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政治教学> 教学论文> 文化自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自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查字典政治网 2019-07-19

[ժҪ]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贯穿文化自信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在历史视域下理解我国经济制度演进的内在逻辑,并在历史唯物主义观视域下认知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大学生的制度文化自信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基于时代背景,提炼出制度文化的重要知识点;以课堂教学为主线,将知识点融入课程教学;建立以高校党委为领导的多部门联动教育机制;聚焦大学生的兴趣点,合理选择思想教育形式;以大学生社团为组织,展开线上线下思想互动。

[关键词]文化自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增强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自信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对文化自信的内涵理解,不能仅从文化的本意展开,还应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来进行。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机构,在文化自信教育中首先要增强大学生的制度文化自信。这里的制度文化不仅体现为经济制度文化,还体现为政治制度文化。通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大学生在历史视域下理解我国经济制度演进的内在逻辑,并在历史唯物主义观视域下认知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是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主要内容。随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进入政治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时代进路中,需要在制度层面提炼出文化自信教育的素材。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

(一)建立制度文化的意识自觉

本文选取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作为制度文化的构成要件。建立大学生制度文化的意识自觉,有助于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和政治制度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在经济制度的动态调适中,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实现转变经济发展目标的手段。在政治制度的动态调适中,当前正在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下放政府权限。大学生在面对这些制度文化时,不仅应从知识层面把握它们形成的历史逻辑,还应将上述制度文化转换为推动自身专业学习的内在激励。

(二)促成制度文化的行动自觉

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合理界定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边界,也要清晰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在高校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制度文化教育能使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我国的国情。为此,应促成大学生的行动自觉。行动自觉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体现:其一,大学生能够通过各类媒介自觉获取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发展动态;其二,大学生在体会我国经济政治制度文化优越性的同时,将精力放置在专业学习和职能素质养成之中。

(三)形成制度文化的人格信仰

制度文化的人格信仰构成大学生文化自信表现的高级形态。这种形态所具有的内隐性特征,只能通过对学生个体实施追踪考察来逐步获知。基于文化自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追求的结果是:大学生对我国的制度文化能够形成肯定认识,且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中。

二、文化自信教育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定位

(一)定位于制度文化的知识传授和舆论动员

建立制度文化的意识自觉属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初步表现。大学生意识自觉需要借助制度文化的知识传授和舆论动员来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程,大学生群体能够在知识层面获得我国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方面的文化信息,并在思想观念中与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制度的调适进程形成逻辑与历史的统一[2]。舆论动员通过群体文化自信意识的塑造来影响个体意识,使大学生个体在舆论环境中形成文化观的重塑。

(二)定位于制度文化的知识学习引导与激励

大学生在文化自信中的行动自觉主要表现为自觉、自主学习我国当前的制度文化,并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强化自身的专业学习意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坚定学生对专业学习的信心,增强他们的职业素养。在大思想政治的教育理念下,学工部、团委、大学生社团等部门和组织都可以围绕建立制度文化自信为大学生群体提供知行结合的平台[3],同时为其搭建制度文化交流渠道。

(三)定位于制度文化的理念植根于意识形态中

大学生在制度文化中最高的自信表现是将制度文化的理念植根于自己的意识形态中。若将制度文化理念植根于意识形态中看作一种质变,那么实现该质变的量变累积便是制度文化的知识传授和舆论动员以及制度文化的知识习得引导与激励。

三、定位驱动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

(一)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优化

在形成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意识自觉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堂教育的优势。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建立大学生的制度文化自信相契合,进而成为内容优化的重点。同时,法律基础与道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课程也应展开内容优化,以适应制度文化传递的要求[4]。

(二)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整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涉及教师资源、部门职能的比较优势资源、高校与社会主体合作的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等。对教师资源的整合需要从两个途径来理解:第一,整合校内与校外的教师资源;第二,整合校内各部门的教师资源。在发挥各部门的比较优势时,要在大思政的教育视角下来进行。制度文化所涵盖的部分信息,需要从与校外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的合作中获得。

(三)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统一

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统一,重点在于行,难点在于将知和行进行有效的结合,这对思想政治教育策略、高校各部门之间的联动以及搭建社会实践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制度文化自信的建立或许更需在感同身受中获得。

(四)着眼于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单向反馈难以激发起大学生对我国制度文化的兴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我向思维也无法真实反映大学生学习和探究兴趣的出发点。因此,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着眼于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制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文化观念的重构。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措施

(一)基于时代背景,提炼制度文化的重要知识点

围绕我国的经济制度文化和政治制度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立足当前的时代背景,在上述文化系统中提炼出重要知识点。经济制度文化中的重要知识点包括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逻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要求、消费升级下的物质观等;政治制度文化中的重要知识点包括下放政府权限的必要性、精准扶贫战略的政治意义等。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线,将知识点融入课程教学中

要使大学生建立制度文化自信,首先要让他们系统地获得我国制度文化的知识和信息。这要求以课堂教学为主线,将所提炼出的知识点较好地融入课程教学中。要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价值,并在集体备课中探究知识点与之融合的方式和切入点。可以采取两类融合方式:将知识点放进相关章节的教学中;以专题教学的形式给予重点阐述。它们的落脚点都应为促使学生深刻领会我国制度文化的优越性。

(三)建立以高校党委为领导的多部门联动教育机制

目前,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落地,并形成了多部门联动教育的格局,高校各部门之间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职能壁垒。因此,要建立以高校党委为领导的多部门联动教育机制,以共同研究问题为主线,以党委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为导向[5]。

(四)聚焦大学生的兴趣点,合理选择思想教育形式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握时代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偏好的塑造趋势,在此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他们的兴趣相结合。在为大学生构建知行统一的平台时,应聚焦他们的兴趣点,选择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在知上,可以借助影视媒体进行信息传递,使其能全方位地认识我国制度文化的优越性;在行上,可以结合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激励他们将制度文化自信转换为专业学习和实践的动力。

(五)以大学生社团为组织,展开线上线下思想互动

大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自主管理、自愿参与的组织,能够为大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互动提供载体。为此,校团委应以大学生社团为组织,引导他们在线上和线下开展有关制度文化学习和认识的思想互动。线上互动可以在微信群中进行,指导教师可以设计共同探讨的文化问题,并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制度文化的演变;线下则可以组织兴趣社团或开设专题讲座,丰富大学生的制度文化视野。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政治视频

一年级下册第5课《火车开啦》广东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二上《我爱秋天-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吴红燕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二下《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陈月波

小升初总复习——5个数的平均数是30,将这5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前三个数平均25,后三个平均35,中间一个是多少

小升初1(共2节)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上第三单元第1课《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张玲玲

道德与法治八上《3.6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湖北郑真

道德与法治八上《3.6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辽宁李金明

小升初真题讲解9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二上第二单元第5课《炎黄子孙》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周珊玲

与"文化自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文章

热门政治教学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