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部选拔理论
(一)我们党历来重视干部选拔工作
从伟大导师马克思到列宁,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从江泽民到胡锦涛总书记,一直把选拔干部当做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大胆提拔青年人,培养青年人,是一本万利的事情。1919年1月17日,列宁在一次会议上讲:‘大胆提拔新人’。这会给我们培养出年轻的工作干部,使我们得到大批的年轻的新生力量,这乃是一本万利的事情。”[1]109毛泽东同志早在抗战时期就已经重视干部选拔工作。“干部问题是一个有决定性作用的问题,我们向你们屡次提出这个问题……要求你们在原则上实际上更大更具体的注意。”[2]436“要作为一种任务,在全党和全国发现许多新的干部和领袖。我们的革命要依靠干部,正像斯大林所说的话:‘干部决定一切’。”[3]277“选拔和培养领导人才是一项创造性的伟大工程。按照邓小平的观点,选贤任能是一场革命,同时也是一项伟大工程,需要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创造性的工作。”[4]169经历了“文革”,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面对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急需各类干部人才的现状,提出要进行干部制度改革。“克服重重障碍,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大力培养、发现和破格使用优秀人才,坚决同一切压制和摧残人才的现象作斗争。”[5]326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把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干部选拔的重要标准。胡锦涛总书记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提出要重视干部选拔。2007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要求,“真正把自觉坚持科学发展、善于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提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6]
优秀干部的选拔工作中,要突出对年轻干部的选拔。曾经长期担任组织部长的陈云同志,在《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几个问题》中指出,要提拔新干部,同时重视新老干部团结问题。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要通过改革干部制度,通过选拔年轻干部,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因此,我们要着眼未来,把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抓紧抓好,造就大批高素质年轻领导干部,实现党和国家领导事业的长盛不衰。
(二)干部选拔的标准
干部的选拔需要有一套标准,也就是所谓的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要想顺利实现干部选拔工作,需要有一套选拔标准。陈云同志曾提出,挑选干部的标准要与群众密切联系,要能独立决定工作方向并负起责任。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党和国家领导干部年龄逐渐增大的现状,邓小平同志提出干部退休制度,要建立中央书记处,要为年轻干部腾出位置,对干部年龄、学历、晋升年限都作了详细规定,为干部选拔工作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基础。建立干部退休制度。
(三)干部选拔的原则
1.党管干部原则
党管干部原则是落实党的干部标准、干部路线和政策的前提。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干部选拔的主体。党管干部的原则是党的领导原则的具体体现。党的领导包括党的思想领导、党的政治领导和党的组织领导。坚持党管干部,才能保持干部的思想纯洁性、政治坚定性和服从组织性。
2.任人唯贤与德才兼备原则
干部选拔要坚持一系列原则,这些原则在我们党和领导事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并得到完善。毛泽东同志提出,干部选拔要坚持任人唯贤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他曾说:“坚持任人唯贤的路线、政策和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应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这就是‘任人唯贤’的路线。”[7]52
3.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
我们党的思想理念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体到干部来说,就要坚持服务人民,要让人民群众满意。只有人民群众公认的好干部才能工作长久,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得到群众的认同,同时也是群众监督干部的结果,说明只有在群众监督中,在服务群众中得到认同,才能成为好干部。干部的工作不是虚假的,只有坚持注重实绩的前提下,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4.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公开是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首要前提和具体表现。只有公开选拔,才能让所有候选人都有机会参选,才能接受人民的监督,才能让人民满意。只有坚持平等的原则,才能确保优秀的人才被选拔出来。只有坚持竞争的原则,每个人才能坚持努力提高个人能力,个人素质,在平等的基础上竞选胜任。选拔的人才要择优而录取。如果不是择优而录,那么公平、平等和竞争都没有意义。只有坚持公开、平等、竞争和择优的原则,干部选拔才能顺利完成。
5.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领导下的民主的原则的统称。干部的选拔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民主是干部选拔的前提,集中是干部选拔的基础。坚持民主选拔就能实现选拔出德才兼备的干部,坚持集中的原则就能确保干部顺利选拔,因此缺一不可。
6.依法办事原则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干部的选拔也要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干部的选拔要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各项要求。只有坚持依法办事,才能杜绝人情在选拔过程中的不良作用,才能保证选拔的客观公正性。
(四)干部选拔的流程
干部选拔的流程主要包括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和任职。民主推荐是指出现领导班子换届或有岗位空缺时,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推荐干部人选的方式和方法。考察是指部门党组织对推荐的人选进行品德、能力和综合评价的全面考察,并参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对候选干部进行评价。酝酿是指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在考察前,讨论决定或者决定呈报前,应当充分酝酿。(《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五章第29条)讨论决定是党组织经过民主推荐和考察,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召开党组织会议,对候选人是否能够胜任和当选做出集体表决。任职是干部经过党组织的集体讨论表决后,当选所竞聘的职位,并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开展当选后的工作。
二、干部培养理论
(一)我们党历来重视干部培养工作
列宁曾经提倡,培养青年成才要注意全面发展。“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新型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也就是说,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渊博的学识,又有丰富的经验,社会主义国家就应该着力培养这种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1]113毛泽东同志提出要教育和培养干部。“对干部要保存他教育他。教育包括业务教育和理论、思想教育。”[8]10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目前重要的问题并不是干部太多,而是不对路,懂得各行各业的专业的人太少。办法就是学。怎么学,就需要加强对干部的培养,通过培养让他们学会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的大会上指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否在激烈国际竞争中始终保持强盛不衰,关键要看我们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
(二)干部培养目标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要通过改革,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目标是要让干部更能胜任工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不断贡献自己力量,使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班子真正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保证党的政治路线得以贯彻执行。干部培养的目标,对干部自身来说,就是要通过培养,实现自身胜任工作的能力和要求,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促进本部门的发展。从国家角度来说,通过培养大批干部,充实干部队伍,加强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保证党的事业和国家的政治稳定都有重要作用。
(三)干部培养的理论课程设置
干部培养的理论课程设置主要包括思想信念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思想信念教育。要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与时俱进相结合。一方面,要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决定性的教育,要确保坚持党要官党的方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同时又要与时俱进,必须树立开放的意识,创新的意识,突破传统计划培育模式和以阶级斗争为指导的思想方针。思想政治教育要忠于党忠于革命事业,同时又要坚持加强交流,通过对话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业务素质培训。要以注重培养知识化专业化的骨干为目标。根据岗位要求来设置课程。
(四)干部培养的实践设置
挂职就是在不改变干部行政关系的前提下,委以具体的职务到其他地方,培养锻炼的一种临时性任职行为。实践考察。对干部集中培训,通过实践交流活动加强干部能力培养。
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势,面对干部老化的现实,从邓小平同志一直到胡锦涛总书记,都强调重视选拔和培养青年干部。提出培养青年干部问题是中国特殊国情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实行干部终身制,随着时间推移,干部老化、僵化问题日趋严重,尽管一些老干部为党的事业做了大量工作,但终究精力不足,知识陈旧,传统的领导工作方式对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愈来愈难以适应,因此选拔和培养青年干部就变得尤为重要。当前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年轻干部,面对农村两套班子人员年龄偏大,思路僵化等一系列问题,选派大学生村官去农村任职成为一项促进新农村建设,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政策。
参考文献:
[1]舒风.列宁人才思想研究[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
[2]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唐铁汉.邓小平现代领导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6]胡锦涛宁夏考察强调让贫困群众尽快过小康生活[N].人民日报,2007-04-15.
[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