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纵横交错,进行隐性分组。学生分层分组是实施隐性分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对班级学生进行如下分层:
①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平时学习主动性不强,此类学生可归为达标层,要求掌握基础知识。我们暂且叫他们学困生。
②针对大众学生,可归为发展层,要求能在识记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已学知识解析对应综合题。我把他们归为中等生。
③对基础较好、学科兴趣浓厚、成绩处于前茅的学生,可归为拔尖层,要求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求能熟练运用知识解析综合题,而且要善于把握前后知识点的关联,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我把他们称做优生。
隐性分层教学法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要求每组成员由不同层次的学生构成。根据同组异质互助共进的原则,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按纵向同质、横向异质集中编排,实行组合搭配。这样既减少了差生的挫折感,又使得学生间取长补短,创造既竞争又合作的学习气氛。
2、以生为本,设置目标分层。教师要充分掌握考纲要求,它在我们的复习中扮演着指向标的角色,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等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所以要引导学生学会挖掘考纲中所透露出的各种信息,深入理解其各个层次的内涵和要求,按照不同动词的指向来联系课本相关知识进行复习。还要格外留意其中有无较之以往有变化的或新增加的考点,以便在基本面上不致出错。
根据“因材施教”的理论,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适合他们自己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逐渐出现了学困生易学、中等生乐学、优生好学的良好局面。对目标进行分层布置,运用的是阶梯原理,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步骤,只有分层设置教学目标才能使不同的学生感受到完成学习任务的喜悦。
3、梯度教学,课堂实践分层。在复习中进行课堂练习是最常规的复习方法,但在隐性教学法中,教师应把握好练习题的梯度性,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4、个别辅导,课外落实分层。
4.1 作业布置时要因层制宜。作业可分三个层次,即基础题、提高题、拔尖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后作业的布置在数量、内容和形式上都可有所不同,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教学目标逐步完成。但不能明说,一般布置时分为必做和选做,基础题必做,拔高和拔尖因人而异,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对基础性的题目可让学生相互批改,对提高题在教师批改后课堂讲解,而对拔尖题让拔尖学生自我校对后再单独解疑。
4.2 课堂外的辅导答疑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环节,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心积极主动地完成课后辅导任务。辅导答疑一般以个别答疑为主,辅导的侧重点可根据达标层、发展层和拔尖层学生的特点有所不同。对达标层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法,主导思想是“牵着过河”,如教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时,让学生翻到教材具体页码,讲清知识脉络,熟悉书本知识。对发展层学生,注重提高自学能力,强调解题思路的培养,主导思想是“扶着过河”,如指导学生角度类的题、材料类的题、图表类的题如何解答。对拔尖层学生,主要是培养其综合性思维能力,以丰富其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主导思想是“领着过河”,可以是教师出题,让学生自己做自己悟。故而,隐性分层教学绝不是为了放弃“后进生”,恰恰是通过隐性分层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辅导,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实现“过河”之目的。
以上想法既是自己在实践中的探索,也是实践中得到的收获。本人在运用这一隐性分层教学法的过程中,明显地感受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均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除了成绩的提高,最使人欣慰的是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的程度明显增加,尤其是一些达标层学生,在肯定自我、受教师表扬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进步,也能让他们不再逃避思想品德学科,课堂中睡觉的现象极少发生。
但需强调的一点是在隐性分层教学中,教师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不同隐性标准进行评价,切记只作纵向性评价,强调的是和自己竞争,鼓励学生超越自己的昨天,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对达标层和发展层学生以激励评价为主,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在指出不足的同时,指明努力方向,促进他们不断进取;对拔尖层学生以竞争评价为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做到更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