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考试意味着允许学生带课本、资料进考场。那么,开卷考试对学生来说,到底是更容易,还是更难了?在开卷考试的过程中,学生会有哪些误区?教师又会遇到哪些常见的问题?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从学生角度看:(1)盲目照搬照抄,有的学生认为开卷考试较简单,思想上较为轻视,在学习中不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理解,不注重对自己能不仔细审题力的培养,考试时因此在考试中常出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如盲目抄书,答非所问;不能用学科的规范语言回答;不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的具体问题。有的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把老师所讲的内容、试题、答案,或自己资料上的题目和答案不厌其烦、密密麻麻地抄在书空白处,有的还把书的原文都遮住了,结果在考试时不知从何处找到所需要的知识点,所以也只有照搬照抄课本和资料了。
(2)忽视“有字之书”随着开卷考试的深入人心,考试的题目越来越开放。于是有些学生非常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事热点,认为看教科书根本没有用,答案在课本上又找不到,主要靠语文功底和临场发挥,时间花在政治上也是白搭,不如花在其它学科上。殊不知,教材永远是学习、复习、考试的重要载体。因此,学生对所学的课本知识应尽量消化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化作潜能存储于大脑中,以便在无字之书”,不仅包括“家事、国事、天下事”,还包括我们的思想觉悟、行为、观念等。“有字书”里所学的知识是有限的,“无字书”里所学知识才是无限的。更何况,在开卷考试的条件下,许多试题都要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回答问题,答案又往往是多元的具有发散性的特点,如果考试仅是靠翻翻“有字书”是没有办法满足这类试题要求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重视“有字书”,也要重视“无字书”的学习,多关注社会生活,多参加社会实践,加强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试时不用翻书既可解答。
2、从教师的角度看:(1)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很难把握,思想品德学科实行开卷考试,目的是克服死记硬背,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突出热点,关注社会。所以,实行开卷考试,对教师来说,不是降低了要求,而是提高了要求。几乎所有一线老师都有体会,实现开卷考试,我们的课更难上了,我们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更难把握了。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把握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的结合点,发挥教师课堂教学在开卷考试中的引领作用,这的确是每个一线老师需要深思的问题。学生开卷考试的能力降低,从近几年看,开卷考试的试题越来越社会化和生活化。这就要求我们紧跟时代的变化,精编精选题目,提高教师的命题能力。可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一些学校的教师还停留在订别人的讲义,做别人出的试卷的阶段。思想品德开卷考试时事性强,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包括乡土,如果出一份试卷只是简单的拼凑,那么,考查学生的意义就不大。教师依附于已有的讲义和资料,本身的命题能力就很难提高,引导学生进行开卷考的能力自然降低。(2)“充电”意识不强,教学方式陈旧现代社会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各种知识的更新频率加快,一方面许多学生受家长和社会的影响,早已能熟练地操作运用计算机、上网聊天等,这些学生知识面宽、见识广;另一方面,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应对新形势的变化,是摆在政治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在实行开卷考试的今天,仍有不少教师还没有改变“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形象,还抱着“一言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放,忽视了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思想、行为、觉悟的培养,更谈不上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有这些,都是教师“充电”意识不强,不注重自身专业素质提高的结果。我们反思存在的问题,就是为了更好地研究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