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空气(新授物质课)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空气的组成;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有大致的印象。
能力培养: 继续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对化学现象的科学描述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对空气成分的认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品质:通过介绍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使学生受对待任何事物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科学方法:通过实验探讨空气的组成成分。
重点、难点:初步掌握空气的各组成成分,了解惰性气体的特殊性质和应用。对空气污染的防治。
教学过程 设计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设 计 意 图 |
[引入]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空气,可是空气是一种什么样物质呢? [介绍] 在十八世纪70年代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物质。直到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的普利斯特里认识空气中有一种能供给呼吸维持生命后,人类才揭开与自己生存有着重要意义的空气的面纱。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养气)和氮气(不可维持生命)组成的结论。 [板书] 一、 瑞雪——舍勒 英国——普利斯特里 法国——拉瓦锡 | 讨论,回答 倾听 | 设疑问创设情境。 |
[演示实验]拉瓦锡的钟罩实验 在燃烧匙内放入红磷,在酒精灯外焰上点燃后伸入集气瓶内,塞紧瓶塞,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和钟罩内水面的变化情况。 | 观察后描述出实验现象。 |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
[提问]1.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 2.为什么会出现水面上升的情况?为什么水 面上升到瓶的容积约1/5处就再上升? | 回答:2 因为红磷只和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 认识钟罩实验的意义。 |
[展示]空气成分示意图 [板书] 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 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 二氧化碳占空气体积的0.03% 惰性气体占空气体积的0.94% 其它气体和杂质占空气体积的0.03% | 观察、讨论,是不是体积分数所占较小的气体的作用较少呢?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板书]三、空气污染的防治 空气中有害物质分为:有害气体和粉尘 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大气污染的主要防治方法: 1.认真执行《环境保护法》。 2.合理工业布局,改革生产工艺。 3.工业三废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4.积极合理开发新能源。 5.植树造林。 | 学生记忆。 |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防治污染的能力和方法。 |
[板书]四、稀有气体(惰性气体) 特殊物理性质:通电发出有色光 通入氖气发出红光,用于航空、航海指示灯 通入氙气发出强光,用于飞机场照明和麻醉 | 学生倾听,记忆。 理解“霓虹灯”的原理。 |
课后记:在课堂上加入一些有关空气污染和霓虹灯的有关知识,可有效提高课堂学生学习气氛。另外,在介绍认识氧气的课外知识中加入1802年德国汉学家克拉普罗特所著《第八世纪时中国人的化学知识》一书引起的世界化学界的争论,从而得出在1100多年前的“至德元年”(中国在南北朝583-586和唐朝756-758出现两个同样年号)中国人马和已经对氧气作了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