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 七年级 第四课第一框
人生难免有挫折
[教学目标 ]
1、认知目标:知道人生总会有经受挫折,要在挫折中奋起。
2、能力目标:遇到挫折时,能具体分析造成挫折的因素。
3、思想觉悟目标:培养不畏挫折的可贵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
人生难免有挫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课前导入 :
今天学习新课之前,老师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节日或是其他特别的日子里祝福他人时会说什么?
(学生可能会回答:祝你一路顺风:祝你节日快乐;祝你万事如意;祝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
同学们刚才表达出的祝福都能够实现吗?
(学生稍加思索便可得出结论:不可能都实现)
是的,这些祝福都表达了我们内心一种美好的祝愿,有些实现了,但更多的却只是表达了我们的祝愿,而事实并非都能遂人所愿,我们还是会遇到困难,遭到挫折。大家想想生活中的事情是不是这样呢?可不可以举出一些例子来?
二、学习新课:
1、人生难免有挫折(板书)
(学生举例说明人生那么有挫折,例子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身边的同学、亲人,也可以是名人伟人的事例,通过将故事举例子可以增加学生感受挫折的体验,从而更好地认识“人生难免有挫折。”)
学生举例子之后,教师总结如下:
人的一生短暂而有漫长,其生活历程更不平坦,虽然人人都希望时时顺利,但这是不可能的,无论是成年人还是青少年,每个人都会在生活、学习或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观察古今中外许多名人的成长成才道路,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是从挫折中磨砺出来的。我们从中也不难发现,挫折是不是不可战胜的?
(学生答:不是。他们都用坚强的意志战胜了挫折。)
所以,以后我们再祝福别人,我们就可以这样说:祝你一路顺风,不过也没关系。
(学生会意地笑)
教师板书:挫折是普遍存在的。
二、造成挫折的原因(板书)
挫折既然普遍存在,不可避免,那么挫折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为什么不可能完全避免呢?
(学生自学课文,思考问题)
(学生看完课文后回答:这是因为,造成挫折有多方面的因素,而且人们不可能完全避开这些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和学校因素、个人因素。)
教师板书: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家庭和学校因素
个人因素
(学生把在课前准备好的 资料如VCD、录象、故事、新闻、个人经历等进行简单分类后加以展示说明,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如学生放录象:1998年抗洪抢险影片片段以及2002年北京地区沙尘暴的危害情况并进行讲解。提问:这些挫折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呢?学生回答:自然因素。)
教师提示:这些自然灾害往往给人的物质和精神造成巨大的损失或痛苦,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灾害是我们人为造成的。如:缺乏环保意识、破坏生态平衡等。因此,我们要注意增强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减少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挫折,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学生讲故事:风华正茂的大学生陈果因“法轮功”而自焚,永远地离开了家人和朋友;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郁郁不得志,以及屈原、司马迁,他们所遇到的挫折是有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答:社会原因。)
教师分析家庭和学校因素;
家庭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家庭是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对塑造情感意志、性格、品德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家庭的经济状况、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以及和邻里的关系,都会对青少年心理造成影响。
有一个17岁的高中生,因为母亲对他的要求极其严格,规定考试成绩必须保持在班内前几名,由于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他将自己的母亲杀害了。
(学生讨论:是什么使他从一个好学生沦为了阶下囚?)
此外,学校是培养青少年的专门机构,学校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因而学校教育必须从全面育人的角度出发,若采取了不正确的方法,出现偏差,就会对青少年青少年的心理带来危害。
(学生阅读书中事例,谈感想。)
(学生举例说明由于个人因素而造成的挫折。)
小结:挫折是普遍存在的,造成挫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认真分析出现挫折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面对挫折、经受考验。
[课后作业 ]
一、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人类科学史上的巨人爱因斯坦,在报考瑞士联邦工艺学校是,竟因三科不及格落榜,被人取笑为“低能儿”。
材料二:小泽征尔这位被誉为“东方卡拉杨”的日本著名指挥家,曾被中途“轰”下场来,紧接着又被解聘。
请阅读材料后,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
二、阅读分析与思考
差生的优势?
教师常常惊奇地发现,有些历来成绩很好、在学校里几乎没有遭受什么挫折的学生,在走上社会后受到某种打击就一蹶不振;而有些差生因升学无望而较早地参加工作,他们的工作环境不是很好,并且常常遭受更多的生活压力,但却能轻易地挺过来,有时还在某一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差生难道还有优势吗?
(1)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看法。
(2)你现在的总体成绩怎么样?
(3)如果你的成绩与预想的相差甚远,你会如何?
(4)前面提到的现象是否给你一些启示?
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流彼此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