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查字典政治网为您推荐的 课 题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七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二框题),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课 题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七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二框题)
理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本课的教学设计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依赖的危害,在体验中感悟自立精神的重要性,在感悟中升华树立自立的积极生活态度,在实践中明确自立的意义。
解
读
教
材内容标准 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养成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树立自立的积极生活态度。
在实践中明确自立的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能运用一些方法逐步培养自立的能力。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依赖的危害,
知道培养自立能力的一些方法。
教学资源短片、问卷调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
教学重点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内在联系;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培养自立能力。
教学难点明确依靠和依赖的区别。
解读
学生初中时期是学生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交错时期,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立精神和能力。而我校学生绝大多数是住宿生,他们在小学阶段缺乏自立自理的能力,在生活中是比较依赖父母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本校这个平台以及教学资源来创建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自立精神和自立能力。
解读
方法教学方法体验法和探究法。
教学手段借助电脑、数码相机等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活动一:问卷调查 活动二:拍摄情景剧
教学
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达成
导入活动一:短片欣赏
播放关于学生日常生活的短片并提出问题:片中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观看短片并回答问题。引出问题:一些中学生存在依赖心理且比较严重
正课
不能再有依赖
自立与自主
联系短片内容追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继续追问:这样发展下去对他们有何影响?
展示一组关于初一学生洗衣服情况的问卷调查数据,衣服种类分为厚重衣物和单薄衣物(如袜子、内衣裤)
活动二:《该听谁的?》
教师播放学生自己编导的片子并提问:面对他人的意见,这位同学是怎样做的?这样做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展示《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关于148名杰出青年的童年教育的调查数据,强调自主的重要。学生思考并联系实际回答问题。
学生分析问卷调查,思考依赖和依靠的区别。
学生观看短片并分析:一个人缺少主见将会给他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分析自主和自立的关系。
学生关注调查结果并思考1、分析了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的原因和依赖心的危害。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依靠不等于依赖。突破本课难点。
1、问题层层深入诣在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究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2、展示调查数据,强调自主的重要,难点突破。
正课多实践,多锻炼活动三:生活闯关,我来支招
提出两个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问题让学生来出招,比如丢饭卡或不会支配自己的生活费等问题,如果这位同学提供的方法通过那么他所在的小组就奖励一分,最后看哪个小组的积分最多即为闯关小霸王组。把学生参与活动时暴露的一些问题作为论点供大家继续讨论。
学生参加活动,根据情境出谋划策,针对一些不合理的点子加以讨论。1、通过比赛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2、检测学生的不同程度的自主自立能力。通过这种能力差异的对比引出自立的重要性。
3.通过教师在活动中采访一些有好点子的同学,让学生懂得交流与合作。
小结要培养自立的能力,关键是要培养独立生存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生存能力小到你是否可以照顾好自己的能力,大到将来你是否能自食其力,养活自己的能力。管理能力包括理财,管理自己的学习等等,这些能力又是在实践中培养的。举例说明自己能自立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和小结
教学效果预测
让学生通过观看反映他们日常生活的短片,参与围绕他们生活中常见问题为主题的活动了解、合作探究、讨论依赖的危害,自主与自立的关系,自立精神及能力的重要性。学生通过讨论,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明确依靠不等于依赖。通过活动知道培养自立能力的一些方法,能运用一些方法逐步培养自立的能力并且让学生树立自立的积极生活态度。在实践中明确自立的意义。最后一个活动是一个比赛类,可能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度会比较高,教师应把握好活动时间,引导学生联系自身事迹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教学反思
广西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 叶金平
这是我第一次比较立体地参与并体验思想品德课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参与活动的课题是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三课第二框《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我从一个新教师的角度先就同课异构这一主题来谈谈自己参与活动后的一些认识。同课异构的特色是:集体备课、集体评课,这一特色较大限度地发挥了教师教学集思广益的优势。一般情况下,执教者准备展示课这一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本校科组教师集体备课的过程,是大家在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教学风格上的比较直接的一次对话,最终生成的展示课就是教师集体备课的结晶。在评课阶段,不同的教师通过这个平台交流更直接共同探讨教学思路、效果、疑惑;不同的教学思想撞击后结出许多美丽的教学火花,这样更利于大家相互取长补短、更利于大家集体成长与进步。
以下是我关于这节课的教学反思:
1、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当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如何真正让课堂的主体全体学生活起来,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中去,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养?为了激活学生思维,我设计本节课的总体理念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依赖的危害,在体验中感悟自立的重要性,在感悟中升华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针对本课的三大板块分别设计三个活动,分别是以生活短片、小品、竞赛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呈现于学生,活动中创设的情境都是立足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设计的,这样学生在课堂中参与的积极性是较高的,也就达到了我预期的激活学生的设计理念。
2、注重对抽象知识点的设疑作情景铺垫或者问题铺垫,比如:针对依赖的危害等比较抽象的内容,在第一板块教学导入环节中采用学生自拍的生活片段设疑,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比较直观、形象地观察依赖现象,导出依赖危害性的相关教学内容。
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知识本位、教师中心、结论唯一,课堂当作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场所,教科书当作知识和信息的唯一来源,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着观众与听众的角色,成为教师灌输的对象,最终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丧失,学生沦为学习的奴隶。在本节课的每一个教学板块中,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生活现象,去思考问题,去讨论问题直至引导学生得出相关知识点的结论。我对于学生分析较好的地方加以肯定,对于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中暴露的问题结合知识点设疑供全班同学加以讨论,这一系列的活动与讨论式教学,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主动与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活跃了思想品德课的教与学。
4、注重对知识点难点突破、重点突出,本课中依赖和依靠的区别是难点,从学生上课反馈的信息看出学生对于本课的难点跟重点掌握得比较好。
当然,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也有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
首先是本课的第三板块多实践,多锻炼有些地方处理得不够好,同学们虽然参与活动的热情较高,但对于自立能力需要在实践中培养这一结论并不是十分明确,主要原因是这一结论基本上是由我总结得出的,活动的设计意图不够明确。在备课阶段我便认为对于本节课的重点部分应做到:既要调动学生参与活动、讨论相关知识点的积极性,又要让学生得出结论自立能力是要通过在实践中反复锻炼获得的,但要做到这一点很难,短短的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既有时间上的限制,又有空间上的限制。而重点部分仅仅凭借理论知识的讲解是很难让学生得出相关结论,学生需要从实践活动中去体验,去感悟直至得出结论。我认为像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需要课外活动来拓展。
其次是时间把握得不够好,最后一个活动的时间偏长,课堂的时间没控制好,这是我教学能力上的不足。
最后是各环节的衔接语过渡不够自然,有待加强。
上完本节课,我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也发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还很多。人只有发现自己的缺点、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勇于去改正,这样才能离成功更近一点。感谢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给了我们新教师这么珍贵的机会和平台,更要感谢我们教研组的各位老师给了我高效率、高规格的指导,给了我耐心、细致、不严其烦的帮助。我会继续努力,在不断的反思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