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说声谢谢》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的第三个活动。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在享受着来自不同行业劳动者的服务,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正是由于有无数人的辛勤劳动,才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他们也体会不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赖、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说声谢谢》这一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生活的体验和对生活中劳动者的观查,一步步体会各行各业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感受到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以及人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依存关系,对他们怀有感激之心,从而树立尊重各行业劳动者的态度。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活动和体验,知道当接受了别人为自己提供的服务或帮助后,要表示感谢。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2)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初步渗透爱的教育。
(3)初步学习运用观察、访问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社会调查,并把所调查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在同学中交流。
3.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并在平时的生活中坚持做到。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倍受宠爱,对他们来说承受太多的爱,容易导致他们的心灵产生爱的麻痹。他们往往认为所有人对自己的关心、帮助、服务都是理所应当的,习以为常,不以为意。对父母都难说一声“谢谢”,更难对其他给予自己帮助(或服务)的人真心诚意地表达感谢。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一部分学生能够做到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服务后说声“谢谢”,但他们不能做到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感谢。不懂得感谢别人不仅是口头上说声“谢谢”,还要理解和尊重别人以及他们的劳动成果。
【教学策略】
新课程理念强调“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因此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既注重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又选择了适合本阶段儿童特点的教学方式。通过观察、汇报、认知、表演、交流等形式让学生“感受谢谢”;“感知谢谢”;“辨析谢谢”。教学活动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环环相扣,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得到快乐,情感得到升华。整个课堂教师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受“谢谢”
师:同学们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使我们知道了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与人是相互服务相互依赖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们,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生: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我们的父母,他们每天为了我们起早做饭,送我们上学,我们应该说声谢谢。
生:清洁工人也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他们每天清扫街道,每天早上为我们送来清新的一天。
生:我们的生活更离不开警察叔叔,他们抓坏人,维持治安,是我们的保护神。
师:为了我们的生活,他们每天都在辛苦和忙碌中度过。我们真应该向他们说一声————
生:谢谢
(教师板书)
[评:谈话引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既自然生动又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和谐,唤醒对前两个主题活动的感知与回忆。同时引出话题“谢谢”,揭示课题,这样让学生感到谈论的话题来自于自己的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故事交流,感知“谢谢”
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曾对他们当中的谁说过“谢谢”吗?给大家讲讲你们的故事吧!
生:有一天妈妈为我收拾书包时,我对妈妈说了“谢谢”。
生:有一次,爸爸正要打文件,可是我家的电脑坏了,爸爸赶紧打车去电脑公司,在他们的帮助下,电脑修好了爸爸脸上露出了笑容,我对电脑公司的人说“谢谢”
师:学会感谢,我们才能得到更多的帮助。
(板书:帮助)
生:每天都会有人为我家送牛奶,尽管我家花了钱,但是看见送奶工人楼上楼下的跑,我还是很感激,于是我对他说“谢谢”
师:非常好,别忘了对为我们服务的每个人说声“谢谢”。
(板书:服务)
师:是呀,一声声感谢温暖了人们的心,它像一座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梁,使我们彼此的心贴得更近了。
[评:学生带着自己的美好回忆,把自己的文明行为娓娓道来,这无形当中就是一种教育,使学生在生活中找寻自我,审视自我,发现自我,在一件件小事中,明白我们的生活需要感谢和尊重,知道他们做的这种行为是很值得提倡的。]
师:我们常常送出自己的感谢,那么你得到过别人的感谢吗?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表情很骄傲)得到过呀,我的爷爷眼睛不好,我每天为他读报纸,爷爷总对我说“谢谢”,我都不好意思了,可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生:有一次,我们上美术课,我的同桌忘记带水彩笔了,是我借给了他,他对我说“谢谢”,我很高兴,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师:工作在不同行业的叔叔、阿姨们每天都辛勤地忙碌着,为我们提供着帮助和服务。他们也希望得到过别人的感谢和尊重。如果我们能够对他们道一声简单的“谢谢”他们会很感动的。让我们一起对他们说一声“谢谢”。
[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都是对本节课目标的进一步深化,孩子在动情的说着,教者话锋一转,孩子们马上顿悟到:对呀,他们和我们一样啊!那种在心灵上的波动是用任何手段都达不到的。学生在教者的带领下以情品情,以情动情,情意浓浓。]
师:那么尊重仅仅是说一声“谢谢”吗?让我们一起看看东东的表现:
三、情景表演,辨析“谢谢”
引导学生看书中50页的插图
(学生描述插图内容)
生:东东在一家文具店日记本,他东挑西选,把物品都弄乱了,终于选到了自己喜欢的物品,拿好物品出来交款,对收银员阿姨说:“谢谢”另一位阿姨把东东弄乱的东西整理好。
[评:学生各种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要从每节课中的点点滴滴来积累。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对孩子能力的培养,描述插图内容的读图能力在本节课得到提升,教者及时纠正用词不当的地方。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讨论:东东这样做对不对?(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
生:我认为东东这样做不对,尽管他对售货员阿姨说了“谢谢”可是他乱翻东西,给售货员阿姨带来了麻烦,这是对售货员阿姨的不尊重。
生:我们尊重和感激他们,就是不能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师:让我们继续看看东东的表现:(出示小黑板)
情景一:东东在家里,早晨起床后让妈妈穿衣服,然后说“谢谢”妈妈。
情景二:校园里,值日生正在打扫卫生,东东吃完零食的包装袋随手丢在地上,值日生帮他扫起那个包装袋,他说了声“谢谢”。
学生现场表演,引发学生讨论
师:如果你就在东东的旁边,你会对东东说些什么?
生:东东你这样是不对的,尊重他人,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说一声谢谢,更重要是要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师:是啊,东东听了大家的话,已经改变了自己的做法,向为我们服务和提供帮助的人真诚地感谢他们的劳动,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不仅说“谢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行动上)
[评:学生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要从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者从学生的生活取材,有效调动起学生的生活认知,设计学生能主动参与、体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悟出道理。学生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是水到渠成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一次次的感悟体验,学生的道德体验才会提升,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才会落到实处。最妙的是对东东的处理,没有让学生进行批判式的自我反思,而是把问题集中到一个孩子身上,通过辩论从而达到了“明理”的作用。结尾让东东知错就改,为东东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同时也在暗示孩子,如果你有这样的行为改了还是好孩子。]
板书:行动
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用什么样的行动去感谢谁呢?
生:不乱扔纸屑是对清洁工的尊重和感谢。
生:上课专心听讲,这是对老师的尊重和感谢。
生:遵守交通规则,不要把马路当成游戏场,交警叔叔就不用为我们担心了。
师:对!这是对交警叔叔的尊重和感谢。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种行动进行表演
[评:通过学生的场景模拟表演,再现生活场景,把学生带进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感受不同行业的人们的劳动辛苦,体会他们的劳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从而对他们怀有感谢之情。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的体验是丰厚而深刻的。让学生体验感悟在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说谢谢]
四、总结延伸,升华谢谢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对我们帮助和提供服务的人,我们要学会感谢。
生:我知道了我们不光要在嘴上说“谢谢”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在实际行动当中。
师手指板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张开你们的大眼睛去发现帮助你和给你提供服务的人,用你们的嘴说出你们对他们的感谢和尊重,最重要的是把这份感谢和尊重体现在你实际行动当中。
师:今天的作业是每天睡觉前,想一想你是否用你的语言和实际行动向帮助和服务你的人表达了你对他们的感谢和尊重,如果你做到了,你就为自己画一个笑脸,一星期结束比一比,看谁的笑脸多;一个月结束比一比,看谁的笑脸多;一学期结束比一比,看谁的笑脸多……
附: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让板书成为有声的语言
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板书的内容是整节课的精华,记录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对于学生梳理、建构知识体系,形成对概念的本质认识,总结学习方法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科学研究证明:在进入人脑的各种信息中视觉信息约占75%,而板书正是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视觉形象向学生交流信息、传递知识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如果说,一节好课给人以美的享受,心灵的震撼,智慧的挥洒,那么板书则是美的升华,心灵的依托,智慧的结晶。一个好的板书就像是一位多年的好友,即使过了很久,也会在头脑中占有一席之地,令人久久不能忘记。在我的教学中,板书没有一万也有几千,可记忆的闸门似乎并不是对每一次都敞开了宽容的大门。细细品味,还是那一次我的印象最深。还记得那一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的第三个活动《说声谢谢》。这一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生活的体验和对生活中劳动者的观查,一步步体会各行各业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感受到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以及人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依存关系,对他们怀有感激之心,从而树立尊重各行业劳动者的态度。
我就静下心来分析: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倍受宠爱,对他们来说承受太多的爱,容易导致他们的心灵产生爱的麻痹。他们往往认为所有人对自己的关心、帮助、服务都是理所应当的,习以为常,不以为意。对父母都难说一声“谢谢”,更难对其他给予自己帮助(或服务)的人真心诚意地表达感谢。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一部分学生能够做到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服务后说声“谢谢”,但他们不能做到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感谢。不懂得感谢别人不仅是口头上说声“谢谢”,还要理解和尊重别人以及他们的劳动成果。如何让我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为有效落实教学目标而服务呢?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让他们的眼睛观察到能够给别人提供帮助和服务的人,用嘴巴表达自己的谢意,用双手来体现自己理解、尊重别人的行为。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板书成了有生的力量,加之恰切的结尾阐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张开你们的大眼睛去发现帮助你和给你提供服务的人,用你们的嘴说出你们对他们的感谢和尊重,最重要的是把这份感谢和尊重体现在你实际行动当中。”给学生带来了不可磨灭的精神记忆。
【教学评析】
哈尔滨市阿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段丽萍
总评:这是一节“实”的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真实:没有过多高明的手段,没有生动的多媒体课件,这就是一节普普通通的常规课,在唤醒旧知中导入,在回忆发现中感知,在换位思考中顿悟,在情景表演中辨析,在自我总结中延伸。用行悟情,以情促行。
扎实:教者没有浮躁地追求一种异常活泼热闹的课堂氛围,没有夸张地进行演说、表演,而是让孩子的思维像小溪般汩汩得流淌。让美好的回忆在幸福中娓娓道来。孩子在看图的过程中,教者那细微的点拨与指导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朴实:作者的板书可以说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用眼睛去观察和发现,用嘴巴来表达,用双手行动,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板书成了有生的力量,尤其恰切的是教者的结尾的阐述,正如听课的老师所说:“他是怎么想到这样来板书的呢?”给学生带来了不可磨灭的精神记忆。其实结尾的阐述就是本节课的作业,尽管它是“隐性”的,却是深远的。由此可以看出教者的用心。
纵观整节课,教者能准确地把握目标,教学思路做到主线清晰,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最终实现课程目标。细看每个环节,目的明确,重点突出,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真实的情感体验,得出了要尊重并感谢劳动者这一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开发课程资源,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学生,既注重情感体验,又强调行为规范的教育,丰富了教育活动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