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着重德育轻智育、重群体知识灌输轻个体素质培养、重理论教育轻道德践行等缺陷,造成了各种不良后果,必需进行素质教育改革。我们应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改革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模式和考试评价制度。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思想政治教师是思想政治课的主体,因而必须首先重视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师本身的素质。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教师应采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模式提高学生的理论、政治、思想、道德、能力、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使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学 思想政治课 教学 素质教育
Abstract: The moral education there being existing weight in middle school thought political study teaching at present makes light of intellectual education , heavy group knowledge instils light individual quality defects such as training , highly valuing theory to educate light morality to carry out a line, have brought about bad various consequence , the education reform vitally needing the quality being in progress. We respond to the teaching target reforming middle school thought political study according to the quality education request , the classroom teaching pattern and examination appraise system. Quality education is ascertained that the job carries out middle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thought politics teacher is thought political study main body, construction must take the thought political study teaching body seriously first as a result, improve the thought politics teacher self quality. That the thought politics teacher responds to every aspect quality such as theory , politics , thought , morality , ability , mentality adopt various teaching way , method , pattern to improve a student here on the basis,uses whose improvement in terms of moral , intellectual and fitness level as well as in appreciation of aesthetics.
Key Words: The high school thoughts political lesson 、Teaching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在中国,应试教育可谓是源远流长:自隋代创建科举制度直到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的一千多年的漫长时间里,科举始终是大批文人学子踏上仕途的唯一途径。而自明朱元璋制定八股文以后,科举考试的应试色彩愈发浓烈。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考迅速发展而形成的“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局面更是使应试教育达到巅峰。但应试教育重分数轻发展、重少数轻多数、重知识轻能力、重死记硬背轻灵活运用、重应试学科轻视其它学科的弊端很快显现。这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使各种教育因素不协调,造成了学生学得死、负担重,甚至畸形发展。在这种十分狭隘的教育模式下的思想政治课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种消极因素。
一、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缺陷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就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培养、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和参与实际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理论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应试教育下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却未能如此,具体表现为:
(一)教育目标上,重智育轻德育。
应试教育下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在教育目标上,重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而轻视甚至忽视思想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政治教育,从而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表现为:
1、智育目标狭隘性
应试教育模式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把智育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但智育的目标却是片面的、狭隘的。智育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教育,其中发展智力是智育最重要的目标,但是,应试教育模式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过分强调传授政治理论知识,强调政治理论的掌握熟练程度,大多采取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手段,把学习局限在政治课本范围内,致使学生无暇参与课堂以外的、各种对发展智力十分有益的活动,从而出现知识面狭窄,高分低能的局面。
2、重人力素质轻人本素质教育
就当前思想政治课教育现状来看,人力素质比人本素质更被教育者所看重。因此,对关系人本素质提高的价值、人格、权益、政治思想、社会参与等意识方面的教育注意不够。在这种教育目标下,如果我们的教育把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视为自私和个人主义,并对此采取虚无主义,甚至以社会整个需要的名义来规范限制个体的个性发展的价值形成,后果只会导致真正的个人主义和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自私行为。
(二)教育模式上,重群体知识灌输轻个体素质培养。
应试教育下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在教育模式上,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课本知识的传教、甚至是“灌注”,而忽视学生政治、道德、心理等整体素质的培养,阻碍其个性发展,扼杀其想象力、创造力,使其成为学习的机器。这种不科学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对学生产生诸多不良影响。例如:
1、阻碍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
应试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课教育目标狭隘,教育手段单一。政治教师按一个模子打造学生。学生的个性发展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被扼杀在摇篮里,而且这种教育方式极易助长攀比心理和虚荣心,对培养和丰富学生的个性十分不利。
2、负担过重,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
目前,由于升学率、平均分两根指挥棒自上而下被层层强化,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广泛采用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做法,造成学生作业量过大,中小学生必不可缺的游戏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没有保障,连正常的星期日和假期也被挤占,影响青少年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同时,也造成许多心理疾病,如恐学病、逃学病,学习反复受挫后的精神抑郁、孤僻等。
(三)教学方法上,重理论教育轻道德践行。
应试教育下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在教学方法上,重视纯理论的教育 ,按照课本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而轻视或是忽视了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行为,忽视了用自己的行为去感召学生,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1、 政治教师负担,加剧教师队伍的不合理竞争
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倾向于强化训练、题海战术,这必然导致政治教师的工作负担的加重;加之学校管理中的急功近利倾向,许多学校甚至把学生考分和升学率同教师工资、奖金挂钩,这势必导致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中竞争加剧,加重政治教师的心理压力,以至产生一些不合理、不正当的竞争行为。教师是学生的镜子,是学生模仿学习的对象,政治教师在培养学生政治、道德、品质等方面更是如此,他们的不雅行为直接就会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
2、 酿成严重的考试弊端
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标准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扭曲了政治考试的功能。政治考试不是为了检测和反馈、服务于思想政治教学,相反政治考试成了思想政治教学的目的,思想政治教学只是为了考试,是为了评分排列等次,政治考试的功能和作用被严重局限了。这种本末倒置的状况,促使作弊风泛滥,甚至个别政治教师为了获取本班考试成绩虚假的高平均分、暗示学生作弊方法等举措,更是污染了学风,十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目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弊端主要来自应试教育这一大环境,而要革除目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弊端,就必须使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紧跟时代的要求 ,符合客观时代的需要,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
二、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缺陷提出的,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为核心,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其强调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基本素质,真正的内涵乃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在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模式、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有着质的不同。因而,我们对中学思想政治课进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就应该从这些方面着手对教育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1]
(1)改革教学目标,变知识本位为能力、素质本位
以应试为目的的传统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往往以知识为本位,片面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运用,重接受和服从、轻创新和挑战,并以试卷分数作为评价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在传统教育下,学生的能力普遍较差,遇到疑难,不爱独立思考,依赖性强;听课只记老师讲的结论,不注意学习思路及方法;思维灵活性弱,应变能力差;正向、集中思维多,逆向、发散思维少;固步自封,固执己见。而与应试教育相反,素质教育是一种以能力和素质为
本位的教育。因此,树立能力、素质本位教学思想,设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一体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着眼于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必然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主体”转变和单向传授式教学向多维、互动式教学转变。
传统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中心”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真理化身,教师讲的观点都是不可挑战的“圣旨”。因此,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宰,在教学中决定一切,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主动作用得不到发挥。教学过程呈现出典型的单向传授特征,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使教学效率低下,教师压力空前加剧更严重的是妨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代的发展迫切需要实现教学模式改革,构建一种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师生多维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种动态的、教和学彼此影响的互动过程,通过改善课堂教学的人际交往模式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互动,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目的。例如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设计遵循的正是这一思路:“本课程标准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课程标准的设计力求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这就要求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思想道德特点以及生活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充分考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讨论交流的需要,创设平等交流的条件渠道;实现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的有机结合,体现合作学习,竞争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兼容并存。要有针对性的运用一切手段和方法,使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真正变成学习主体而主动、全面和谐发展,从而构建起新型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模式。[3]
(三)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由静态的一元评价向动态的多元评价转变[2](180)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成果情况和成绩优劣的认定,也是对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认定,通过信息反馈,教学评价对教学过程起着导向和动力作用。教学评价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应试教育目标相适应,目前的教学评价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在评价方式上,常常简单划分以考试成绩为惟一指标,把学生划分为好生与差生,忽视学生个体差异。这种静态的一元评价,一方面过分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另一方面忽视了学生在个性与潜能上的差异,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形成。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教学评价则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确立动态的多元、开放评价方式,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工作的分析与反思。在对教师的评价方面,既要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也要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要关注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课程目标,是否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愿望。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要建立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学生、同事、学校领导、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建立以校为本,以教研为基础的教师教学个案分析、研讨制度,引导教师对自己或同事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反思与评价,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得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惟一标准。当然,在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方式的同时,还必须改变对作为中学思想政治课主体的学生的评价方式,不能以学生的分数、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更不能以成绩为标准把学生划分为好生和坏生,而应该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并记录下来,作为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的依据;通过与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对话,获得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3](20)
三、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的策略
目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并且这些弊端主要源自于“应试教育”这一大前提环境,那么我们就必须推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各方面改革。
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是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课的要求和教育教学客观规律,把思想政治课各个教学因素和教学环节中的陈旧的和不科学的部分,改变为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的内容,以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教学实践活动。它涵盖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各因素和个环节的改革,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那么在现实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又应该如何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精神呢?
(一)重视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本身素质
古往今来,任何教育改革的成败最终取决于教师。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例,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实践者。教师自身的状况和投入态度,直接关系到这场改革的成败。学生的知识要靠教师的知识来丰富,学生的能力要靠教师的能力来培养,学生的智力要靠教师的智力来开发,学生的素质要靠教师的素质来提高。古人曰“水之积也不深,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师之蕴也不足,则其育长才也无望”,说的也是这个意思。[4]
韩愈曾指出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教师任务有三,一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二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具有更高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更丰富的知识和更宽广的政治视野,更强的教学能力和为人师表的敬业精神。
1、加强师德师风培训。卢梭曾讲过这么一段话:“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即教师要把学生培养为有素质的学生,教师自己必须有素质。因而教师要具有远大理想;要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要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人才观、教学观、师生观、质量观等;要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坚定道德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做到忠诚党的教育,尽职尽责,用真、善、美的标准要求自己,热爱学生,团结协作,起到“典范”作用。
2、加强文化素养的培训。首先政治教师要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进修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其次要进行教育理论知识的培训,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这是教育活动成败的关键;第三要进行其他理论的培训,如人才学、逻辑学、美学、文学、外语等,这是增强教学效果、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第四要进行技能技巧的培训,如电脑知识、“三笔字”(毛笔、钢笔、粉笔)、简笔画、摄影、幻灯、多媒体设计等。
3、加强个性心理素质的培训。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心理素质的内涵是多方面的。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要求教师要有广泛的兴趣,正如赫尔巴特所说的:“人类的目的提多方面的,教师所关心的也应是多方面的。” [5]一个孤陋寡闻、见少识浅的教师很难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很难培养出一大批知识面广的人才。教师还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形成自己良好的品格,有个性,有创造意识,有开拓精神,要培养自信心、进取心和幽默感。注意正确对待个人的成败得失,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等。这样的“人师”、“表率”才能成为教育者和心理卫生工作者的结合体。
当然,素质的提高还有很多内容,关键是如何人手。所谓学无定法。教师可以系统参加学习,如学历进修,又如参加各类培训班;可向同行学习,如参加各类政治教研活动,多听同行的课,多与同行交流;更重要的是教师应加强自学,做到多听、多看、多记、多写。多听就是要注意多收取各类信息;多看是要注意多看新闻时事、报章杂志,收集资料;多记就是要注意做读书笔记,有自己的材料仓库;多写就是把工作的经验,探索的体会总结出来,撰写论文。[5]
理论的学习离不开实践的检验,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理论水平,才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也就是说,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的素质提高了,还要运用到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思想政治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模式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是为实现学校的德育目标和课程目标应负的职责。根据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通知》、《中学德育大纲》和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的规定,中学思想政治课主要培养学生的理论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5](79)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方法很多,这里我就每种素质以一种方法简单说明。
1、理论素质
思想政治课最基本的一项教学任务,就是对中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教育,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读书——议论——讲解——练习——总结”五步教学法运用得当可以有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读书,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了解和分析教学内容。在阅读前教师先给学生提出阅读提纲,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去读书,边读边思考,多做笔记。议论,学生通过阅读,每个人对教材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和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发表见解的机会和场合,鼓励学生在议论中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在这互相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头脑中对教材知识重新组织吸收,把学到的政治理论知识内化。讲解,讲解可以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对教学内容比学生了解的多,而且在课前又经过充分的备课。在对知识和经验的掌握上教师也优越于学生,所以教师的讲解对学生加深对教材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教师的讲解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针对学生在读书时和讨论中发现的问题有的放矢的讲解;二是要通过讲解对学生起到启发和解释的作用;三是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找到获得知识的背景、意向、途径和方法。练习,这是巩固所学知识和能力的阶段。练习的方式可以采取:教师口头提问、书面做练习、请学生到黑板前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辩论等。总结,通过教师总结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学到了哪些概念、观点和理论,使学生上完课后心里有数,并为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指出方向。[6](83)这是一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运用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理论素质的最常见的教学方法,适用于较易理解的政治理论知识,如高一上册第二课第二节第一框: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等,对于一些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就不太适用,当然还要考虑学生基础等其他外在原因。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对理论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掌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其他同学的讨论、听老师的讲解、做练习、最后的总结,一步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