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声“谢谢”》教学设计-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政治教学> 教学设计> 《说声“谢谢”》教学设计

《说声“谢谢”》教学设计

查字典政治网 2015-02-25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教育即生活”要源于生活,提升生活,指导生活。

课标中强调“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生活中鲜活的实例,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不断拓展与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走入社会,让学生在感受到社会温暖的同时去回报社会,关爱社会。

《说声“谢谢”》一课中,感谢,是对他人行为的认可、尊重与赞赏,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们亲近起来。不论是谁,能在为人服务、帮助他人时,听到一声“谢谢”,心里都会感到温暖与满足,同时增添努力工作和继续帮助他人的动力。

本课,简单的两个字──“谢谢”,学生说起来容易,难的是在内心中,理解他人,在态度上,懂得感谢和尊重;在行为上,做到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2.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说声“谢谢”》是《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不能没有他们》中的最后一课。本单元的三课,有着密切的逻辑关联:《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旨在让学生了解社会上谁在为我们服务,为我们提供着方便;在此基础上,《阿姨叔叔辛苦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他们是怎么为我们服务的,他们付出的艰辛;《说声“谢谢”》则是让学生学会我们该如何对他们表示尊重和感谢。

可以说,本课既是前面学习的延续和升华,又是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总结和反思。

教材中 “你会表示感谢吗”、“小记者在行动”、“尊重不仅仅是说声谢谢”这三部分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调查采访、观察思考、合作分享、反思自己的行为,使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要向我们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们表达感谢;我们要理解、尊重他们,学会将这份“感谢”落实在日常的行为活动之中。

学情分析:

通过访谈、观察、问卷调查等(问卷见附页1),我发现: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

学生现阶段认知: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密切接触身边简单的社会生活,乐意用自己的视角来发现身边的人、事、物。在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中,学生感受到了我们的生活需要各行各业的人为我们提供服务,他们的工作十分辛苦,这节课重点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感谢,应该说,孩子们在认识上有一定的基础。

学生认知上的困难:因为授课班级的进度未到,学生们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距离。加之现在孩子比较自我,尤其是这个学段,他们往往对他人的帮助,对社会给予,认为是理所应当,与己无关。让学生怎么能感受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呢?怎么能发自内心地说声“谢谢”,并将这份感谢付之于行动中呢?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

学生现阶段认知:我校和中关村三小的学生处于社会文化生活丰富的海淀区,熟悉的生活场景是丰富多彩的。每天上学、放学路上的所见所闻,在校的学习生活,在商场购物的经历,接触的小商店,课外补习的老师,驾驶各类车辆的司机……这一幕幕,都深刻印记在学生们的脑海中。

实地授课班级更能参与到精彩纷呈的社会活动中,但是,通过课前采访,与家长的交流,发现尽管家长自身素质较高,但是对于孩子如何表达感谢,孩子面临疏于感恩的现状,没有过多的关注,这也无形中给本次学习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学生认知上的困难:在这丰厚的生活经历中,孩子对于说声“谢谢”,持的是不置可否,可有可无的态度,有时认为心里感谢了即可,有时因为匆忙而忽略……他们没有认识到一声简单的“谢谢”对彼此的帮助,没有认识到说声“谢谢”是一种美德,应该成为一个人终生的良好习惯和基本素养,更没有意识到尊重不仅仅是说声“谢谢”。普遍存在着“知行不统一”的现象。

教学策略和手段: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考虑到他们在学习中会遇到的困难,我需要采用这样的学习方法:实地采访法、合作探究法、情境体验法、任务驱动法,调动学生的感官,用他们的心灵去触摸、去发现,进而理解他人,从而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感谢,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们的课堂生成,调整教学预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满足孩子在不同教学环节上有可能生发出的真实需要。

教学准备:

学生的准备:

1. 填写“前测问卷”(见附件1)。

2. 采访身边劳动者,记录采访内容和感受 (见附件2)。

老师的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设计“前测问卷”,基于前测,设计“采访记录表”。

3.老师的备课本、参考资料等。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对为自己提供帮助和服务的人心怀感激之情。

2.能力与方法:

初步学习运用观察、访问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社会调查,并把所调查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3. 知识:

(1)知道接受他人提供的服务或帮助后,要表示感谢。

(2)会表达自己的谢意,愿意用行动珍惜别人的劳动。

【教学重点】知道接受他人提供的服务或帮助后,要表示感谢。

【教学难点】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问题框架(可选项)

单元标题:《生活不能没有他们》

基本问题:为什么说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单元问题:

1.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2.这些劳动者是怎么付出的?

3.我们该如何表达对他们的感谢?

内容问题:(课题:说声“谢谢”)

1.在生活中,你记得对给予自己的帮助和服务的人说声“谢谢”吗?

2.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说“谢谢”,又该怎样表达对他们的谢意呢?

3.谢意换来什么?

4.对别人的尊重和感谢,仅仅是口头上说声“谢谢”吗?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4.教学过程

环节一:你记得说声“谢谢”吗? 预设3分钟 (记得 说声“谢谢”)

1.启发谈话,播放视频,引出问题:老师看到有这么一个大朋友,他好像忘了点什么?你们看一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

3.引导:你们有没有忘记过呢?当我们每天踏入校园,当我们吃上可口的饭菜,当我们乘坐公交车出行,当我们坐在家中欣赏着精彩的电视节目……你可曾记得,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他们的辛勤劳动,为我们提供着方便,你记得对他们说声谢谢了吗?

3.创设情境:你们看,这是咱班班主任刘老师的备课本,这是她在上面记录的相关文字,这是参考资料,为了给大家上好每一节课,她就要付出这么多的劳动,你想对刘老师说点什么?

4.学生向刘老师表达感谢之情。

5.引导:你又可曾想到,在座的所有老师,都在从事着同样的劳动,你们应该对我们说什么?

6.学生纷纷向周围老师说声“谢谢”

7.小结:这一声谢谢,让我感到无比的温暖,我们也要对你们的这份理解道声“谢谢”!

板书:说声“谢谢”

【设计意图:基于课前调研孩子们对于别人的帮助和服务认为“理所应当”,还因为各校教学进度的不一,授课班级学生对前两课内容认识得不充分,课前我设计了一组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简单的了解。课程伊始,是对上一环节的延伸,在问题中,在互动中,使学生初步感知到接受别人的服务,要说声“谢谢”。】

环节二:什么时候说“谢谢”? 预设9分钟 (何时 说声“谢谢”)

活动一 得到帮助,说声“谢谢” 预设3分钟

1.过渡:你们除了不忘对老师要说声“谢谢”,在同学之间,说过“谢谢”吗?

2.学生畅所欲言。

3.创设情境:那么,请你现在走到曾经帮助过你的同学面前,再次向他说声“谢谢”。老师想采访一下你:当你听到别人对你说声“谢谢”时,你的感受?

预设:高兴……

4.引导:不知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记不记得对帮助你的同伴说声“谢谢”?那么现在,就请你走到曾经给你帮助的同学面前,对他真诚地说声“谢谢”

5.学生互动说声“谢谢”

6.小结:你们是不是同样感受到快乐?这真是一个神奇、有温度的词呀!

【设计意图:在上一环节问题的启发下,通过对生活细节的回忆、再现,引发孩子们从无意识的感谢,上升到有意识地表达,进一步感受到要对给我们提供帮助和服务的人,说声“谢谢”。】

活动二 接受服务,说声“谢谢” 预设4分钟

1.引导:刚才同学们说到,得到别人的帮助,要说声“谢谢”板书:帮助。还有哪些时候,也要记得说声“谢谢”呢?

2.学生畅谈接受各行各业的服务时要说谢谢

说到父母──我们要把“谢谢”二字常常挂在嘴边;把感恩之心久久珍藏心底。

说到各行各业──

预设:老师抓生成,重点说这三个──

餐厅服务员──你们也接受过他们的服务吗?服务员每天早出晚归,因为工作时间正是我们用餐的时间,所以往往无法按时吃饭,而且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端菜送水跑来跑去,却把最灿烂的笑脸留给我们,他们的工作是辛苦的,值得我们尊重,说声“谢谢”

清洁工──清洁工每天天不亮就出门,晚上路灯点亮依旧在工作,不论严寒酷暑,他们都要往来于大街小巷,为城市的优美勤劳的工作。他们的劳动值得我们说声“谢谢”

交警──你们知道他们的辛苦吗?雾霾天、雨雪天、酷暑季节,当我们可以坐在温度适宜的教室、家庭学习休息的时候,是谁在保障我们交通的便利?他们的工作如此辛苦,我们应该说声“谢谢”

3.小结:大家说得好,接受别人的服务后,我们也要记得说声“谢谢”。板书:服务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列举实例,在原有认识基础上进行再现,认识到当我们接受了别人提供的服务,要表示感谢。】

活动三 多种方式,表示感谢 预设2分钟

1.引导:从鼓掌引出──其实表达谢意还有很多方式,

2.学生说出:ppt表示感谢的方式有很多:微笑、点头、握手、拥抱、鼓掌、敬礼、写感谢信……

3.让我们看看这张照片,这个小男孩又是如何表达感谢的呢? ppt──配乐

★汶川地震中敬礼的小男孩──这个只有三岁的孩子名叫郎铮,在汶川地震中,他承受了他这个年龄无法承受的痛苦,左臂受伤,躺在这个临时的担架上,你们看,他在做什么?──向抢救他的战士们行礼,表达感谢。

4.引导:大难面前,这么小的一个孩子都不忘用自己的方式,向帮助过的人表示感谢,你感受到了什么?

5.小结:对别人表示感谢,应该是一种习惯,一种素养。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能够对现象进行理解、判断和认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知道在接受别人的帮助和服务时,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谢意。】

环节三 谢意能换来什么呢? 预设15分钟 (需要 说声“谢谢”)

1.过渡:那么,谢意,能换来什么呢?

2.交流课前调查:课前,我们开展了“小记者在行动”的活动,各位小记者,现在让我们把采访记录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吧!

ppt出示学习提示: 预设8分钟

(1)每个人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采访内容。

(2)小组长把大家的发言整理在新的表格。“谢意换来什么”

(3)小组长汇报 。

谢意换来什么

我们采访了哪些劳动者

我们的新发现

听到别人说 “谢谢”,他们感到:

没有听到别人说“谢谢”,他们感到:

 

 

 

3.学生汇报。预设3分钟──四人分工:记录、汇报、补充……汇报时全组起来

4.播放采访音像:家长音频视频。预设4分钟

5.引导:学到这里,你觉得“谢谢”这个词,除了让人高兴,还会带来什么?

6.总结:一句简单的“谢谢”,是对他们劳动的尊重和鼓励。说声“谢谢”很重要!那就让我们记得说声“谢谢”。

7.播放视频,升华情感ppt──说一声谢谢,让世界因你而多彩

【设计意图:采访劳动者、交流感受,孩子们在经历和体验的基础上,产生新的发现,从知道感谢,上升为愿意主动对付出劳动的人,说声“谢谢”。并将这点形成一种习惯,变成一种修养。夯实教学目标。】

环节四:仅仅口头上说声“谢谢”就可以了吗? 预设10分钟 (真心 说声“谢谢”)

1.过渡:仅仅口头上说声“谢谢”就可以了吗?

2.播放视频:这是杨老师在超市捕捉到的镜头,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嘴上说谢谢,但是行动上却给别人带来了麻烦,这不是真正的表达感谢。

4.引导:一支牙刷,看似微不足道,但是放回原位有多难?今后我们在超市购物时应该怎么做?

5.预设学生回答:不乱拿乱放,如果不想要,及时将货品放回原位……

6.小结:原来,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行为,也会给别人添麻烦。对他人劳动的尊重,不仅是口头上说声“谢谢”,更重要的是?ppt 板书:爱惜劳动成果

7.引导:说得好,更要做得好。我们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谢呢?出示图片:交警、清洁工等的图片。

8. 预设学生回答:不乱扔纸屑是对清洁工的尊重和感谢。上课专心听讲,这是对老师的尊重和感谢。遵守交通规则,交警叔叔就不用为我们担心了……

9. 故事情境:ppt说声“谢谢”很容易,但是有时我们连这一声“谢谢”都可能很难送出

10.学生谈感受

11.小结:感谢要及时,不给自己和他人留遗憾,如果我们都能养成这样的习惯,学会说声谢谢,我们的生活会洒满阳光吧?

【设计意图:视频的使用,基于普遍的社会现象,旨在让学生体验到自己一个不经意的行为会给他人带来的麻烦,感受到这不是真正的尊重,继而引出如何做才是对劳动者和身边帮助过自己的人,真正的感谢。突破教学重难点。】

环节五 从现在起,我们该怎么做? 预设3分钟 ( 如何 说声“谢谢”)

1.出示礼貌用语十个字: ppt“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再见”,如果我们的生活中用上这些词,生活将多么美好。

2.引导:说声“谢谢”这个话题,让老师有幸和同学们共度一段快乐时光,感谢为我们提供服务的老师、家长和接受采访的劳动者,更感谢咱们三一班的同学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同学们再见!

3.同学们说谢谢老师

4.导行:老师更想让你们用行动对老师们说声“谢谢”,那么就让我们从如何离开这个蓝色大厅开始做起吧!

预设:学生轻轻离开教室 学生和老师拥抱 对老师们微笑

【设计意图:谢谢,不仅仅不应该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在行动中,还应该成为学生们持续的行为,课程结束,也是下一个教育的开始,引导学生们在提升认识的基础上,从点滴小事入手,从即时开始践行】

板书设计:

帮助

说声“谢谢” 爱惜劳动成果

服务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预设学生的学习效果:

预设本课教学是通过抓住学生在生活中被忽略的生活经历,从学生生活出发,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用心灵去触摸、去发现,进而理解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感谢,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课堂外延的设计,将学生在课堂中形成的道德认知,践行于实际生活。

《说声“谢谢”》学习评价设计

一、我的收获。

学习了这课,我知道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的体验。

通过学习和探究,我懂得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的行动计划。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我们的古人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关注身边的事物开始,学会关注他人,关注世界,这对于我们的孩子立足于未来,是多么重要。

以“为什么?”为目标,自主探索,相互认可,相互提高。而这个“为什么”,包括三个阶段:

1.寻找“为什么”

从自己所生活的地域,环境和信息中,从司空见惯的日常中寻找“为什么”,培养学生们对身边事物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课前,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社会、调查采访,发现和反思现象:有的人说谢谢,有的人没说谢谢;有的人说谢谢了,但行动上却没有尊重他人的劳动等……

2.探索“为什么”

从每一个人自己的观察、采访、调查中,培养学生对于事物的热情与关心,以及更深刻地进行探索的兴趣。课上,通过组内交流采访内容,引发孩子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现象,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我们有时会那样表现?

3.提炼“为什么”

在与其他人进行意见交换的时候,在执着于自身思考的同时,积极地听取别人的意见,从中提升思考的高度与广度。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我们分享了采访录像,孩子对采访内容形成了新的认识,对说声“谢谢”的感受,有了多角度的认识。“超市视频”的引入,让孩子从不经意的生活细节中,反思自己的心理动机、自己及他人的做法,明确今后的言行。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研究主题是“立足常态 夯实内功 提高质量”,主要从丰富、拓展课程资源的角度来对这节课进行反思。

一、把教材内容作为一种课程资源。

教材并不是单纯的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本节课我充分向学生展示了课文中的几幅图,又能利用课文中两位小朋友设计的调查、采访的 “当别人向您说声谢谢时,您是什么感受?”和“当您为别人做了事情,别人没有说谢谢时,您是什么感受?”这两个问题,并设计成调查表格,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调查、采访。

二、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一种课程资源。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发展的,他们在生活中积累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和社会阅历等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走进他们的生活,提取有效的课程资源。我在体验谢谢这一环节中,组织学生对“你还想在哪些时候对谁说声“谢谢”呢?”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从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亲身感受入手,给孩子们自主选择的空间,通过说说演演的方式明白我们在什么时候需要对别人表示感谢。而在感悟谢谢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说一说“当别人对你说谢谢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和“帮助别人而别人没有对你说声谢谢时,当时心里有什么感受?”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各抒己见。这样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资源展开教学,既拉近了课堂与学生的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拓宽了教学的空间。

三、把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作为一种课程资源。

新课程倡导教育回归生活,生活本身也具有教育的功能。现实生活如果与教学联系在一起,就变成课程资源。《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与生活和社会息息相关的学科,其教学资源也应当从生活的各个角落中去挖掘和探索。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参加校内和校外的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现实资源,开展实实在在的活动,使学生在参加实践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地把间接的认识与直接的体验联系起来,既开发和利用了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又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在课前我让学生留心观察自己一天的生活中有哪些人在关心、帮助自己,为自己服务,从而使学生知道在哪些时候应该向为自己服务的人表示感谢。同时我又让学生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去调查、采访,了解劳动者接受别人感谢的心情,以及被人看不起的感受,并在课堂中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向提供服务的人表示感谢的意义,感悟到感谢的重要性。

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教学刚开始的时候,因学生有些紧张,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情感激发不够浓烈。对课堂中的生成资源没有充分地利用,对学生的导行不够深入。另外对学生的回答,点点滴滴都应及时给予恰当的、积极的评价。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三年级政治视频

第五届电子白板大赛《美化我们的小天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四川省巴中市三小:李双全)

广东人民出版社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下册

《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小学品德三年级-金水区黄河路第一小学:王保恋

《友爱残疾人》优质课(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上,中山博文学校:张新媛)

2015四川优质课《我们的生活需要谁》小学品德人教版三下,富顺县实验小学校:易淑梅

《价格的秘密》优质课(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下,大连市中山区春德行小学:多军英)

《合理购物ABC》优质课(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下,湖洋中心小学:刘文峰)

《友爱残疾人》优质课(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上,张家口下东营小学:梁琛)

《集体荣誉靠大家》优质课(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上,大连市甘井子区南关岭小学:潘玉东)

《让我们学会合作》优质课(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上,龙岩市新罗区东新小学:叶淑英)

与"《说声“谢谢”》教学设计"相关的文章

热门政治教学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