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2.能力目标: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观察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和问题。
3.知识目标:认识依法治国,理解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法律监督机制。
【自主学习】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
【回顾整理、落实双基】(要求:查漏补缺,巩固强化。)
1.什么是依法治国?其要求、核心、依据、主体、客体、目的各是什么?
2.我国为什么要走依法治国之路?青少年学生如何为依法治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名称+地位)(各自的含义?)
4.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法律监督的意义何在?
5.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形式有哪些?意义如何?
6.如何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进程?(建议)
【巩固拓展、总结规律】(要求: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在实践中长期探索的结果。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再次强调:“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⑴请谈一下你对“依法治国”内涵的理解?
⑵建设法治国家,离不开人民的参与、支持和监督,我们如何依法行使监督权?
⑶请你就本市建设如旧城区改造、城市绿化、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达标练习、模拟应考】(要求:相信自己,锻炼提高。)[最佳选择]
1.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这部法律的出台()①使生产者不再制假售假②表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③有利于创造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④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再受侵害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或制定了防震减灾法、残疾人保障法等多部法律;对修改后的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新颁布实施的劳动合同法进行了执法检查。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这说明以德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③这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
④这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A.①④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截至2009年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有效法律229件;国务院共制定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682件;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7000余件。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这说明()①加强法制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②国务院、全国人大都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③我国的立法工作成效显著,有法可依已初步实现④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十分完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4.某政府机关平时办事拖拉,经市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曝光后,迅速整顿机关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这种监督方式属于()
A.社会舆论的监督B.法律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C.社会团体的监督D.党组织和人大代表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