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课题 |
拥有财产的权利 |
总课时 |
3 |
第2课时 |
|||
课题 |
财产留给谁 |
课型 |
新授课 |
|
|||
教材 分析 |
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节的授课内容。财产继承权是一种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为了使活着的公民能够按着自己的意愿处分自己的财产,也为了使后人能够有序的继承财产,国家制定了财产继承法律制度。本课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良好内容,让学生从情景中学习有关财产继承方面的基本知识,知道未成年人享有财产继承权,作为继承人继承遗产,除依据法律规定外还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的“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部分,学生知道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不受侵犯,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课标中能力要求:“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多样的价值观,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标准,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
||||||
学情 分析 |
继承权是生活中常见的一项权利,通过学前调查发现,学生对继承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知道死者留下的财产是遗产,但是对遗产的具体界定不够清楚;大多数学生知道死者可以立下遗嘱,按照遗嘱继承遗产,但是对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具体问题知之甚少,所以对遗产继承权的实现方式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尤其是遗产与财产的区分,继承与遗赠等问题学生认识起来比较困难 |
||||||
教学 目标 |
知识目标:学生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归纳出遗产的三个条件,进而分辨出哪些属于遗产;列举法定继承人的范围;阐明法定继承顺序和未成年人的继承权;识别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继承权的实现方式;运用法律实现自己的继承权,为以后合法继承奠定基础 能力目标:以遗产继承案为线索,通过情景案例分析、讨论等方法,能够联系遗产方面的法律条文,灵活运用到案例中进行对具体情境的客观分析 情态与价值:面对社会复杂多样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遗产继承观,认同在遗产继承中既要尊重权利、尊重法律,同时又要坚持互谅互让、和睦团结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在面对先辈的遗产时不能只看到物质上的财富,还要继承前辈无形的精神财富,形成通过自身努力创造财富的意识 |
||||||
教学 重点 |
继承权的实现方式 |
||||||
教学 难点 |
遗产继承要互谅互让、和睦团结 |
||||||
教学 方法 |
交流探究,情境分析 |
||||||
教具 |
多媒体 |
||||||
教学过程 |
|||||||
教学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所需时间 |
设计意图 |
|||
导入
讲授新课
活动一:以案说法话继承
活动二:以法观情辨利义
活动三:以情明理传美德 |
视频1:喜从天降 提问:是什么事让胡一统这么高兴? 过渡:接下来就让我们围绕遗产话题进入今天的学习课题 板书:财产留给谁 (遗产对于有些人来说是喜,但对有些人来讲却成为了忧。) 出示材料1:遗产风波 过渡:侯耀文留下了多少遗产? 出示材料2:侯耀文的财产 提问: ①哪些是侯耀文的个人合法财产? ②这些财产可以称为遗产吗? 知识点(1)遗产的定义 二、继承的方式 出示材料3:遗产怎么分? 提问: ① 你觉得侯耀文的遗产应该分给谁? 知识点(2)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知识点(3)继承顺序 ② 作为未成年人的妞妞,继承权该如何行使呢? 知识点(4)未成年人行驶继承权 ③遗产怎么分合适? 知识点(5)分配原则 知识点(6)继承方式之:法定继承。 过渡:除了法定继承还有什么继承方式? 材料4:沈殿霞遗嘱继承案 提问: ①沈殿霞遗产能够顺利继承的原因是什么? 相对于法定继承有什么特点(区别)? 知识点(7)遗嘱继承及其优越性 ② 捐钱给基金会,属于遗嘱继承吗? 知识点(8)遗赠 补充:遗嘱继承需要满足的条件 三、面对争议 提问: ①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该怎么解决呢? (②除了对簿公堂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解决办法?)为什么? 知识点(9)协商处理,和解收场 出示继承法第十五条规定: 最终,侯耀文遗产案在协商互谅的气氛下得到了圆满落幕 让我们来看一下相关报道: 播放视频:侯耀文遗产案结局 过渡:接下来让我们返回头看一下胡一统有没有继承他七叔的遗产 播放视频:无言的遗产 提问: ① 你能从视频中找出几种继承方式? ② 胡三柱为什么这样做? 引导学生认识到先辈留给我们的财富不仅仅是物质层面,因为物质财富总有消耗完的一天;更宝贵的是精神上的财富,才能令我们终身受益.只有继承自力更生的民族精神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更辉煌的未来. 小结:财产有价,亲情无价。在灾难中,因此,我们要学会彼此尊重、互谅互让、和睦团结;我们在继承前辈物质财富的同时,更要珍惜精神上的财富。学会自力更生。 本课知识梳理:最后让我们一起结合板书内容,梳理本节课主要知识。(请同学课后结合板书归纳本课内容。) 活动: 通过本课学习请你将下面的话补充完整。 “三个面对” 本课结语:当继承权受到侵犯时,我们既要严格遵循法律的规定,又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学生根据视频传达的信息,回答问题:遗产
学生阅读材料 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对照法律规定进行分析判断
阅读材料,思考回答
了解遗产相关内容
思考回答
结合案例,思考并回答问题
回答问题
同学思考,回答问题
阅读法条,体会法律弘扬的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美德
观看视频,了解案件结果。 观看视频,了解案件后续报道
学生思考回答
梳理本节知识 检测归纳 |
2分钟
3分钟
8分钟
5分钟
3分钟
2分钟
1分钟
2分钟
1分钟
3分钟
1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
激发学生对遗产继承相关内容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公民的遗产的定义。区分合法财产,认识到只有具备三要素的财产才能被继承 通过分析案例,一方面复习上节有关财产的内容,另一方面激发学生思考,了解有关遗产的相关内容。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了解继承权的一种实现方式:法定继承;知道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原则以及未成年人的继承权行使问题。 通过沈殿霞的遗产案件作为对比分析,让学生知道另一种继承方式: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相比,遗嘱继承具有优先的效力。 通过分析,了解遗赠与遗嘱继承的区别。 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明确在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继承权,又要体会财产有价而亲情无价,弘扬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传统美德。 通过播放视频材料,让学生了解案件的结果及后续情况,加强道德教育,升华情感。 从物质\精神;个人\社会角度诠释财富的意义,帮助学生培养辩证思考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和提升学生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以及换位思考的能力.
复习巩固本节课知识点。
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达到归纳提升的目的。 |
|||
板书 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