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例如报刊、杂志、书信等传统媒介已经被IBOOK、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所取代,并成为当下大学生获取信息和沟通交流的主要渠道。然而,直观、开放的新媒体却传递着形形色色的信息,或辩证或偏激、或宽容或刻薄、或正面或恶搞,不断冲击甚至重塑着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和“三观”标准,这无疑是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
一、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困难
(一)思政课程的传统漠视导致教学活动开展不尽人意
应用型高校主要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伦理人文修养、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学习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由于就读应用型院校的学生大都是奔着学好专业、好就业的初衷进入高校学习的,对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训练比文化基础课抱有更高的学习动机,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学生到课率与抬头率低,学习心不在焉,教学活动开展不尽如人意,如果再不改革教学方法,教学目标难以实现,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也就无法彰显。
(二)新媒体技术的强势袭来倒逼教学方法不得不变革
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计算机、手机以及许多其他拥有强大信息搜索和储存功能的电子产品成为大学生的标配,学生获取、储存、编码、运用信息已是触手可得,无论是电脑还是智能手机,只要拥有一个信息终端,就可以随时随地发帖子、写微博、刷微信,互联网正在悄然切入教育教学过程,大有颠覆之势。互联网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也带来了难得机遇。在新媒体时代,那种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灌输式教学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收效甚微。如果思政课教师不积极应对新媒体的强势侵袭,不提高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和水平,不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还抱着信息单向传送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放,教学课程将只是教师的“自娱自乐”,课堂上的千辛万苦换来的却是学生的“不闻不问”。新媒体时代是自媒体时代,处处都是主场,人人都是主角。教师积极应对新媒体挑战,构建顺应新媒体时代且与应用型高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等参与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乃至学生与外界多向沟通与交流,在完成项目任务中内化德育理念。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的重构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对广大青年提出的四点要求和应用型高校肩负的人才培养使命,不难看出,高校思政课程必须尽快转变教学理念,不能单纯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应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和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构建理论与实践互动一体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紧密贴合教育实际
在2009年4月召开的“国家示范高职建设院校教学改革工作座谈会”上,时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的张尧学院士指出,高校办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应用型高校首先应该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然后才是使用适应就业需要的专业技能,再是促进其能够可持续发展,提高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也就是说,根据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其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区别于普通院校,由传统学科教育模式转型为校企深度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也应由传统的知识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与专业相关联,与行业相关联,紧密贴合应用型高校教育实际,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紧密结合专业技能培养
高素质高技能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得应用型高校学生特别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能力的训练,这种诉求同样也诉诸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上。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如果仅仅使用普遍适用性的案例和原理,丧失“应用型高校”的教学特色,也就失去了学生的捧场与点赞。与专业相结合,就是要把与专业相关的资料、信息、事件和鲜活话题等资源充分融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自身就业创业和成长成才密切相关,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三、新媒体环境下应用型高校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新媒体的全面流行,突破了传统的学习、交流平台,课堂不再是唯一获取知识和经验的地方,甚至不再是主要途径。在新媒体中感受了自由、平等的大学生群体,不再墨守成规的接受既定的知识和价值标准,甚至对意识形态教育和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持戒备和抵触、反感的态度。既然无法回避互联网新媒体的强势袭来,不如直面挑战,主动变革。
(一)从单向传送到多向沟通
新媒体依托先进的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而形成了巨大的网络体系,其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且传输快速。应用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利用其宽广的选择空间,挖掘大量的、丰富的资源,吸纳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进行继承与创新,同时利用其大规模、快速性等特点及时传播正确的思想、政策和理论。而最关键的是要将新媒体转化为多向沟通的主要渠道,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与课后、线上与线下、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随时进行沟通与多向交流,老师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可以第一时间释疑解惑,第一时间积极引导,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崭新、空前而广阔的理论与实践新阵地。 (二)从“主体-客体”到“主导-主体”
无论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模式还是以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模式,都认为主体和客体是相对而存在(“主体-客体”),只是强调某一方的重要性。然而,在新媒体环境的今天这些都不再适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主导-主体”)的新教学模式逐渐得到广大教育者的普遍认可。特别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并贯穿于课前备课、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课后辅导等全过程,才能让“以学生为主体”具体化,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内心。只有重视学生感受,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充分感受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引领和帮助学生成长。
四、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要研究分析社会热点。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结合应用型高校教育特点,积极探索与“能力本位”相适应的项目导向教学法改革,让学生参与教学,动起来,充分发挥课程价值的引领功能。
(一)项目教学法的实施理念
项目教学法以能力为本位,贯彻的是“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专业背景和未来从业环境的前提下,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整体项目设计,让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自主性地进行自我学习,增强能力,提升素质。教师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一个仿真的职业环境中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去“学”,边做边学,边学边做,在“教、学、做”的循环提高中完成经验的积累与情感的体验,增强课程学习的源动力,让知识的学习变得深刻,让能力的增强变得持久,让素质的提升变得综合。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前提
作为高校的公共必修课,但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专业课程,虽不直接针对行业岗位,但又是每个专业、每个岗位的“职业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如何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专业学习,融入学生未来的岗位发展,就是项目教学法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转换观念,融入专业团队,了解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核心课程、实训项目和所需职业资格技能认证等。比如,通过参与和指导学生实训、顶岗实习等专业教学环节,了解社会需求、熟悉行业规范,掌握学生特点和现状等。在此基础上为专业学生量身定制的项目教学设计就极具针对性,让学生拥有专业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材施教,贴近学生就业创业与生涯发展的优势需求和心理期待的边缘,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
中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让学生真心喜爱并终身受益。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紧密结合专业的前提下,将教材整合为若干项目活动,每个项目包含若干子项目,而每个子项目则通过若干教学情境来完成,从而将“知识本位”的“学科教学体系”整体改造成“能力本位”的教学内容体系与相应的教学方法设计体系。以金融专业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其专业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扎实掌握金融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合格建设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因此,在开展该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其人才培养规格与就业方向,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彰显课程立德树人的价值。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为例,按照项目教学的理念,以“道德考验:金融人,你经受得住吗”的综合项目任务贯穿该教学单元。该综合教学项目又由“我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品质”、“金融人,你的道德底线在哪”两个子项目构成。每个子项目又由若干个教学情境构成,让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完成若干教学情境的子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中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感悟蕴含其中的道德伦理要求和相应的法律底线。比如“金融人,你的道德底线在哪”的子任务,由“道德现状面面观”、“知识大爆炸”、“向道德致敬”、“hold道德底线”四个子项目构成,并通过“小组调研、金融道德规范抢答赛、寻找身边道德模范、课堂微话剧表演、寻找身边的好党员”等若干子项目,层层推动项目的实施,最终完成“调查报告、案例宣讲视频、课堂微话剧、图片、视频、音频等若干教学子任务,层层递进,逐步深入,推动教学实施。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环境下立足应用型高校的教学实际,结合应用型高校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规律,构建“价值引领、能力本位”的教学体系和以项目为牵引的教学方法体系,着力解决“重点讲什么,关键如何讲”的教学设计,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方法,进一步强化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提高的教学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