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未来国家的建设者,每个学生都具有很大潜力,都具有创造才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营造积极思考、轻松愉悦、善于创新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主动自觉地投入到创新学习中去。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正确地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创新的勇气,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政治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这种优势的发挥赖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教学的全过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营造学生创新的环境
1.老师要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要与学生平等交流,保持教学民主。如在学生提出问题或观点、解决问题时及时表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观点出现错误时,首先在肯定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启发学生分析原因,换一个角度思考,让学生自悟自明。这样,学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披露灵性,展现个性。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允许学生有不同观点。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与社会现实、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学生会提出许多不同的问题,值不同的见解。教师要耐心倾听,鼓励学生多争辩、多提问、多发表新观点。如教学“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时,引导学生讨论提出问题。如:劳动法应该怎样保护下岗职工的劳动权利?发放失业金是不是劳动法规定的?下岗工人能不能享受低保等等?有了这样的适宜环境,学生的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创造能力就能得到培养。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杨振宁先生说:“兴趣是成功的最大奥秘。”因此,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把认识的对象和任务,从学生的间接需求变成直接需求,形成强烈的内驱动力,引起学生的兴趣,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中学生本身具有创造性,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创设生动丰富的、富于刺激学生新奇感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师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学生的认知实际、社会实际设置导语,激发兴趣。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可感可知、有声有色的新情境,适时的运用富有哲理的笑话、寓言、风趣的比喻,脍炙人口的诗词、惟妙惟肖的漫画等等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的兴趣,拨动学生求知欲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探究的热情。还可以结合社会热点、生活焦点,引导学生分析,从中悟出政治道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航母的建造,海军舰队的演练,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探月工程的有计划进行,标志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2.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独创和批判精神。独创是独特的创造。独创性是创新活动的本质特征之一,中学生的独创精神主要表现在不唯上、不惟师、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按照自己的设想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最大的可能求新求变,鼓励学生直觉思维和大胆想象。如:教学“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内容时,选用学生非常熟悉的《掀起你的盖头来》的旋律,启发学生填词,如“人类社会是发展的,发展的秘密在哪里,请让我来告诉你,有一条规律真神奇…”这极富有独创性的教学有助于学生的独创精神的培养。
批判就是拒绝盲从、拒绝复制,不唯书,敢于争辩。不批判就无法创新。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批判现实,对社会现实中不合理的现象,给于批判和否定,如贪污腐败、修炼“法轮功”、“六合彩”赌博等,学生都深恶痛绝,看清了它们害人、害己、害国的真面目。其次、要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第三、要引导学生自我批判,解剖自己,改掉不良习气,纯洁自己,完善自己。
三、拓宽学生的创新能力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涉及到各个学科。如心理品质的内容涉及到心理学和伦理学;经济常识涉及到历史、数学;政治常识涉及到哲学和法律;社会主义建设涉及到历史;法律常识涉及到道德。为了学生在思想政治学科方面有创新和突破,中学生就要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其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知识,同时,还要及时了解国际国内要事,走进社会,摄取知识,拓宽知识,开阔眼界,提高政治素养。
四、造就学生的创新人格
人格包括一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个性、道德。就创新过程而言,很少一次能获得成功,需要反复探索,反复实践,这些需要学生有顽强的意志品质,一定的冒险素质,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加强学生创造人格的培养。
1.人格感召。选择典型的科学家、发明家及伟人的事迹,鼓舞学生,感召学生,使其追求的方向明确,目标具体。
2.意志激励。有目的的给学生一定难度的活动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克服困难,磨练意志,锻炼勇气,体验获得创新成果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