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识记经济的基本含义、《经济常识》的主要内容。
能力:培养学生识记、理解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觉悟:使学生用市场道德准则来规范自己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
教学重点
1、经济的基本含义
2、学习经济常识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经济的含义
教学方法
复习法、 讨论法、讲解法、阅读法、比较法 、图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CAI课件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堂活动:提问讨论互评`小结。
2、课外活动:结合自己在经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写一篇小论文分析学习经济常识的意义;分别参加一些政治活动与经济活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经过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高中思想政治课简要地讲授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识。高一思想政治课主要讲述经济常识的内容。上、下两册由前言、商品经济的基础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常识三部分构成。今天讲授前言部分。
前言 (板书)
一、经济的基本含义 (板书)
1、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页第一段,谈谈对经济现象的一些认识。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以上我们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角度列举了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的许多经济现象。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经济关系之中。那么,什么是经济?它的科学含义是什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页第3段,并结合前面所讲的各种经济现象来思考这一问题。
2.经济的科学含义 (板书)
学生阅读、回答(略)。
教师小结(边讲边展示`CAI):
(1)经济是指人类进行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
A、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这里的生产是指人们使用生产工具创造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把产品分给国家、社会集团、社会成员的过程叫做分配;人们相互交换劳动和劳动产品的过程叫交换;消费是指对物质资料进行使用和消耗。
(2)经济是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种经济活动
凡是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面的活动都是经济活动。
请同学们判断下列活动是什么经济活动?
教师展示CAI:
a、农民种田和工人做工(经济活动);
b、通过某种方式拿到工资(分配活动);
c、商品在市场上销售(交换活动);
d、有了钱怎样花(消费活动)。
(3)经济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教师提问:上面讲的四个环节与以前学习的生产关系的三方面是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一般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则包括生产过程中的一切经济关系,其中有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人们所进行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这些环节会形成相应的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经济的含义中所讲的生产关系,是指广义上的。
(4)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经济关系的基础,并决定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以上我们从四个方面分析说明了经济的科学含义。那么,我们怎样用简练而规范的语言来准确、科学地表达这一概念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页第1段的黑体字,用红笔画下来并朗读几遍。
教师展示CAI:
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
经济就是指` 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
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学习经济常识的意义 (`板书)
1.经济常识的内容` (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页第`2、3段,思考并回答:经济常识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
(1) 基本特征(板书`):经济常识是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 导,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线,讲述与公民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知识的课程。
(2) 主要内容(板书`):经济常识由前言、商品经济的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常识三部分组成。
教师展示`CAl:
前
言 1.经济的科学含义
2.经济常识的主要内容
3.学习经济常识的意义
第一部分
(基本理论) 第一课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
基础
第二课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二部分
(具体知识) 第三课 企业和经营者
生产
第四课 产业和劳动者
第五课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分配
第六课 银行和储蓄者
第七课 商品劳务市场和消费者 交换、消费
第八课 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 对外经济
2.学习经济常识的意义 (板`书)
(1)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概况,明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和方向` (板书`)
教师提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经济的发展是解决当代一切问题的关键.学习经济常识,能够使我们明确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懂得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了解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光明前景,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方向。从而逐步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志向。
(2)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做有经济头脑的人 (板书)
提问:如果你是一位`500万元的体彩中奖者,你会怎么用这笔钱?
学生讨论`(略)
教师小结:我们生活在商品经济社会里,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经济常识.学习经济常识,就可以逐步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运用历史的、全面的观点和方法,说明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提高参与经济的能力。
(3)增强法制和道德观念,自觉规范自己在经济生活中的行为` (板书`)
教师先讲述中央电视台报道过的奔驰车在武汉被砸的事件:据了解,武汉森林野生动物园2000年12月购买奔驰轿车后,多次出现故障,问题得不到解决,于2001年12月26日砸毁了这辆价值`70万元的豪华奔驰。2002年`3月`8日,又一辆120万元S320型豪华北京大奔在武汉野生动物园砸毁。 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讨论,如果你买到伪劣产品该怎么办?
学生相互讨论并发言`(略)
教师小结:如果买到了伪劣产品,可以采用以下途径寻求解决:A、直接找商家协商解决;B、找生产厂家协商解决;C、通过消费者协会解决;D,通过新闻媒介解决;E、到法院去起诉有关负责人。
由此看来,经济活动中要用法律和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护自己的利益。
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经济的含义,了解了经济常识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明确了学习经济常识的重要意义。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希望大家积极主动地学好这门课程,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准备条件。
扩展
引导学生养成运用经济常识中的有关理论,分析社会生活中经济现象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从小被养自己的经济头脑。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哪些属于经济现象. ( )
(1)十七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02年5月31日6月30日在韩国、日本举行
(2)安南秘书长抵达东帝汶参加该国的建国仪式
(3)小刘去深圳打工
(4)我国发现并开采柴达木油田
(5)南昆铁路正式通车
(6)心连心艺术团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老、少、边、穷地区演出
A、(1)(3)(5) B、(2)(4)(6) C、(3)(4)(5) D、(4)(5)(6)
2.要准确地把握经济的基本含义就必须明确 ( )
A、经济是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的活动
B、经济是在经济活动中结成的生产关系
C、经济在各种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中起决定作用
D、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了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社会性质
3、我国的百强县,随着经济的发展,普遍增加了对教育的投入和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资`,提高了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这个事实说明` ( )
A、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经济是基础,经济活动决定一切社会活动
C、我国农村需要大力增加娱乐设施
D、经济的关系制约着各种社会关系`
4、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气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 )
A、 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经济关系`
B、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发展的标志
C、 资本主义比封建社会进步
D、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二`.辨析题`
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即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对前者起指导作用。
参考答案:
一. 1、C 2、ABD 3、AB 4、A
二.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但不能说成是基础与指导的作用。
(1)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构成经济。
(2)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既决定经济关系的性质也决定经济活动的性质。
(3)经济关系是在经济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济活动体现经济关系.以,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板书设计
1、 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一、经济的含义 生产活动`
2、经 济 的 科 学 含`义 经济活动`
前 经济关系`
1、基本特征
言 2、经济常识内容(三部分)
` 二、学习经济常识的意义
了解概况 明确方向
3、学习经济常识的意义 提高能力
增强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