T1074343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教学视频,广东省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学会合理消费》教学视频,湖南省

第六届电子白板大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天津市静海县模范学校:王彩云)

与"《中国箸的力量──传承与对话》教学设计"相关的文章

热门政治教学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