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反思1-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政治教学> 教学反思> 政治教学反思1

政治教学反思1

查字典政治网 2015-07-31

我是一个从事政治教学的年轻教师,在分科后新学期开始时,所教班级总有几个学生或多或少的“不适应”与“不习惯”:不习惯我的讲解,不习惯于课程思维方式的转变,不习惯我课堂上的自由引导,他们还总希望我的讲解速度适应他们,我对重点知识要加以勾画-------这些所有的期待都反映在了初期的“磨合”中

针对上述现象,在实践中,我渐渐地意识到必须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训练,特别是防止学生知识“虚拟”状态的出现。

一、产生知识“虚拟”态的原因。

从思想政治课自身的角度出发,本课程与社会的热点以及学生生活中的基本技能紧密联系在一起,时新的素材,多角度的视觉,广博的知识面,这使学生简单地认为只要关注热点,就能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加以随意的发挥,而往往忽略了其中对专业术语的严格界定与准确表述。

从高一学生的学习习惯角度出发,学生正处于初中和高中的过渡时期,对高中的学习方式一无所知,甚至还是简单的停留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方法上。单纯地认为只要课内作业及时完成,老师考试前的“全员”“全方位”的“辅导”,就一定能突破“封锁线”。

当以上的原因都产生作用的前提下,学生的焦虑,自信心的不足,对部分学科如政治的自行放弃等现象都出现了。更令人担忧的是他们有时还简单地认为是老师的缘由,而并没有意识到自身知识基础上已经出现了漏洞,也就是我在此阐述的“虚拟”状态,知识看似明白却不能准确地掌握本质与其内在的联系。

二、解决知识“虚拟”的对策

1.加强课堂40分钟教学空间的利用与拓展。把本框重点与难点问题讲明,要注意突破知识要点的过程与阶段的过渡与延伸。把社会热点引进课堂,注意“简练”与“默合”,特别是相关术语的表述与相关联系,让信息资源有效的转化为教育资源,使学生不“腻”,却又线索分明。

2.加强思维过程的讲解以及共性思维方法的使用。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更活跃,注重培养思维的发散性与实际操作的能力。所以,老师应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参与思考活动,不必太在意知识讲述与教材相对应的完整性。要学会科学的取舍。既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不可束缚太紧,又要在放手中加强思维方法的引导。把老师在解答问题中的方向与步骤标明,启发学生的思考,由起初简单的“照葫芦画瓢”到今后的自主自立,自己学习。

3.适当采用辨析的方式对待基本知识与原理,在似是而非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用了原理,加深了理解,拓展了知识网络的空间。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初一政治视频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4.9 生活需要法律》甘肃潘翠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下《情绪的管理》天津尚嫔嫔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4.9 法律保障生活》山东张莹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4.10 我们与法律同行》天津于丽丽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3.7 让家更美好》江西彭娟娟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3.7 爱在家人间》辽宁张乔番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3.8 憧憬美好集体 》湖北付岭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下《憧憬美好集体》宁夏陈有莲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上《感受生命的意义》福建苏世兰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3.6 集体生活成就我 》贵州刘光显

与"政治教学反思1"相关的文章

热门政治教学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