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教学方法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实施-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政治教学> 教学论文> 研究性教学方法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实施

研究性教学方法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实施

查字典政治网 2016-06-07

新世纪的基础教育,应当是学生素质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中学政治学科中,通过何种教学过程或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认为,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

所谓中学思想政治课研究性教学方法,就是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境或途径,以特定的、具体的某一主题或专题为载体,引导学生以独立学习或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进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在政治学科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方法的原因

(一) 实施研究性教学方法是适应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实施方面的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具备这四种能力,是时代的要求,是培养“四有”新人、建设现代化社会并求得自身不断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本领。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在实施方面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特别是机械性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单一化,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匮乏。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就要把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多种能力的培养放到突出重要的地位上来。

(二)实施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完备的政治素养的重要手段。

今天的中学生,生活在开拓创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环境之中,改革开放的洪流、商品经济的大潮、民主自由的环境、拳头加枕头的电视以及升学考试的压力、社会家庭的宠爱和厚望,这一切汇合成现实交响曲,伴随着他们长大。和过去的学生相比,他们更早熟、更敏感、更自信,当然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就更强烈。但他们的弱点如同他们的优点一样也更突出,这就使多年来教学方法单调、教材内容滞后的政治教学陷入困境之中。

但是,今天的中学生就是下个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要面对高层次的人才要求和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竞争成败的关键取决于参与竞争者自身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健康的体魄、丰富的知识、多方面的才能、坚韧不拨的意志和求实进取的开拓精神,而这一切要靠教育、靠锤炼才能取得。思想政治课在中学教育中有它特定的不可取代的功能,如何才能坚持和完善这一功能,方法很多,就教学而言,我认为实施研究性教学是有效的。

(三)实施研究性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完全渗透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研究性的教,是以学生素质发展为目的,研究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学生研究性的学,是以知识结构为根据,或以书本知识为基础,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的认识,它包括对事物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研究现实问题存在的原因和结果。在教学实践中,发展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就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正如爱因斯坦曾强调过的: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爱因斯坦强调的正是我们今天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题中之义。只有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

二、如何在政治学科中实施研究性教学

那么,在政治学科中如何实行研究性教学呢?对此我认为应实现“三个转变”:

(一) 转变观念

科学发展最艰巨、贡献最大的工作是如何发现问题,并恰当合理地解决问题,这就是创新。培养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最难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只有使学生真正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符合事实地表达出来,亦即提出问题,才有可能进一步引导他们进入学习的后续阶段。然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带着问题学”往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学实践中,这个观点往往被演绎为以“目标定向”为核心的教学过程。即由教师提出有关的学习目标或问题,学生带着这类问题去思考、去分析,再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国内外现行的好多教学方法诸如目标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一观点,应该说,它对提高知识传授的效率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它也能不同程度地培养学生的一些能力,尤其是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新的课程方案要求我们,仅有这一点能力是不行的,带着问题学,长此以往,学生对问题就会产生某种依赖,有问题我则去解决,那么一离开了教师,一离开了问题则不知如何学起,这也是当前绝大多数学生没法自学或自学效果很差的一个重要因素。显然,这也十分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而且,这与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是十分不吻合的。

众所周知,成人在学习时,尽管材料上没有清楚地标注学习的问题,然而随着与材料的不断作用,成人则能自行生成一些问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悟性,其实它包括提取重要信息,分析加工一些关键性问题,对重点进行深刻的深入的思考等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色,这种自动生成问题的能力,能不能传导给学生,或者说,我们的学生能否通过学习活动的训练也能自我生成问题,把握关键,领会实质并进行深入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呢?换言之,能否让学生由“带着问题学”变成“学出问题来”呢?如果可能,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探索性学习问题也就有了着落。那么,建立这种“学出问题来”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以自主性、探索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实现课堂教学由教师目标定向转换为由学生自学研讨获得的目标定向便成为可能。

(二)转变课堂形式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比较,探究性教学的组织形式、实施程序、学习特点都有根本区别。从学习的组织形式看,主要有三种:

1、小组合作研究。如高一讲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知识点时,我安排学生分组搜集一些知名企业的经营状况,比较同类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并分析原因,最后安排汇报交流,分析出来的原因不仅符合课本的原理,而且学生还归纳出其他方面的原因,有的是自己的独特见解,有的则是学习了课外的知识来补充课本的不足。我认为这种做法不仅能够让学生乐于学习课本知识,还使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拓展了知识面,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2、个人独立研究。如初一学习“陶冶高雅情趣”一课时,安排学生做关于自己个人兴趣的资料搜集,装订成册,由于是要求学生们做自己喜欢的事,学生非常积极,发现了不少好的作品:有的学生画画很好,就自己画了一本画册,里面介绍了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或者画家,包括他们的背景、故事内容等;有的学生喜欢搜集过年的“利是封”,把几年攒下来的“利是封”分门别类贴好,七八页纸也贴得满满的,还模拟“利是封”的语气作“自我介绍,很有创意;还有的学生很喜欢玩网络游戏,就搜集不同游戏的资料等等,通过这些教学方式,让学生有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3、个人研究与集体讨论相结合。如初二学习法律知识,可以由学生自己寻找案例并进行分析,每节课前进行“每课一案”的活动,全班学生再评价这个案例分析得好不好。

从实施方式上看,研究性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实施方式:

1、比较异同。即向学生提供内容上互相关联的一组学习材料,让学生对其相同点、不同点进行探究,展开研究性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研究性学习,思维活跃,在研讨、探究、辩驳中闪烁出许多可贵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这种方式在课堂上可大量运用。

2、评价鉴赏。即对已有的结论、课外材料或课文,让学生大胆地进行品头论足、评价鉴赏,阐明自己的观点,进行研究性学习。如,中外哲学史上对自由的探讨非常充分,因此在讨论自由观念时,借助于课件,可将各种自由观荟萃展示,从老子的“无为而无所不为”、孔子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庄子的逍遥神游太虚,到洛克、孟德斯鸠、黑格尔的西方自由观等等,学生的问题自然产生“自由意味着随心所欲吗?”“渺小的个人真能享受到自由吗?”,老师的问题有起着推波助澜的效果:“中国历史上提倡的是个人自由还是政治自由?”“获得自由的个人和社会条件是什么?”

3、观点争鸣。即对课本中或教师自己选择的课外材料中存在争议的观点,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努力阐明理由,在观点争鸣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4、焦点争论。即由教师提出焦点问题,或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有研究、讨论价值的焦点问题,在小组中展开讨论探究,进行研究性学习。

5、质疑问难。即在学习中从学生的疑难问题起步,放手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大家讨论解决。

如在高二哲学学习中,学到有关“人的价值”这一哲学的终极关怀问题时,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些现实问题,例如父母能否抛弃残障低能儿的问题,或者安乐死的问题。课堂上的争论一定是激烈的。当然,教师作为思想的激发、引领者要及时去抓住问题的分歧所在。而学生鉴于知识和见识的缺乏,未免偏执和肤浅。因此,要作必要的讲述,分别设想佛教徒、基督徒、儒者、道者,一些代表性的哲学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对此问题的看法,以期对学生形成自我判断、进一步思考有所帮助。这就综合运用了以上三种方式。

6、“专家”研讨。即让学生就某方面问题大量查阅资料、充分准备,撰写研究报告,在“专家研讨会”上,进入专家角色,展开研究学习。在高一的教学中,我安排学生分成各个“创业小组”,设计自己赚“第一桶金”的方案,并在全班论证其可行性和创新性。

7、实验操作。即对有实验操作内容的课文或学习材料,让学生自己模拟,进行实验操作,在具体的体验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如高一讲授“价值规律的作用”时,我曾让学生模拟市场上的交易行为,全班分组扮演企业(生产)、商店(流通),消费者(消费),在一轮争分夺秒的买卖之中体验价值规律的作用,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产生深刻地感性体验,并及时上升为理性认识,效果非常好。

8、活动设计。如初一学习“培养爱国情操”时,可让学生设计宣传爱国内容的校园活动,如果设计可行的话,还可以鼓励学生去实践自己的活动设计。

9、社会调查。即采用“社会调查”的实践方式,让学生

发现问题,就问题展开社会调查,进行研讨。如初二学习到《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时,我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到社会上寻找、发现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并针对一种行为进行专门的调查,得出初步结论,并安排一节课让小组汇报调查结果。学生们通过社会实践,也学到了不少课本以外的东西,感想很多,讨论热烈。

10、 学科融合。即抓准本学科与其它各学科的融合点,让学生从这些融合点出发,大量涉猎其它学科中的相关知识,展开专题研究活动,撰写研究论文。

以上两种形式可与高中专门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进行。

(三)转变评价方式

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习态度,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研究性教学更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为此,评价研究性教学的效果,做注意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评价主体从一元到多元。评价者可以是教师或教师小组,可以是学生或学生小组,可以是家长。如果有的成果参加评奖或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则意味着专业工作者和媒体也扮演了评价的角色。第二,评价内容从单纯知识能力考查向丰富性和灵活性转变。其内容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二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三是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五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它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研究笔记,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第三,评价手段、方法由应试模式向多种手段、方法发展。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做法。

除了要实现以上的“三个转变”之外,还应注意研究性教学在整个初中、高中教学中的连贯性和阶梯性,每个阶段、每个层次要达到的目的不同,每个阶段所侧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应该具有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递进关系,因此,每个阶段应该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采取适应的课堂形式。(附表)

政治学科实践性、时代性强与政治课教材相对滞后的矛盾,是教师在教学中始终要认真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解决办法无非是简单地用颇具时代感的事例,来印证书上理论的指导性或正确性。这种方法不能调动学生主体意识的参与,完全是教师的教取代学生的学。能否采取启发、探索、研究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答案是肯定的。我希望能够藉着对研究性教学方式的探讨,使中学政治课真正和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乐学、会学。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政治视频

小升初真题讲解9

道德与法治八上《3.6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辽宁宋东宁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二上《我爱秋天-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吴红燕

乐乐课堂小升初锦囊五年级语文第60集

小升初常考题型七,相遇问题与比例的综合题,画路程线段图巧解题

小升初真题讲解10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上第三单元第2课《退一步海阔天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胡赛君

道德与法治八上《3.6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福建罗岚阳

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上《你真棒-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马莹

君晓天云现货2019 黄冈小状元达标卷二年级下 语文+数学 人教版 配套部编版 小学2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单元期中期末考试卷训练複习资料

与"研究性教学方法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实施"相关的文章

热门政治教学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