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定向导读法”就是在课堂中让学生始终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内容,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本教法的目的是要真正地发挥教者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启发、诱导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掌握一种学习方法,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品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教法是由初读确定目标,细读落实目标练题巩固目标,作业归纳运用目标”四个环节组成。经过三年来的教学对比,本教法能促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一、初读确定目标
新课伊始,老师划定该节课所学内容,要求快速阅读课文内容,寻找本节内容的目标,这就是所谓的“定向”。确定的“目标”不完全同于“教学目的”,这个目标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描述,着眼于学生学习的结果,把复杂的学习行为,分解为比较简单,指向分明的几部分,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规定,并可以进行测量,从这个角度上讲“目标”应专指学习目标,本环节的落实完全可以培养学生浏览阅读进行概括的能力。
例如:我教初三政治《我国的政权是人民的政权》这一框题的,学生看书后都大致归纳本框题的学习目标是:
1.我国的国家性质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2)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我国人民的主体。
2.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在学生提出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应结合教学目的引导归纳,并板书。
二、细读落实目标
仔细阅读课文,围绕目标去理解课文内容,这个环节,克服了老师的引导讲解,而并不能使全班学生都参与学习的现象。学生学习是他本人的心理活动,是他们自己的认识过程,而知识的掌握,必须让他们动手动脑,亲自参与,使学生养成以事实为依据,针对一定目标而进行的心理活动。教师应把“目标”寓于若干问题之中,学生解决了这些问题,敢就实现了目标。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运用各种技巧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记下其疑点,对学生提出的疑点,即或是点滴,要将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板书出来。
例如:在完成“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我国人民的主体”这一目标时,提出:
①工人阶段是我国的 __________,为什么?
②我国政权的基础是 __________,农民阶级在现代化建设中有何重要作用?
③我们初中学生算不算是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中有何重要作用?
通过解决以上三个问题,从而实现完整理解并完成学习目标,同时学生也提出了如下问题:
1.什么叫政权?什么叫国家性质?什么叫政治制度?
2.怎样理解“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又是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这句话?
3.知识分子为什么不算一个独立的阶级?
4.“人民代表大会制”与“人民代表大会”是否可以等同?
以上几个问题是教师意料之中的,也有几个学生提出:
5.书上说,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在实际生活中,都认为“×××书记是一把手”、“×××长是二把手”,为啥不是“人大主席”的权最大?
6.社会上有种说法“党掌权、政府给钱、人大举手”,到底哪家权大?
对于学生提出的知识性问题,如 1、2、3、4题,教师应该系统讲解,让学生掌握,对于认识上的问题,如后面两个问题,教师不要立即肯定或否定,应让学生联系书本知识对这些问题作详细的思索,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作出正确的阐述,教师讲解中要切忌“避而不谈”或“蜻蜓点水”。本环节是课堂中的主要环节,学生学习时,教师要在行间巡视、辅导、纠正错误、肯定正确、帮助差生,切实做好本环节,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练题巩固目标
此环节是将学习目标改编设计为学生练习题,其要求是:
1.一项目标必须相应设计1-3个训练题。
2.复数目标可在同一训练题中。
3.训练题型应根据中考政治科的题型设计。
4.训练题要事先准备好:印出训练题、写好小黑板,也可口述。
5.要备好学生解题方法,步骤和标准答案。
6.注意给差生的题可以浅一些,并留给足够的思考时间。
7.训练方式,可以闭卷作答、分组笔答、抢答等,以活跃学生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再度高涨。
学生通过做训练题,一方面可以提醒学生学习中弥补遗缺,另一方面使学生最终感到“学有所获”,从而延长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四、作业归纳运用目标
本环节要求学生用较少时间完成作业达到巩固所学知识,要求如下:
1.阅读该节内容。
2.列出学习纲要。
3.能否回答该书所有问题,如不能回答,复习该节,直到能回答为止。
4.实际题例。对一框题学完,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个至两个有一定深难度的题,个别框题也可不布置作业。
通过几年来的摸索和尝试,我觉得“定向导读法”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自觉地掌握一种学习方法,使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