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论文]思想品德课引导“明理”初探 品德心理理论认为,只有建立正确的道德认识才能产生良好的道德动机,也就是说“明理”是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只有“明理”明得透,“激情”才能激得真,“导行”才能导得实。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中出现的道德观点和道德概念大多浅显易懂。然而教师只是机械地传授,粗疏地讲解,仍然难以达到“明理”的目的。“明理”不是指简单的知晓,而是要透彻的领悟,要使学生真正透彻地领悟,就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一步一步地引导。
一、设置悬念,激发“明理”欲望。
悬念本来是文学作品、影视、戏剧中为吸引读者、观众而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联系实际,巧设悬念,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明理”的欲望。如在教《珍惜集体荣誉》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开场白:星期一下午学校进行卫生大扫除检查评比,当检查人员来到四(2)班门前时,王小红发现墙角还有垃圾未倒,连忙用畚箕遮住;后墙上的几点墨水眼看就要被发现,李小华眼疾手快,赶紧用身体去挡祝结果他们班得了“最清洁”。第二天晨会上,老师却出人意料,严厉地批评了他俩。这是为什么呢?他们错在哪里呢?怎样才算珍惜集体荣誉呢?这样一问,造成悬念,学生产生了学习主动性,“明理”的欲望油然而生。
二、创设情境,放缓“明理”坡度。
道德情感是道德品德内化的动力。《大纲》明确指出思品课要以情感人,情理交融,以情载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因此,创设一定情境,可以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为帮助学生“明理”作铺垫。常用的方法有:讲故事、听录音、看幻灯、演小品等。如教学《学习、做事讲效率》时,学生光从书上的例子中寻找如何讲效率的答案比较困难,我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在两张课桌的桌面上乱七八糟的放满了书本、文具。我请两名同学上台整理一下(让一个同学事先进行训练),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我喊开始,按下了秒表,教室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只见经过训练的那位同学先打开文具盒,把零散的橡皮、小刀、铅笔等小件物品迅速放好,接着把书一本一本摞好,最后再把作业本从小到大收拾起来,动作麻利快捷,有条不紊,看看时间,才用了45秒;另一位同学则洋相百出,书本、作业本一起收,中途才想起分类,又不小心把橡皮碰到地上,忙得头上冒汗,足足用了一分多钟才把散乱的东西整理好。学生们看得很过瘾,自然而然地明白做事讲效率除了要全神贯注、集中精力外,还应采用科学的方法。
三、讨论辨析,增强“明理”感受。
理越辩越明。思想品德教材中的一些道理如果只是凭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印象仍不会太深。只有让学生自己介入其中,畅所欲言地谈观点、说看法,理才能明得透。如在教《拜佛不灵》时,我让学生围绕三个问题进行讨论:(1)奶奶为什么带“我”去拜佛?(2)佛祖为什么不能保佑“我”身体健康?(3)要想身体健康、成绩优良,该怎么办?通过讨论,逐步引导学生明白“佛祖”是不存在的,拜佛是一种迷信活动。奶奶相信迷信,是因为她没有文化知识。要想身体健康、成绩好,必须肯锻炼、勤学习。从而进一步认识到,要想人生旅途一帆风顺,靠相信迷信是没有用的,只有勤奋学习,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懂得许多科学道理才行。
四、当堂演练,强化“明理”效果。
“明理”的目的是为了“导行”,对道理的理解只停留在口头上和字面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学实践证明当堂演练,能促进道德观点内化,强化“明理”效果。如教学《要有警惕性》接近尾声,我用幻灯打出两幅图:一幅画的是一个小朋友手拿一个钱包,面对前来认领的失主,显出一副无所适从的样子;第二幅图画的是一扇门,门里有一个小朋友,满脸惊诧,屋外是一个陌生人在敲门。我让学生为画上的这两个小朋友解围,许多同学踊跃举手,献计献策。这样一来“要有警惕性”在学生头脑中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如教《批评别人要诚恳》时,我安排一个同学上台演一个在公共场合乱抛果皮的细节,分别请四个小组派代表上来批评,假戏真做,妙趣横生,个别同学不光批评的语气诚恳,表情态度也很诚恳,令人信服。
总之,在“明理”的过程中,要运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辨是非,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讨、去分析,从而使他们自己能够透彻地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