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思政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政治教学> 教学论文> 谈思政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谈思政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查字典政治网 2016-06-07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是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进行积极地再创造、再加工的过程,也就是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思政课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要在正确认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的特点,凝炼教材内容,突出教学风格,同时注重自身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高职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转化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既是组织者又是引导者,所以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师也应该准确地理解教材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且积极开发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创造条件。

受中宣部委托,由教育部集全国最高水平统一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的一套新教材,最终确定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新格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新体系中,四门课程都具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四门课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基本经验总结,是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成果,以及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充分反映。该课程从正面有针对性地回答了大学生关心的理论问题,它由不同的层次关系构建了不同的层次结构,不同的层次结构决定了各门课程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新的教材体系要很好地转化为教学体系,重构教学新体系,首先就要把握教材结构,理清逻辑关系。

有了一套好的教材,思政课教学效果如何,最后能否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作用,取决于教师能否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构建教学新体系。

一、明确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定位和重要性

高职思政课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是高职思政课教师整个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再现。它不仅体现了教案设计要求、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而且是教师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进行安排和设计思路的反映。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将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的智慧结晶,集中体现了教师的备课过程和备课内容准备情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二者的有机统一,对理论知识进行详略得当的讲授,

二、凝练教材内容,突出科学特色

从总体上来讲,高职思政课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应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点、重难点,及教学要求、教学目的等进行,能够体现学科特色的内容补充和凝炼,充分体现出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知识水平和学术特色。这门课程是理论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而且和学生中学时代学过的政治理论知识有着非常大的重复性和关联性,因此学生普遍地认为已经学过了,再学也没有什么用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不能简单地重复他们已知的基本理论,而是要根据教育规律、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推陈出新,紧密结合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将理论知识的运用恰到好处地体现出来,让学生明白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教师在高职思政课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时不仅要凝炼教材内容,而且要将反映社会焦点、热点和难点的东西写进去,充分体现时代性和现实性。尤其是要更加突出教师消化、吸收教材内容的过程和成果,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领会、理解和整合。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教材中的内容。另外,课件是对教学提纲的展现,是教学内容的充实,其主要作用是辅助教学。

三、培养主动学习意识,促进业务能力提高

高职思政课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它包含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调整,体现了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学术水平;包含了教师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的运用和把握,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治学态度;包含了教师对时事热点和社会现实的关注,体现了教师的政治敏感性和前瞻性。在本职工作中,面对着时事热点和种种社会现实问题,应根据教授课程的要求,不时地扩充教学内容,但同时自身的知识又非常有限。这样的一个“瓶颈”就必然会影响教学工作。因此,为了更好地设计教学过程,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成了必然。每位教师都有自己所熟知的专业领域,但同时我们也有不熟悉的知识领域。然而在教学中,我们不是仅仅知道此物就介绍此物,关于彼物是何物我们避而不谈,这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了适应这种需求,我们就必须主动培养自身学习意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扩大自己的视野,在继续夯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涉猎其他相关的知识,从而为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学习的过程可以充分地体现在高职思政课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内容中。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也就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质量。

四、增加学生的认同

首先,教师必须具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在教学中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体现人文关怀。大学生大多具有叛逆精神,是在懵懂时期向成熟期发展的一个过程。学生开始了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反思。老师作为社会力量的代表,往往会成为学生叛逆精神主要宣泄的对象。但是叛逆只是一种个性成长的过程,而不是野蛮无知的反抗。学生需要张扬自己的个性,但是同样需要社会力量的肯定和支持。因此,教师必须承担起社会支撑力量这一种角色的扮演任务。诚然,教师对学生学习目标的设定,从长远来看确实是为了教书育人。但是这种良好的初衷还必须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关爱表现出来。其次,教师的教学措施应当尽量具有公示性,必须提前向学生公布。对于学生成长目标的设定,可以潜移默化地传递,但为达到目的而采取的激励措施必须是具有公示性,让所有学生知晓。学生只有明白了正负激励措施才能趋善离恶,向预定的目标发展。这种“言必行,行必果”的公示模式会逐步深入学生内心,激发认同感。

其次,教师应引入民主参与机制,激励个性化发展。教师应当通过民主参与的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激励措施的设定中来。学生是最了解自己的所需和所惧的。可以让学生民主地广泛征集激励措施,只要是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既理解教师的角色价值,增强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也增强集体对个人的认同感、归属感。

综上所述,在正确认识高职思政课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承担课程的特点,凝炼教材内容,突出教学风格,同时注重自身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丁芳林,肖小明.高职院校“模块课参与式”教学模式研究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3):17-19.

[2] 瞿葆奎.教学:上册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3] 李芳,张耀灿.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的结构关系 [J]. 思想教育研究,2008(1):66-68.

[4] 周庠聪.略论参与式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的作用 [J]. 高教论坛,2006(3):121-123.

[5] 杨荣军.谈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几个误区 [J]. 中国西部科技,2005(11):80-81.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政治视频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二上《我爱您,祖国-第一课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黄燕儿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_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_创新改变生活(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_T477723

都市晚高峰 2019 东城区6159名学生完成小升初派位

小升初过度第四课,什么是相反数?怎么求一个数的相反数

奥数竞赛熄火,小升初会终结吗?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_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_参与民主生活(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_T1212788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二上《中秋节》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励娜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上第三单元第1课《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张玲玲

小升初过度第二课,有理数及其分类,简单的内容

小升初

与"谈思政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相关的文章

热门政治教学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