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教学设计-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政治教学> 教学设计>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教学设计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教学设计

查字典政治网 2013-01-22
示例
导入 新课

1911年,周恩来进奉天(今辽宁省沈阳市)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有一次,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在课堂上严肃地问学生:你们为什么读书?学生中有的回答:“为光耀门媚而读书,”有的答:“为明礼而读书,”有的答:“为家父而读书。”12岁的周恩来庄重地回答:“为中华倔起而读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周恩来已有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理想。

在此,我也想问一下同学们,你们读书是为什么呢?每个人心中肯定对未来都有一幅美好的蓝图,请你用三、两句话,写在一张纸上,题目就叫“我的理想”,署不署名随你意,唯一的要求便是要真实。

第三节 选择崇高的社会理想(板书)

一、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板书)

1、理想的含义(板书)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①理想的方向是指向未来的,因而它排斥过去和现在,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理想既不是回忆,也区别于现实。

②既然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所以理想具有可能实现性,因而它排斥幻想、空想。

2、理想的类型(板书)

了解一下教材是怎样划分理想类型的。

(学生看书后回答,教师归纳)

(1)按理想的性质划分(板书)

(学生回答:什么是科学、非科学的理想;崇高、庸俗的理想)

我们说的有理想,是指科学的、崇高的理想,那同学们运用刚学习的知识来判断一下我们自己的理想应属于哪一种类型呢?

(教师选学生写的理想纸条,宣读其中的 1/3,请学生判断)

(2)按理想的内容划分(板书)

(学生回答:什么是社会、道德、职业、生活理想,教师选学生写的理想纸条,宣读其中的三分之一,请学生判断属于哪种理想)

从同学们对未来理想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有人写到了社会理想,但大部分同学的理想还是限于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其实,在这4种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起主要作用的,它既贯穿于其它理想之中,又是一个人全部理想的归宿和基础,所以我们说的有理想,主要是指有科学的、崇高的社会理想。

(3)按奋斗的时间长长短来划分

(教师宣读剩下的三分之一纸条,请学生判断它们从性质上、从内容上、从奋斗时间的长短上划分,分别属于哪种类型)从以上对同学们理想的宣读中,我们发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理想,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么多不同内容、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理想呢?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的爸爸、妈妈今天也坐在这里,他们的理想会和我们相同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的理想肯定反映他们的时代色彩和个人生活境遇的差异,这是因为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3、理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板书)

( l)理想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板书)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是我们第6课学习过的一个原理,哪位同学还记得它的基本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引出下边内容)

理想也属于社会意识,因此,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和其它社会条件的产物,都要随着经济关系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可能脱离当时的现实。

(2)不同时代、不同阶级有不同的理想(板书)

(由于学生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原理的学习及相关历史知识的具备,这部分内容可让学生自己看书、举例,便能理解和掌握)

从同学们的阅读和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阶级社会中,任何理想都要受到一定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的制约,没有也不可能有各阶级都信奉的超阶级的理想。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4、理想对社会对人生的巨大作用(板书)

第一,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板书)

为了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历史上广大人民群众、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仁人志士,以及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为实现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理想而奋斗,从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与发展,比如我们教材上列举的李冰父子、詹天佑、王安石、孙中山……等,你还能再举出一、两个典型事例吗?

(学生举例)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讲到,要“巩固和发展全国人民的大团结。这个团结,是建立在中华民族实现全面振兴的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基础之上的;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维护和加强这种团结,我们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

因此,崇高的社会理想对我国当前现代化建设也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

第二,崇高理想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板书)

在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困难和风险,来自国内的和来自国外的;经济生活中的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但无论什么困难和风险,只要我们坚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理想,就一定能战胜千难万险,1998年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洪抢险”的胜利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第三,崇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板书)

同学们一定非常熟悉这首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但你们知道这首诗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写成的吗?请看这三位同学表演的小品。

(学生活动:教师可安排三位同学课下排好小品“总有一天,红旗会插遍全世界”,这时请三位同学上来表演。)

旁白:事情发生在1928年2月,这是敌人最后一次审讯夏明翰了。

敌军官:你姓什么?夏明翰:姓冬。

敌军官:胡说,你明明姓夏,为什么乱讲?

夏明翰:我是按照你们的逻辑回答,你们不是经常把黑说成白,把天说成地,把杀人说成慈悲,把卖国说成爱国,我姓夏,就当然应该说成冬了。

敌军官:你多大岁数?

夏明翰:我是共产党,共产党万万岁!

敌军官:你的籍贯?

夏明翰:革命者以四海为家。我的籍贯是全世界!我相信,总有一天,红旗会插遍全世界!

敌军官:这成什么话?有没有宗教信仰?

夏明翰:我们共产党不信神不信鬼。

敌军官:那么,你没有信仰罗?

夏明翰:有信仰,我信仰马克思主义。

敌军官:你究竟知不知道你们的人?

夏明翰:知道,都在我心里。

旁白:对于这样一位共产党人,敌人用尽心机,但没有丝毫效果,最后宣布将他“就地枪决。”

夏明翰:给我一张纸,一支笔。

旁白:他接过来,昂然一笑,然后在纸上写下一首正气凛然的就义诗。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

他们三个表演的真好,让我们用掌声感谢他们。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夏明翰为什么有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临死之前,面对敌人的淫威,不但没有丝毫畏惧,还能镇定自若地写诗抒发自己对革命的坚定?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因此,一个人,一旦树立了正确的、崇高的理想,就有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尤其在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处在逆境下,有没有理想,有什么样的理想更是把人分成了不同的两类。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9页的这段辅助材料和旁边的一幅漫画,想一想,这两个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看书、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归纳)

任何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从1岁到101岁都可以为自己绘制一张未来的蓝图,因此理想并不专属于青年人,但对青年人来说,尤为重要。因为青年人对追求真理、探索人生,有着强烈的需求和愿望;青年时代树立了崇高的、远大的理想,就会使自己的一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所以革命前辈李大创同志曾这样讲过:“青年啊,你们临开始行动之前,应该定方向。譬如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才能有达到目的的一天,若是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怕永无达到的日子。”

所以,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具体职业,只要想成为一个有作为、有价值的人,就应该树立理想,树立崇高的、远大的理想,把个人志向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统一起来,将自己的一切同祖国、同人民、同人类的命运永远结合在一起。

巩固新课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理想的有关知识,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理想区别于空想、幻想,理想不是现实,是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理想,理想对社会、对人生有巨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我们每个同学也都讲了自己的理想,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理想,树立科学的、崇高的、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不断地努力。

分析下面问题:

有人说“一个人没有理想,照样可以生活得很好。”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初一政治视频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3.8 憧憬美好集体 》广东丁娜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4.9 增强生命的韧性》新疆王郁菏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上《深深浅浅话友谊》江西吴帅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4.10 我们与法律同行》重庆仇礼鹏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3.6 走近老师 》陕西陈琼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3.6 集体生活邀请我 》河南刘艳平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3.7 爱在家人间》辽宁张乔番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下《情绪的管理》天津陈士宇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4.9 生活需要法律》吉林邹天琦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4.10 感受生命的意义》辽宁郝飞飞

与"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教学设计"相关的文章

热门政治教学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