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第一课时)教案 —— 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政治教学> 教学设计> 杠杆(第一课时)教案 —— 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

杠杆(第一课时)教案 —— 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

查字典政治网 2013-01-22


一、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了解什么是杠杆,使用杠杆的目的;了解杠杆五要素及杠杆示意图的作法。

能力目标: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提出猜想、进行科学探索和作出科学解释的能力,发展学生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中的观察、实验、思维的各种科学方法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用简单符号和图象表示复杂具体事物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对于杠杆的创造,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动力和阻力概念、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较,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相对性和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心理目标:

在教师和学生的鼓励中体验成功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精神;在交流合作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等。

二、教学重点:

了解杠杆的五要素,学会作杠杆示意图

三、教学难点 :

学会力臂的作法,了解探究的过程、方法和能力

四、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阿基米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豪言壮语:“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把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 (幻灯片1)

探究第一步:提出问题

《垓下曲》是项王在垓下(安徽省灵壁县)之地,汉军兵临城下,他四面楚歌之时所作: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是发现杠杆原理的阿基米德所说过的豪言壮语。他说虽然没能搬动地球,但他的话却生动地告诉人们:利用杠杆能产生巨大的力。人类很早就使用杠杆了,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古埃及人修筑金子塔就是靠杠杆搬动巨大石块。(显示)其中这部分就是杠杆,同样在三千多年以前,我国已有了捣米的舂,和用来在井上吸水的拮槔,也是利用杠杆来实现的。其中舂的这部分是杠杆,拮槔就是杠杆。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初一政治视频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3.7 让家更美好》辽宁杨阳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4.9 守护生命》辽宁屈国仲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3.6 走近老师 》新疆郑秀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上《感受生命的意义》福建苏世兰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4.9 生活需要法律》吉林邹天琦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4.9 法律保障生活》广东张敏怡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4.9 增强生命的韧性》新疆王郁菏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生活需要法律》黑龙江潘爽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上《和朋友在一起》辽宁宋岩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4.9 法律保障生活》湖北杨豪

与"杠杆(第一课时)教案 —— 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相关的文章

热门政治教学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