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第五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过的曲折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新中国巨变的学习,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中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这一段历史,认识到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深刻意义,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更加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2)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使学生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具有的伟大历史性转折意义。
课程标准
教学内容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基本要求
活动:
1、从国家的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等方面,展示社会主义新中国发生的巨变。
2、结合图文资料,通过调查、访谈活动,对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成就发表并交流各自的感想。
教法设计
1、在教学中,可以穿插使用图片、电影、录像辅助教学。比如《龙须沟》反映人民在新旧制度下截然不同的生活;还有反映中国建国后曲折历史的影片《活着》、《芙蓉镇》,反映香港、澳门回归的记录片等等。
2、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用数字或照片或知情人的描述来对比新旧中国的变化,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从而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更深刻的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本节课的导入 ,可以采取两种方式:
1、 电影《龙须沟》片段导入
2、 老师提前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自主选择调查方式,可以查阅报刊、书籍,可以上网,也可以采访长辈。调查之后,用对比的方式进行认真整理,可以用文字对比、图片对比或者照片对比,也可以兼而有之。课堂上各组派代表展示调查结果,突出说明中国五十年的发展变化。
选择一种方式导入 后让学生分析:群众生活的变化及变化原因。总结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旧中国任人宰割、受尽欺凌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开始了自强自立的奋斗历史,力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人民群众的努力下,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听歌曲《社会主义好》,提问:人们为什么会歌唱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制度究竟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呢?
讲解新课
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板书)
预习题:
阅读P52-53思考:中国历史上具有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是什么?它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1、翻天覆地的巨变(板书)
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应根据导入 方法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变化。如果采用电影《龙须沟》导入 ,这部分的讲解就要详细一些,因为这部电影主要是说明人民群众生活的变化,对于国家的独立、统一、民主涉及较少。如果采用社会调查的方式,教师就可以提前安排学生针对国家独立、人民自主、国家繁荣三个方面进行调查,整节课也就可以围绕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学习,再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即可。以下介绍的是用电影《龙须沟》导入 后的授课过程。
联系"尼克松访华"这一历史事实,学生讨论:同样是中国,为什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态度却截然相反?昔日的"东亚病夫"今天为什么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的新中国废除了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结束了旧中国任人宰割、受尽欺凌的屈辱历史,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所以新中国的巨变之一就是:
1)社会主义的中国,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国家独立(板书)
旧中国深受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奴役,国家主权沦丧,人民的人权失去起码的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胜利的第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将帝国主义列强赶出了中国,从而为中国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扫清了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立即废除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及其攫取的各种特权,坚决没收法西斯国家的在华财产,彻底铲除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在华的政治、经济特权,实现了国家的完全独立。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全面遏制政策,并于1950年悍然发动朝鲜战争,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企图将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里。新中国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不畏强暴,被迫进行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有力地捍卫了国家独立和人民的安全。
(教师也可以用反映新旧社会农民生活的电影,说明农民在旧中国被地主压榨,在新中国却可以依法享有广泛的民主和自由权利。或者用一些选举场景的图片、录像,说明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人民已当家作主。得出第二个结论:)
2)社会主义中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板书)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在充分体现人民民主的基础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草案在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前,向全国公布交付全国人民讨论两个多月,共有1.5亿人参加讨论,提出116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在如此广泛的全民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国家宪法,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第一次,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属罕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P51
3)社会主义的中国,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经过50多年的建设,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板书)
关于20世纪我国看时间的方式有这样的说法: 60年代在天上(看太阳高低) 70年代在墙上(挂钟) 80年代在手上(手表) 90年代在腰上(传呼、手机) |
巩固题:书P52第一段小字材料说明了什么?(第三巨变)
“五年计划”的编制:建国之初,新中国的领袖们渴望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里实现工业化,以把中国引向富强。为此,中国参照苏联的经验,开始编制“五年计划”,在全国范围掀起了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由于长年战乱和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腐朽统治,1949年前夕,中国经济已处于全面崩溃的境地,新生的共和国百废待兴。从1949年到1952年,中国成功地进行了经济恢复工作。1953年,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的编制从1951年起步,到1953年一面开始执行,一面继续讨论修改,先后历时四年,五易其稿,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计划以发展重工业为主,重点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在“一五”计划的指导下,中国人民焕发出空前的建设热情,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超额完成。1957年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9%,农业增长25%,国民收入总额增长53%。鞍钢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一批大型工矿企业相继竣工投产,武汉长江大桥、青藏康藏公路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
从1958年开始,中国又陆续编制了九个“五年计划”。在这些计划的指导和实施下,中国经济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保持了有条不紊的高速发展。“二五”期间(1958-1962)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0.65%;“三五”(1966-1970)9.95%;“四五”(1971-1975)7.76%;“五五”(1976-1980)7.84%;“六五”(1981-1985)10.72%;“七五”(1986-1990)7.9%;“八五”(1991-1995)11.8%;“九五”(1996-2000)%。
"十五"〈2001-2005〉正在执行中,"十五"规划将改变过去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经济高增长的老路子,改变政府"包打天下"的思想,转而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做到依靠市场、反映市场、引导市场、调控市场。可见,中国今后将继续在"五年计划"的指导下步入市场经济的快车道。
但是事物的发展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有它阔步前进的一面,也有它迂回曲折的一面。
2、历史性的转折(板书)
先让学生对1956年之后的历史脉络有一个大概的认识,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详细讲解,并可以给学生展示图片或录像:
1956--1966:大跃进 ;1966--1976:《"造反"运动给中国带来巨大危害》(中国这二十年的历史,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有些内容是很难理解的。因此教师不宜讲得过深,只要通过录像或图片能让学生了解即可。)
1)探索的十年(1956--1966)十年探索、曲折前进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等“左”倾错误的影响
2)灾难的十年(1966--1976)十年浩劫、缓慢发展
文化大革命。“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大鸣、大放、大字报。受牵连的人达2亿多人;被迫害致死的达20多万人;损失达五千亿元;中国历史倒退50年。
3)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因为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召开的时间 ②确立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③确定的工作重点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发,是由这次宣言揭开序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是以这次大会为起点开辟的。P53
学生讨论分析:为什么要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什么要转移工作重点?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这些举措有何重大意义?
分析方向:大跃进等行为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严重脱离中国实际,违背了客观规律;工作重点放在阶级斗争上,只能导致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混乱,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历史已经证明,闭关锁国只能使自己封闭落后,改革开放才能促进中国与国际的融合、交流、学习,并最终促进中国的发展,改革开放二十年的成就也充分说明,这一战略决策是对的。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光辉的标志,它表明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巩固总结
1、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2、见P54的图表,图表说明了什么?结合P50-52,想想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有哪些?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给我们啥启示?
布置作业
探究活动:
全班同学分为四个小组,分别进行如下调查或收集工作,并做成墙报展示。
1)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本等,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2)收集反映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新中国外交的图片资料,了解新中国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
3)收集我国体育运动员获得奥运会冠军的有关资料或文艺团体的资料,以及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有关资料,了解我国在科教、文体方面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