ժҪ: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深邃、理性的文化教育思想,彰显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有助于加深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更好地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文化;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有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助于大学生道德品质提升,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着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促进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人生境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行转化和创新,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途径。文化不可能重建,实际上是新的时代下调整、转化,调整、转化需要创新。正如余英时所提的文化重建可以归结为中国传统的基本价值与中心观念在现代化的要求之下如何调整与转化的问题[1](P427)。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从方法论上为探寻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给予指导,对待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
一、传承与创新结合
当今现代化建设中,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是不得不面对的最迫切的现实问题之一。随着传统文化价值观受到破坏和逐渐式微,大多数的大学生徘徊在精神和内心世界的路口。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授过程中需要对中国文化的历史演进进行系统梳理,辩证分析中国文化传统中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哪些是值得传承与创造性转化的精华部分,哪些是需要改造或抛弃的糟粕部分。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3]例如,在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中,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应辩证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晚清教育改革废除存在1000多年的书院,辩证分析和剖析,传统书院具有培育人才、研究学术、繁荣文化等方面功能,为中华民族提供精神家园作出历史贡献,如此一刀切全部废除,令人痛惜,现代大学文化建设还可以从传统书院借鉴。只有将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探寻结合的机制和途径,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价值,传承和超越传统文化的精华,推陈出新。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较多,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缺乏针对性和亲和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但是过分注重课堂教学,强调理论学习,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实效性较差等问题,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培养契合力度不够。高校教育要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必须创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和提升,更大程度地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例如,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结合授课内容组织参观历史遗迹、开展古迹调研、拍摄视频等进行乡土人情、历史沿革等调查活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农村、工厂、社区等开展各种社会调研,撰写调研报告等。在实践中提升学生感悟、体验历史和文化,尊重人民的素养,养成一种家国情怀,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彰显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鲜明的时代特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增强大学生获得感和实效性。
三、内容与形式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外文化体验活动,是提升大学生高度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相结合,自主研究,切磋学问,讲学交流,学术争鸣。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革命纪念馆以及文物遗迹等,去重温、感受革命精神。举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祭奠活动,例如:清明节去祭拜烈士陵园,国庆节举行升旗仪式,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进行各种仪式祭奠活动。人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对人的熏陶和滋养,如沐春风,潜移默化,从这些活动体会和感悟传统文化魅力,从而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因此,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逐渐内化为当代大学生奋发向上的正能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将内容和形式进行整合,结合新时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与专业课共同推进大思政格局构建,实现全课程、全方位育人,可以很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四、线上与线下结合
互联网+时代,传统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信息化时代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让大学生认同传统文化,感受、体悟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树立文化自信。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运用互联网的多媒体技术优势,将文字、声音、图画、色彩、影视以及三维空间、虚拟视觉等各种方式进行信息的整合与传播,从而把枯燥理论、教条语句转化为赋予生动性和形象性的文字或图像。传承和超越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建设适应时代需要的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推动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佳作。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和成果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网络资源平台中,课外阅读资料、视频资料等拓展资源,向学生开放和共享,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捷,实现课堂外优质资源对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多媒体的传播载体,微信、微博、QQ等,要结合大学生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现象等特点,使多媒体成为他们使用的主要宣传载体,有意识地开发和运用文学艺术、电影、电视剧等娱乐载体、休闲旅游资源,在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宣传和教育。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4]。传统文化创新,是在传统之上的创新,是在对传统有了一定清醒认识之上的创新。传承是创新的基础,教育不仅仅是传承传统文化,而是在传统基础上培养面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精神。当代大学生是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重要群体,弘扬和引领中国先进文化的生力军,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反思、批判与重建意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未来发展抱有坚定信念,才能推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参考文献:
[1]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2016-12-09(1).
[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