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影响
[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媒体,网络平台应运而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也给大学生们带来许多不良影响。本文将重点分析网络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利影响,以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负面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产生,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制造了前所未有的麻烦,下面就以金融学院为例谈谈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哈尔滨金融学院学生的上网调查
以哈尔滨金融学院的学生为例,进行了大学生上网情况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500份。调查结果如下:76.2%的学生认为上网具有积极作用,能够开阔视野,了解社会动态,65.4%的同学都认为上网时间不能自控。调查还显示:把玩游戏、聊天作为主要目的的占34.4%。在这500名学生中有105名学生有过网恋经历,比例高达21%。经以上调查可知,网络已经成为我校大学生生活必可不少的一部分,对同学们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平台,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
2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2.1网络用语在日常生活中泛滥
网络用语是指非正式语言,起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网民,自由创造的网络语言,其本质上是一种感情的集中宣泄,众所周知,网络用语与国家语言规划化、标准化的发展是违背的。而同学们逐渐把网络用语带进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冲击了传统教学,影响了的书面用语规范性,不利于传统汉语文化的传承,也对我国的语言文明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2.2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虚拟化世界
沉迷网络会诱发多种健康和心理问题,很多学生只有在网络世界才能找到自信得到满足,逃避现实生活的责任和义务,人际关系恶化。同时,沉迷网络还可能造成心理障碍:长时间上网会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感知能力和记忆力都会减退,逻辑思维迟钝,易产生抑郁、悲观等消极情绪,更有学生心理扭曲通过网络诈勒索别人钱财。
2.3网络的宽松环境淡化了学生的法制观念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国家尚且没有系统的法律对网络世界进行约束,所以目前网络环境比较宽松,导致网民在使用网络时缺乏最基本的自觉性和道德意识。一些大学生在网络上肆意发表攻击性言论,发泄个人情绪,甚至有一些大学生肆意妄为,利用专业技能,制造病毒、入侵公共网络,可以说网络环境的宽松使得有些同学法制观念淡薄。
3应对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消极影响的措施
针对网络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众多负面影响,我个人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3.1将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主要阶段,高校即青年思想的集中地,所以,高校有义务帮助学生过滤掉他们所能接触到的不良信息,更要为学生们提供健康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各高校应该利用好新的传播媒介网络,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起大学生思政教育线上平台,开展在线和远程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通过网络这种新生平台,快速便捷的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如在2000年,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就已经开设了红色网站,并以此作为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网站平台上精心设计的很多内容,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各高校可以此为范本建设和完善适合自己学校特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让学生和老师能够通过网络平台随时随地交流思想,共同进步,营造良师益友的温馨校园文化。
3.2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过度阶段,这期间,学生刚刚从单纯的学习生活中解脱出来,面对林林总总的诱惑,总会有一些出格的想法和行为,而及时的心理咨询,可以避免大学生的偏激行为,避免给自己、给家人、给社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但是,有些同学可能由于担心传统面对面咨询会泄露个人隐私,而拒绝心理咨询。而通过网络开展的匿名心理咨询方式,极好的化解了学生们对个人隐私泄露的顾虑。并且网上匿名心理咨询能够让学生们更加轻松、没有负担的表达心中的想法,缓解学生与人沟通能力差造成的心理压力,利于沟通,因此,能够让心理咨询师更好的诊断,给出最好的治疗秘方,以达到治疗效果,让学生们恢复心理健康。
3.3加强大学生个人网络道德自律教育
事实证明,高校经过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对信息判断处理的本领。组织大学生创建网络小组,在小组内开展网络话题讨论,共同观看网络成瘾案例分析,让大家深入了解网络成瘾的危害,以此也促进学生们增强自律意识,让学生掌握自觉遵守网络公约和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侵害的本领。学校的教育应把对大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网络作为一个专题纳入教育体系,绝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
综上所述,大学生是接受新鲜事物能力最强的人群,也是网民的主要力量。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各个方面都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如思维方式、道德判断、法律意识、人格心理等思想政治观念。而且由于大学生上网时间和条件比较方便,加之自控能力较差,所以极易受到网上不良思想的侵害。由此可见,高校务必建设起行之有效的网络教育阵地,做好网络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正确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贾博.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和对策[J].前沿,2013(12).
[2]王韬.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06).
第二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创新创业作为大学生的人生选择,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对提升我国当前核心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多层次地分步推进,还要把握多点突破的策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意识的梳理和技术上的辅导,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观念,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志,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科学有效地完成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万众创新;大众创业
目前,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去向已经成为了牵动千万家庭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在2013-2015年三年间毕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已经超过了两千万人。虽然高校扩招达到了教育普及的目标,但也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就业难问题的严峻程度。根据目前的社会环境,高等院校有必要为学生的自身发展进行规划和教育,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开辟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新通道。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概念解析
(一)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对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总称,其主要特点是为单一事物赋予了开创性和实际社会生产力。具体来看,创新能力主要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开创性,其二是社会生产效益。这说明了该创新事物在历史上具有前所未有和推陈出新的作用,同时又表现出了对社会生产的巨大推动作用。
(二)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对社会生产者把握时机和统筹规划等方面能力的一种综合,主要包括了创业技能和创业动机两个部分。前者主要体现在创业者的个人综合素质上,主要包括了心理素质、知识水平、经营和管理素质等方面;而创业动机则分为社会时机型和个人生存所需型两种。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
(一)创业意识教育
事实上,我国的社会群体在思想上存在一定误会,在看重知识水平的同时却忽略了思维能力的作用,因此,创新创业的意识相对淡薄,已经在大学毕业生中形成了普遍现象,不少学生甚至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针对已经有创业意向的学生。然而,如今高校毕业生在面临就业难的问题时,缺乏深入认识和理解,没有完善的职业和人生规划。事实上,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借助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掌握创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帮助学生在未来可能发生的社会时机型创业中奠定相应的基础和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统筹规划和自我发展规划的能力。这样一来,就业压力可以作为动力去鞭策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1]。因此,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工作也成为了大学毕业生所必需参与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创业精神教育
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而言,其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然而目前社会上的大多数毕业生均没有将创业作为毕业的第一选择,这主要是由于创业已经在大多数社会个体心理形成了一种不稳定的初步形象。但在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的当下,毕业生除了需要在职场中寻找自己的出路,同时也需要不应仅仅充当着求职者的角色,他们要想在当今人才济济的职场中找到自己的出路,也需要通过自身的力量去转变角色,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鉴于此类状况,高等学校需要通过创业精神培养和创新教学融合的方式完成教学工作。同时,也通过培养学生创业的自信、坚定的创业意志、积极的创业心态等多方面的工作嵌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让学生真实领略到创业的深刻内涵和必要性,为学生毕业所需的基本素质进行培养,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总的来说,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通过多方面的同时推进来达成,才能帮助毕业生对就业形成必要的体系[2]。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策略
(一)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素质
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元素,主要是为了让教育工作内容和目标变得更加贴合现实,对于毕业生的实际就业具有相当的助力。对于学生工作而言,培养的最终目标便是服务社会和国家,同时又要满足当下时代的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因此,创新创业工作的根本目标可以分散成相应的小目标和分布计划来完成,并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生价值观树立等工作融入其中。以此来帮助学生培育完整的自主创业意识,引领学生以实际情况为基础来构建自身的创业规划,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将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与创业目标进行联系。学校应当积极配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贴近实际的行为,以此确保学校的创业创新教育工作可以真切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强化自立、自理、自学以及自主探究的渠道,能够在今后的创业历程中更加游刃有余地进行。通过贴近实际和贴近社会发展背景的教育,也可以让学校对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情况有更加深入地了解,以此告诫学生如何处理创业中所面对的负面问题,及时调整自身的心理和情绪,并为社会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发展人才[3]。
(二)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创业教育在全世界的教育领域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当下产业升级和改革创新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创新创业对于整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亦具有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这也是大多数高校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以及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最佳方式。然而,从这一阶段以来的创业创新统计数据来看,不少的失败案例在某种程度具有相当的共性,尤其是大学生的创业观念存在的漏洞最需要引起注意。具体来看,部分创业者认为创业所需要的重点是idea,其过程可以相对简化;而也有人认为创业具有很大的风险性,甚至可以在时机成熟的条件下通过运气来获取成功。这样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当下的高校创业创新课程还有不少的问题需要解决,尤其需要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达到目标。在大学生创业观的塑造过程中,不仅需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来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大纲进行调整,确立意识树立和观念强化的课程、目标以及计划。也需要借此来对后续的考评工作进行指导,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创新创业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旨在培养学生对具体的社会和创业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以及解决,然后再利用课程实践过程中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创业知识的积极性。值得一提的是,可以适当地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当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感受创业者创业过程的艰辛和创新创业对毕业生的意义[4]。
(三)开展创新创业培训,提高大学生创业意志力
对于大多数大学生的创业而言,问题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但是总体上也有迹可循,一是学生心理上存在紧张、担忧和浮躁的特点,甚至会因为一时的桎梏而呈现出自暴自弃和一蹶不振的后果,最终使得创业努力付诸流水。随着大学生创业的不断增加,这类创业失败状况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因此,高校需要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此类状况。例如创业培训工作,借助分析创业案例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创业技能,具备创业所需的能力和知识,清楚认识其中所存在的风险和所需要面对的问题。究其实质,教育教学和培训的工作仍需要具体的教师来完成,因此,学校需要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上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结合社会上的成功企业人员进行实际经验的交流。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书本和案例中无法学到的实战经验,更能借此来坚定学生的创业意志。从当下时代的发展状况来看,创业在某种程度上是更利于毕业大学生的一种方式。因此,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高校采取符合时代标签的创业创新教育和培训,帮助学生以更加贴近生活实践的形式去融入社会,这样才能减少在此期间所造成的消极心理,有效改善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5]。从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致力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对于国家和社会均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因为创新创业教育体现了我国的核心竞争能力,可以帮助优化经济增长模式,维系社会稳定。同时也使得高等教育实现了知识技术传播朝实际生产力的转化,对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以及教育水平提升均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提高,史上最难就业季也频频刷新,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多点突破的模式嵌入到高校学生所急需的创业教育工作当中,可以获得更加高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吕淑珍.大众创业视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改革初探[J].东方企业文化,2015,(23):112-113.
[2]井月,彭云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思政教育研究[J].价值工程,2016,(10):9-11.
[3]杨鹏聪.大学生创业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多点突破[J].教育艺术,2016,(3):17.
[4]邹建良.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5,(5):56-58.
[5]朱偃.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创业就业过程中的作用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4):66-69.
第三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交汇
【摘要】
全球性文化交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样式的表征出发,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样式的来源及途径,论述了文化交汇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和冲击,探讨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作用下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策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建设,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状况普查,拓宽思政教育的渠道和路径,强化大学文化环境的综合建设。
【关键词】
文化交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应对策略
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样式的表征看,思政教育呈现出教育内容多变性、教育方向选择性和教育对象差异性三个特点,并通过教育者的言传身教、受教育者的互相引荐、多媒体教学的知识点传授和教学环境的潜移默化等4种基本途径,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文化交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考察当今时代发展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了解大学生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时出现的分歧和误会,以通过多次对比和分析,得出真正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体系,为文化交汇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高潮打下基础。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样式的表征
1、教育内容多变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和文化事业想要形成高效的运转模式,就需要与经济发展密切接轨,形成与时俱进的综合教学模式。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与时俱进的典型,应当充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做出必要的跟进。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式的表征看,文化交汇背景下思政教育的内容呈现多变性。这主要是由于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综合发展模式,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强调党和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践行跟进时代发展潮流的思政文化,因此,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自然也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做出了定期的更新和优化,以保证大学生所汲取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为优质人才培养也打下了夯实基础。
2、教育方向选择性
经过长期的筛选和沉淀,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发展可谓是兼容了众多文化要素,形成了多种文化并重的综合文化体系,大学生在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时,必然在文化交汇的背景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作出教学方向的筛选。其中,以了解和认知中国思政教育文化为目标的大学生往往可以选择基础性思政文化进行学习,他们只需要对思政文化有所了解并将其掌握,就能满足一般的学习需求;而对于日后想要从事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的大学生,则应该明确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核心内涵,尽可能多地理解和把握中国思政文化的发展路径和发展前瞻,以实现教育方向选择的多样性。
3、教育对象差异性
众所周知,最高程度的教学是以人为本的综合教学,强调了因材施教教学模式。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看,文化交汇强调了教学对象应遵循差异性原则,对于思想政治文化把握程度较低的学生,通过板书教学和口头教学,初步掌握思想政治要求去做的及禁止去做的两类事;而对于思想政治文化把握程度较高的学生,通过自身的教学把握相关思想政治文化的同时,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的亲身体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必要情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根据教育对象的差异化,采取分班教学的方式,真正实现因人制宜的综合教学体系,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最优教学效果。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样式的来源及途径
1、教育者的言传身教
随着文化交汇理念的不断推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愈加紧密。纵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样式的来源,我们可以从中得出,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作为其中的重要途径,已经得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双方关注和重视。在日常生活中,教育者会根据自身学习的思想政治文化灌输给受教育者,使得受教育者能够通过简单的板书教学和口头教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除此之外,教育者本身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践行者,因此,他们还会在日常生活中,充分践行思想政治观念,保证自己的行为规范能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要求。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口头教育和板书教育的比重不断走低,教育者的言传身教逐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有着极大影响。
2、受教育者的互相引荐
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包揽了各个专业的优秀人才。在进入大学进行学习时,不同专业的学生会进行跨专业交流,以实现专业知识与非专业知识的联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这个相对深奥的话题,受教育者之间会通过互相引荐的方式,推荐自身学习的学习渠道和学习路径,使得自身的学习方法能够在共享中实现1+1>2的思想碰撞。比如,学生甲认为网络学习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源泉,学生乙认为中共中央领导整合出版的文字读本具有更高的专业性,那么,在具体交流过程中,学生甲就会向学生乙推荐网络教学,而学生乙又会向学生甲介绍相应的文字读本,并以此实现学习渠道和学习途径的共享。这样的沟通交流方式,不仅实现了文化交汇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样式来源,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3、多媒体教学的知识点传授
在文化交汇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逐步采取多媒体教学模式,实现知识点的多渠道教学。在课内教学过程中,通常由教师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此时主要是采取ppt教学的方法,实现现实授课与网络授课的融合;而在课外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点灌输比重逐步下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逐步从知识点转移到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在虚拟的实验室内进行思想政治的模拟演练,并由老师针对学生的实际表现做出评价和反馈。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的知识点传授不仅在课内教学中有着较强的应用,在课外教学中的应用实例也不胜枚举。
4、教学环境的潜移默化
众所周知,文化环境区别于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具有强有力的潜移默化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行过程中,文化环境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通常情况下,文化环境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部分。其中,宏观环境针对学校整体而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场所,强调了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板。在宏观环境下,学校领导根据自身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路径做出教学环境的优化,使得学生群体能够获取更多的思政教育资源,实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赢;而微观环境中对于班级个体而言,往往会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水平做出具体划分,以避免出现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而教学方式苟同的错误教学方式。可见无论是宏观文化环境,还是微观文化环境,都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境,有着其独特的教学作用。
三、文化交汇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和冲击
1、拓宽了教育者的教学范围
随着文化交汇的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从大学生目前的受教育情况看,教学者的教学范围得到了充分拓展。一方面,教育者需要跟进时代发展潮流,补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更新的内容至教学大纲中,根据党的大政方针及最新政策理论,做出自身教学范围和教学体系的革新和优化;另一方面,教育者需要根据自身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选定恰当的教学体系,实现教学内容的完备化和完整化,因此,他们会从网络资源和其他信息平台中挖掘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而文化交汇的加强自然便捷了教育者获取信息资源的路径,使得教育者教学范围的拓展能够在短期内得到高效效果。
2、实现了受教育者的多渠道学习
随着文化多元化的不断推进,文化交集与融合成为了可能,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文化交汇的充分影响,实现了多种渠道的综合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从教育者层面得到较为丰富的文化资源,还能通过网络课程、信息平台和文本读本等多种渠道,收集对自身学习有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便利程度自然不容小觑。除了学习资源的收集,受教育者之间的观念共享,也随着文化交汇的推进而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如今,受教育者之间可以通过强有力的互联网络平台,搭建起彼此沟通交流的虚拟桥梁,形成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模式自然也是受教育者多渠道学习得以实现的典型表现。
3、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随着文化交汇的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丰富和优化。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层面挖掘教学内容时,不再单一地翻阅相关文献资料,而是通过时下新闻和时政热点的绑定,以鲜明的个例吸引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兴趣后,通过简明扼要的教学内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点的灌输。而文化交汇强度的不断加深,也实现了中国传统教学模式与西方先进教学模式的融合。如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师为主导的知识点灌输,而是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教学,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提问并自主解答疑惑的一体化教学,真正推进了教学内容和教学内涵的双向提升。
4、优化了思政教育的宏微观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宏观文化环境和微观文化环境会分别对教育对象和被教育对象起到强有力的影响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然也不例外。随着文化交汇的不断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环境建设强调物质环境的优化,实现了多种配套设施的健全,保证软硬件设施齐全前提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能够有更好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微观文化环境也顺应宏观环境建设的潮流,形成了整体与个体的双向繁荣。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文化交汇推进了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的共同进步,使得学校层面在构建宏微观环境时更加注重环境建设的人文性,保证良好的人机关系并真正促进大学校园宏微观环境建设对思政教育水平提升的潜在作用的发挥。
四、文化交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应对之策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建设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想要实现文化交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就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建设,实现大学生校园师资力量的迅猛提升。一方面,应当加强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保证教师所掌握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能够丰富于学生的文化涉猎范围,形成大圈包小圈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应当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保证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能够形成共同学习的默契,降低因教育者言行不一而导致的受教育者被动学习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总之,在后期发展过程中,要想真正实现文化交汇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积极作用,就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的双向提升,真正推进师资力量的优化和完善。
2、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状况普查
由于受教育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因此,在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时,应当响应文化交汇的基本需求,针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状况做出普查。而大学生思政教育状况的普查主要针对两个层面:大学生当前的思政教育水平及大学生思政教育文化领悟水平。其中,大学生当前的思政教育水平的考察主要针对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需要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读,考察大学生目前的思政能力,以为后续的思政教育分班打下基础;而大学生思政教育文化领悟水平则是针对已经学习了一个周期或几个周期的大学生而言,通常采取绩效评估的方式,考察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而无论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还是思想政治文化领悟水平,都需要根据学生的动态发展做出多边考虑,以真正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普查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3、拓宽思政教育的渠道和路径
大学生思政教育作为一个宏观的教育体系,应当采取多渠道、多路径的教学模式,实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良好沟通。通常情况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渠道的拓展是在文化教会背景下,实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联合,保证大学生不仅可以获取基本的专业知识点灌输,还能采取虚拟课堂教学的方式,实战体验思想政治教育所触及的实际案例,以保证大学生在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理念的同时,还能将其与具体实践充分融合。而思政教育路径的拓展主要针对大学生的信息资源获取和学习交流,应该不仅仅局限于现实生活,而是应该有效拓展网络资源和信息平台,达成多边资源共享、促成多方交流合作。
4、强化大学文化环境的综合建设
无论是宏观文化环境还是微观文化环境,都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不容小觑的潜移默化作用。因此,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应当顺应文化交汇的需要,加强大学文化环境的综合建设以保证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能够得到双向共赢。从物质环境角度看,大学校园的校领导应该加强资金投入力度,保证各个班级的软硬件设施能够配套齐全,真正实现强有力的多媒体教学;而从人文环境看,教师和学生应当注重良好的环境氛围营造,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贯穿于大学生活始终,实现个体与整体的融合。必要前提下,学校层面还可以优先开展文化交汇的资源交流活动,达成多个校区之间的文化共赢。
【参考文献】
[1]顾洪英.流行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1)114-117.
[2]王艳华,孙黎.文化认同对大学生思想内隐形成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02)31-35.
[3]陈殿林,张青青.论青年亚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3(09)65-69.
[4]陈雅萱,卢德友.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效应[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64-68.
[5]李少奇.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211-214.
[6]田长生.后喻文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策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189-191.
[7]吕开东.基于文化自觉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02)78-81
第四篇:大学生网络话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
当前,网络话语以传播速度快、来源渠道广、形式载体多、解构功能显等特点影响着大学生对其的选择和使用,大学生经常利用网络话语表达自己对社会事件和校园现象的看法,但是在某些敏感政治事件中往往却不能理性客观地运用网络话语,更难以主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接大学生网络话语不仅是解决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网络传播困境的现实途径,更是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客观需要。一线教育工作者辅导员应该把握安全性、差别性和平等性原则,从共同语境培养、话语内容凝练、网络平台运用等方面入手,促进两种话语的有效对接。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网络话语;策略
大数据时代,网络话语以传播速度快、来源渠道广、形式载体多、解构功能显等特点影响着大学生对其的选择和使用。[1]目前,大学生应用网络话语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惯用大量表情包来抒发情感、巧妙借用网络流行语言、善用网文进行自谦自嘲等。大学生习惯于将网络作为传播载体,基于某些社会事件或者校园现象,借助网络话语进行情感表达和事物评价。但是,在一些与政治相关的社会事件中,遇到权力滥用、贪污腐败、抵制日货、贫富差异等现象时,大学生往往选择感性地运用网络话语评价社会事件,难以客观地站在中立立场去剖析事件本身,更难以主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接大学生网络话语,即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成为大学生网络话语的主要构成部分,这不仅是消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网络传播困境的现实途径,更是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客观需要。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接大学生网络话语的必要性
(一)网络话语更迭频繁,主流话语难以稳定
(二)网络话语快速传播,思政话语遭到解构
大学生在网络话语传播过程中经常下意识对传统意识形态进行解构。[2]大量网络话语以戏谑搞笑嫁接形式冲击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占据主流地位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网络话语传播中被定义了新的含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接大学生网络话语,不仅可以重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真实内涵,还可以潜移默化提高大学生对政治语境和政治话语的敏感性,令大学生更加客观正确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三)话语特征差异明显,话语沟通缺失语境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意识形态性强,且较为抽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又习惯于运用这种较为传统、正式的语言教育学生,加之大学生受网络环境影响更大,自然在日常交流中偏好于使用传播快、来源广、形式多的网络话语。两种话语特征各异,使得沟通语境缺失,阻碍了高校师生的沟通,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接大学生网络话语的原则
面对数据时代的千变万化,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对接大学生网络话语,作为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辅导员,必须遵循以下指导原则。
(一)意识形态安全性原则
网络无边界,但网络意识形态有边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接大学生网络话语应坚持意识形态安全性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接大学生网络话语时,辅导员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与内涵不能改变原则。[3]传播形式可变,核心精髓内容不变。辅导员要因势利导,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网络影响力。
(二)对待学生差别性原则
不同专业、年级、学历、性格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形式、内容及所传递信息的接受能力、接受程度和接受范围等存在着差别,因而进行网络话语对接的目标、内容及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为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接大学生网络话语的过程中,辅导员要注意联系大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根据学生的性别、专业、年级、民族、生活经历、心理状态等进行因材对接,切记假大空现象发生,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具体对接,从实际生活中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
(三)与学生交流平等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大学生网络话语对接,必须与大学生生活进行紧密结合,还要紧跟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步伐。辅导员应对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放下架子,以学生为本,从前喻文化时代向后喻文化时代进行转变,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了解学生使用网络话语的心态和立场,结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寻找大学生网络话语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之间的契合点,以减少因不同话语误读而引发的矛盾冲突,实现大学生网络话语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之间的交流互动,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大学生主动进行网络话语对接。
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大学生网络话语的对接策略
(一)培养共同语境,创造对接条件
辅导员习惯于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学生偏向于使用网络话语,二者在语言交流上存在语境障碍。因此,培养共同语境是促进两种话语有效对接的必要条件。这需要辅导员主动走进网络,了解网络话语的内容、特点和传播规律,找到网络话语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契合点,恰当运用符合规范的网络话语和网络符号转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话语、学术话语和宣传话语,运用理性与感性、社会与个体、政治与生活相结合的话语形式生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结构维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感染力、吸引力和解释力,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时代感、亲切感,减少学生对其固有的距离感、严肃感,培养两种话语的语言语境。还要走进学生群体,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状态,在恰当的时间、地点、场合表达恰当的话语内容,培养两种话语的非语言语境。
(二)凝练话语内容,增强对接效果
网络话语之所以深受学生喜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内容高度凝练,意思阐释清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欲更为有效地对接网络话语,也需要凝练其内容。辅导员在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应该多总结、多思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核心内涵,凝练话语内容,提高话语精度。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练表达为一种德,蕴含着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国家大德三个层次德的含义。如此,学生就能对原本意识形态性强、抽象性显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朗朗上口、过目不忘,更加精准直接地看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本质,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认识水平。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更为自然、有效地嵌入到网络话语中去,逐渐成为大学网络话语的主导语言。
(三)运用网络平台,加快对接速度
培养共同语境和凝练话语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接大学生网络话语创造了基本条件,能够帮助辅导员明确怎么说,让说的内容更贴近学生,而微博、微信、易班等网络平台能够影响辅导员对谁说,让说的对象更广泛,说的速度更快捷。辅导员要充分借用网络平台的传播优势,在网络文章、主题图文、网络问答中恰当运用网络话语,宣传阐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提高辅导员一对多传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频率,表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效率,增强学生理解、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可能性,从而加快两种话语的对接速度。
四、结语
大学生网络话语因其自身特点而蹿红,但也因其不稳定而难以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接大学生网络话语的目的就是利用网络话语的模式和流传速度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融入大学生网络话语体系,并占据主导地位。做好大学生网络话语转化工作,辅导员应该着力于培养沟通语境、凝练话语内容、借用网络平台等工作,切实强化两种话语的对接效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2014-05-05.
[2]郭祺佳.大学生网络话语权发展趋势探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1).
[3]吴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现状分析[J].党史文苑,2014,(4).
第五篇:大学生网络言语规范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当今时代,大学生网络言语失范问题日益严重,其造成的后果也越来越突出。大学生网络言语失范问题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简要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言语失范现状以及规范大学生网络言语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言语的规范化,从政府、高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四个维度出发,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详细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言语失范问题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网络言语规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更是成为了网络时代的主力军。网络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信息,为人们的交流联系提供便捷,同时也对大学生网络言语道德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言语,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1大学生网络言语失范现状
目前,大学生进行网络言语交流的平台主要有QQ、微信、微博、校园BBS等等,大学生在这些交流平台上主要存在着网络言语失范问题。所谓网络言语失范指的是网络行为主体违反了一定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在网络中所出现的一些违反社会公共道德言语行为及其表现,如网络谣言,言语低俗,言语暴力等[1]。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主力军,所能形成的舆论压力、言语攻击更是难以控制,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言语的规范。其次,网络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等特点。非理性的网络言语表达不仅仅会对大学生自身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将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语习惯带到日常生活中,而且还会对很多青少年产生反面影响,由于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因此网络言语对他们的影响比较深。为了提高网络的净化效果,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作用,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言语规范。
2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规范大学生网络言语的举措
有效加强大学生网络言语规范,可以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从政府、高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四个维度进行着手,多管齐下,全方面的加强大学生网络言语规范。
2.1政府方面
第一,政府应完善网络立法,严格依法治网。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明确大学生网络言语是非界限的法律标准,真正做到在处理大学生网络言语失范问题时有法可依。要完善网络立法,目前我国关于网络立法尚不完善,未能与社会发展同步,针对大学生出现的种种网络言语失范问题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法律处理规定。因此,政府应尽早着手相关法律条文的制定。同时当下要严格遵照《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公共场所上网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来治理网络,对于一些非法平台、言行粗俗恶劣的网站依法关闭整治,对于造谣诽谤、侮辱他人、煽动攻击他人、发布虚假信息等性质恶劣的网络言行要严格处理,对于有影响力的网络大V肆意发布虚假信息煽动舆情损害人民利益的更要从严处理。要让大学生感受到政府对于加强网络言语规范的重视和力度。第二,奏响主旋律,创建网络礼仪。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政府要加强主导作用,加强对网络内容的引导,弘扬主流文化,营造良好的网络话语空间。创建网络礼仪并加强宣传,使网络礼仪规范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网络礼仪,在网络上文明用语。第三,建立专职思政队伍。当前网络发展迅速,其对大学生的言语影响较大。因此,要想有效的改善大学生网络言语的失范现象,建立一支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迫在眉睫。这支队伍应由政府联系组建,与学校、大学生社团、各社交网站保持密切联系,能够长时间的参与到大学生的网络交流中,通过自身表达的规范言语来影响、感染和带动大学生,使其在网络中形成文明用语的习惯;此外,专职的思政队伍还要能够对网上的虚假信息、诋毁信息等加以明辨,并及时出面澄清,避免大学生出现盲目的网络跟风,导致舆情扩大。
2.2高校层面
学校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大学生的网络言语规范及道德培养都离不开学校的教育与影响。
2.2.1加强理论教育
第一,利用课堂教学来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言语规范的影响。思想品德修养的形成是建立在了解有关知识的基础之上的,这正是课堂德育的理论依据。因此,我们要加强大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教育,通过开设伦理学、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来加强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其较高的品德,从而加强在网络中言语运用的规范性;通过开设相关法律选修课程等来提高大学生对网络言语规范化的重视,提高大学生的自觉性。第二,加强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法就是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向人们灌输正确理论和先进思想的教育方法。在学校中,我们主要应该运用网络多发送一些积极向上的文章、话语,多传播一些励志故事。增强正面言语的宣传力度与覆盖力度,尤其利用好QQ、微博、微信、校园BBS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交流平台,以学院、班级等为单位,建立微信群、公众号等,按时推送一些优美的文章、积极向上的言语,用正面言论、思想、舆论引导大学生,用积极向上的言语占据大学生的视野,做到图文声并茂,加强正面言论的宣传力度。
2.2.2开展典型教育
第一,学校可以开展正面人物的典型教育。通过学校学院举办网络文明道德榜样或推选网络善言天使等评选活动,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并带动大家在网络上文明用语。对选出的道德榜样进行宣传表扬,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加以推送宣传,扩大优秀典型的影响力。学校要积极鼓励大家向优秀典型看齐,学习其文明用语。第二,学校可以开展反面人物的典型教育。要指导人们分析、识别反面典型。集中对网络上曝光的言语失范的一两个典型人物进行分析,解剖他们消极的、负面的、粗暴的言语给相关人员带来的伤害。让大家充分的认识到也许自己的一时放肆、不经大脑的言论攻击或诽谤就有可能给一个陌生人带来极大的伤害,要让大学生树立一种对自己的言论负责的态度。
2.3家庭层面
家庭对人的影响是基础性的、长久性的,对一个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非常大,很多家长以为孩子上了大学之后就不需要家里的管教了,作为家长的责任就少了,对孩子的教育与监督也减少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由于不适应大学生活,没有了高中时期忙碌的课程,缺少了老师的叮嘱和父母的关爱,都会显得十分的迷茫和无助,因此网络就成了他们的慰藉,渐渐的他们习惯于在网络上用虚拟的身份与人交流,成了生活在网络上的人,其言语也变得放肆起来。因此,要发挥家庭对大学生网络言语规范化的影响,需要父母为孩子树立榜样,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注意文明用语,同时也可以适当的多跟孩子进行网上交流,加强对孩子网络言语使用的监督与引导,对孩子施加良好的影响。
2.4大学生自身层面
要加强大学生自身的自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们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要提高大学生网络言语的规范性,归根结底还在于大学生自身是否能够将这种良好的意识进行内化与外化的转换,真正发自内心的想要规范或提高自己的网络言语的使用。大学生要加强自律,时常采用自我反思、自我管理以及自我约束来提高自身网络言语使用的规范性。第一,大学生要加强自律。网络道德素养的养成是变他律为自律的一个过程,大学生要树立主体意识,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在进行网络交流时,既要对他人的言行有明确的是非判断,也要能够对自己的言语进行把关。要变社会要我这样做为我要这样做真正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外化到内化、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第二,时常自我反思。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作为大学生也要具备时常反思自己的意识。不仅仅反思自己的行为还要反思自己的言语、思想是否与社会主流相违背,大学生要时常反思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论是否是客观的、公正的、真诚的,自己的言语是否会给他人带来困扰或负面的影响等等,通过反思来得到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意识,从而提高自己在网络上言语使用的规范性。
参考文献:
[1]李百玲.大学生网络言语道德失范与规范[J].学理论,2013,(31):209.
[2]袁旭.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调查[J].经济师,2016,(1):219,136,138,160,161.
[3]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人民出版社(第二版):218.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
[5]张珂.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培育路径探析[J].时代教育,2014,(5):160.
[6]王娜,孙伟.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实质及其防治[J].高教学刊,2015,(13):161.
[7]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1.
第六篇:大学生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大学生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为了实现大学生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有效结合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结合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只有实现大学生的良好发展,才能保证社会发展。但是现阶段,大学生不仅出现了道德滑坡的问题,更出现了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阻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因此在大学教育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教学,更要重视对学生法制和思想政治的结合教育,以保证大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能够将自身所学应用到实际中,下面详细分析实现大学生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的策略。
一、大学生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意义
目前,大学生普遍出现道德水平下滑、防骗能力较差的现状,实现大学生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具体来说具有以下两方面重要意义:一是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升教育效率[1]。从本质来说,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制修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偏重于对学生道德方面的引导,法制教育则是一种强制性的思想意识教育,实现两者的结合能够增加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知识,提高教育效率;二是实现两者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大学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规范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从而培育出更多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实现两者结合就能够在教育中形成一个强大的教育系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
二、大学生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策略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能够发现实现大学生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重要意义,下面为了实现二者结合,提出三点策略。
(一)改变授课方法与内容,实现两者穿插教学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改变授课方法和内容,通过开展一些实践性的活动使学生积极融入于教学中,实现两者穿插教学,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2]。同时为了更好的实现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教师还可以为学生编制出相关手册,合理进行内容分类,并让学生在学习到相关知识后写出自己所想,增加学生记忆。除此以外,教师在开展两者结合教育的过程中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在课上跟着教师教学思路进行学习,确保二者结合的有效性。
(二)以思想教育课程为主开展法制教育课程
法制教育课程本质上是思想教育课程中的部分内容。由于日常生活中,学生的行为不仅受到法律法规方面的约束,更受到思想道德方面的约束,可见仅仅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无法有效避免学生违法问题,因此,为了保证大学生能够更加遵纪守法,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应该以思想教育课程为主,并逐步开展法制教育课程。结合现阶段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违法事件来看,大部分人犯法并不是他们不知道相应的法律法规,而是他们无法进行道德约束,因此,为了避免大学生出现违法违规问题,实现大学法制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结合十分有必要,并且要以思想教育课程为基础内容,并为学生普及更多的法律知识。
(三)通过有效互动促进二者有机结合
为了保证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学校应该为学生开展实践互动教学,实践互动教学不仅要涉及思想政治知识更要涉及法制知识[3]。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活跃学习氛围,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于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从而使学生学习到有用的知识。除此以外,在实践互动中,教师还能够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在今后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更重视学生不足之处,引导学生构建出一套正确的思想道德体系,保证大学生行为的正确性,从而实现大学生更好的发展。
三、总结
总而言之,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点,在新时期下实现大学生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是为了保证学生能够顺利成长,保证其能够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可用之才。因此在大学期间,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和学校实际发展情况,通过改变授课方法与内容实现两者穿插教学、以思想教育课程为主开展法制教育课程以及通过有效互动促进二者有机结合三项策略,从而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廉颖.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改革与体系构建以思想政治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中国轻工教育,2016(05).
[2]雷友华.探析当代大学生诚信他律建设[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3).
[3]李佳琪.浅谈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中的有效结合[J].青春岁月,2015(23).
第七篇:青年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文以中国知网收录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绘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总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研究前沿演变过程,探索研究的未来增长点,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升青年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
青年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图谱;研究增长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十六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中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这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在大数据时代下,绘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研究的发展历程、前沿演变及热点探索,对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加强青年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概述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为了提高网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同时发展网民的主体性和社会性而组织开展的虚拟实践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包括网络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包括网下针对网络影响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1]。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从起步阶段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并重,到发展阶段注重从微观角度和实证视角多学科地进行研究,再到深化阶段强调从文化层面、价值视角和新载体、新方法等方面创新研究方法和内容[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断壮大。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知识图谱是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系列图形,它用可视化技术描述知识资源及其载体,挖掘、分析、绘制和显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3],用以解释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源流和未来发展趋势。本文选取CNKI中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检索主题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精确检索,共获得2943个结果(截至2016年11月3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可以客观反映某一领域研究热点,节点越大频次越高,节点间的连线越粗关键词共现频次越高[4]。在关键词共现图谱中,出现的关键词大体分为网络文化、网络环境等网络新名词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实效性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对象等理论词汇,思想政治教育频次及中心性最高,体现了学科的主要研究热点。而从关键词演进路径图谱可以发现,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关键词群,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舆情关键词群,再到新媒体、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群,明显的演进路径显示了学科的发展脉络,也凸显了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的理论探索,到对研究载体和研究环境的结合,再到研究的长效性、研究的新领域的研究热点的演变。作者图谱和机构合作图谱中节点越大,作者和机构发文数量越多,节点间连线越粗则合著和合作关系密切。通过绘制的图谱发现,韦吉锋是发文量最多的学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作者合著网络整体非常松散,领域内学者合作的联通性较差。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上以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体现学科研究的专业性,而机构之间没有形成很好的网络,机构间的合作不够密切。
三、青年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进展与趋势探索
从知识图谱分析结果来看,学者们围绕学科内涵、学科性质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证,既得出了学科的理论体系,又逐步拓展了次属研究领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热点从最初的理论完善到具体网络技术结合,再到多学科多视角着手,呈现出了动态演变的态势。高频次的作者和机构以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一线政工干部和高校、单位为主,始终保持着较好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有效结合的研究特点,实效性与长效性则长期受到关注。青年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未来的研究热点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革新研究视角、加强合作研究
随着大数据时代变革力量的逐渐显现,人们意识到无处不在的数据化,数据化代表着人类认识的一个根本性转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应积极行动[5],顺应量化研究方法的崛起,确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数据意识,主动进行网络新媒体时代下研究视角的革新。同时,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学者或机构之间的合作研究,开展信息资源共享及学术交流,将能推动整个学科快速发展。
(二)学科发展的动态可持续研究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无时无刻不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么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带来新的挑战,提出新的要求。要保证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的统一协调,就要求研究能够紧跟时代热点,把握教育主客体的互动机制,重点展开学科发展的动态可持续性研究,探索青年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德福.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难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2014(1).
[2]王虹,刘朋.近十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11(11).
[3]刘则渊,陈悦,侯海燕.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5.
[5]胡树祥,谢玉进.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6).
第八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美国大片正在世界占据一定的商业市场,从多方面来看,美国大片所占据的商业资源与其强有力的拍摄技术与情节构思的安排是密不可分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成为了一个被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从美国大片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新的视角,必须在对美国大片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作出梳理才能正确认识美国大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且针对美国大片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美国大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对策
一、美国大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有利于引导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从人性上来说,人人都有向善的本能,对于向善人们总是拥有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一定程度上来说,人们向善的天性是在受到周围的事物的影响的情况下逐渐得到强化的。对于美国大片来讲,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作用明显地体现在能够指引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首先,美国大片往往都是一些正能量的情节刻画。美国大片之所以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位置,是在于对社会正能量的传播。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正是因为美国大片的积极作用,才塑造了美国大片中诸多的社会正能量的故事,是这些社会上正能量的故事,逐渐地激发着大学生的向善的本能,换言之,在当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因为大学生受到了美国大片的一定影响才树立了其积极的人生态度。其次,美国大片往往善于塑造一定的英雄角色,英雄角色组成了美国大片的主旋律,美国大片的英雄角色往往能够以其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乐观的精神感染到当前的大学生,大学生在这种英雄角色的深度感染之下,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与价值评判。另外,美国大片的英雄角色大多是拯救世界的,因此其英雄色彩具有感染力。正是在美国大片的强烈的英雄角色的助推下,大学生逐渐地树立了强烈的向英雄角色学习的愿望,英雄角色的内在的感染力才逐渐地引导着大学生树立起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指一个生活在社会上的人对社会所具备的一种奉献精神。这种奉献精神以大学生自身的使命感息息相关,大学生有没有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有奉献精神往往决定着这个社会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大学生自身的感悟能力。首先,美国大片往往以揭露人性为根本的目标追求,人性具有善和恶两个方面,换言之,人性虽然是人的内心的一种个人的认同,但往往这种人性认同受到周围影响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时期,在大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中,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可塑性是巨大的,只有大学生正确对待美国大片中所树立的英雄角色形象以及其对社会的担当,才能逐步树立起大学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最后,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个人不断地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大学生只有在不断地自我追求与完善之中,才能逐渐地真正树立起社会责任感。必须承认,人们总是在不断地完成社会交给自己的任务的过程中成长的,社会在自身不断地发展中为生活在社会上的人提出新的要求,这种要求的完成往往需要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的推动。在美国大片中,对大学生的人性塑造以及价值观的正确引导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大片对让大学生树立起社会责任感具有引导作用。
二、美国大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滋生大学生盲目的英雄主义和个人主义
大学生处于人生学习以及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往往来说,一不小心就会误入歧途。因此,美国大片所具备的英雄主义以及个人主义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大学生处于人生学习阶段,容易对美国大片中所渲染的英雄主义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以及盲目学习、效仿等。不得不说,美国大片中对英雄主义的塑造是很成功的,在很大程度上把英雄主义的塑造推向了顶峰。正是这种把英雄主义塑造如此完美的影视手法,使得大学生受到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其次,基于美国是一个自由主义者的社会,在美国大片中,往往强调个人主义,这与我国的集体主义是背道而驰的。我们伟大的共产党从其建党之初就确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伟大目标,我国现在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与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集体主义密不可分的,只有在集体主义的感召之下,才会出现中国当前的富足、实现人们的安居乐业的愿望。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大片的个人主义是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必须正确认识到美国大片的个人主义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侵蚀,让大学生时刻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逐步地培养大学生的大局意识、集体意识,这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
(二)滋生大学生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
美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的经济、政治以及军事在世界各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必须注意到,美国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崇拜自由主义以及享乐主义的社会。这种自由主义以及享乐主义导致了拜金主义在美国电影中大量体现。首先,正是基于美国电影的拜金主义以及享乐主义的影响,造成了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美国大片中特有的拜金主义的错误影响,以至于导致很多大学生深深地陷在了美国大片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之下,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对大学生思想造成的负面影响,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我们认为,美国大片在大张旗鼓地进入中国市场的过程中,必须对美国大片的一些消极因素保持高度的警醒,任何情况下,都要对美国大片所特有的拜金主义以及享乐主义保持绝对的警惕,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给予坚决抵制。
(三)冲击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具有伟大意义的政治理想,也是迄今为止人类的最向往的社会理想。美国大片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产物,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任何影视作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下产生、并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发生作用的。美国大片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尤其是对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影响是必须要引起格重视的。美国大片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产物,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大片就不可避免地带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色彩。无可置疑,这对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是具有一定的冲击作用的。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格外警惕美国大片对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念的侵蚀作用,只有正确对待美国大片的这种作用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美国大片对共产主义信念的侵蚀。从应然的角度来说,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有义务继承革命先烈的意志,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并使之付诸实际行动。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在日常生活中,恪守人的底线以及人应有的法律底线。人类社会在任何发展阶段总会出现与整个人类发展趋势逆流而上的人,作为大学生实际上有必要、也有能力把自己的内在的法律素质转变为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言行,当然也有义务做到不触犯法律与道德的底线,不仅如此还要以实际行动来感染周围的人也参与到这种提升自身的内在素质中来。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以最真诚的态度对待同学,以最真挚的热情感动同学。对于学习上和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及时施以援手。在很多小事情上不要斤斤计较,把心胸放开阔一些。什么事情都要更加地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和胸怀来对待,实际上只有把自己的心胸放开阔了,大学生才能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以及交往中树立正确的观念,实行正确的行为。另外,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做到尊重老师和同学。老师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我们的答疑解惑的传道者,同学们都是我们的志同道合的学习人。必须认识到,无论老师还是同学都是我们最难以遇到的人,都是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更是今后人生路上的相互扶持的人。大学生只有把正确的价值取向不断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才能树立起积极的、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
(二)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
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在一定的文化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校园文化活动是需要大学生都要积极参加的,没有大学生的广泛的参与实际上也就不容易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建立需要大学生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来塑造。只有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才能真正让大学生融入文化活动的感染之中,也就是说,大学生只有在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中才能实现其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不得不指出,任何道德教育最终都是要落脚到实际行动中去的,没有良好的实际行动,道德教育也会往往流于形式,所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基础。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所学的任何知识最终都要用来为社会实践服务,大学生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的社会服务中去,因此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过程中,要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社会实践观念。首先,只有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从根本上让大学生完成知与行的良好结合。没有对知识的具体运用实际上也就没有对知识的正确学习,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只有放在更加宏观的社会实践中去,才能真正接受社会的检验,也才能真正在社会上树立起大学生应有的时代责任。必须注意,社会实践活动一定要有良好的社会实践方案,只有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之前对其制定正确的实践方案才能够从根本上达到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任何社会实践方案的制定都必须紧密结合大学生的实际。而大学生的实际是指大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程度,这些都是丰富社会实践的重要方面。必须认识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始终必须是仅仅围绕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来进行的,让大学生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以及社会实践中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的魅力以及重要性始终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
(四)净化网络环境
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中,网络内容良莠不齐,很多网络宣传内容属于低俗的、以及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在这个的网络环境之下,大学生很难形成属于自己的良好的行为及思想观念。首先,净化网络环境必须首先着眼于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影响最大的网络流毒。也就是说,尽管当前的网络环境很差,但必须首先把最能影响大学生道德观念的网络流毒排除出去。其次,政府应该加大立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政府要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管理,只有政府充分重视网络环境的净化的必要性才能真正让大学生拥有良好的网络环境。政府应当加强对不健康的网络环境的治理能力,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大对危害网络环境的行为的惩罚力度。最后,人们要养成文明上网的行为。当前的网络环境不佳与人们的不文明上网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只有大家都能够养成文明上网的行为,才能净化网络环境,从而降低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消极影响。在如今美国大片大量向中国输入的情况下,必须深刻的总结美国大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对其消极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同时,也必须重视思想的引导以及校园文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统一,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参考文献]
[1]胡琼,王敏.民办高校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和方法[J].学周刊,2016(5).
[2]卢翠荣,李志远,孙冠婴,聂佳曼.搭建网络平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周刊,2016(8).
[3]韩静龙.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关系[J].现代交际,2016(5).
第九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西柏坡精神传承
摘要:
西柏坡精神拥有丰富的内涵,它在战争时期是激励战士们坚持革命的精神支撑,而在今天,它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财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传承西柏坡精神,是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基石,是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宣扬爱国主义、发扬民族精神的助推剂,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
西柏坡精神;传承;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中国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已经悄然走过了六十七年。西柏坡精神在经过历史的检验后历久弥新,绽放出独特的魅力。它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并形成了其独具时代特色的风韵,在中国历史革命的精神宝库中熠熠生辉。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西柏坡精神的指引,在西柏坡精神的引领下前进,培养具有懂得回顾历史、反思历史、以史为镜的现代化青年。
一、西柏坡精神的内涵
西柏坡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关键要的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就是在这里指挥完成的,党中央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对新中国的未来进行了展望。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也就是著名的两个务必。西柏坡精神是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和地理条件下,西柏坡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敢于斗争、勇于挑战的进取精神;艰苦奋斗、谨慎谦虚的开拓精神;团结协作、一切为了群众的民主精神。
二、当代大学生传承西柏坡精神的时代意义
西柏坡精神给予了我国思想政治和经济建设极大的内在精神动力,也为青年学生实现树立远大志向、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奠定了基础,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有力进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在社会建设新时期,当代大学生面对着诸多的社会问题,而他们是祖国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理想信念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得到高校及社会的重视。以西柏坡精神为支撑,使高校的教育理念得到升级,探索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在新形势下得以实现的最佳途径,以振兴中华,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2、有利于强化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
当代大学生很多都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并且有些独生子女意志力薄弱,不能理解艰苦奋斗的深层意义,且以自我为中心。当代的青年学生证需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西柏坡精神为他们指引一条正确的的道路,使得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能够发扬光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健康地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三、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西柏坡精神
1、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西柏坡精神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让大学生远离文化糟粕的责任,大学生需要从中外文化中去粗取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西柏坡精神和延安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一脉相承,彰显我国历史文化具有的独到的魅力,表现出恢弘的革命气魄,映射出我党与人民生死相依的鱼水之情,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我国历史文化的本质,感受真、善、美,抨击恶势力,坚定其理想信念,抵御文化垃圾对我国当代青少年的侵袭。
2、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西柏坡精神的途径
1)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理解两个务必的重要意义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务必要向学生阐释出两个务必的科学内涵,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胜利前夕依然坚持自己的方向,坚持共产党人勤俭节约、一切为了人民的革命本色。教师要对学生容易产生的困惑应当做到循循善诱。举个例子,有的同学认为艰苦奋斗就是要摒弃现有的良好生活条件,回到过去食不果腹的生活。而实际上,艰苦奋斗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它不单纯地指在物质上厉行节约,精神上的锐意进取、迎难而上才是艰苦奋斗的真正内涵。越是施行改革开放、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路线,就越需要我们新一代年轻人继承艰苦奋斗的精神,使之发扬光大。
2)课内外衔接,引导学生从西柏坡精神出发,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但仅仅依赖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很难做到的,必须把课内外衔接起来,使学生能够真切体会这种精神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课堂上,教师可以展现当年西柏坡的峥嵘岁月,讲述老一辈革命家生活在艰苦的条件下,是如何坚定信念、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的。也可以让学生做主题演讲等;课堂外,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西柏坡进行实地参观,组织我与西柏坡精神的故事的征文活动等。课内外双管齐下,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用西柏坡精神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西柏坡精神的有效途径。
3)以西柏坡精神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一系列革命精神的内在统一性,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西柏坡精神同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一同产生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实现共产主义是最终的目标,它们都始终贯穿着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所以说这些革命精神具有内在统一性。爱国主义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学生需要在了解祖国内涵的基础上才能热爱祖国。教师应当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忍不拔的民族,她敢于斗争、不畏强暴、不屈不挠,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进程中,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信手拈来。西柏坡精神就不失为一个很好的为切入点,来指引学生领会与之共成长、工命运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结束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西柏坡精神,不仅对执政党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的人生观念、坚定理想信念也大有裨益。因此我们应当将西柏坡精神发扬光大,为培育现代化四有新人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刘青琬,杨惠欣.论大学生继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2]郑建敏,张怀兵.论西柏坡精神的内涵[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1):1131.
第十篇:大学生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日益普及,各种微信公众平台更是深受大学生青睐。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也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本文从利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为起点,分析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并提出团队建设及内容建设两方面的对策,从而使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代表产品之一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全面普及,其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建立并利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下不可忽视的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微信公众平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并科学、有效地利用,从而使得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大大提升。
一、利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行性
首先,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设备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大学生成为微信使用的主力军,微信公众平台这一功能更是深受大学生青睐。目前各高校的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也在日益完善,校园网络也逐渐覆盖校内各个角落。庞大的用户群和便利的技术条件是利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础。其次,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微教育方式更易满足当前大学生的需求,相对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当今追求个性时尚的大学生更乐意在形式多才丰富、交流互动性强的载体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第三,自媒体时代,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也是微信的拥趸,其对微信操作流程的熟练度,加之较高的教育水平和学习能力,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具备使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
二、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
相较于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有如下优势:
(一)传播速度更快。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如校园报刊、校园杂志、校园电视台等受到专业、技术等方面限制基本以周甚至以月为传播周期,且发布内容受到时间及篇幅等因素限制。微信公众平台具有更短的发布周期,每二十四小时一次的不限量消息推送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更快,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效果。
(二)不受空间限制。相较于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需要报刊部、电视台、广播站不同,微信公众平台有更加灵活的传播方式,仅需一台连接互联网的电脑,便可随时随地推送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三)传播影响力更强。微信公众平台关注用户的分享转发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呈裂变性传播。且信息是有官方性质的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可信度高,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影响力加强。
(四)成本更低。相较于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微信公众平台节省了印刷、广播电视设备等物质成本,同时不需要繁杂的多部门分工,大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成本。若能科学有序地利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会得到有效提升。
三、利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笔者认为从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团队建设和内容建设两方面入手,更加有利于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其作用,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在团队建设方面,首先要组建更加科学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团队。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应在学校有关部门(如机关党委、团委或宣传部门)的监督指导下运营。团队组织应多元化,建立以学生为主,指导教师为辅的组织机制。将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经验,教育手法与大学生成员对微信使用的熟练度及对互联网环境的了解程度有机结合,建立科学高效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团队,保障平台的有序运营。其次,要加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团队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升管理团队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利于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作用。在内容建设方面,首先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语言表达方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含道德、政治、法律、心理等多方面内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团队在编辑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时应利用其多样性,增强信息的新鲜感,并且适当、熟练、正确地运用当前网络流行语穿插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增强教育信息的时代气息,且更易引起大学生注意。其次,要努力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增加交流。若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点击率,要充分利用时下网络流行的动图、视频、表情包等,将其巧妙地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教育内容更加新鲜,符合当代大学生口味;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留言功能,及时对大学生的留言进行反馈交流,增强亲切感。最后,要善用隐性教育方法,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当代大学生充满个性,强制灌输性的显性教育方式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与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团队在编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应注重利用隐性教育,委婉地使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到触动,使其思想道德与政治修养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提高,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综上所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把握当前微时代脉搏,重视线上教育的作用,积极、主动地研究微信公众平台各项功能并利用其不断开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实现教育目标,为中国梦的实现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方宏建,杜亮.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
[3]葛立东.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