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框 活动课 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
[教学目标 ]
对有关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情况,学生通过查找资料、问题回答,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能够理解以下问题:
1、历史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尤其如此。
2、社会主义的发展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都取得过辉煌的成就。
3、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将长期共存和斗争,要警惕它们的演变和颠覆活动。
[课程标准]
1、教学内容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基本要求
活动:收集十月革命以来反映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的资料。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长期性和曲折性。
[教学难点 ]
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教法设计]
将社会主义实践分成五个板块,然后将全班向学分成五个小组,通过抽签的方式确定各自的板块, 课下 通过报纸、书籍、因特网等方式,收集、整理资料,在课上进行交流。交流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朗读材料、小品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
导入 新课
讲解新课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板书)
1、早期社会主义实践
1)代表人物
圣西门(1760-1825)出身于法国的一个贵族家庭,早年曾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后来由于生活状况的恶化而转向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傅立叶(1772-1837)生在一个富商家庭,在他的学说中,他无情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罪恶,建立起自己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傅立叶为了自己的美好的设想,曾进行过一些尝试。虽然他的设想都失败了,但傅立叶关于未来社会的天才设想,却给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
罗伯特·欧文(1771-1858)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生于威尔士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由于家境贫寒,9岁时欧文便开始自谋生活。通过刻苦自学,欧文终于成为一位很有学识的人。19岁成为曼彻斯特一家纱厂的经理。后来,欧文成为一位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作为一名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不但满怀热情地宣传他的思想,而且还积极地付诸实践。但是他的每次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
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和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的学说一起,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
2)实践活动
圣西门:实业制度。傅立叶:法郎吉(和谐社会)。欧文:提高工人工资、改善工人居住条件,"合作村"安置失业者方案等。
3)经验教训:
虽然他们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是,他们天才的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的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空想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的象征表现和先声。 它的不成熟的理论是同步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圣西门既是天才,又是神秘主义者,他的猜测虽是天才的猜测,但终究只是猜测而已。傅立叶对资本主义社会做了尖锐、明睿的批评,但他不主张废除私有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通过纯粹营业方式产生出来的,他始终保持实践的性质,他企图和平改造资本主义社会,从而使他的主张成了彻头彻尾的幻想。 空想社会主义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努力的本质,又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社会力量。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便失去了任何实践和理论价值。
2、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P32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成长,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历史条件。
1)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①卡尔·马克思
1818年5月5日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市一个犹太族律师家庭。1835年秋在特利尔中学毕业后,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参加青年黑格尔派活动,接受了黑格尔哲学。1841年夏,接受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1842年4月,马克思为《莱茵报》撰稿。1843年3月退出《莱茵报》编辑部,10月移居巴黎。1844年8月底,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见,开始合作。1847年11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二大,受委托起草同盟纲领。1848年2月中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年8月初,马克思被比利时政府驱逐出布鲁塞尔到达巴黎。1849年4月马克思回到德国,在科伦创办《新莱茵报》。5月16日,普鲁士政府下令驱逐马克思。1849年6月初,马克思及其一家流亡到巴黎。8月,又被法国政府驱逐,迁居伦敦。1850年,马克思写作《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871年3月巴黎工人起义后,马克思以一个实际参加者的身份全力以赴支援公社革命。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尽力援救公社战士,总结公社经验。1871年5月30日,马克思在国际总委员会会议上宣读了题为《法兰西内战》的宣言。1875月,他写了《对德国工人党纲领草案的意见》(即《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在晚年以主要精力研究和写作《资本论》第二、三卷,同时与欧美工人运动保持密切的联系,指导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建设。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积劳成疾,躺在安乐椅上溘然长逝。3月17日,在海格特公墓举行的葬仪上,思格斯发表讲话,指出这位科学巨匠创立了呛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思格斯还指出他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是他毕生的使命。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②恩格斯
1820年11月28日诞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的一个纺织厂主家庭。1837年9月,中学未毕业就被父亲送去学习经商。1838年7月至1841年3月,在不莱梅一家贸易公司实习经商,业余刻苦自学,1841年9月至1842年10月,在柏林服兵役,旁听柏林大学的哲学讲座,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1844年2月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初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1844年8月底,恩格斯在回国途中绕道巴黎会见了马克思,二人开始合作。1844年9月至1845年3月,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7年1月,恩格斯和马克思一起加入正义者同盟。6月,他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一大,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创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1848年4月,恩格斯担任《新莱茵报》编辑,协助马克思主持该报编辑部工作。1848年秋至1849年初,流亡到比利时和瑞士。于该年迁居曼彻斯特,再度经商。1851年11月至1852年11月,恩格斯写了《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深刻总结了1848-1849年德国革命的经验,提出了武装起义是一种艺术的著名论断。1876-1878年,他写了一组题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的文章(即《反杜林论》),这是一部"深刻透彻的每个有思想的人都能理解的科学百科全书。在1873年至1883年间,恩格斯拟定了《自然辩证法》的写作提纲,完成了若干篇章和片断,奠定了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基础。恩格斯在晚年承担了整理、出版马克思未完成的《资本论》第二、三卷手稿的巨大工作,1885年7月,《资本论》第二卷出版。1894年12月,《资本论》第三卷出版。1884年10月,《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出版,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和家庭的变迁史。1891年1月发表了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并为之作序,3月再版了《法兰西内战》并写了导言。1894年11月,他写了《法德农民问题》。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因患癌症逝世。10日,在威斯敏斯特桥的滑铁卢车站大厅举行追悼会。27日,遵照他的遗嘱,他的骨灰被洒在伊斯特勃恩海滨的大海中。
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介绍:
包括引论、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1.反动的社会主义2.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3.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二、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伟大的胜利(板书)
1、列宁:
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的化名。于1870年4月22日出生在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父亲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活动家。1887年秋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不久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学校开除,遭到逮捕和流放。第二年,回到喀山后,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普列汉诺夫的著作。1892年,他又开始筹建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了俄文。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创立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协会。年底,他再次被捕入狱,14个月的狱中生活后,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3年中,他开始使用"列宁"这个化名,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并与另一位革命者克鲁普斯卡娅结了婚。1900年2月,列宁在西伯利亚的流放结束,回到彼得堡后不久转赴西欧,在德国创办了第一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火星报》。1903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1905年11月,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列宁回到祖国直接领导革命,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列宁又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间,他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听到消息后,列宁立即返回俄国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革命胜利后,列宁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他领导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三次武装进攻和国内的叛乱,使苏俄的经济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轨。列宁在晚年患了脑溢血症,1923年,列宁病情开始恶化,第二年不幸与世长辞,终年54岁。
2、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P32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的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夺取了政权。P32 1922年12月,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3、苏联取得的成就
1924年列宁逝世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33年起,实行第二个五年计划。这两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都是重工业。在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人民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不断创造奇迹,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由1917年的3%上升到10%。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由传统上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苏联的国防力量由此加强。1946年建成原子能反应堆。1949年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61年宇航员加加林进入太空。
4、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
这一地区有8个国家: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和民主德国,先后脱离了资本主义体系,建立起人民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东欧这些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既是第二次大战期间,东欧各国人民奋起打击德意占领军和本国反动派,民主力量发展壮大的结果,也是由于苏军追击法西斯军队进驻东欧地区,而得益于苏联的帮助。根据这些国家获得解放,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的某些具体不同特点,可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
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的情况类似。这两国的共产党是国内反法西斯斗争的唯一领导力量,人民政权主要是靠自己的力量建立的。
1941年4月,德意法西斯进攻南斯拉夫。国王彼得二世和政府流亡伦敦。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动武装起义抗击入侵者。同年6月,成立了南人民解放游击总司令部。1943年11月,在亚伊策召开南人民解放反法西斯委员会会议,宣布成立全国解放委员会作为临时人民政权机关。1944年10月,南人民解放军与入境的苏军并肩作战,解放了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北部沿海地区。1945年春,南人民解放军已发展成为一支拥有陆、海、空三军共约80万人的强大武装力量,并发起了解放全国的总攻势。在德国投降一周后,它解放了全境。1945年11月全国举行立宪会议选举,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阵线在选举联邦院时获90.5%的选票,在选举民族院时获88.7%的选票。11月29日,立宪会议召开,宣告废除君主制,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它包括6个联邦单位,即共和国:塞尔维亚(含伏伊伏丁那和科索沃-梅托希亚两个自治省)、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马其顿以及黑山。铁托任第一届联邦政府总理兼国防部长。
阿尔巴尼亚于1939年4月被意大利占领。国王索古逃亡国外,政府瓦解。1941年11月8日,成立了阿尔巴尼亚共产党。1943年7月建立了民族解放军总司令部。1944年5月,在佩尔梅特市召开第一次反法西斯民族解放代表大会,成立民族解放委员会行使临时民主政权的职能。10月,民族解放委员会正式改名为阿尔巴尼亚民主政府。这时,阿民族解放军已发展到7万人,它乘苏军追击德寇进入东欧的有利形势,以自身的力量解放了3/4的国土。11月17日,解放首都地拉那。29日,攻克最后一座城市斯库台。1945年12月,阿举行立宪议会选举,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阵线获93%以上选票。1946年1月11日,立宪会议正式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人民共和国。阿共领导人恩维尔·霍查当选部长会议主席,兼外交部长和人民保卫部长。
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是另一种类型。这两国的资产阶级力量较强大,人民政权主要是靠苏联的直接支持建立起来。在巩固人民政权的过程中,斗争也较复杂。波兰在1939年9月被德国侵占后,其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分为两大政治派别。一派是依靠西方盟国的伦敦流亡政府所领导的抵抗运动。另一派抵抗运动是依靠苏联的波兰工人党领导的。波兰工人党是波兰共产党在1938年被共产国际错误解散后,由波兰共产党人于1942年1月在华沙秘密建立的。工人党组织了"人民军"开展地下武装斗争。此外,在苏联的波兰爱国者还组成了"波兰第一军"与苏军共同战斗。1944年夏,波兰第一军与苏军攻入波境。7月22日,在卢布林市成立了民族解放委员会。12月31日,卢布林民族解放委员会改组成波兰共和国临时政府。在苏军直接配合下,各派波军协同作战,1945年1月17日解放华沙,5月6日解放波兰全境。根据雅尔塔协定,战后波兰的边界被重新划分,卢布林政府与流亡政府达成协议,于6月组成波兰民族团结临时政府。1947年1月,波举行立宪议会选举,以工人党为首的民主联盟获80.1%的选票,波兰农民党只占10.3%。工人党领导人贝鲁特当选共和国总统,社会党总书记西伦凯维兹任新政府总理,哥穆尔卡任第一副总理。
捷克斯洛伐克在1939年3月被德国吞并。前共和国总统贝奈斯去伦敦组织了流亡政府。共产党一部分领导人在莫斯科组成国外领导中心。一部分领导人留在国内组成地下党中央,具体组织和领导抵抗运动。苏德战争爆发后,捷流亡政府被苏联承认,参加了捷民族阵线。同时,在苏联的捷侨组成了志愿军团,随同苏军作战。1945年初,苏军与捷志愿军团攻入捷境。4月4日,在科息斯组成民族阵线联合政府,社会民主党领导人费林格出任总理。5月5日,捷共发动布拉格武装起义,5月9日,苏军开进布拉格消灭了德军,旋即解放全境。1946年5月,捷举行制宪议会选举,共产党获38%的选票,社会民主党获12.1%,民族社会党、人民党和斯洛伐克民主党三个资产阶级政党共获48%,余下为小党所得。共产党人萨波托斯基当选议会主席,贝奈斯当选共和国总统,捷共主席哥特瓦尔德任政府总理。1947年下半年国内发生特大旱灾,经济出现严重困难,资产阶级政党利用这一困难和国际冷战形势,把共产党排除出政府。1948年2月20日,12名资产阶级部长集体向总统辞职,制造政府危机。捷共当即反击,坚决要求总统接受他们的辞呈,同时发表告人民书,揭露反动派颠覆民族阵线政府的阴谋。在群众强大压力下,贝奈斯于25日接受12名部长的辞职,同意了哥特瓦尔德提出的新政府名单。6月,贝奈斯也辞职,哥特瓦尔德当选为总统,萨波托斯基出任总理。捷二月事件以无产阶级的胜利告终。
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这三国在战时都是德国的附庸国。三国人民反对德国法西斯和本国反动政权的斗争更为困难,最后也是依靠苏联的直接支持才建立起人民政权。
1943年夏,罗马尼亚组成了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和农民阵线等组织参加的"反希特勒爱国阵线"。1944年6月,民族农民党和民族自由党参加,改名为民族民主同盟。在苏军抵达罗境的有利形势下,8月23日,民族民主同盟联合王室和爱国军官在首都和其他大城市举行武装起义,推翻安东尼斯库政权,成立了以王室将军萨纳特斯库为首的王国联合政府。联合政府声明转向同盟国一边,但它阻挠民主改革。1945年3月,经苏联要求,国王米哈伊任命农民阵线领导人格罗查组成新政府。1946年11月,罗举行议会大选,以共产党为首的民主政党联盟获胜。退出该联盟的民族农民党和民族自由党的一些头目在选举失败后越境逃跑时被捕,这些集团的代表被逐出政府。1947年12月30日,国王被迫签署退位书,议会宣布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4年3月,匈被德军占领。战争期间,匈牙利共产党等民主组织都遭到严重破坏或被迫转入地下。在苏军解放匈牙利的过程中,它们才恢复活动。1944年12月,在匈共倡议下,所有民主党派组成民族独立阵线,并在德布勒森召开临时国会,组成临时民主政府,对德宣战。1945年4月,苏军解放匈牙利全境。11月匈举行议会大选,小农党获总选票的57.03%,社会民主党得17.4%,共产党得16.95%,民族农民党得6.87%,组成以小农党人纳吉·费伦茨为首的新政府。1946年3月5日,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和民族农民党等组成"左翼联盟",要求政府推进民主改革,清洗政府中的反动分子。1947年8月,进行新的大选,组成左翼联盟占绝对优势的政府。1949年8月,匈牙利通过新宪法,正式宣布为人民共和国。
民主德国的建立又属另一种情况。它是在德国战败被四大国分区占领后,在其东部苏占区内组织革命力量建立起来的。四国分区占领德国虽然设有一个总的盟国管制委员会,负责协调政策,但是,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和国际冷战的出现,各国都力图牢固地控制自己的占领区,并按东西方不同的战略利益塑造德国的未来。1949年8月,西德举行了第一届联邦议会选举。在波恩组成了以资产阶级主要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为首的联邦政府。9月20日,宣布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美英法保留管制联邦德国外交和国防的权力。
苏联在东占区内积极整肃法西斯分子,打击容克地主和资本家,大力扶持民主势力。它反对按西方设想的模式统一德国,于1947年12月在柏林召开了德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全德进行普选。但西占区只有共产党派正式代表与会,美英法坚决反对该决定。1949年5月,苏占区举行了人民代表选举。10月7日,宣布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统一社会党领导人威廉·皮克当选共和国总统,格罗提渥组成多党联合政府,苏联管制当局将行政权力移交给民主德国。这样,就形成两个德国并存的局面。民主德国是前德国的农业区,资源也较匮乏,加上大战的破坏和战后对苏巨额赔偿,以及按苏经济模式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等,建国后国民经济异常困难,与在"马歇尔计划"援助下的联邦德国日益拉大了差距。为了摆脱困境,政府于1953年5月28日硬性宣布增加劳动定额10%,但不增加工资。这一做法引起全国性的群众抗议罢工示威浪潮。6月17日,东柏林的群众示威游行还由于西方间谍的混入和敌方电台的煽动等,转变成为暴乱。苏联驻军出动坦克干预,与示威者发生冲突,造成数十人死亡数百人受伤。事件发生后,政府承认了错误,并提出措施改善人民生活,稳定了社会秩序。同时,苏联也调整对民德政策,宣布免除它尚欠的25亿美元赔偿费,并将33个大企业移交民德政府。1955年9月,双方正式缔结两国关系条约,苏联宣布取消管制委员会为实施对德占领而颁布的法律和命令。至此,民主德国始成为一个主权国家。
5、新中国的成立
三、共存和斗争(板书)
P33 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共存和斗争,这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基本事实。
1、美苏争霸(20世纪50年代-90年代)
1)苏美合作与争夺的开始
赫鲁晓夫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后,提出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1953年8月,苏联氢弹爆炸成功,结束了美国核垄断地位,这也使苏联有可能就裁军、欧洲诸问题发动"和平攻势"。但赫鲁晓夫乞求的"苏美合作",与美平起平坐,又反映了赫鲁晓夫领导集团当时尽管野心膨胀却仍感力不从心的矛盾状况。这反映在苏美关系上一开始强调东西方缓和,而随着苏联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和美国实力的相对削弱,苏美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便愈演愈烈。
2)赫鲁晓夫对苏美首脑会晤的追求与戴维营会谈
1959年9月赫鲁晓夫访美前夕,苏联发射了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访美期间,赫鲁晓夫在戴维营,与艾森豪威尔进行了两天会谈。赫鲁晓夫是第一位访问美国的苏联最高领导人。但是,战后美苏的第一次"蜜月"是十分短暂的。无论是四大国巴黎首脑会议还是艾森豪威尔访苏,都因1960年5月美国一架U-2间谍飞机入侵苏联领空被苏联导弹击落而告吹。美苏关系又跌入低谷,进入新的冷战僵持时期。
3)从杜勒斯的"和平演变"战略到肯尼迪的"和平战略"
随着苏联对外政策的变化和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主张用"和平的方法"来"加深共产党内部的困难",以达到"解放"的目的,首先要使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对马列主义失去信仰。他非常重视要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的后代上,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三代人身上,非常重视加强对这些国家青年学生的工作。但有关"和平演变"的策略思想仍处于形成时期,实际办法不多。到肯尼迪时期,方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战略策略思想。
1961年1月,民主党人肯尼迪上台之后就明确提出了"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和平战略"。还提出对非洲的"新非洲政策",对拉丁美洲的"争取进步联盟",对西欧的"宏伟计划",等等。为了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推进美国的全球扩张,肯尼迪提出了"灵活反应战略",即既准备打有限核战争和核大战,也准备打常规战争与特种战争。
4)维也纳交锋和"柏林墙"事件
1961年4月17日,中央情报局装备和训练的反卡斯特罗的1400多名古巴流亡分子,乘美国运输船并在中央情报局雇佣人员所驾飞机的掩护下,由古巴南海岸的猪湾(吉隆滩)登陆。在短短72小时内全部被击溃。中央情报局所预言的古巴本土反卡斯特罗的起义并未发生,使美国的这场间接军事入侵遭到彻底失败。1961年6月3日和4日,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维也纳进行了两天的会谈。肯尼迪断然拒绝赫鲁晓夫提出的要求。
维也纳会谈结束后,赫鲁晓夫决心在西柏林问题上与肯尼迪较量一番。1961年8月13日,苏联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封锁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并从15日起沿着东、西柏林的分界线,在东柏林境内修筑起一道"柏林墙",防止东柏林人西逃。不久,赫鲁晓夫冻结了德国和西柏林问题。美、苏关系得以再次缓和下来。柏林危机的结束,是美苏进行军事对抗后妥协的结果。但这次危机的结束并没有消除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而是为新的危机埋下了种子。就在柏林危机过程中,美、苏双方之间核军备竞赛迅速升级。"柏林墙"筑起两个星期后,苏联撕毁美、苏两国为期3年的禁止核试验协议,恢复一系列核试验。肯尼迪明确地知道苏联是虚张声势,对美国不会构成任何真正威胁,但他不甘示弱,在9月命令恢复地下核试验。美、苏军备竞赛又进入一个高潮。
5)古巴导弹危机和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与防止核扩散条约
1961年美、古断交。苏联向古巴提供经济、军事援助。1962年8月底,美国发现古巴近程导弹发射场。10月14日后,拍摄到苏联正在古巴修建的中程与中远程导弹发射场的照片。10月22日晚,肯尼迪宣布对古巴实行名为"隔离"的海上封锁。自知苏联仍处于军事劣势的赫鲁晓夫后退了。肯尼迪政府的软硬兼施,迫使赫鲁晓夫在10月28日的复信中撤回要求美国从意、土撤走导弹的先决条件,同意从古巴撤出苏联的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了。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之间的一次核赌博。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把世界推到核战争的边缘,各自也深深受到核武器致命威胁的震动。在危机结束以后,美国和苏联从各自利益出发,设法避免用核讹诈方式处理两国之间的关系,开始作出努力,缓和两国关系和国际紧张局势。同时,两国合谋保持核垄断地位,限制其他国家发展核武器。其实际措施是双方加快了就禁止核试验达成协议的步伐。
1963年8月5日,美、英、苏在莫斯科签署《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以下简称《部分核禁试条约》)。此后,约有100个国家加入该条约。美苏企图以此限制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1960年,法国试制成功第一颗原子弹。1964年10月,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给了美苏核垄断与核讹诈政策以有力打击。同时中国政府郑重声明,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美国和苏联在达成《部分核禁试条约》的同时,还于1963年8月达成协议,在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建立由电传打字机构成的所谓"热线",供双方领导人保持联系,以避免由于误会而爆发战争,特别是核战争。1968年美苏又联合抛出所谓"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并于同年7月签署。这标志着美苏在核武器问题上的更大勾结。
6)美苏战略地位的变化
世界经历了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的动荡、分化,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的对比关系已显著不同于战后初期。作为超级大国之一的美国,二战后长期推行全球扩张政策。特别是自60年代初就开始深陷侵越战争。美国国力的鼎盛时期到60年代末终于告一段落,而所面临的是内外交困的严重局面。
西方阵营中原来依赖美国援助和扶持的法国、西德、日本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均高于美国。相比之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则由1948年的54.6%降为1970年的37.8%,下降了16.8个百分点。在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美国、西欧、日本三个中心。
苏联的经济力量,由1950年相当于美国的30%上升到1970年的60%左右,在军事方面,美苏力量对比开始出现明显变化。1969年年中,苏联洲际导弹增至1060枚,赶上了美国。苏联还在60年代末开始发展和部署反弹道导弹系统,走到了美国前面。长期处于核优势的美国第一次面临美苏战略力量接近均衡的局面。不仅如此,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联还建成了一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
与此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个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组成了占世界人口近3/4,占世界面积近2/3的第三世界。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战略资源,控制着战略要地,占据着联合国3/4的席位。他们对国际事务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影响,并成为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主力军。
7)尼克松主义的提出
1969年1月尼克松入主白宫。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关岛谈到了美国对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政策。这就是尼克松的"新亚洲政策",后来很快被称为"关岛主义"或"尼克松主义"。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又在堪萨斯发表讲话,在讲话中承认国际战略格局已发生变化,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和日本五大力量中心。1973年3月19日,美军全部撤出越南。主动采取行动,谋求同中国对话,拿同中国接近这张牌压莫斯科,并使中苏都不得不向美国作出让步与妥协。对苏联推行"缓和"外交。1974年6月,同北约盟国共同发表《大西洋关系宣言》,美国不再反对英、法独立的核力量,使美欧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对日本,则于1969年11月签订美日《归还冲绳协议》,从而开始了被尼克松吹嘘的美日关系的"新纪元"。
8)苏联的全球积极进攻战略
1964年上台执政的勃列日涅夫的主要战略目标,是逐渐形成为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虽然,70年代苏联经济已开始出现"停滞现象",但苏联领导人盲目乐观,我行我素。1979年苏联在战略核力量上的开支几乎为美国的3倍。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在亚、非、拉共攫取20多个海空军基地的使用权。1971年5月签订苏埃友好合作条约,提供50亿美元经济、军事援助,派遣军事专家顾问达18000多人。继而又把叙利亚选作立足点。在南亚地区,把阿富汗和印度作为其亚太战略和南下战略的两根支柱。1979年入侵阿富汗。1965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冲突激化后,苏乘机加紧向印度输出军火。在非洲地区,70年代中、后期,在安哥拉民族解放组织间制造分裂,并把大批古巴军队运进安哥拉,扩大安哥拉内战。在非洲之角,大力支持埃塞俄比亚,1978年两国签订友好合作条约。及至70年代末,以苏联出兵阿富汗及支持越南侵柬为标志,苏联的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峰。而这恰恰成了苏联进一步陷入内外困境的标志。
9)70年代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与欧安会的召开
由于美国的尼克松及其后继者和苏联的勃列日涅夫都在寻求缓和,这就导致了60年代末到70年代东西方缓和局面的出现。到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缓和"告一段落。这在美苏关系史上被称为"第一次缓和"。从1969年11月起,美苏开始就限制战略武器问题进行会谈。1972年5月22日到30日,尼克松到苏联进行正式访问,并同勃列日涅夫举行会谈。这是战后第一个美国总统对苏联的访问。同年10月,美苏签订了贸易协定。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这次会谈,标志着东西方关系进入缓和高潮。
1974年6-7月间,尼克松再次访苏,后不久,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福特继任总统。福特政府基本上继承了"尼克松主义",仍把"缓和"作为对苏政策的首要问题。卡特政府对苏联推行的仍是"缓和战略",但其策略又有所发展变化。他上台伊始,在就职演说中就为人权外交定下了基调。企图在遵循缓和路线的同时给这种外交添加上"人权"这一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新成分,由被动转为主动。
10)从僵硬对抗到第二次缓和
罗纳德·里根于1981年担任美国总统,里根上台后,在对外政策方面提出一套"以实力求和平"的新的"遏制"政策。于1983年3月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SDI)即所谓星球大战计划。除军事实力外,里根的"以实力求和平"的战略还包括政治、外交、经济和情报等各种手段的应用。里根当局还特别强调对外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里根的第一届任期,是美苏关系20年来的谷底。"但是至1985年里根第二任期开始,特别是1987年以后,美苏关系有了很大改善,被认为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即第二次缓和时期。美苏关系由以军事竞赛和对抗为主进入了以综合国力较量和对话为主的新时期。1985年3月上台的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以军控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从总体上看,他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 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这恰恰迎合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需要。
从美国方面来说,80年代初里根提出"重整国威"后,背上了军费开支负担的沉重包袱。从1981到1987年的7年里,美国共花去军费2万亿美元,联邦政府的财政收支连年出现巨额赤字,要继续同苏联对抗和扩充军备,显得力不从心。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戈尔巴乔夫的全球缓和战略和"新思维"与美国的需要一拍即合。
1987年以后,美国明确表示支持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1987年12月8日,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在美国华盛顿白宫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核导弹条约即"中导条约"。它是自出现核武器以来达成的第一个削减核军备的协议,并且是美苏之间第一次就销除整个一种类型的导弹达成协议。美国改变了用阿富汗和柬埔寨两场战争消耗和孤立苏联的做法。不断声称,美国无意将苏联拖在阿富汗,愿意与苏联寻找"共同点",政治解决阿、柬这两个"热点"问题。从85到88年的3年里,美苏两国在扩大双边接触、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了进展,签订了43个双边协议。
2、中美关系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在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席位,理应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但从1950年起的20年间,由于美国执行敌视中国的政策,这个问题在联合国里始终没有解决。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和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7月16日,中美同时发表尼克松将要访华的公报后,美国在联合国中继续排斥中国的政策看来已走到了尽头。在1971年第26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席位期间,10月25日,美、日的所谓"重要问题"提案以55票赞成(包括蒋介石集团一票),59票反对,15票弃权而被否决。接着,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关于立即驱逐蒋介石集团代表和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利的提案,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获得通过。中国的合法席位在联合国组织恢复。
1969年1月尼克松入主白宫后,面对美国长期敌视中国政策的破产和苏联崛起的严重挑战的现实,把改善中美关系作为迫切任务之一。1971年4月6日,在日本参加世界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队接到了访华邀请。这轰动了整个世界。"乒乓外交"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接着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于7月9日到11日由巴基斯坦秘密访华。他同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举行了会谈。7月16日,中美同时公布了基辛格秘密访华并宣告尼克松将访问中国消息。基辛格说公告的发表"在一夜之间改变了国际政治结构"。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到达北京。这是第一个美国在职总统来华访问。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上海公报的发表,是尼克松主义代替杜鲁门主义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中美关系的转折点。它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的敌对状态,对整个国际关系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从中美公报的发表到1974年底的两年多时间里,27个国家先后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发表联合公报,宣布两国决定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建交结束了长期以来中美关系的不正常状态,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但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一些错误做法,仍然是中美关系中的严重障碍。1979年3月美国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1987年中美贸易额是建交时的8倍,美国已成为中国的第二大外国贸易伙伴,美国在华私人投资居外国在华投资之首。美国不愿放弃干涉别国内政的霸道做法,仍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基本障碍。
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的20年里,日本政府一贯追随美国,敌视中国。1972年9月25日,首相田中、外相大平正芳等应邀来华访问。29日,中日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1978年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字。随着两国邦交正常化和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两国关系不断发展。两国关系的发展总的来看,主流是好的、正常的。但是,也存在一些影响两国关系的消极因素。日本政府在1982年审定教科书时篡改"侵略",官方正式参拜靖国神社等,违背了中日联合声明的原则。
四、重大挫折(板书)
1、东欧剧变
P32 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共产党先后丧失政权。
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波兰、罗马尼亚、民主德国、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纷纷易手。执政40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下野。伴随着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苏联解体
P32 进入20世纪90年代,苏联许多加盟共和国相继宣布独立,1991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宣告解体。
3、苏联解体前后经济、社会状况的比较
1)解体前
1951-1982年,苏联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比美国高出1-2倍。195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不到美国的30%,1980年已达到80%以上;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只有美国的31%,1980年已达到67%。
在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和军事力量方面,苏联在不少方面都具有优势,如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飞船,都是苏联制造的。
90年代俄罗斯的生产衰落比大萧条时期的美国更严重。在俄罗斯,实际人均收入下降80%,国内生产总值下降55%以上。俄罗斯政府一年的收入还不到美国财政部一周的收入。
2)解体后
苏联解体十余年来,俄罗斯老百姓曾历经生活水平的急剧下降和剧烈震荡,近几年才开始好转。今天,他们生活得怎么样?
穷人依然不少。据统计,目前20%的俄居民具有较强的购买力,其余居民只能购买较为廉价的商品,俄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的差距高达40倍。俄罗斯官方的正式统计数字表明,目前俄罗斯大约仍有近三成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近几年俄经济状况好转的情况下,一些俄罗斯地区贫困人口的比重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升高,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和农村。
老百姓正在走出贫困。穷人在俄罗斯所占比例不小,但俄罗斯社会学家指出,这并不是俄罗斯社会的主流阶层。俄罗斯社会在经历了十余年的动荡之后,大多数普通百姓的生活正在逐步好转。在苏联时期,卢布坚挺(1卢布一度可以兑换3美元)。但解体后,俄罗斯开始全面私有化,所有商品价格飞涨,而卢布价值却一落千丈,最低时甚至要1万多卢布才能兑换1美元。百姓手里成千上万的储蓄没用多久就变成了一堆废纸。20世纪90年代,人们生活刚刚开始稳定,很快俄又爆发了1998年金融危机,卢布一夜之间又贬值了4/5,人们手里的钱再一次被掏空。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俄半数以上的居民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在1998年金融危机后,俄人民的生活从低谷开始逐渐恢复,特别是普京执政后,人民生活渐趋稳定,开始走出贫穷的阴影。但在普通老百姓眼里,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俄罗斯还没有摆脱危机"。
现在俄罗斯人的期待更为现实,半数以上的俄罗斯人认为,"生活很艰难,但还能凑合";有两成人认为,"生活没有那么糟糕";而认为"无法生活下去"的人数则从四成半下降到两成。调查结果还表明,虽然俄罗斯百姓认为"贫富阶层差距悬殊令人难以忍受",但是他们同时也知道,走回头路是不可能的。人们正在调整自己,努力去适应"新生活"。
提问: 书p34小字的第一段材料及p33正文段第1-5段,思考:
(1)本材料说明了什么?(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要经过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复杂的斗争过程。)
(2)得出一个什么结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与巩固要经历一个长期、曲折、复杂的斗争过程。)(3)如何看待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艰难与曲折呢?(见书p33倒数第一段)
五、在曲折中前进(板书)
1、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
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越南、古巴、朝鲜、老挝在顶住巨大的国际压力的情况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进一步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越、老、古三国执政党在苏东剧变后,仍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确立了以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或民族英雄的思想在党内的指导地位,突出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本国化。越南共产党强调,要在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的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胡志明思想是在越南具体条件下创造性运用并发展马列主义的产物。老挝人民革命党认为,要以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为自己的思想理论基础,同时也要吸收人类智慧的精华,创造性地运用于本国实践。
古巴共产党多次重申坚持马列主义,并将民族英雄何塞.马蒂的思想与马列主义并列为指导思想,强调要从古巴具体国情和地缘政治出发,努力建设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战略和经验。
朝鲜劳动党则把金日成的"主体思想"确定为惟一指导思想。越南、朝鲜、老挝、古巴四国执政党重视对苏东剧变经验教训的研究,较为客观地认识本国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强调要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苏东剧变后,越、朝、老、古等现存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继续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党的领导两大原则。
2、社会主义中国在国际社会舞台中的重要作用
3、中国改革开放20年取得的成就
提问1:阅读p34正文段,思考: 当今国际社会两大基本事实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应如何应对?青少年应该做些什么?(见书P34第一段)
提问2:下列哪些反映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共存和斗争的事例?
(1)美国向台湾出售军火武器;(2)中美等国共同发表《反恐声明》;(3)江泽民同志出访欧美等国;(4)美国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5)中共“十六大”的召开。
附:本课 基础题
1、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其中劳动者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生产关系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在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
4、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是由什么决定的? 由当时极端低下的生产力决定
5、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私有制产生的标志是土地变成私有财产。
6、最初成为私有财产的是生活用品;最初的奴隶来源是战俘;另一个重要来源是债务奴隶。
7、国家的本质是什么? 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8、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9、古代社会科学文化的前提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及文字的出现。
10、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
11、封建剥削的主要形式是榨取地租,
12、封建等级制度以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
13、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是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其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欧洲从封建时代开始进入新的资本主义时代。
14、工业革命(产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气机的发明和应用。
15、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电的广泛应用。
16、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科学技术的发明及应用为标志。
17、新的科技革命的兴起及其影响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8、资本义制度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私有制。
19、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到资本家工厂里做工,是通过契约或合同形式被资本家雇佣的。
20、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的特点带有隐蔽性。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是靠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发财致富的。
21、除去工资,由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叫做剩余价值。
22、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是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
23、帝国主义的本性是侵略和扩张;资本家的本性是惟利是图。
24、决定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因为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集中反映。
25、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关系。
26、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因为它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7、当今国际社会的基本事实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共存和斗争,这是因为在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