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政的收入与支出
1.关于财政
(1)财政的含义:国家凭借自身的政治权力强制性地征收一部分社会产品所形成的国家掌握的收入。简言之,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注意:主体---国家;特点---凭借政治权力,具有强制性;本质---一种分配关系。
(2)实现渠道: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
国家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预算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国家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区别国家预算、国家决算、结算三个概念-P72
预算、决算的主体是国家(财政部编制,全国人大审批)),结算的主体则是银行或财务部门;
预算是计划(财政分配的起始阶段和主要环节);决算是结果(财政分配的终结阶段);结算则是行为、活动。(指把一定时期来往帐目核算清楚)
预算和决算的联系:共同构成国家财政分配的全过程;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两者相辅相成。
2.财政收入
(1) 财政收入含义及其形式(分类、范围或内容):P73
四种:税、利、债、费
★税收与财政的关系: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在财政收入占主导地位,它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
★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3.9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7694亿元
(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及其如何影响?P73-74:
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因素、分配政策--重要因素
思考题:财政收入越多越好(或越少越好)?---P74
【例1】2006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财政部长作2006年财政预算报告,经大会审议后,获得批准。这说明我国国家财政是通过( )实现的。
①国家预算 ②国家决算 ③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 ④国家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计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例2】2005年我国财政收入达28828亿元,呈迅猛增长之势。下列属于财政收入形式的有()
①税收收入 ②按劳分配收入 ③利润收入 ④私营企业主的利润收入 ⑤债务收入 ⑥收费、罚没收入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3.财政支出
(1)财政支出含义:P74
(2)财政支出的形式(分类、范围或内容):P75-76
【例3】国家投入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属于( )
A.经济建设支出 B.社会保障支出 C.科教文卫事业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
4.财政收支的数量关系--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P77
收大于支--有节余
支大于收---有赤字
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表明财政资金等到了最充分利用
★财政赤字: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1)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财政赤字过大,容易出现通货膨胀金融风险。
(2)解决对策----通常发行国家债券,能一定程度上解决财政赤字的问题
▲通常怎样应对赤字?---动用历年结余,发行货币,增加税收
辨析题:国家财政盈余必然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国家财政赤字不利于经济发展。
【例4】所谓稳健的财政政策,实质上也就是要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下列对财政收支平衡认识正确的是()
A.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 B.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
C.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D.当年的财政不存在赤字
(二)财政的巨大作用★★★
1、集中力量办大事
(1)国家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建设,发挥财政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
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工程,是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经济结构调整有重大促进作用。这些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难以获得较高利润,个人不愿投资。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说明国家财政是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主要支持力量。
(2)国家调控经济,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财政与宏观调控)
两种情形: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过热
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水平的调控促进经济增长。在经济增长滞缓、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物价上涨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
☆注意:几种财政政策的异同(必须掌握!)
(1)财政政策--一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来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经济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主要调控手段)
(2)财政政策的基本类型:(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分类)
A.扩张性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
含义--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扩张性财政政策针对社会总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而实行。)
手段:降低税率,增加财政支出
B.紧缩性财政政策
含义--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社会的总需求(紧缩性财政政策针对社会总需求过旺和通货膨胀而实行)
手段:调高税率,减少财政支出
C.稳健型财政政策
2004年12月5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5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标志着实施已近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了取向。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就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涵做了详细解读,现摘录其主要内容:
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也就是经济学讲的中性财政政策),政策核心是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具体说就是注重把握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十六个字。
控制赤字,就是适当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近期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大体在3000亿元左右。随着GDP的不断扩大,财政赤字所占比重会不断下降,预计2005年将降至2%左右。
调整结构,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公共财政的要求,着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资金投向结构。资金安排有保有压,有促有控。对与经济过热有关的、直接用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越位投入,要退出来压下来;对属于公共财政范畴的,如农业、就业和社会保障、环境和生态建设、公共卫生、教育、科技等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要保且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
推进改革,就是转变主要靠国债项目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的原则,在继续安排部分国债项目投资,整合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保证一定规模中央财政投资的基础上,适当调减国债项目投资规模,腾出部分财力用于推进体制和制度改革创新,为市场主体和经济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财税环境,建立有利于经济自主增长的长效机制。
增收节支,就是在总体税负不增或略减的基础上,严格依法征税,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同时严控支出增长,
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为此,一要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堵塞各种漏洞,做到应收尽收。依法清理和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严控减免税。二要严控一般性支出,保证重点支出需要。三要继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坚决制止铺张浪费、花钱大手大脚行为,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来替代一定的财政资金的增量需要。四要科学使用预算执行中的超收,一般不做刚性支出和投资安排。
(3)如何运用财政政策?
逆风向调节--财政政策的运用方向应当与宏观经济形式相反。
总需求不足(通货紧缩)----扩张性财政政策
总需求过旺(通货膨胀)----紧缩性财政政策
☆了解时事:
2005年是中国财政政策实行重大调整的头一年,开始实行双稳健政策。实施双稳健政策最根本的目的是要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7年中国财政政策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主要内容,打组合拳。在稳健中显示积极,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和谐社会建设。2007年国家将适当调整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调整国债项目资金的使用方向,有促有控,大力支持农业、科教文卫、就业、社会保障、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西部大开发和关系十一五规划顺利进行的重点项目建设,制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3)国家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 (财政与宏观调控)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结构的合理与优化。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方向、结构的调整和控制,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国家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支持高科技研究开发,发展科技教育等事业。
【例5】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目的是( )
A.通过财政收支的平衡来避免对经济运行产生扩张或紧缩的影响
B.刺激社会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C.抑制社会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 D.增强市场供给能力,抑制通货紧缩
【例6】200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中指出,2006年财政支出安排,将着力协调,有促有控,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向改革创新倾斜,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表明()
①国家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与优化发展 ②国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③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④国家通过财政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人民生活有保障
(1)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
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国家具有协调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防御外敌人侵的职能。国家财政用于行政管理和国防的支出,保证国家职能的行使,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政权的巩固,保证人民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安居乐业。
(2)财政是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为人民创造安宁、和谐的生活环境,必须提供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要靠国家财政的支持。
(3) 财政实现收入公平分配、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物质生活的物质保障
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通过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在共同富裕的原则下,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
【例7】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必须进一步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力度,2006年将试点的县(市、区)由目前占全国的21%扩大到40%左右。这直接表明了财政()
A.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B. 改善人民物质生活的物质保障
C.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D.可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例8】2005年6月,中央财政紧急拨付8000万防汛资金支持洪涝灾区,帮助湖南、福建、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局部地区渡过较严重的洪涝灾害。应该这样看待这项财政支出()
A.这8000万元资金属于财政支出范畴 B.这项支出将直接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C.财政的这项支出反映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D.这项支出对灾区人民的生活提供保障
高考第一轮复习能力检测经济生活2007.4.20
第三单元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
姓名﹎﹎﹎﹎﹎﹎班次﹎﹎﹎﹎
一.单项选择题
从国家取得收入的来源看,财政收入可分为税、利、债、费等。据此回答1-2题。
1.财政收入中最稳定可靠的收入是( )
A.税收收入 B.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C.债务收入 D.其他收入
2.在财政收入的形式中需要偿还的是( )
A.税收收入 B.工商行政管理费 C.对违法行为的罚款 D.债务收入
3. 国家的财政收入是( )
A.国家通过税收形式而取得的资金
B.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
C.国家以服务费、罚款、没收等形式取得的收入
D.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4.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功能,主要是通过_来实现的。( )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财政预算 D.财政政策
5.2005年3月在第十届全国人犬三次会议财政部发布 的((200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预算草案》报告中指出:全国财政收入2004年达到了26355.88亿元(不含债务收入),全国财政支出28360.79亿元,这种财政收支情况( )
A.属于财政收支的最理想状态 B.属于存在财政赤字
C.会使债务增加势必带来债务危机
D.会造成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导致通货膨胀
6.交通部负责人说,我们为了减少收费公路的总量,多引入财政性的资金来建设高速公路可能是需要考虑的一个方向。国家之所以多引入财政性的资金来建设高速公路,是因为( )
A.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风险
B.基础设施等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
C.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D.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取得较高利润
经济增长是财政收入的基础,财政工作基本是围绕生财、聚财、用财三者进行的。三财之道,生财为根本,聚财要有度,用财讲效益。据此回答7一8题。
7. 生财之道根本在于( )
A.调整分配政策,提高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 B.强化税收管理,堵塞税收漏洞
C.减少财政支出,增发国债 D.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
8.聚财之度在于( )
A.财政收入的增幅与国民收入同步 B.财政收入的增幅应高于国民收入的增幅
C.财政收入的增长应与企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适应
D.避免财政赤字的出现
9. 2006年3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政府收入分类改革于2007年全面实施。据了解,2006年中央与地方预算编制,执行及决算等级按原科目进行。2007年一律按新科目进行。对国家预算理解不正确的是()
A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 B.预算是由全国人大提出的
C.预算的通过体现着人民对政府活动的监督 D.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来实现的
10.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06年国家拟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主要用于农村水利、科教文化、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西部开发等方面。国家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投资( )
A.不属于国家财政的范围 B.反映了国家政府财政收支的方向
C.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 D.是解决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
11.财政的作用是巨大的,为了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关键是( )
A.大力增加财政收入 B.正确处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C.调整好分配政策 D. 财政支出的方向
12.天津市政府通过落实粮农补贴、设立专项资金、增加农业科技攻关经费等措施,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表明政府通过财政可以( )
A.保障人民生活 B.促进经济发展
C. 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建设 D.巩固国家政权
2005年5月,湖南省部分地区连降暴雨,出现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许多村庄被冲毁。国家民政部对灾区紧急下拨500万 元,在灾区,这些救灾款及帐篷、大米等很快发放到了灾民手中。据此回答13-14题。
13.中央财政拨发的500万元,属于( )
A.社会保障支出 B.债务支出 C.行政支出 D.国防支出
14.中央财政拨款拨物对受灾居民进行安置,表明( )
A.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B.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C.支持高科技研究开发,发展科技等事业 D.财政使人民生活有保障
15.有人说:我国财政被'官'压弯了腰。这说明我国( )
A.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人 B.经济建设支出太大
C.行政管理费支出太大 D.财政支出过多
16.中央财政的支持,极大地缓解了贫困现象,减少了农村的贫困人口。这说明( )
A. 支持高科技研究开发,发展科技等事业 B.财政可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 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D.财政是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17.2006年我国要通过财政进一步调整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这主要体现了财政( )
A.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物质保障 B.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C.是建立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D.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18.技术进步、加强管理等因素会拉动商品价格水平下降。主要是因为这样做,可以( )
A.提高商品质量 B.提高商品价值量
C.降低劳动消耗 D.降低劳动生产率
二.不定项选择题
19、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和飞行所花的巨额资金,全部由政府投资。这充分说明( )
A. 财政是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B.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C.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D.支持高科技研究开发,发展科技等事业
20.国家通过财政办大事,这是国家财政的一个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体现这一作用的有( )
A.国家加大对煤矿安全设施的投入 B.国家发行国库券以增加财政收入
高考第一轮复习能力检测经济生活2007.4.20
C.国家给生活困难者以必要的补贴 D.国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
21.青藏铁路将于2006年7月1日试运行,青藏铁路是国家的重点建设工程,是为改变西部的贫困落后面貌由国家投资建造的,这一事例表明( )
A.国家通过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建设
B.国家通过财政,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C. 国家通过财政支出促进经济的发展
D.国家通过财政可以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实现公平
22、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有(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23、根据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为刺激社会需求,财政支出的重点应转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上来,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相适应。上述材料表明 A.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起决定作用
B.财政支出的重点是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依据的
C.要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D.国家的政策可以通过财政支出体现出来
24、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宣布,明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因减免农业税而减少的财政收入,主要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转移支付予以补助。今年中央为此新增支出140亿元,用于这方面的支出总额将达到664亿元,这表明( )
A.财政就是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
B.财政具有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
C.国家通过财政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化;
D.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25、2005年6月8日《人民日报》报道,为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今年陕西省各级财政支农力度明显加大 ,除免征农业税8.4亿元外,仅省财政预算安排各种支农资金就达2.4亿元,增长幅度达25%。这表明( )
A.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水平的调控促进经济增长
B.财政可以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C.财政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三.辨析题
26.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四.辨析题
27.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是成功就业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