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论文(10篇)-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政治教学> 教学论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论文(10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论文(10篇)

查字典政治网 2016-06-30

第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分析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问题

目前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旧由思政学科教育担任主力,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各种新思潮的涌现,传统的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小,甚至有些学生已经开始认为思政课无用,排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加大的主要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局限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的发展,没有将大学生的个人心理发展、社会环境变化以及大学生个人发展需要结合起来,要改善这一问题,很多高校开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大多数都和我党治国方略以及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相关,虽然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大学生思想发展的,但是其中政治的成分非常多,而着重于思想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理教育,其中的哲学性以及抽象性非常明显,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需要出发,本着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自我发展的原则,促进学生进行自身行为的改善,鼓励学生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并获得帮助自己成长的能力。例如,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关于自我认知与社会角色认知方面的判定以及对自我定位和自我价值的关注和研究等,都是大学生进一步明确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进一步明确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进一步学习如何做好一个国家公民的过程,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十分符合的。另外,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许多内容不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一致,并且能够将许多抽象性的教育内容转化为比较符合实际的教育内容。例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能够引发的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并由此建立起对社会经济结构的正确认识以及自身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等,比较不容易被大学生所主动接受。然而,一旦从心理学角度提起一次有关于消费心理的调查研究,或者是对一些经济现象进行心理学解释,就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且会引发学生们的极大兴趣。

(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课堂教育之外大多数是党团宣传教育,教育方法离不开课堂、课堂以及各种章程,正因为如此,有一部分大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错误地曲解为背书;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方式也没有脱离传统的课堂教育评价方法,除了评选党团优秀分子之外,就是进行考试或者撰写相关的论文,这对学生来说教育意义不大,反而容易形成负担。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较之思想政治教育显得更为新颖和轻松,符合目前大学生的生活节奏以及青年一代的情绪发展特征。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以班级以及年级为单位进行,也可以举办某一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还可以以自由的团体辅导模式进行,这些教育方法不仅能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且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提供了创新的借鉴。目前,有些高校已经开始在党团工作的过程中利用心理团体辅导、心理剧等模式,打破以往以开会和宣传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的既定形式,开始进行以党代团,以团带群的团体思想交流和学习,并且将一些重要的党的精神以及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结果汇编成话剧进行全校范围内的演出,这些教育方法都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符合当代社会建设的需要,使大学生能够主动进行个人自我修养的完善。然而,拘泥于课堂、书本的哲学理论教育以及党政思想宣传,与学生未来要面临的社会实际大相径庭,更有甚者,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解存在偏差,有些学生在毕业之后无法正确认知和适应社会,进而产生了反社会心理。另外,因不同年级的学生将表现出不同的心理问题。如一年级大学生集中表现为新环境、新生活适应问题,四年级则以择业问题为主,兼有恋爱问题、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等。这些符合大学生思想发展事实的重要内容并没有被完全重视起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不甚理想。心理健康教育的加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所提高,这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针对性不强,一刀切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重视教育者对每个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因人而异。另外,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个人心理的正常、健康发展,而健康的心理环境、积极的情绪正是一个人能够客观认识世界、融入社会的基础,有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将不仅体现在学生党政思想发展上,也体现在他们个人身心成长方面。

(四)促进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最为实用的一个作用就是促进大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大学生根据自身思想发展的特征,不断接受新的政治思想、社会思想并且对其进行思考、探索和解释,最终将其同化成为自己思想结构中的一部分。这种能够接受、分辨并且不断强化自身思想的能力,是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过程中必须拥有的,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在这项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主动的、有意识的教育。因此,我国许多大学生在答疑和大二的时候,甚至对是非曲直的判断存在迷茫现象,也因此导致了很多教育问题。在这方面,心理学的渗透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带来了新的视角。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进步的幅度取决于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只有充分激发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使受教育者变消极的教育对象为能动的教育主体,并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个性特长充实自己并服务于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过程是在教会大学生如何与自己对话,如何从外部和内部获得自我发展的力量,如何不断追求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能够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使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更加明显。

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化、课程化始终是该项教育工作发展的主要路线。因此,要加入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从课堂教学方面入手。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可以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结合,例如,在提出某一马克思哲学理论之后,举出相应的案例,从哲学角度进行分析,再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力求形成学科的融汇和统一,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目的的一致性。课堂教学有效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执教水平。因此,要充分展示出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还建议各高校对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者进行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专业教学素养培训,并且对思想政治教学的课程结构进行相关的改革,以促进二者的统合,使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使用团体辅导的方式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团体辅导有着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教师可以针对某一学生管理问题设置特殊的目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例如,在高职学生新生入学管理中,教师要使学生能够迅速建立集体并适应集体,培养他们的集体思想和责任感,可以设计一个加强人际交往能力的团体心理辅导计划。采用找朋友、你的姓氏我的名字等活动建立团体气氛;在学生产生团体意识之后,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选择其他形式的活动,如采用我说你画的活动培养人际沟通能力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团体心理辅导之前,最好有心理前测作为衡量的指标,以便确定教育的有效性,并且,要结合心理健康以及思想政治方面的测量手段,来评定团体辅导方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际效果。

(三)为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创设必要的环境条件

心理健康教育是西方社会学和教育学共同发展的产物,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大学生教育内容,要将二者完全结合起来,即做到符合现代青年人思想发展的规律,又能够充分宣传我党基本政治思想、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公民,就必须将教育环境创设成为二者融合型的,即寻西方社会科学和中国政治思想的平衡。因此,各高校的党团组织应该与学生社团联合起来,动用社团的力量,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该项工作的融合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使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表现在该项教育工作的内容改善、方法改进、效果提升以及价值发展等方面。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政教育工作的方法有很多,还有待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帮助。相信随着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二者必然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充足的动力。

作者:胡汀 单位:湖南商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第二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建设分析

一、研究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化发展

要想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化发展,首先必须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然后要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变化规律有更加深刻和准确的认识,最后再对现代管理科学和相关科学的研究成果加以吸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化发展是一种综合性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某一个分支。自我国出现大学开始,大学的教师和管理者就意识到了对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历代的教师也对其做出了一定的探究,并且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和实践上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对教育方法的探索远远还没结束,多元文化的背景为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所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还应该有所创新,使其走上科学化发展的道路。这既是党中央的要求,也是实际的需要。因为科学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仅仅可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还可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使更多的大学生成为我国的主流文化所感召。

2.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发展

我国的社会主义是有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必然是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所以现代化就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要求。因此,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实现现代化。但是由于许多复杂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在当前许多高校当中,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采用的方法仍然是那些陈旧的、不符合当下时代发展要求的方法,这也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迟迟没有取得理想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当今多元文化格局的冲击之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始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必须要与时俱进,教育的方法也必须要实现现代化,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格局。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已经随着社会的进步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也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改变,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所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改进与创新,对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是极其有利的。

3.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持久生命力就在于它的实效性,如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实效性,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是没有目的和归宿的。但是当今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之下,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取得让人满意的效果,当前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对其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只是出于政治工作的需要,只是一种传统,但是他们却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他们自身发展的意义,所以有些学生开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排斥的心理,使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能取得很好的成绩。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认识,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采用的教育方法有非常大的联系。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过程之中,许多教育工作者的主观期望与客观的教育结果往往是有较大出入的,这里面有学生的因素,但同时也受到教育方法的影响。如果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更为人性化、更为符合时代潮流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或许这一现象就会大有改观。只有与时俱进的教育方法才能够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地具有时效性。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目前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已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进行了一定探索,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其中仍然有着一些不足之处。

1.对多元文化的内涵研究不足

在当前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要想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富有成效,就必须要对多元文化的内涵有着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但这恰巧是当下教育工作者的不足之处。虽然目前几乎所有人对多元文化这一概念都有的统一认识,但是,当前却有许多教育工作者将多元文化和多元文化主义以及文化多元论混为一谈,多元文化只是一种文化现象,要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就必须要对这些文化的基础进行认识,但这一点往往都被教育工作者忽略掉了,所以就会影响研究的深化,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2.缺乏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念

所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就是指的一种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是以人文精神为其思想内核的,并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其内在尺度。所以在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对学生加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只有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完善。人文关怀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往往重视的是社会价值、理论和对学生共性的培养,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人需要,也没有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社会实践,并且忽视了学生的个人特点。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严重缺乏,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积极性被打消。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一是由于大学生思政工作者往往没有能正确去理解人文关怀这个理念,所以在其工作的过程中,只是注重有形的工作,但却忽略了学生的隐性需求,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不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反而还会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负担。还有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影响。

3.忽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平等性理念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应当本着师生平等的原则,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应当是一种双向的平等关系,教师和学生都应当是这个教育实践中的主体。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往往只是听众,他们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被压制,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只是教师一味地在向其进行灌输,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当今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尤其是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传统的教育思想必须要做出适时的调整。在传统的教育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是处于一种严重的不平等状态,教师往往就是权威,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以学生为本。这种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忽略严重制约了师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所以,要想取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功,就必须要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走向平等化,促进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策略

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文化发展

多元文化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程度在不断提高的时代。这些多元文化不断在激荡,它们之中有来自于过去的,也有来自于现代的,有外来的文化,也有本地的传统,它们有着进步和落后之分,同时也产生着积极或者颓废的影响,这些多元的文化始终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但是又相辅相成。这些文化以各自的方式在不断向前发展着。文化是有着市场化、世俗化和娱乐化等特征,同时它对人类也有着强大的熏陶和塑造作用,所以要使这些多元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要对这些多元文化的发展有所侧重,在这些多元文化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是处于最重要的地位的,应当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多元文化的发展。只有充分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多元文化的引领作用,才能更好地使我国的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所以,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积极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以践行。

2.对大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感染熏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导向性作用,在当前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新问题。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感染和熏陶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这种方法并不是直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是通过对校园环境的利用,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感染和熏陶。相比之下,感染熏陶法往往更加形象和生动,而且也更具感情色彩。感染熏陶法不同于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而是通过渗透,这在当前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是十分适用的。但在对其进行运用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要具有较高的修养;其次就是尽量排除环境中不利因素;还有就是要将熏陶法与其它的教育方法进行有机的结合。

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单单依靠教育工作者的力量还是不够的,还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体自我教育,还有一种是群体自我教育。个体自我教育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和自我总结,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使其在思想上有所提高。还有就是群体自我教育,这种教育主要是通过学生群体的互帮互助使得群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思想素质有所提高。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大学身的主体意识往往更强,所以充分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四、结语

多元文化的发展不可避免,并且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寻找到更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所有教育工作应当者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只有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他们更好的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张惠荣 单位: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

第三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教育有机融合

一、强化社团活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教育融合的内涵

大学生社团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教育对接的有效载体。大学生社团可分为志愿服务类、科技创新类、体育竞技类、文化娱乐类等。志愿服务类社团能体现大学生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奉献意识,是不可或缺的创新创业的基础素质。该类社团有青年志愿者协会、动物保护协会、环保协会、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协会等。如金陵科技学院党委高度重视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师生的先锋模范作用,倡导青年教师挂职服务,鼓励广大青年学生投身志愿服务,先后开展了义务献血、助困支教、美化校园、慰问孤寡老人、农村科技下乡、西部计划及亚青会、青奥会服务等,尤其在2014年南京青奥会期间,有很多大学生志愿者主动承担青奥会志愿者服务,受到了国内外运动员及省市级领导的肯定。体育竞技类社团有各种球类协会、舞龙协会等,这些协会经常举办各类体育活动,这对培养个人的毅力、团结与协调意识很有帮助。文化娱乐类协会有音乐社、文学社、舞协等,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培养高尚品德。科技创新类社团有科技创新协会、网络协会、社会实践团队、创业协会等,可组织大学生自行申报校内外设立的科技创新创业课题,参加社会实践锻炼,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网络协会有助于配合学校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建设,从而促进校园网络环境的优化,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向网络的延伸。

二、发挥党员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有机融合

1.学生党员担任助理班主任,协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工作。

让学生党员担任助理班主任,参与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起到较好的引领作用。担任助理班主任的学生必须都是党员,上过党课,较早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由于自身综合素质较高,这对其他学生来说可以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基于此,高校对助理班主任要进行任前工作培训,让他们熟悉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与特点,并根据学生工作的特点处理班级事务。大致内容包括:协助班主任制定工作方案,及时收集与汇报学生的思想动态;承担部分日常事务性管理工作,如统计与分析、各种事务性咨询、新生接待与安置等;参加院系新生入学教育;具体负责学生社团活动,如组织和协调学科竞赛、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社会实践等事宜,均能收到较好的成效。由于助理班主任社会经历欠缺,有时在认识问题和处理解决问题上难免出现差错,因此并不能替代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应履行自己的职责,完成份内工作,并对助理班主任进行引导与教育,不能放手不管。

2.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创新教育示范榜样作用。

学生党员都是从积极分子中发展来的,而且他们多为学生干部,参加过学生社团管理工作,学习成绩位于班级前列,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肯干能干。因此,从中选拔一部分进入产学研合作平台,如省市级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及合作企业进行实践技能创新性实训,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配备指导老师。指导教师一般应具有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的能力,最好具有企业管理经历。学校下达给学生主持、教师作为指导教师的科技创新项目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实施。

3.狠抓入党积极分子的创新能力培养。

一般来说,入党积极分子比普通学生更富进取精神,更具担当意识,因此抓好这部分人就能够在学生中间扩大创新教育的影响,从而有效推进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的学科竞赛、创业大赛及专利申请也主要来自这部分人。这方面的组织工作,要依靠学生党支部发挥主要作用,具体的细节做法是建立党员示范岗,让示范党员影响一个班,一名积极分子带好一名同学。二级学院党委或党总支、系党支部及学生党支部三位一体,全面做好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切实引导学生党员牢固树立专业思想,端正学风,参与产学研合作,服务群众,体现党员宗旨意识,从而树立党员良好形象。

4.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能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教师队伍建设,党员教师在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名师出高徒,或者说,一个人技艺不精湛,就难以出好产品。特别是涉农专业的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如动物医学专业教师,不仅要求具备高学历教育,还应该具备国家执业兽医师资格。这是一项繁杂的工作,需要教师身体力行。由于教师队伍中不少人都是党员,奉献意识都很强。要扎实做好这项工作,党员教师的示范作用就十分重要。有的高校采取了让教师通过挂职、科技下乡、企业博士、教授柔性进企业甚至创办高新技术型企业等多种形式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如金陵科技学院园艺、动物医学等涉农专业有70%以上的教师都是党员,通过引领示范,不仅在学历上大多提升到了硕士以上,而且动物医学专业党员教师全部通过国家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有三人创办了南京市321科技型企业,近几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50多项,授权30多项。同时,党员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学校又出台相关政策予以鼓励,全面带动了其他教师的自我培养,继而带动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运用多种技术手段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融合

1.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

目前,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微信、QQ、物联网等无一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这些技术如用来玩游戏,或者为敌对势力渗透渲染所利用,将成为不利的工具,会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能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融合效果。这方面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做法,如在班主任与班级之间、辅导员与年级之间、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QQ群、微信群,经常与学生进行网上信息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

2.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融合教育的效果。

其一,丰富党校教学内容。邀请专家进行宣讲,针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从学习党章履行党员义务着手,启发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情操。邀请校外专家及杰出校友走进讲堂,与同学们分享职业发展心得与感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过程,指导毕业生树立崇高理想,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其二,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灵活,采取问题教学、互动教学、案例教学、仿真教学等手段,让学生从视、听、想多个角度领会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质疑精神,克服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其三,大力发挥科学研究与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的作用。科学研究与产学研平台是高校科技创新的支柱,对社会服务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等学校一般都拥有自己的科技平台,承担着各类科研项目,但不少学校没有将其有机地结合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去,高校的功能之间缺乏协调。科学研究不能单纯为了研发创新,一定要体现人才培养的理念,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协调和统一。目前,不少高校都在共建基于合作平台的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同时吸纳大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试验。这对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大学生创业大赛、毕业论文设计等都是大有裨益的。其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基层走访等手段了解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关心社情民意、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提高精神境界和担当意识。另外,加强二者的有机融合还需在制度创新上加强建设。制度创新是高等学校制度建设的首要任务,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创新教育依然离不开依法治校,离不开依据规章制度管理学校。尽管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但如何实现人的全面素质并不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愿望,全面素质培养受诸多方面因素制约,而这个制约的杠杆就是制度建设。学校党委应充分调研,组织论证,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在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评价、教学资源、教师队伍、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制度的增补与完善,为探求人的全面发展路径提供保障。

作者:甘黎明 单位:金陵科技学院园艺学院

第四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探析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一)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引路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者施与者,因此加大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力度,建设出一支专业化素质高、高管理水平的辅导员队伍。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引进高学历、专业对口的辅导员队伍,另一方面,拓宽辅导员的培训机制,有计划的合理安排辅导员的培训,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素质和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同时,积极鼓励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博士学位工作。缓解因辅导员自身专业化素质不足而诱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加强对优秀辅导员的宣传表彰力度,发掘、培育、树立辅导员中的先进典型,引导工作导向,营造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整体水平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关键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者劳动的特殊性决定决定了其素质具有特殊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整体水平的途径主要是: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管理。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是指要求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以专职人员为主力,有足够的精力研究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有足够的时间放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化是指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职业资格认定,有崇高的职业理想,有过硬的职业技能。大学生是一群高智商、求职欲强的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有过硬的学术知识才能应对。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具备各种能力:协调管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领导带动能力等。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一)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在过去,思想政治教育大部分是以灌输式的理论教育、课堂教育为主,学生大部分反映课堂了无生趣,内容枯燥乏味,授课方式也单一,听不下去。随着社会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开始跟随时代的步伐,开始走出单独的理论教育、走出课堂,摆脱局限于黑板的授课形式,结合其他学科,活动、开展各种讲座,邀请名家、先进模范等人士到现场给大学生讲述个人事迹,与学生探讨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这种文化氛围的感染下,大学生的责任感明显增强。

(二)以网络为媒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事物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该跟随时代的步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随之改变,可以降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纳排斥性。在信息化的时代,人与人的交流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保密性和隐蔽性。人与人非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让交流者放下防备,沟通上达到了对等的地位,在交流中会流露出自己的真实思想。因此,开展网络板块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微博、QQ、MSN、论坛等多种交流平台可以更多、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结合学生党、团日活动。在高校,党支部,学生团总支(学生会)及班级团支部依托QQ群、微信公众平台、论坛、微博等宣传党的思想,能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这样既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又达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增强自身修养,激发自我主体意识

提高自我要求,增强自主性和自觉性,真正理解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合理安排空闲时间,利用有效的空闲时间进行自我教育,充分发挥自己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增强自我学习能力,面对迅速变化的环境和大量的信息,能够独立地获取、吸收和应用知识。合理改善自我教育方式,不断寻求适合自己的方法。施教者与被施教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范畴,是一对特殊的主客体关系。施教者是客体,被施教者是主体,两者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客体作为主体的外在条件,只有更好的从主体的角度考虑,才能更好的让主体接受教育;客体的作用通过主体来产生效果的,因此强化主体的能动性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主体与客体建立一个和谐的互动,成为一个良性循环,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四、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一)发挥政府职能,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环境

政府是社会组织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自然要依托政府为主体。政府要继续积极稳妥的推进社会的改革,建立完善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各种制度,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首先是要加强党员廉风建设,引导人们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其次要利用法律的手段,从制度上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社会环境中去。另外,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各种思想问题,定期和各高校通过会议、论坛的学术交流形式,给出宏观的指导,使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化。

(二)优化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包括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加强学风、校风建设,让大学生置身于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让在校大学生在空闲时间更多的接触社会,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提高自身道德素质。提高校园文化的层次性和普遍性。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增进大学生相互之间的认同感,陶冶情操。对于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心理问题,鼓励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正确面对自己和认识自己。针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做好调查资助工作。

(三)突出媒体的社会责任,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

媒介环境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以直接参与和渗透的方式,改造教育对象。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媒体和网络的参与。现如今,互联网、报刊、手机、QQ、微博等平台已占据了我们的生活。加强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网络文化的自主生产,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能够感受理想和信念的精神家园。[首先,社会传媒要正确的引领舆论。积极拓展主流媒体的影响和优势,提高信源质量。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增强吸引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受众的接触率,让人们获得准确的主流信息。其次,要对大众传媒进行监控。要提高大众传媒的操作者、制作者的社会责任感,把追求社会效益作为大众传媒的第一责任,把宣传的重点放在三观、理想信念上,放在社会正气上。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宣传,用积极的内容占领网络阵地,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作者:陈晓丽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第五篇: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探析

一、开展正面教育,强化宗旨意识,解决对党信念不足问题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认识上的偏离,会带来行为上的偏航。当今世界,影响大学生思想的因素各种各样,尤其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冲击和影响很大。网络上宣传的东西五花八门,各种各样,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极易对学生产生误导。一些灰色的段子、带煽动性和暴力性的帖子,容易让青年人的情绪和思想受到感染。一些攻击党和国家的不良言论,也对学生产生腐蚀和消极影响,久而久之,人云亦云,思想不由自主地陷入误区,对党的信念产生动摇。调查显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中,平时不注重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对党的宗旨性质不了解的占25.7%;思想根本上不愿入党的占6.6%;对入党抱随便态度的占26.8%,这很大程度地反映出对党信念不足的问题。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是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政治上的引路人和监护人。对不当的言论和不正确的思想认识既要开展当面批评,又要开展正面教育,加强引导。第一,要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党的政策理论课为依托,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理论知识传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增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第二,要根据国家形势和党的政策变化情况,及时组织学生召开主题班会,学习党的最新理论和重要会议精神,让入党积极分子深入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第三,积极开展具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把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构筑多渠道、多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③。第四,组织大学生开展专题演讲活动,通过讲说我党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几十年矢志不渝为人民和民族做出的重大历史贡献;讲说我党不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为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力惩邪恶腐败的勇气决心和取得的巨大成效;讲述身边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以及党和国家对高校学生实行的助学贷款、伙食补助、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等各种鼓励政策来教育感召学生,让学生们真正感知我党是一个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个具有责任担当、值得信赖的伟大政党。从而夯实入党积极分子的理想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党的信赖,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二、落实谈话制度,澄清思想认识,解决入党动机不纯问题

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要把与入党积极分子的谈话当成一种日常工作经常开展。通过谈话,能够接触了解到入党积极分子的内心世界,及时引导思想认识有误区的学生走出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便于在确定党员发展人选时,能够进行正确选拔,防止工作失误。这要求高校的基层党务工作者、辅导员、班主任、党员骨干等,要分工负责,广泛与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交流谈话,掌握入党积极分子的真实思想动态。与入党积极分子的谈话,形式和方法灵活多样。第一,采取例行谈话方式。按照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规定,定期与积极分子进行谈话,听取思想汇报,发现问题苗头,及时修正。第二,采取个别约谈方式。对出现问题的入党积极分子要单独进行个别约谈,对症下药,针对特定的错误开展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让犯错者真正知道错在哪里,怎样去改正。第三,采取随机的谈话方式。利用入宿舍、下班级、参加学生活动等机会,在活泼轻松的氛围下与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交流谈心。这种看似不经意的谈话,能够顺利了解到入党积极分子的真实思想和内心想法。通过谈话,对思想上存在模糊认识,认为入党是获取个人政治资本,为今后仕途抛光镀金的积极分子,要及时开展批评教育,从我党的性质、宗旨、目标上加以正面引导。让他们明白我党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而不懈奋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个人入党的目的也应该定在更好地为党和人民群众做贡献,推动党的事业进步发展上来。通过教育,如果思想认识仍没扭转的积极分子,不管平时工作有多积极,贡献有多大,学习成绩有多好,都不能冒然吸收为党员。一定要把思想过不过硬,动机纯不纯洁作为首要的考察内容,这是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为党把关应肩负的基本责任。

三、开展宣讲活动,及时解疑释惑,解决入党条件不明问题

通过调查了解,许多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对入党的条件、要求、程序不清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入党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靠拢的主动性。因此,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要多开展党的知识宣讲和咨询活动,讲清入党积极分子迫切需要了解的相关内容。第一,可以通过开办讲座的形式,向入党积极分子宣讲入党必须要经过的组织程序和步骤,以及个人在工作学习、能力素质、道德品行、政治思想表现、参加集体活动、为班系集体做贡献等方面,应该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还可以深入班级和学生宿舍进行现场宣讲,让每个学生都清楚了解入党事宜,明确方向。第二,针对部分入党积极分子的疑难问题,要及时开展解答活动。解答问题时要耐心细致,和蔼可亲,鼓励和保护好入党积极分子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对把握不准的政策和规定,基层党务工作者要及时请示上级组织,确保把入党积极分子咨询的问题回答准确,解答清楚,不能让入党积极分子在党员发展过程中走弯路、失去信心。第三,要及时公布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党课培训班的时间、地点、次数,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争取培训合格。要及时收集、妥善保管好新入校大学生的党课培训合格证书,做好相关资料的登记注册、备案保管工作,以免丢失耽误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时机。这种情况在高校新生中时有发生,应引起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注意和重视。

四、认真筛选把关,坚持成熟发展,解决党员质量不高的问题

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工作中,如果考察不严、筛选不细、培养不合格,或者条件不成熟勉强发展,都会直接影响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的质量和党组织的整体建设。因此,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必须要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对党认真负责的态度,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和有关规定,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和考察,有计划、有重点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③。全面把好党员发展关,确保把各方面条件都优秀、作风纪律过硬的大学生选拔为入党积极分子,把考察培养合格的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成为党员。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提高学生党员质量为核心,建设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高校学生党员队伍②。对发展党员进行质量把关,首先要落实好政治审查制度,对入党积极分子要逐个进行调查了解。有特殊家庭背景的入党积极分子,党务工作者还要打电话、发信函向学生家长单位和户籍地党组织核实情况,一定要把入党积极分子的家庭背景了解清楚。第二要坚持刚性条件,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成熟不发展。坚持质量重于数量的原则,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防止和纠正分指标、卡比例等错误做法④。第三要按照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规定,落实好发展党员的考察和公示制度,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接受群众监督。第四要做到优中选优,全面衡量。坚持把综合素质测评作为参考重点,既注重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表现,又注重工作实干成效;既看学习成绩,又看能力素质,防止单纯把学习成绩作为发展党员的主要条件。确保发展起来的党员思想过硬,素质优良,各方面表现为群众所公认,能经得起长期监督和考验的合格党员。

作者:胡国伟 单位:岭南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第六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内容与实现途径分析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基本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对当代的大学生来说,其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的存在和发展对社会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加强政治认同。

在政治上能够让大多数人接受和认可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无论如何都要实现这一目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正确的政治认同感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而是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的学习,并且在学习的实践中不断积累才确立的。通过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以积极的心态融入到社会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职责所在。在社会上,一方面要不断加强政治认同感,同时,还要使其熟悉并掌握一定的社会运行准则,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和政治知识,并在其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中体现出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主流价值观念和主流政治文化。

(二)塑造健全人格。

一个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我们称之为人格,是一个人长时间形成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相对比较稳定。从大学生本身来说,他们正值青春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但并未完全成熟;他们跨入社会的门槛,但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他们关心接受社会的新潮,学会独立思考,但缺乏科学理论的修养和批判、鉴别的能力,尚没有形成健康的人格。所以,培养大学生具有坚定准确的理想信念、独立自主的意识,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是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注重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培养他们乐观豁达、不畏困难的心态,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他们的精神品质,防止他们陷入狭隘的状态,不健康的心理得到清除,让他们以高扬的斗志、高尚的品德、聪明的才智、出色的才华、坚强的意志、健康良好的心态、正确的审美观念等迎接各种挑战,成为未来社会的主人。

(三)满足精神需求。

应该说,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社会政治经济高速发展,既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机遇,经济发展逐步走向世界,面临全球化的趋势、中国社会体制不断变革、道德观念的多元化以及不同民族、种族文化的杂糅碰撞,都对人们的观念意识形态产生重大影响。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的精神思想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让他们的精神动力得到不断激发,使他们的浮躁情绪得到进一步稳定,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热情,发掘和满足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需求,丰富和不断完善他们的精神世界,在精神层面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多种多样,能够满足大学生不同层面的理论精神需求,从而使他们开拓了眼界,提升了品格素养。同时,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自己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很好的调动,最终目的就是让他们的自身得到全面发展,并且进一步提高个人的素质。

(四)加强行为规范。

无论社会团体,还是单独的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中,都要遵循一般的规则,这个规则我们称之为行为规范或行为规则。这个规范被人们普遍认可,同时也被人们普遍接受。行为规范活动,旨在大学生的意识、行为等背离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方向时,对其进行有效防治和调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仅能够有效纠正其错误或不合理的言行,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言行习惯,符合道德规范标准的内在要求,还可以通过对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和先进文化的宣扬,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高度。个人的道德素质最重要的体现之一就是行为习惯,那么如何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精神素养,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呢?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为规范活动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条件

存在即合理,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存在发展都有其原因。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实现,即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内在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推进其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和接受者,对该活动价值作用的发挥程度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之前,教育双方更应该清楚该活动最终的目的,即使受教育者通过学习达到怎样的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其活动本身是对理论的概况和宣讲,其核心宗旨还是要回归到现实中来,并用于指导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其目的和内容,实施手段和方法等都将对该活动的结果产生巨大影响。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上必须要能够使大学生信服,其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也要真实反映出受教育者的认知和成长历程,从而体现出教育活动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不被大学生排斥并乐于接受。在方式方法的运用上,必须讲求科学,只要建立在对大学生的真实思想状态充分了解基础上,并能够与之相配套的方法,才更易于被大学生接受,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价值的实现奠定理论条件。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外在条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是社会发展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在校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接受者、活动价值的体现者和应用者,可以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大学生的主体性和主体意识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是其实现的最基本的外在条件。本文中,论述的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指的是能够代表他们大多数人的思想状态,对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从理论向现实转化意义重大,也为思想政治价值得以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当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整个社会系统联系起来时,不难看出它是整个社会机体的一部分。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也具有较大影响。作为一种基础理论性质的教育活动,是组成整个社会有机体的重要部分。作为精神文明的核心构成要素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在社会结构中,是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不可分割。由此可见,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中,社会条件提供了重要的外在环境条件。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途径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根本途径是实践。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其主要内涵是,认识由实践来决定,认识又反作用于实践,实践的本质是物质的,是客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人在创造价值过程中的作用,说到底是人的实践作用。离开实践,不从事实践,人就不成其为主体,人就一事无成。一切价值,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内,都是人在实践中运用工具改造客体、改造主体,以及改造主客体关系的结果。对于大学生来说,增加社会实践不仅能帮助他们真切去感受社会、了解社会,加强社会责任感,还可以在社会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和道德修养,让他们亲身感受劳动的美和德育的魅力。在使他们社会经验得到提高外,更提升了他们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作贡献的热情和信念,继而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从根本上得以实现。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基本途径是灌输引导和接受选择。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对主流文化的灌输和引导,对于广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上看,中国几千年以来都是靠这个方法实现其价值的,该方法一直被沿用至今,并且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方法,更是价值实现的基本途径。灌输即输送思想、知识等,它的本义是将流水引到需要水的地方,我们可以引申为,把正确先进的意识形态传输到大学生的头脑当中。灌输手段并不等同于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并非把大量枯燥无用甚至不正确的政治理论硬塞进大学生的头脑中,准确地说,它更应该是传播思想政治观念的有效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手段和方法,其最终目的也是帮助大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实践。方法的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形式的灵活多样、喜闻乐见,都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对外界事物的辨识能力,提高他们的自觉性,从而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接受的字面意思为接纳、承受。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接受主体出于自身需要,在环境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环节构成的、连结的、完整的活动过程。接受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同时,该教育强调受教者的客观接受需求和教育者主观教授行为的互动,不仅关注受教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而且还重视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范围,应不超出教育者和接受主体的知晓能力为宜,更能有效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知道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接受教育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我们要极其重视大学生的内化行为和外化行为。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具体途径分为课堂教育、管理教育、网络教育和自我完善。

1.课堂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课堂教育十分重要,要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加班人,课堂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不可忽视。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堂理论知识,教给大学生一种分析事物的方法以及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认清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自身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坚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现状和共产主义方向必然实现的信念。因此,我们应该继续坚持和完善课堂教育,使大学生在获取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上具有更广泛的途径。

2.管理教育。

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管理教育,把管理理念引入教育当中,两者有机结合,能够有效促进教育价值的实现。为了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果,就必须加以管理教育这一载体。管理教育可以提高管理者教育的自觉性和社会责任感,更好地引领大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其在接受管理教育的同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不断提高,无论在学习中、生活中,还是以后毕业参加工作,都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成为一个有利于社会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3.网络教育。

网络教育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因为网络能够更广泛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与传统数据传播方式相比,网络的应用是全新的,是对过去时代的总结和颠覆,我们的文化信息传播进入了全新的历史时期。网络具有全球性、开放性、及时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在促进不同文化沟通交流的同时,会使许多反社会的思想传播的更加广泛,这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鉴于以上原因,正确掌握网络技术,并科学合理应用,使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加之,网络技术具有高效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其时效性和针对性,使互联网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

4.自我完善。

自我完善是大学生品德修养由他律向自律转换实现的高级阶段。一般年龄在20岁上下的大学生,心理发展逐渐成熟,这个时期非常重要。他们已经不仅仅是简单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作为新生力量以自己的感知更深入参与到社会活动中,能够主动接受社会的有效信息。他们通过社会实践积累的一定社会经验主动去分析事物和反省自身,然后根据实践的验证,并对自我进行审视及不断完善,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所以,通过自我完善可以有效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教育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满足了大学生在政治理论层面的需要,而且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最终目的所在。

作者:韩桂颖 蔡文强 李垚 单位: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

第七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

一、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依照学生个性的不同,在教育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学生作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完整性人格,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

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教育方法

1.以学生作为主体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改变旧的教育思想中主体性缺失的情况。老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自觉的形成道德思维、道德意识和动手能力。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已往的为了学习而学习,充分挖掘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模式也由以前的灌输式、命令式逐渐转变为引导式,从已往的抽象理解到现在的情景式转变。伴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教育的模式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化等形式,给予学生情景式的学习。情景式的学习,让学生可以随时想变成生活当中他们想转化的角色。让他们从角色的体验当中,自我发现,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通过参加各种的活动、社会实践,引发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提高他们的自我推断、鉴别、选择能力。经过自我道德的提升以及对社会的认知,进行自我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注重学生的个性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理念,主动的发展学生的完全人格所谓的完全人格,更注重的是道德人格。倘若一个人的智力在优秀,但是道德人格的缺失,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就没有什么价值。培养完全人格更注重的是根据学生不同的人格,进行教育。由于每个人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我们可以从智力的特点、发展水平、兴趣爱好、生活方式、民族习惯等,根据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把握学生的性格差异,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理念。

3.注重理论实际相结合

邓小平曾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也是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大学生只有将理论上的学习,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能够用所学的知识理论解决问题,才能充分展现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如果不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生活,只是单纯的学习理论知识。这样,不仅得不到实际的效果,反而让学生脱离了社会的主体,变得十分危险。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改变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变动,当代大学生面临很多的实际问题。据有关调查显示,进几年来大学生最突出的三个问题分别为:大学生的贫困经济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这些问题都与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密切相关。能否针对这些问题给予解决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的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以人为本指导下的教育理念,必须将实际问题与教育问题结合起来,倾听学生的需求、想法。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沟通体制,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大力发展建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体系。同时对大学生的教育,最好做到以情服人,用情感的力量去感染、帮助学生,让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到学生处理实际问题当中。

4.思想教育的独立性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缺点,让学生自主学习,喜欢学习。所以我们在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应该用命令、强迫的方式,而是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一种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摆脱以往的被动式学习理念。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进而让学生和老师获得独立性。

三、总结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教育理念的弊端,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增加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思想、精神、道德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确立,不仅可以唤醒大学生人格的独立,还能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修养,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盛祺来 单位: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第八篇: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一、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多样化使大学生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自媒体改变了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造就了难以想象的网络传播速度和信息传播量,这是自媒体受大众喜爱的重要原因。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发布自己的见闻,而其他用户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接收自己所发的信息,使得信息传播种类多样化。但是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信息的快速传播也加大了信息审核的难度,有的信息没有经过审核就到达接受者手中,经过接受者的转发功能使信息进一步传播,这就是我们常见的谣言,在自媒体时代,谣言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网络上传播,很容易造成社会不良影响,而大学生又是资讯接受的最大群体,信息传播的不可控和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给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由于当今大学生大多都是90后,思维活跃度虽然高,但是对事情的分辨能力不足,往往会因为网络上的某种信息影响思想、模糊视听,这又增加了思政教育的复杂性。

(二)网络舆论的融合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困扰

在自媒体时代,经常发生大范围的网络舆论,这些舆论的产生往往源于某种特殊事件,并且对事件评价的正反面都有数量相当的支持者,这些支持者包括教师、公务员、学生等各行各业的人,这种观点的大汇集最终会形成两种舆论旋风,让外围的人的思想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大学生作为自媒体接收的主要群体,强大的舆论会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有深远的影响,舆论的融合让学生的自我判断力和约束能力发生变化,给思政教育带来一定的困扰。

(三)主流媒体公信力受到挑战

大学生思政教育是沿着社会主流思想方向不断发生转变,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人民的思想和观念发生很大转变,思想道德和价值观趋向于多元化,对新科技更加了解,这使得很多媒体报道受到大众的质疑,怀疑事件本身的真实性,久而久之,媒体的公信力就会下降,而媒体公信力下降带来的后果是公众看待新闻的态度发生变化,往往对社会影响较大的报道不太关注,而对虚假新闻却尤为关心,这种病态的媒体传播最终会使得信息本质发生转变,媒体信任危机的产生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更大的困难与挑战。

二、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策略

(一)创新自媒体时代下的教育模式

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要充分利用自媒体工具,寻找新的教育模式,加强对自媒体的了解和熟练运用,充分利用自媒体网络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将网络上的信息加以利用,以实例讲解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思政教育工作者者要把握自媒体信息的脉搏,将影响较大和不容易把控的信息剔除掉,筛选出符合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案例,引导大学生正确判断信息,提高其是非分辨能力。

(二)充分利用自媒体优势,构建新的教学平台

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传递是双向互动的,人们熟知的信息分享工具有微信、微博、QQ等。在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时,教师可以利用官方微信、微博、微信群等工具实现思政教育的网络互动平台,对学生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互动与交流,使思政教育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并且可以通过学生发布的动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变化。比如,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公众微信,利用微信链接功能向学生分享生动且富含思想的的信息,同时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媒体素养

很多大学生喜欢在微信、微博上发表自己的心情,宣泄自己的情感,有的是表现积极正面的,有的是表现险恶负面的,对此,学校要努力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使其形成良好的媒介素养,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加大网络道德的宣传,让大学生养成文明上网的好习惯,严格约束自己的网络用语,培养大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政学习环境。

三、结语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自媒体时代思政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充分利用自媒体进行思政教学,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为我国构建文明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作者:季王飞 单位:江南大学法学院

第九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一、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在世界每个国家都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进行长久的秉承。但是不同国家之间的历史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各有不同,导致中国人和西方人之间的思想差异性较大。中国人以人为本的思想主要在于重视群众的力量以及人际关系的和谐性,并注重价值理念的圆满以及集体力量的重要性并不断赞扬集体利益的重要性;西方人则注重个体的自由发展以及个体的权利实现等。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彻底将无产阶级的大门打开,使人的认知得到了升华,将人升华到了一定的高度。

1.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内涵

首先要全面贯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思想为基础,将以人为本的重要科学内涵进行理解认知。第一,中国传统模式下的民本思想与西方中民本思想的涵义。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我国古代就有丰富的传承,政治学家管仲就曾经在《管子》中明确指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的人本思想。孟子也曾经提出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人本理念。通过各种历史记载不难发现在我国古代就将人本的思想进行了倡导,在客观立场方面是可以将对农民的剥削程度有效地降低,也将对人民生产生活的权利体现了重视程度。但是其阶级观念较重,其主要目的并不在于以人为本,而是从另一方面将统治者的地位进行巩固增强。而西方,人本思想自从文艺复兴之后就形成了一股重要的思想潮流。主要将个人的自由权利以及平等权利进行了明确,高度弘扬个人的权利以及尊严、价值。纵观全面,资产阶级下的人本思想有效的对封建专制的制度和思想进行了否定。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资产阶级下的人本思想脱离的实际的历史因素和以人为本的实际因素,其出发观念过于抽象化,不可以辩证的分析对待社会历史,其主要目的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为了维护自身资产阶级的高效统治。第二,马克思主义下的人。马克思对将人性和人进行抽象的探讨是有一定的批判性的,他的观点在于在认知人和人性的基础是要充分结合实际、具象化的社会因素和历史因素。从现实意义来说,现实、历史性以及具象化和社会性都是人和人性的主要特性。马克思主要强调的个人的价值体现以及其主观地位,认为个人发展的全面性和社会达成了一致性。第三,马克思主义中的本体论。马克思通过结合个人和具象化的现实,明确的指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体在于人的本质性,同时人类社会赖以生存进步发展的基础在于物质方面的实践性活动。个人基本的存在方式就是实践性,这便将马克思主义中人本思想与费尔巴哈的人本思想有了本质意义上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强调现实意义下的人本思想的基础性在于实践,将本的主体地位进行巩固强化。第三,历史视角下的本。纵观历史,唯心主义一直都是处于统治地位。之后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明确指出具有一定实践性的历史基础是人类社会得以高效进步发展的关键环节,至此唯物史观应运而生。人类将历史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是一个必然性的趋势,历史一旦脱离了人类,脱离了社会实践性的活动,则其发展依据则会随之消失。社会生活在本质意义上是实践性的活动,人类社会中最初的历史活动则是物质方面的实践性基础。纵观历史的发展意义,发现以人为本思想中的本占据着主观性的基础地位。

2.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首先,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占据着关键性的主体地位。马克思曾经指出,互相联系的个体将社会进行构建,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人占据主体地位。同时马克思所强调的人本思想是具象化的,是充分结合了个人在相关社会历史因素中的现实意义。个人有意识、有目的实践性活动是具有主观性的,这使人类和动物之间的区别更加显而易见。其次,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的根本依据和发展动力是以人为出发点,并且是将一切的工作为中心点。人的发展是丰富多样化的,其相关需求是逐渐递增的,同时其涉及的领域以及规模性也长期性的随之扩大。同时人在实践性的发展进程中,是可以将自身的世界观以及改造能力逐渐提升的,人类社会在此基础之上开展了一系列的发展进程,从低级化将高级化进行不断的演变,由单一性逐渐发展成为复杂性。然后,社会的发展进程以及人类的实践性活动等的最终目标都是人。将个人思想以及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性的发挥是以人为本思想中的关键目的,并且致力于将个人不同程度的需求进行全面的满足,使个人的自由意志得以充分体现,个人的价值观念得以被尊重。与此同时,个人全面性的发展进程是具有长期性意义的,必须通过不断实践发展才得以实现,并充分依据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是重要的衡量标尺,同时社会生产力也是社会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此社会进步发展的衡量标尺在于将人和社会生产力的有效融合。最后,在进行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同时,要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保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明确,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有利于将学生的主体精神、能力以及美好人格等进行塑造。在现阶段中的大学生有着多元化的精神需求,所以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并使其个人需求能逐渐融合于社会要求之中。

二、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大学生是祖国以及民族的希望,同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不断改进和重视,关乎祖国未来的发展。自十六大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工作就得到了巩固加强并逐渐改进,以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中得以贯彻落实。在近几年,一人为本的思想逐渐得到广泛的普及并且接受程度较高,使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成效性逐渐得地提升。但是,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意义中仍然存有弊端,与预期的效果仍有差距性。

1.过于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在现阶段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过于趋向模式化和理想化,虽然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教育者进行的规划制定,但是其本质意义却是凸显着被教育者以及社会发展的真实化、客观化的需求。在长期受到社会本位的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趋于理想化,没有对学生的实际思想进行充分的考量,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社会性目标过分的强化,将政治性能进行突出体现,过于理想性的目标使学生的实际个人需求和个人价值得不到实现,造成了思想教育工作者眼高于顶,过分自傲的不良现象。另一方面,在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同时,并没有充分结合学生之间的不同性,没有将学生分出不同的阶段,而提出来统一的要求任务。这种教育目标缺乏针对意义,单一化趋势过分明显。学生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不但其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被逐渐同化,造成了人文精神价值等都逐渐消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无法找出不同的观点。伴随着改革开放之后的深入性,我国的各个不同的领域都呈现出丰富多元化的趋势,我国大学生的思想也逐渐摆脱了单一落后的思想观念,开始趋于多样化。但是在现阶段,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其教育内容不仅仅不能对大学生的各方面需求进行充分的满足,而且与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产生了脱节,并且其时代特点不够明显,过于传统落后。

2.过于单一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在思想政治的教育过程中对教育人员的主观地位过于突出,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思想教育者往往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威地位,而对学生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受教育者转变成了被教育者。这种过分不平等的师生地位使学生的政治思想趋于边缘化,其教育的实效性得不到发展。

3.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过分的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性知识的填鸭教学,将理论教育的影响意义过于强化,并将课堂中的教学定位为可以涵盖一切的教学课堂,这样容易造成学生产生负面的抵触思维。在另一方面,由于领导者和教育者对实践性的教育作用认知程度尚浅,并且存在其它资金等因素的问题,使参观访问、社会性调查以及劳动性等实践意义的活动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开展。即便是开展了社会性的实践活动,其道德性的标签也被过于的放大,并不能切实的将高校学生的政治素养进行培养提升,无法体现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实效性。

三、针对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研究

要想实际的提升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性,就必须要对其教育进行构建研究。

1.将时代性充分体现

教育工作人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具备时代性的发展眼光,充分结合时代发展的特性对学生提出不同阶段的标准要求,以及教学目标具体规划。社会发展具有时代性的变化,同时会对人产生各个方面不同的需求。另一方面,思想品德的发展在个人的发展进程中,具有相应的规律性,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进行设定时,要对学生的实际思想道德品格进行充分的考量,力求培养出与时代社会发展接轨的思想道德品格。

2.充分结合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教育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理论联系实际是一项关键性的原则,同时还是我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传承。要求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教学进行充分的建设,学会善于运用理论的科学性来将学生的内涵进行培养,从而使得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得到正确的培养。在另一方面,要将实践性的教育活动进行强调突出,组织各种不同范围的社会性实践活动,组织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使学生得以进一步的接触社会,对社会产生另样的认知。

3.将尊重意识进行强化

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尊重。教育工作者要将自身的尊重意识进行巩固加强,充分尊重学生个性思想的自由发展。在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的思想发展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制力等都能得到高效的提升。充分的将以人文本的思想观念进行贯彻,提升以人文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发展。

四、结语

在时代性的要求下,要始终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落实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引导意义进行全面的发挥,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意义大大提升,为我国提供优秀的人才做出贡献。

作者:教妍妍 单位: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

第十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一、互联网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

1.互联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全新教育理念。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宣讲灌输为主,思想整治教育主体扮演着权威主导者角色,决定着教育目的、内容和途径;大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师生间容易产生隔阂,难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成效。互联网变革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放性和平等性的思维,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施教者的角色,教育过程也不再是单向的、一对一的教育内容传递,教育方式也从宣讲灌输变为选择引导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如何利用互联网条件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文化素质水平。

2.互联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海量信息资源。

互联网世界是个信息极其丰富的世界,海量信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实时信息、教育理论实践知识及所需的音像图文资料,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变得丰富、生动而全面,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充足的学习资源和更为广阔的观察视角,以增强大学生对世情、国情的了解,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创新意识。目前,高校基本实现网络全面覆盖,学生在校园任何角落都可以上网学习、交流和娱乐,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信息、接受知识和交流沟通的机会和条件。

3.互联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平等交流平台。

在网络虚拟空间里,每个人都是信息的主动传播者和被动接收者,可以自由平等地表达思想和交流沟通,不会受到现实生活中身份地位、文化水平、宗教信仰等制约。在网络新媒体条件下,受教育者和施教者之间以网络为介质,构筑了人-机-人的沟通交流模式,实现了双方角色互换,突出了双方的平等地位,弱化了地位差距、知识优势和心理隔阂,受教育者可以敞开心扉、毫无顾忌的宣泄自己的情绪情感、表达自己的思想,施教者也可以真正深入到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并有针对性地对受教育者开展思想教育。

二、互联网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西方敌对势力对高校渗透日益加剧,防范意识形态渗透任务更加艰巨。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将过去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文化上渗透的策略改变为利用互联网方面的主导优势向高校师生传输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在互联网上不断与我国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争夺人心、争夺下一代的斗争。因此,加强防范意识,防止意识形态渗透显得尤为重要。

2.网络思想文化交融交锋交融频繁,有效引导师生思想的复杂性更加凸显。

一是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潮和主张在境外媒体和反动出版物中大量存在,并通过互联网向境内渗透,在境内网络论坛、博客、微博、微信上大量传播。二是互联网具有强而有力的凝聚能力,以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改变了传统一元化社会动员和组织方式,拥有了自身独有的社会活动向度和规则,为社会动员开创了新的公共活动领域和丰富的内容形式。三是社会公众在网络平台上的情感宣泄、情绪张扬和利益表达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更加活跃,各种各样的焦躁疑惧、茫然困惑、郁闷失落、愤恨仇怨等负面情绪,虽未成为社会主流,但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视。

3.新兴媒体急剧扩张对大学生影响突出,亟需适应工作新空间新形态。

一方面,互联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平台、拓展了新空间;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方式方法尚未完全适应互联网带来的变化,与当代大学生个性特点契合度不高,致使师生群体思想动态呈现出两个舆论场。学校官方的显性舆论场自说自话,对师生网上的隐形舆论场难以产生大的效应,主旋律、正面消息、理性声音不易传播,对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塑造和政治意识教育的影响力明显不足。

三、互联网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对策

1.加强内容建设,丰富网络思想文化产品供给。

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内容域。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网络化传播,引导高校师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大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坚定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二是法律与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域。要广泛开展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文明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上行为与社会责任、网络文明与社会文明的关系,增强大学生对网上有害信息的甄别、抵制、批判能力,养成科学、文明、健康、守法的上网习惯。三是大学精神、环境制度、身心素质教育内容域。大学精神作为高校独特的、先进的、积极的校园文化成果的积累、积聚和沉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成长和素质能力的提升。除了大学精神,大学环境与大学制度所形成的环境制度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品质塑造产生重大影响。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网络输送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环境制度中,做到环境中有思想、制度中有文化。

2.强化队伍建设,夯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础。

第一,夯实基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第二,突破重点,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基本的网络信息的获取能力、处理能力和传递能力,这些能力的具备与实现,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需要工作者勤学苦练,既要练本领学技术,又要拓展信息视野,全面提高业务素质。第三,抓住结点,构建一支专兼融合的强大校园网军,有效掌控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关口。

3.繁荣网络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网络环境氛围。

第一,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要主动占领网络信息主阵地,努力拓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社会辐射范围和国内外影响力,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递健康有益的信息。第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主题教育活动。要结合高校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成才需求,依托大学生乐于聚积的网上思想平台,设计组织主题教育活动,吸引广大师生主动参与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来,丰富大学生网上精神文化生活。第三,实施好网络文化项目建设。通过整合高校、政府、社会和企业等资源,依托国家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容和形式,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4.推进管理创新,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

首先,要创新高校网络基础管理。高校要落实国家关于互联网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对校园网接入、网络进学生宿舍、移动互联网校园覆盖、校内公共上网场所等管理,严格落实网络使用登记实名制和可追溯制度。其次,要创新高校网络资源管理。高校要加强对网络新应用特别是移动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互动环节以及新闻客户端的的研究和应对,及时掌握高校师生在校园网、主流社交网站及微博、微信上的思想动态,形成覆盖全面、及时准确、正确引导、有效管理的网络信息管理机制。再次,要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做好网上舆论引导是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功能的关键,要把握好舆论宣传引导的时、度、效,统筹运用主流网站、校园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广泛开展网上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和主题宣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5.深化工作研究,把握网络思政教育规律性前瞻性。

首先,要深化教育内容研究。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梦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研究,让学生认识、理解并坚信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真正入脑入心。也要开展网络心理、网络道德、网络法制、网络文化等网络教育内容的深入研究,准确把握这些内容的发生发展和传播规律,从而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具有前瞻性的规划与策略。其次,要深化工作方法研究。要研究具体方法的创新与改革,根据学生的成长与身心发展特点,创造一些灵活多样、效果显著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也要善于总结,找到规律,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体系。再次,要深化教育机制研究。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重点是对协调机制、监督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等基本运行机制进行研究,要立足于现代网络技术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展开研究,研究提出满足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的新机制,最终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目标。

作者:李丽鹏 王峰 朱玲利 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政治视频

井坡学校九年级政治中考复习讲座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评比活动

小升初真题讲解9

小升初真题数学解析行程问题之追击(五)

小升初冲刺第5次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二下《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陈月波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下《我们这样生活-第一课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王艳萍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第二单元第3课《家乡特产知多少》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贺旦旦

道德与法治八上《3.6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广东陈炽均

6年级一题课 小升初高频考点8 Lesson3

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论文(10篇)"相关的文章

热门政治教学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