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ժҪ】研究提供了强调双创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管理,承认双创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的学生主体地位,创新双创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教学方法,增加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师生互动环节等策略和方法,为双创时代高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实现创新创业能力发展作出了策略与方法上的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学生;方法;管理;互动
高职教育中思想政治课程是思想政治、方法理论的主阵地和主战场,在双创时代创新创业能力被列为人才发展的核心素养和重要能力必须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应该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意识、方法等方面入手,结合双创时代的基本要求和特点,将高职院校学生在思想、能力和水平上培养成适应双创时代需求的综合型、技能型人才,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结构、功能和体系,奠定双创时代高职院校学生不断成长、系统发展的平台和基础。
1.强调双创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管理
双创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找到科学的依据和出发点,这样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和高职院校变革的时代和发展目标。因此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双创时代的全面科学管理就成为一种必然。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接受科学地指导和管控,要将质量意识、发展理念、全面思想引入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之中,从更广的范围扩大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从更深的层次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布控,从更科学的方向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通过数字化、科学化、目标化的措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管理,真正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双创时代、服务学生自主成长、服务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的大局,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变革成高职教育体系中最规范、最科学、最系统、最完善的课程类型。
2.承认双创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的学生主体地位
双创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于高职教育和以人为本两个出发点,要承认学生作为个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始终的中心地位和主体地位,这是双创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高职院校必须将服务学生、促进学生自主成长列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和主要目标,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的真正主人,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转化为帮助学生思想政治成长、创新创业能力形成的平台和工具,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结构做到时代优化和功能变革,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建设、指导思想建设、教学要素建设等主要环节出发,主动服务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思想的培养与提升,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目标体系,更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双创时代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平台和支持载体。
3.创新双创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教学方法
双创时代的要求、新一代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都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特别在双创时代中个体作为双创的主体更应该具备更广阔的视野、更完善的能力、更先进的思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高职教育要求和学生的基本需求进行创新和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学习部分要结合双创时代的特点采取翻转课堂、案例讨论、课题研究等形式,向学生呈现双创时代需求、社会发展趋势、个人成长规划等重要内容,做到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积极性的保障,为学生全面认知双创时代特点,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提供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部分要将学生引入双创时代下的社会和企业,使学生接受来自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和信息,在进一步坚定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自身,发展双创时代思想和政治能力的基础上,开辟出双创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路径,提升双创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4.增加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师生互动环节
双创时代中各个主体、各种思想、各类理念在激荡地交流、沟通和冲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进行自我调整和自主调节,开拓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互动、生生交往的新模式和新环节。教师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将课程要求、标准、和目标加以分解,突出学生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这一主要思想而进行课堂上的重新建构,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划分为标准评定、目标分解、主题明确、实施互动、相互评价等具体环节,将学生根据特点、需求和发展划分为不同的参与主体,采取探究式学习、自主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等方式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更加注重教师的指导地位和学生的自主地位,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层次变革、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等一系列价值和目标。
5.结语
在双创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坚定服务学生成长、服务社会需求的基本策略和目标,要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认识到双创时代的基本特点和需求,要从双创时代的要求出发对内整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和构成,对外建立起适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创新和提升的新关系,真正让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双创时代的基本特点和要求,更好地发挥出其教育、提升、发展的价值,为双创时代中实现学生全面成长、社会跨越式发展等一系列目标提供路径、平台支持和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孙连连.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困难和途径的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5).
[2]黄德斌.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