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政治教学中的“导入 ”和“提问”技能-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政治教学> 教学设计> 浅议政治教学中的“导入 ”和“提问”技能

浅议政治教学中的“导入 ”和“提问”技能

查字典政治网 2013-01-22

浅议政治教学中的“导入 ”和“提问”技能

——张国军(QQ:408034550)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交织使用,效果非常好,在此,我就思想政治学科中如何应用这两种方法作如下浅谈。

一、导入 技能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政治课与恰当的导入 是分不开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巧妙的导入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配合,有利于师生双向的教学活动。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 中的导入 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一)、热点时政导入体现时政性

1、新闻铺路

把教学内容相关的理论与当前受关注程度较高的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大胆而巧妙地引入课堂,通过学生的讨论,以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主动性。

在讲“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给学生讲述正在召开的十届人大、政协三次会议的新闻(如有电视新闻画面更好)。在教学活动课:“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时,我把陈水扁的台独时间表和3·20公投作为导入 线索,既导入 自然,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一举三得,能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领会更深刻的知识。

2、激情式

如讲“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时,我声情并茂地讲“美国侦察机在我南中国海域上空撞毁我军用飞机及飞行员王伟失踪”的时事,激起了全体学生的强烈爱国情感,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表示了无比的愤慨。

(二)、寓言故事导入体现趣味性

也就是根据课程需要,运用历史典故、名人轶事、成语寓言等方面的素材导入 新课。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容易给学生以启迪,同时又能起到开阔视野、拓宽知识的作用,从而使教师讲课更生动、形象;学生学习更轻松增趣、易于接受与记忆。

(三)、漫画导入体现蕴味性

漫画具有诙谐、幽默的特点,同时它针贬时弊。用于政治课教学的话,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尝试用漫画来导入 正题,多体现于环境保护和霸权主义题材中。第三课中的两幅漫画,地球的两声叹息:第一声叹息“唉!我的头发”,第二声叹息“唉!我已不堪重负”。地球的“头发”脱落的原因有哪些?要解决地球不堪重负的措施有哪些?细细评味,能发人深省。

(四)、歌曲、小品导入体现情趣性

这种方法新颖活泼,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引起学生的思考,活跃气氛,积极主动学习。

例如,在“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时,我先播放一首《春天的故事》,那优美、雅致的旋律深深地叩动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在歌声中,我及时进行引导:大家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想呢?故事中的那一位伟人又是谁呢?而最重要的是这一首歌曲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决策呢?问题一提出,学生们思绪万千,热情高涨,纷纷举手发言。此时,就可因势利导,及时引入新课。

(五)、用材料导入 体现针对性

一般说来,初中学生应多从联想类比、启发谈话、创设情境、设置疑难点入手,即以读、说、看、听为载体。在学生充分感受、领会、评议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必要的启发、引导,使导入 的材料更好地服务于整个教学的需要,体现针对性。一个故事、一段文字、一首歌曲、一部电影、一道习题、一个疑问都可以成为一个绝妙的材料,关键是如何加工处理。只有除粗存精,为我所用,才能赋予材料以生命力和针对性,符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客观需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教育性。

(六)、用事实导入 体现实践性

经过亲眼目睹的事实,具有极强的真实性。这些材料亲切、自然、可信度高。在情感上便于学生接受,极富教育意义。将具体的事实融入深奥、枯燥的政治理论学习之中,便于突破教材难点,突出重点,既增强了说服力,又极大地丰富了教材内容。

我利用当前青少年受游戏机、网吧危害的典型事例作为新课导入 的材料,引导学生学习《营造美好的文化环境》,教育学生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觉抑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袭。通过讲述这些活生生的事例,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同时也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

课堂的导入 虽然只有短短两、三分钟,然而大有文章可作。好的导入 方式,总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激情,让课堂一下子“热”起来,能使学生在瞬息间就呈现出生命活力,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一道探究新知。好的导入 方式,总能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

二、提

提问技能是教师运用提出问题的手段,通过诱导学生回答和处理学生答案,达到检查教学、学习知识、巩固知识、促进思维、培养能力等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它是课堂诸项教学技能中的重点,既渗透于各项教学基本技能的运用之中,又统领各项教学基本技能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

提问的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

1、突破式提问。 2、揭疑式提问。 3、比较式提问。 4、诱导式提问。

5、追踪式提问。 6、迂回式提问。

课堂提问要立足于对全篇文章的整体要求,要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将问题设在重点、难点上,要提问跟教学要求密切相关的知识。因此提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才能达到良好效果。

(一)所提问题要成阶梯。问题重点突出又形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阶梯,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问题又没有超出学生的智力水平,所以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人人有思考的机会,个个有答问的条件,自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讲授第三课时,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有哪些?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如何?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做?等提问。

(二)所提问题要具体实在。提问题措词要确切,所提问题要明确,回答范围要小些,学生才能针对问题去思考回答。

(三)提问要有启发性。随着知识的日益丰富,现在中学生的视野日益开阔,他们的逻辑思维也日益完善,提出需要经过分析、比较、推断才能的出得出结论的问题,才能吸引学生,才能“一石激起千重浪”,引起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四)提问要难易适中。所提问题既不要太浅显,又不要过于深奥。问题深浅,是相对而言的。同一个问题,对这部分学生来说是难题,对另一部分学生来说是浅易题。因此,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较浅易的问题,提问水平较低的学生,较复杂的问题,叫水平较高的学生回答,才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能教会学生怎样思考,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扭转学生在教学中的被动局面,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合理地进行课堂提问,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任何一位教师,千万不要轻视课堂提问艺术。

综上所谈,合理、有效地使用“导入 ”和“提问”技能,就能达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增长见识,全面发展。


浅议政治教学中的“导入 ”和“提问”技能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初一政治视频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4.9 生活需要法律》辽宁阚丽丽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3.7 单音与和声 》陕西薛惠心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3.8 憧憬美好集体 》广东丁娜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4.9 法律保障生活》山东张莹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4.10 感受生命的意义》河南石玉花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4.9 法律保障生活》重庆李薇薇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4.8 生命可以永恒吗》湖北贺德梅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4.9 守护生命》西藏孙竹青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3.6 走近老师 》陕西陈琼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下《2.5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湖北戴雪纷

与"浅议政治教学中的“导入 ”和“提问”技能"相关的文章

热门政治教学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